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秤设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子秤设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如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

3. 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电子秤的设计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电子秤设计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产品,认识到科技发展对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电子秤设计方案。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

3.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知识层面: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层面:能够独立组装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关注生活科技发展,具备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 熟悉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 电子秤工作原理- 学习力的作用、杠杆原理等基础物理知识。

- 掌握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转换过程。

3. 电子秤的组成与结构- 认识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

- 了解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电子秤设计实践- 学习如何设计简单的电子秤模型,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择等。

- 掌握组装和调试电子秤模型的技巧。

电子配料秤 数电课设

电子配料秤 数电课设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电子配料称学院(部)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6 月12 日至6 月21 日共 1.5 周指导教师(签字)前言电子配料称是一种预先给定质量比例,对被称物中的几种物质进行配料计量的衡器。

用途十分广泛,既可用于多种物料的配料汁量,也可用于一种物料的计量(料斗秤)。

若与包装密封机配套,即为定量包装秤。

一种电子配料称,它包括有皮带、机架、驱动部分、称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变频器、控制仪表,张紧装置,在于机架的框架为矩形管,张紧装置由水平张紧装置和垂直张紧装置组成,水平张紧装置位于机架的被动辊处,主动辊中心位置低于被动辊中心位置高于张紧中心位置。

在机架上矩形箭内侧安装秤重框支点座和秤重托辊座。

本实验用新型的水平张紧及垂直张紧装置其设计思想是三角形张紧方式,其优点是张缩比大、可防止皮带下部颤动提高皮带运行稳定性。

本实验用新型的秤重托辊座、秤框支点座在机架矩形方管内侧的安装方式是在以保证定位精度的准确,生产,加工,安装方便。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子配料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如饲料加工、炼钢、生产水泥等,在这此生产流程中经常需要将不同的物料按一定重景比例配置进行混合加工,现设计一种加料重量计量装置,用于配料生产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配料称是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三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

目录1.第一章电子配料称的系统概述 (1)2.第二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2.1传感器 (3)2.2三运放大电路 (5)2.3电压比较器 (8)2.4 AD转换与显示 (11)3.第三章系统综述、总体电路图 (13)4.第四章结束语 (14)5.参考文献 (15)6.元器件明细表 (15)7.附图 (16)8.鸣谢 (17)9.收获与体会,存在的问题 (17)电子配料称摘要电子配料称的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单臂电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mV)和重量纲(Kg)对应起来。

高精度电子秤课程设计

高精度电子秤课程设计

高精度电子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高精度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高精度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掌握高精度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了解高精度电子秤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4.能够运用高精度电子秤进行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高精度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高精度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如传感器、显示器、接口等。

2.高精度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高精度电子秤,包括测量范围、测量精度、数据存储和输出等。

3.高精度电子秤的维护和保养:介绍高精度电子秤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知识,如清洁、校准、更换电池等。

4.实际操作练习:安排实际操作练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高精度电子秤,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讲解高精度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技巧。

2.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高精度电子秤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测量过程。

3.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高精度电子秤,进行实际测量和数据处理。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详细介绍高精度电子秤的相关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高精度电子秤的操作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一定数量的高精度电子秤,供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采用多元化的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来评估。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完美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完美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完美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组成部分,如传感器、A/D 转换器等。

2. 使学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精度、分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并学会如何进行简单计算。

3. 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包括校准、测量、单位转换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数字电子秤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设备。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子秤进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使用数字电子秤时注意节能环保。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数字电子秤为载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课程注重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制作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概述- 了解电子秤的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 学习数字电子秤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 数字电子秤关键部件- 传感器:学习应变式传感器原理、特点及应用- A/D转换器:了解模数转换器的原理、类型及性能指标3. 数字电子秤性能指标- 精度、分辨率、量程等概念的学习- 简单计算方法:如误差分析、单位转换等4.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 正确使用数字电子秤的方法- 校准、测量、数据处理等操作步骤- 维护保养知识及注意事项5. 数字电子秤设计与制作- 教学大纲:设计原理、选材、制作流程等- 小组合作完成数字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作品展示与评价6. 实践活动与拓展-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数字电子秤实际应用活动- 探究电子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工作原理、信号转换和显示输出。

