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炙法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总结]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中药炮制方法——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称炙法。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炙法均用液体辅料,盐、生姜等需制成盐水和姜汁方可应用。
要求辅料渗入药物内部,其加热温度比炒法低,多用文火,炒制时间较长,以药物炒干为宜。
一、各类炙法的目的(一)酒炙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二)醋炙目的(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经醋炙后可增强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经醋炙后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三)盐炙目的(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强补肝肾的作用——杜肿、巴戟天、韭菜子。
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2)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四)姜炙目的(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
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
姜炙竹茹则可增强止呕功效。
(2)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功效,如厚朴。
(五)蜜炙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枇杷叶、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麻黄等。
(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麻黄、桂枝、升麻等。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百部等。
(六)油炙目的(1)增强温肾助阳作用——淫羊藿。
(2)利于粉碎——豹骨、三七、蛤蚧。
二、各类炙法的操作方法(一)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的操作方法均有两种,即先拌辅料后炒药和先炒药后加辅料。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药材,需通过先加辅料拌匀闷润的过程使液体辅料被药物所吸尽,然后置锅内炒至所需程度。
第十章中药炮制学炙法幻灯片
大黄
酒大黄
[炮制作用]
生品-泻下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热毒壅盛,热结便秘-大承气汤
酒大黄-清上焦实热,可清血分热毒。 特点:(1)泻下缓和(2)引药上行. 目赤肿痛—当归龙荟丸 口舌生疮,耳鸣-上清丸
熟大黄-泻下减弱,活血祛瘀作用 体虚肠燥便秘的-大黄丸 润肠通便-润肠丸(老年、小儿) 瘀血内停,腹部肿块-大黄蛰虫丸
炒的方法。 二、酒的特点 1.性味功能
甘辛,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 具有活血通络、散寒、去腥的作用。
2.分类
白酒与黄酒的区别
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白酒
黄酒
制作方法 蒸馏酒
酿制酒
乙醇含量 50-70%
15-20%
颜色
无色澄明液体
棕黄色透明液体
气味 特点
醇香特异,较强刺激 醇香特异 性
辛甘、大热,散寒活血
大黄
[处方用名] 大黄、生大黄、川军、酒军、酒大黄、 醋大黄、熟军、熟大黄、大黄炭
[来 源]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 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历史沿革] 现代主要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 清蒸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生大黄-原药材,净制,浸润,切厚片,干燥
酒大黄-生药材+黄酒——拌匀——颜色加深 (棕褐色或深棕色) 药:黄酒=100:10
[历史沿革]现行,有姜炙、吴 茱萸炙、酒炙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黄连 ——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润
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
2.酒黄连 —— 先拌黄酒,再用文火炒干,取出 晾凉,筛去碎屑。 黄连片:黄酒=100:12.5
3.姜黄连—— 先拌姜汁,再用文火炒干,取出 晾凉,筛去碎屑。 黄连片:生姜(或干姜)=100:12.5(4),绞 汁或煎汁。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炙法——蜜炙法
含义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定量的炼蜜共同拌炒的⽅法称为蜜炙法。
《本草纲⽬》记载:“蜂蜜,其⼊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痛也。
⽣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平和,故能解毒。
柔⽽濡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腹肌⾁疮疡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与⽢草同功。
”辅料选择与⽤量 蜜炙的液体辅料是经过加热炼制的蜂蜜,即通常所称的炼蜜或熟蜜。
⽣蜜性凉,可清热滑肠,⽤于肠燥便秘,炼蜜性温,具补中、润燥、⽌痛、解毒、矫味作⽤。
⽤炼蜜炮制润肺⽌咳和补中益⽓的药物。
炼蜜的⽤量视药物的性质⽽定。
⼀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蜜量宜⼤,通常⽤量为每100公⽄药物,⽤炼蜜25公⽄。
质地坚实,粘性较强,油分较重的药物⽤蜜量宜⼩,如每100公⽄药物,百部⽚蜜炙⽤炼蜜12.5公⽄,百合⽤炼蜜5公⽄,栝楼、桂枝⽤炼蜜15公⽄,⿇黄、枇把叶、⾦樱⼦⽤炼蜜20公⽄。
操作⽅法 1.先拌蜜后炒 先取⼀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稀释后,与药物拌匀,闷润,使蜜逐渐渗⼊药物组织内部,置锅内,⽤⽂⽕炒⾄颜⾊加深,基本不粘⼿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
⼀般药物都⽤此法炮制。
2.先炒药后加蜜 先将药物置锅内,⽤⽂⽕炒⾄颜⾊加深时,加⼊⼀定量的炼蜜,迅速翻炒,使蜜与药物拌匀,炒⾄不粘⼿时,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
此法适宜于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的药物。
先炒药使其失去部分⽔分,质地略变酥脆,则蜜较易被吸收。
