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l.背景

(1)政治: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2)经济: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

(4)外部因素: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也严重

削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控制;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丁

美洲人民。

2.经过

(1)法属殖民地独立

①时间:1804年海地独立。

②意义: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西属殖民地独立

①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②结果: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

(3)葡属殖民地独立

①时间:1822年。

②结果:巴西获得了独立。

(4)建立共和国:独立以后,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都建立了共和国。

提示评价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积极:①彻底推翻了西、葡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殖民统治,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国家。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大多数建立了共和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③打击了西、葡的封建腐朽势力,配合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2)消极:没有铲除封建主义,只完成了民族独立,未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3.曲折

(1)原因

①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②英美等国的侵略

A.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

B.美国:门罗发表宣言,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金元处交”和“大棒政策”。

(2)影响:拉美人民面临着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提示门罗主义的含义

(1)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

(2)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

(3)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4.结果

(1)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2)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赶走独裁者。19l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究法。宪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革命的成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为墨西哥人民进一步争取民主和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亚洲的觉醒

l.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亚洲的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1)政治: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

(3)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3.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4.代表事件: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伊朗的立宪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

5.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

(1)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

(2)1905年,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提拉克主张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3)1908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提拉克,引发了孟买10多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6.伊朗的立宪革命

(1)时间:1905-191l年。

(2)成就: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

(3)结果:革命在伊朗统治阶级和俄英等外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4)意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7.中国的辛亥革命

(1)时间:191l年。

(2)成就: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干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3)意义: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提示亚洲觉醒的意义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2)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在客观上成为西方工人阶级的同盟军,亚洲成为反帝斗争的重要阵地。

(3)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基础。

(4)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

(5)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三、非洲的抗争

l.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2.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3.埃及的抗英斗争

(1)过程: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提出“埃及是埃及人的埃

及”的口号。l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英勇无畏的抵抗。

(2)结果:抵抗失败,阿拉比被俘,英国占领埃及。

4.苏丹马赫迪起义

(1)过程:l881年,苏丹爆发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马赫迪”,号召人民起来斗争,赶走外国侵略咯着。

(2)结果:持续近20年,曾占领苏丹大部分地区,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起义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

5.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原因:1894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2)过程: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保卫国家的独立。

(3)结果: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拓展正确认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差异

(1)由于各个地区、国家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外来资本主义刺激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水平高低各异,形式和性质也不尽相同。

(2)在亚洲,由于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阶段,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二是旧式的农民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三是新的阶级力量参加了斗争,如印度孟买工人大罢工。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属于传统的运动模式。

(3)在非洲,斗争水平总体上相对落后,主要是旧式民族运动,只有埃及出现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

(4)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