2. 学生能够了解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电路组成,并识别各部分功能。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电子秤的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知识,完成简易数字电子秤的组装和调试。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并运用其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3.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秤基本原理:- 传感器工作原理,包括应变片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信号转换原理,介绍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显示输出原理,讲解数字显示技术。

2. 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 电路组成,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A/D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电路等;- 各部分功能,分析各组成部分在电子秤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3. 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 组装方法,介绍电子秤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调试技巧,讲解如何对电子秤进行校准和测量误差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测量与调试”。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课时:电子秤基本原理学习;2. 第2课时:简易数字电子秤电路组成与功能学习;3. 第3课时:电子秤组装实践;4. 第4课时:电子秤调试与测量误差分析。

电子配件秤课程设计

电子配件秤课程设计

电子配件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配件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功能用途。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配件秤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电子配件秤的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配件秤的计量单位,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配件秤,进行准确的重量测量。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电子配件秤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子配件秤进行简单的维护和故障排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配件秤的相关知识,培养对测量工具的尊重和正确使用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配件秤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配件秤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配件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子配件秤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电子秤的原理与结构》- 内容列举:传感器原理、A/D转换、显示屏显示等。

2. 电子配件秤的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学习不同类型的电子配件秤操作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及其分类》- 内容列举:台式电子秤、手持式电子秤、吊秤等。

3. 电子配件秤的计量单位及换算:掌握电子配件秤的计量单位,并进行实际操作。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内容列举:克、千克、吨等单位的换算。

4. 电子配件秤的维护与故障排查:学习电子配件秤的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电子配料称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称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配料称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配料称的使用方法,包括单位换算、去皮、归零等功能。

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配料称在烹饪、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子配料称进行称量,提高称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配料称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为实际操作提供便利。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配料称的使用,培养对烹饪、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细致的操作态度,提高对精确度的认识。

3. 学生能够关注食品安全,认识到准确称量在食品制作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实用技术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配料称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设置实际操作环节,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对食品行业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的操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配料称的基本原理:- 介绍电子配料称的工作原理,如传感器、转换器等。

- 解释电子配料称的精度、量程等关键参数。

2. 电子配料称的操作流程:- 学习电子配料称的开机、关机、去皮、归零等基本操作。

- 掌握电子配料称的单位换算功能,如克、毫升等。

3. 电子配料称的使用方法:- 讲解电子配料称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如烹饪、烘焙等。

- 分析如何正确摆放、清洁和保养电子配料称,以保证其准确性。

4. 实际操作与练习:- 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使用电子配料称进行称量。

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配料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流程。

2. 学生能掌握电子配料秤的计量单位转换,进行简单的计量计算。

3. 学生了解电子配料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食品安全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操作电子配料秤,完成配料任务。

2. 学生能运用电子配料秤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配料秤及相关科技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认识到精确配料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配料秤的原理与结构- 理解电子配料秤的工作原理- 认识电子配料秤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2. 电子配料秤的操作与使用- 学习电子配料秤的开机、关机及基本操作流程- 掌握电子配料秤的校准方法- 学习电子配料秤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3. 计量单位转换与计算- 掌握电子配料秤上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其转换关系- 学习利用电子配料秤进行简单计量计算的方法4. 实践操作与实验- 设计实验,运用电子配料秤进行实际配料操作- 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5. 电子配料秤的维护与保养- 了解电子配料秤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 掌握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安排。

教学进度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到实践操作的演练,逐步深入,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

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习电子秤的测量原理,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

3. 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子秤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秤,进行物体的质量测量。