如百合、槐⾓等。
注意事项 1.炼蜜时,⽕⼒不宜过⼤,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
2.炼蜜不可过⽼,含⽔量在10%~13%为宜。
否则粘性太强,不宜与药物拌匀。
3.炼蜜过于浓稠,可加适量开⽔稀释,约为蜜量的1/3~1/2,以蜜液能与药物拌匀,⼜⽆剩余的蜜液为宜。
加⽔可使蜜液粘稠度降低,易与药物拌匀,易于吸收。
⽔少则润不均匀,⽔多则不易炒⼲,易发霉变质。
4.药物拌蜜后宜闷润4~5⼩时,使蜜液逐渐渗⼊到饮⽚内部。
5.炒炙时,⽕⼒宜⼩,因为常时间闷润,使药材质地变软,炒制时⽕⼒⼤,易致外焦内软。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炙法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目的:使药物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嗅矫味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分类: (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 ) 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
第一节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 一般每100kg 药物,用黄酒 10~20kg]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乌稍蛇、蕲蛇、紫河车等】方法先拌酒后炒药~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黄连、川芎、白芍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注意事项①加入一定量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被迅速挥发。
②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③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区别】加辅料炒法炙法辅料固体液体温度高低时间短长文火(个别中火[杜火力中火或武火仲])不入药,炒后入药,渗入药材组织内辅料去向筛去部辅料作用传热介质协同或拮抗作用多为先预热辅先加辅料后炒药或先操作方法料后投药炒药后加辅料炮制程度颜色加深炒干【续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续断:补肝肾,通血脉为主 ;~酒炙,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 ~盐炙,增强补肾强腰的作用。
第二节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 一般为每 100kg 药物,用米醋 20~30kg,最多≯ 50kg]目的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 ; 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 [ 主要用于峻下逐水药 ] 【京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③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 主要用于某些具特殊气味的药物 ]【乳香、没药、五灵脂等】方法┍先拌醋后炒药~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元胡等】┕先炒药后喷醋~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注意事项①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②若醋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 ;③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 ; ④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先炒药后喷醋 ; 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粘结成块。
最新中药炮制学 第十章 炙法[PPT课件]PPT课件
3.矫臭矫味 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四、操作方法
1.先拌醋后炒药 药物——加米醋拌匀——闷润——用文火
炒——出锅——放凉——筛去碎屑。
2.先炒药后加醋 先炒药物(熔化发亮或表面颜色改变,有腥
气溢出)——加米醋——炒至微干——出锅— —晾干。
大黄
酒大黄
[炮制作用]
生品-泻下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热毒壅盛,热结便秘-大承气汤
酒大黄-清上焦实热,可清血分热毒。 特点:(1)泻下缓和(2)引药上行. 目赤肿痛—当归龙荟丸 口舌生疮,耳鸣-上清丸
熟大黄-泻下减弱,活血祛瘀作用 体虚肠燥便秘的-大黄丸 润肠通便-润肠丸(老年、小儿) 瘀血内停,腹部肿块-大黄蛰虫丸
药理:对子宫的双向调节作用,高沸点挥发油抑 制,水溶性和醇溶性成分对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
白芍
[处方用名] 白芍、炒白芍、酒 白芍、醋白芍、土炒白芍。
[来 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芍药的干燥根。除头尾及细 根,置沸水中煮后去外皮或 去皮后再煮,晒干。
[历史沿革] 现行,有酒炒、醋 炒、炒黄、土炒等炮制方法。
4.当归炭 ——取当归片,置炒制容器片,用中 火加热,炒至外表微黑色,取出晾凉。
当归
酒当归
[炮制作用] 当归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
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如治血虚便
秘的润肠丸;治血虚体亏的当归补血汤。 酒炙——增强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如用治血虚血
[炮制方法]
1.当归(全当归)—— 药材,除去杂质,洗净, 稍润,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2.酒当归 ——先加辅料,再用文火加热,炒至 深黄色,取出晾凉。 药:黄酒=100:10
炙法介绍
一、含义 二、酒炙目的 三、基本操作方法 四、适用药物 五、注意事项 六、重点药物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含义)
一、含义 u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黄酒拌
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含义)
u 酒的特性:
l 辛甘大热——能降低药物寒凉之性。 l 气味芳香——能矫臭矫味。 l 能升能散——能引药上行。 u 酒的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 u 酒炙法所用酒以黄酒为主(除蟾酥用白酒外)。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操作方法)
三、酒炙法的基本操作方法
1.先拌酒后炒药:大多数药物。 2.先炒药后加酒:五灵脂。