2. 学会分析电子秤的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误差判断和校正。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秤及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电子秤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物理学科,涉及电子技术和实际操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 学生特点:学生为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3.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A/D转换器、显示屏等组成部分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五章“传感器”第二节“电子秤传感器”2.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讲解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六章“测量误差”第一节“误差分析”3. 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介绍电子秤的使用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七章“电子秤的应用”第一节“电子秤的使用与维护”4. 电子秤制作或模拟实验:分组进行电子秤的制作或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教材章节:第八章“实践与拓展”第二节“电子秤的制作”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第二课时: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第三课时:电子秤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第四课时:分组制作或模拟电子秤实验,总结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秤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电路图,并理解其中的电子元件作用。

3. 掌握数字电子秤的测量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转换。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对数字电子秤进行组装和调试。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注重节能环保,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测量原理,包括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信号处理、显示技术等,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2. 电子元件功能及电路图分析:学习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在数字电子秤中的应用,分析电路图,理解各部分功能,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3. 数字电子秤电路设计:根据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子秤电路图,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显示等部分,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4. 数字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学习如何将设计好的电路图转化为实际电路,进行组装、调试和优化,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对应教材第4章第1节。

5. 故障分析与问题解决:针对数字电子秤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教授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应教材第4章第2节。

电子配料秤的数电课设(无封面)

电子配料秤的数电课设(无封面)

-5-
2 传感器模块
2.1 电பைடு நூலகம்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 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引变形后,它的阻 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 ,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 ,从 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此可见,电阻应变片、弹性体和检测电路是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不可缺少的几个主要部分。 传感器框架图如图 2.1 所示:
1.2 设计方案论证
此次的电子秤的课程设计主要关键点在传感器、A/D 转换显示以及二进制转换后,实测数据和预 置数据之间的比较,所以我们开始就这几个关键点做出了几个方案,并加以论证,分析筛选。
1.21 方案一:
将传感器传过来的电压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输入到 ICL7107 再接 LED 显示,将模拟信号 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四位十进制,与预置数在比较环节(四片级联的 74LS58)重进行比较,得到 一个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控制继电器从而控制加料阀门的开闭。
2.2.2 弹性体
弹性体是一个有特殊形状的结构件。它的功能有两个,首先是它承受称重传感器所受的外力,对 外力产生反作用力,达到相对静平衡;其次,它要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应变场(区) ,使粘贴在此区的电 阻应变片比较理想的完成应变枣电信号的转换任务。 我们选择悬臂梁式力传感器 如图所示,当力 F 作用在弹性悬臂梁自由端时,悬臂梁产生变形,在梁的上、下表面对称位置上 应变大小相等,极性相反,若分别粘贴应变片 R1、R4 和 R2、R3 ,并接成差动电桥,则电桥输出电 压 Uo 与力 F 成正比。
电子配料秤 摘要

电子配料秤的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秤的课程设计

电子配料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配料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配料秤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包括校准、称重等。

3. 学生能够了解电子配料秤在烹饪、实验室等领域的应用,并掌握相关计量单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配料秤,进行准确称量和配料。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配料秤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配料秤及相关电子设备的兴趣,激发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精确计量在烹饪、科研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配料秤的使用,培养安全意识和遵守操作规程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操作类课程,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电子设备感兴趣,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电子配料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1. 电子配料秤的原理与结构- 理解电子配料秤的工作原理- 掌握电子配料秤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2. 电子配料秤的使用与操作- 学习电子配料秤的校准方法- 掌握电子配料秤的称重步骤和技巧- 了解电子配料秤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实践操作与数据处理- 实践操作电子配料秤进行准确称量和配料- 学习如何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探讨如何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4. 安全规范与操作规程- 学习电子配料秤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认识到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电子配料秤的原理与结构第二课时:电子配料秤的使用与操作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与数据处理第四课时:安全规范与操作规程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中“电子秤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数据处理”等章节相关联,结合教材内容,确保教学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子秤仿真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秤仿真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秤仿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子秤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秤仿真设计的基本步骤,了解电子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秤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子秤设计,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制作并调试电子秤仿真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秤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探究电子技术的热情。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电子秤仿真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技术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为具有一定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初中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1. 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数据显示等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秤概述2. 电子秤结构及功能:分析电子秤的各个部件及其作用,了解电子秤的设计要求。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秤结构及功能3. 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电子秤中传感器的作用,掌握压力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等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4. 电子秤仿真设计步骤:介绍电子秤仿真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调试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子秤设计方法5. 仿真软件应用:学习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电子秤设计,掌握电路图绘制、程序编写、仿真测试等操作。

数字课程设计电子秤

数字课程设计电子秤

数字课程设计电子秤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子秤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秤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测量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物理知识,解释电子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秤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实现对物体质量的测量。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电子秤的组装、调试和优化,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测量技术的兴趣。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结合电子秤的知识点,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科学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变片、传感器、信号放大、A/D转换等组成部分。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传感器及其应用》- 内容列举:应变片原理、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子秤电路组成。

2. 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电子秤的组装,学习调试方法,掌握优化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电子秤的组装与调试》- 内容列举:组装步骤、调试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 测量数据误差分析:分析电子秤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探讨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四节《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内容列举:误差分类、误差来源、减小误差的方法。

4. 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电子秤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五节《电子秤的应用》- 内容列举:生活应用、科学测量、科技创新。

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精品文档)

电子配料秤课程设计(精品文档)

第一章绪论1.1电子配料秤的应用意义生产、运输、贸易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称量。

电子称由于其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优点而在许多领域慢慢的取代机械杠杆称。

配料工序是工厂中关键性环节。

配料是采用特定的配料装置,按照饲料配方的要求,对多种不同品种的饲料原料进行准确称量的过程。

配料装置的核心设备是电子配料秤。

配料秤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配料质量的优劣。

在电子配料秤的使用当中,人们常用配料精度来评定配料秤的性能好坏。

配料精度实际上是对称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的一种描述,也就是对配料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一种反映。

采用微机控制进行称重配料,可以对称量误差进行自动补偿,保证配料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微机的键盘和显示器方便地进行人机对话,完成参数设置,检查和修改工艺设定值,并监视称重配料的生产过程,发现故障及时报警。

使用微机还可以调用管理程序,通过建立的模型自动完成对称重配料系统的控制。

因此,采用微机控制称重配料系统,可降低原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

而电子配料秤成本低,制作简单,测量准确,分辨率高,不易损坏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1.2电子配料秤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电子配料秤要求其精度应优于百分之一,配料重量连续可调,料满自动停止加料,且工作稳定可靠。

第二章电子配料秤设计方案方案一:通过秤重电桥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把信号放大后输入A/D转换芯片AD7799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入单片机,有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对A/D转换的控制,再有单片机输出显示信号,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此方案的优点是可控制性好,电路简单,缺点是数据量大且存储器存储容量有限。

但要求是用我们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运用简单数字芯片进行设计,单片机需要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方案二:其电路构成主要有传感器电路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再将模拟信号放大传送。

其次,由比较器把由差动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与预设的信号进行一定比较从而对加料口进行控制,再有差动放大电路输出信号进行A/D转换,有A/D转换系统带动数码管来显示加料的重量。

电子秤课程设计

电子秤课程设计

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方式和测量步骤。

2. 学生能够描述电子秤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了解电子秤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掌握电子秤的读数方法,能够准确读取并转换电子秤的测量结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子秤,包括开关机、调整单位、校准等基本操作。

2.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实际操作电子秤的准确性和效率,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简单的称重实验,并完成数据记录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测量工具的尊重和正确使用的意识,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 学生通过探索电子秤的科技原理,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态度。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测量”单元的内容,旨在通过电子秤这一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基本的测量技能,并理解其科学原理。

学生特点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动手能力强,但可能在精确测量和数据转换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如压力传感器、电子电路等。

2. 电子秤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电子秤的主要部件,如显示屏、按键、传感器等,并介绍各部分的作用。

3. 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秤,包括开关机、单位转换、校准等操作步骤。

4. 电子秤的读数技巧:指导学生掌握电子秤的读数方法,如小数点的认识、重量单位换算等。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秤的实际操作,包括称重物体、记录数据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6.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学生如何整理、分析测量数据,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分析数字电子秤的工作过程。

3. 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精度和误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子秤的简单故障排查和维修。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电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秤进行物品质量的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交流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3. 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环境,珍惜资源。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学科,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教学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和功能。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具备数字电子秤的使用、维护和调试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科技创新意识和正确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子秤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显示等部分。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2. 数字电子秤的组成部分:详细讲解电子秤的主要组件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 电子秤的组成3. 数字电子秤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子秤,包括校准、测量、读取数据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 电子秤的使用4. 数字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分析电子秤的测量精度、误差来源及解决办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 电子秤的测量精度与误差5. 数字电子秤的故障排查与维修:介绍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维修方法。

电子称课程设计论文

电子称课程设计论文

电子称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称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掌握电子称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了解电子称的维护保养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除。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称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子称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使学生了解电子称的工作过程。

2.电子称的使用方法:讲解电子称的正确使用步骤,包括开机、去皮、称重、关机等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子称。

3.电子称的维护保养:介绍电子称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如清洁、电池更换、故障排除等,培养学生对电子称的维护意识。

4.实践操作: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电子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践操作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称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法:安排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电子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解决法:通过设置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合适的电子称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电子称的相关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电子称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饲料电子秤教学设计方案

饲料电子秤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饲料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饲料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饲料电子秤的熟练运用。

4. 增强学生对饲料行业认知,为今后从事饲料行业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饲料电子秤的基本原理2. 饲料电子秤的组成部分3. 饲料电子秤的使用方法4. 饲料电子秤的维护与保养5. 饲料电子秤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饲料电子秤在饲料行业中的重要性。

(2)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 讲解饲料电子秤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1)饲料电子秤的基本原理:通过传感器将物体重量转换为电信号,再由电子模块进行处理,最终显示重量值。

(2)饲料电子秤的组成部分:传感器、电子模块、显示屏幕、电源等。

3. 讲解饲料电子秤的使用方法(1)操作步骤:开机、校准、称量、关机。

(2)注意事项:确保电子秤水平放置,避免震动和冲击;正确放置待称物体,避免物体超载;注意电源供应,确保电子秤正常工作。

4. 实际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饲料电子秤。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纠正。

(3)学生相互交流操作心得,提高操作技能。

5. 饲料电子秤的维护与保养(1)定期清洁电子秤,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

(2)检查传感器和电子模块的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3)定期校准电子秤,确保称量精度。

6. 饲料电子秤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1)讲解饲料电子秤在饲料生产、储存、销售等环节中的应用。

(2)分析饲料电子秤在提高饲料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作用。

7. 总结(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操作熟练程度等。

2. 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技能水平。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饲料电子秤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厨房电子秤课程设计

厨房电子秤课程设计

厨房电子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厨房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电子秤在烹饪中的重要性,了解其在食谱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运用电子秤进行食材的精确称量,为烹饪过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操作厨房电子秤,进行基本的称量操作。

2. 学生能通过使用电子秤,提高烹饪过程中食材配比的精确度。

3. 学生能运用电子秤解决烹饪过程中与重量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烹饪的兴趣,认识到精确称量在烹饪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注重食材配比的精确性。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操作课程,结合理论讲解,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掌握基础烹饪技能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可能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耐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学生在课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电子秤运用到烹饪实践中,提高烹饪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认识电子秤的主要部件:传感器、显示屏、按键等2. 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学习电子秤的正确开关机方法- 掌握电子秤的校准、清零、去皮等基本操作- 学习使用电子秤进行食材的精确称量3. 电子秤在烹饪中的应用- 了解电子秤在食谱中的作用,如精确配比、控制食材重量等- 分析电子秤在烹饪过程中提高食物品质的实际案例4. 实践操作与练习-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电子秤的操作练习,如称量面粉、水、盐等食材- 组织学生进行烹饪实验,运用电子秤进行食材配比,制作简单的菜品5. 教学内容的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电子秤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使用方法介绍- 第二课时:电子秤在烹饪中的应用,实践操作与练习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烹饪器具的使用与维护”章节相关,重点突显电子秤在烹饪过程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工业大学产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电子配料秤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091学号090303007学生姓名:张宝全 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职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起止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目录第1章电子配料秤设计方案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电子配料秤的应用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电子配料秤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设计方案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章电子配料秤各单元电路设计 (3)2.1传感器路设计 (3)2.2传感器放大电路设计 (4)2.3比较器电路设计 (6)2.4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7)第3章电子配料秤整体电路设计 (9)3.1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9)3.2电路参数计算 (10)3.3整机电路性能分析 (10)第4章设计总结 (11)参考文献 (11)电子配料秤设计方案论证1.1电子配料秤的应用意义配料工序是工厂中关键性环节。

配料是采用特定的配料装置,按照饲料配方的要求,对多种不同品种的饲料原料进行准确称量的过程。

配料装置的核心设备是电子配料秤。

配料秤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配料质量的优劣。

在电子配料秤的使用当中,人们常用配料精度来评定配料秤的性能好坏。

配料精度实际上是对称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的一种描述,也就是对配料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一种反映。

采用微机控制进行称重配料,可以对称量误差进行自动补偿,保证配料的准确性,还可以通过微机的键盘和显示器方便地进行人机对话,完成参数设置,检查和修改工艺设定值,并监视称重配料的生产过程,发现故障及时报警。

使用微机还可以调用管理程序,通过建立的模型自动完成对称重配料系统的控制。

因此,采用微机控制称重配料系统,可降低原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

而电子配料秤成本低,制作简单,测量准确,分辨率高,不易损坏和价格便宜等优点。

1.2电子配料秤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1.配料精度优于百分之一。

2.配料重量连续可调,料满自动停止加料。

3.工作稳定可靠。

1.3设计方案论证方案一:通过秤重电桥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把信号放大后输入A/D转换芯片AD7799进行A/D转换,转换后的数字量输入单片机,有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对A/D转换的控制,再有单片机输出显示信号,通过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此方案的优点是可控制性好,电路简单,缺点是数据量大且存储器存储容量有限。

但要求是用我们所学的数字电路知识,运用简单数字芯片进行设计,单片机需要编写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故我们不采用。

但是次电路过于复杂.方案二:其电路构成主要有传感器电路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比较器电路,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再将模拟信号放大传送。

其次,由比较器把由差动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与预设的信号进行一定比较从而得到配料的多少•这里采用第二种方案.1.4总体设计方案框图及分析压力传感器_______ 步差动放大电路比较器1直流稳压电源言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图一首先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质的重量信号,再将模拟信号放大传送。

其次,由比较器把由差动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与预设的信号进行一定比较•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

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电子配料秤各单元电路设计2.1传感器驱动电路设计2.2KkOhnn------------ 丄-------------------(RJ/1 kOhm/50%3.3K1 kuhm图三如图所示为压力传感器的驱动电路,A1与晶体管VT构成驱动电路,这里采用VT进行电流放大,由稳压二极管VS的稳压电压Uz通过A1加到RP上,因此RP上的电压等于稳定电压Uz.于是lz=Uz/RP.由于电压Uz恒定不变,因此,输出电流Iz有RP来决定。

这样,调节RP1的阻值就能够得到供给给压力传感器所需要的电流Iz.2.2传感器及放大电路设计R21 kOhm图四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

它 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 半导体应变片两种。

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

通常是将 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 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 发生变化。

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 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 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 转换和CPU 显示或执行机构。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 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

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 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 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 路过于复杂。

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

一般均为几十欧至 几十千欧左右。

: 1 k Ohmk Ohm1 kOhmR1 1 kOhiD -WVR31 k OhmR4 1 kOhmk Ohm如图所示A1,A2为压力传感器的放大电路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增益Av=R3/R4差放的基本性能是指差放对差模信号的放大能力和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⑴差模电压增益差模电压增益分为单边差模电压增益A vds1(或A vds2)和总差模电压增益A vd,它们定义为:(2-2-1)(2-2-2)可见,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若为差放双端输出方式时,差模电压增益和单管放大电路相同;而单边差模电压增益为单管放大电路的一半。

⑵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入电阻分为单边差模输入电阻R ids和双端差模输入电阻R id。

R ids是指从一个输入端到地之间看进去的输入电阻,定义为(2-2-3)(2-2-4)(3)差模输出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分为单边差模输出电阻R ods和总差模输出电阻R od ° R ods是指从一个输出端到地之间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 od是指从两个输出端看进去的输入电阻。

(1)对差模输入信号的放大作用当差模信号V id输入(共模信号V ic=O)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V ii = - V i2=V id/2,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 od1、V od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 o=V od1 —V od2=2V od1=V od,可见,差放能有效地放大差模输入信号。

要注意的是:差放公共射极的动态电阻R em对差模信号不起(负反馈)作用' (2)对共模输入信号的抑制作用当共模信号V ic输入(差模信号V id=0)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即V i1= —V i2 = V ic,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同,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 ocl、V oc2大小相等、极性相同,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 o= V oc1 —V oc2=0,可见,差放对共模输入信号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此外,在电路对称的条件下,差放具有很强的抑制零点漂移及抑制噪声与干扰的能力。

2.3比较器电路设计R110kOhm图五如图为比较器电路比较器是用来比较输入信号Vi和参考电压Vref的电路•比较器的门限电压随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可以用来控制加料的多少. 比较器的基本特点:(1)工作在开环或正反馈状态。

(2)开关特性,因开环增益很大,比较器的输出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稳定状态。

(3)非线性,因大幅度工作,输出和输入不成线性关系。

从输出引一个电阻分压支路到同相输入端,电路如图943所示。

当输入电压Vi从零逐渐增大,且VivVT时,Vo=Vom,VT称为上限触发电平。

*飞+尽J*骂忌2.4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将电网交流电压变为整流电路所需的交流电压,一般次级电压u2较小。

2).整流电路:将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u2变成单向的直流电压u3,它包含直流成份和许多谐波分量。

3).滤波电路:滤除脉动电压u3中的谐波分量,输出比较平滑的直流电压u4。

该电压往往随电网电压和负载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稳压电路:它能在电网电压和负载电流的变化时,保持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

它是直流稳压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直流电源的重要性能指标。

本电路的目的是在第一级稳压的基础上实现线形高精度稳压, 降低纹波,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最终达到题目的指标要求。

原理如图所示此电路继承了DC-DC 变换器的输出电压。

在本电路中,首先输入电压在精密稳压源上产生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 接到由运放组成的比较电路的正端输入脚。

输出电压经过电阻分压之后反馈至运放的负 输入端。

运放的输出电压控制达林顿管的发射极电压, 得到所需的高度稳定的支流电压。

在输入端电路加入了过压保护,串联了附加电路,用于消耗过电压存储的电磁能量,从 而使过电压的能理不会加到主开关的器件上,为了使主电路更安全,也加入了阻容吸收电路。

至此输入端电路设计完毕。

k Ohmk Orirm(RJ/1 kOhm J50%k ormn电子配料秤整体电路设计> R7*10 k Ohm首先,输入电压在精密稳压源上产生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接到由运放组成的比较电路的正端输入脚。

输出电压经过电阻分压之后反馈至运放的负输入端。

运放的输出电压控制达林顿管的发射极电压,得到所需的高度稳定的支流电压。

调节RP1的阻值就能够得到供给给压力传感器所需要的电流Iz .差模信号V id输入(共模信号V ic=0)3.1整体电路图及工作原理>R1 >33:k Ohr J1 k Ohm-\AAr_■VWRPS100 k OhnR9D k Ohm-AAArR6ID k Ohm1 k OhmWvPP-;1 k Ohm JSDt.R3<3 k OhmRP1 -• OhfLrR610 k Ohm R3 卜q i」Ohm----•-AVv-f-+时,差放两输入端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V ii= - V I2二V id/2,因此差动对管电流增量的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导致两输出端对地的电压增量,即差模输出电压V od1、V od2大小相等、极性相反,此时双端输出电压V o=V od1-V od1 = V od,可见,有效地放大差模输入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