只有一味药 酒的用量: u 100㎏药物,用黄酒10~20㎏,白酒减半。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操作方法)
1.先拌酒后炒药(多用)
药物 拌匀闷润 预热炒
炒干或
+ 酒 酒吸尽 制容器 文 火 色加深
2.酒黄连——酒炙法 u 黄连片+酒→拌匀→闷润至酒被吸尽→
文火炒干→片面色泽加深→取出→晾 凉。
(酒12.5%)
第十章 炙法 第一节 酒炙法(黄连-炮制品种及方法)
3.姜黄连——姜炙法 u 黄连片+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
尽→文火炒干→片面呈棕黄色→取出→ 晾凉。
遂、商陆、香附、青皮。 3.盐炙---黄柏、杜仲、巴戟天、知母、车前子、补
骨脂、砂仁。 4.姜炙---厚朴、竹茹。 5.蜜炙---甘草、黄芪、麻黄、枇杷叶、款冬花、金
樱子、百部、百合。 6.油炙---淫羊藿、三七、蛤蚧。
第十章 炙法
概述
一、炙法含义 二、炙法与加辅料炒法的区别 三、炙法的分类 四、炙法操作要点
《中药炮制学》-炙法一
19:46
酒黄连方法】
• • 1.黄连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晾干; 或用时捣碎。 2.酒黄连 取净黄连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 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黄酒12.5kg。 3.姜黄连 取净黄连片,用姜汁拌匀,稍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 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若用干姜则用量为生姜的1/3)。 4.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净黄连片拌 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近干,取 出晾凉,筛去碎屑。 每100kg黄连片,用吴茱萸10kg。
19:46
• •
(二)操作方法 1.先拌酒后炒药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酒 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 干,取出晾凉。一般多采用此法,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 及根茎类药物,如续断、川芎、丹参等。 • 2.先炒药后加酒 先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 器内,加热至一定程度,再喷洒一定量的酒炒干,取出晾 凉。因为此法不易使酒渗入药物内部,加热翻炒时,酒易 迅速挥发,所以一般少用,只有个别药物此法,适用于质 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 • 酒炙法所用的酒以黄酒为主。酒的用量:一般为每 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19:46
黄 连
• 【处方用名】黄连 川连 酒 黄连 姜黄连 吴萸连 萸黄 连 •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 叶黄连C. deltoidea C.Y.Cheng et Hgiao或云连 C.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药材分别习称“味 连”、 “雅连”或“云连”, 其中“味连”,又叫“鸡爪 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49页中药炮制技术:炙制技术
减弱其他方面的药效。
03
安全性提高
炙制过程中,药物中的某些有毒或刺激性成分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降
低药物的安全风险。例如,某些药物经过炙制后,可能降低对消化道的
刺激作用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3 炙制技术操作方法
炒炙
炒炙是将药物置于热锅中,用中火或 武火炒至表面微黄或一定色泽,以便 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增强或改变 药物功效的操作方法。
炙制过程中药物成分的转化
转化反应
炙制过程中,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与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从而生成新的化 合物或转化成其他化合物。这些转化反应可能会改变药物的药效和作用机制。
药效物质基础
炙制过程中,某些成分的转化可能会成为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从而增强或改 变药物的药效。了解这些转化反应有助于深入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炮制原理 。
02 炙制技术原理
药物受热后理化性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变化
炙制过程中,药物受热后会发生物理 性质的变化,如体积膨胀、颜色改变 等。这些变化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和分布。
化学性质变化
炙制过程中,药物中的某些化学成分 可能会发生分解、氧化或聚合等反应 ,从而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这些变 化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受热不均
在炙制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可能导致药物的 质量不稳定,影响药效。
依赖经验
炙制技术的操作需要依赖经验,不同的人操作可 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影响药物的疗效。
炙制技术的改进方向
优化工艺流程
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优化炙制技术的工艺流程,使其更加简便 、高效。
提高质量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确保炙制药物的质量稳定、可靠。
生产需要。
炙制技术的应用
《中药炮制学炙法》课件
炙法的临床应用
炙法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应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中风、风湿病等。
炙法的质量控制
炙法的质量控制包括药材的质量、炙热过程的控制、以及炙法后的成品检验 等方面。
炙法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炙法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防火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人身和药 材的安全。
炙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炙法研究的深入,炙法将会在质量控制、操作便捷性等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
待药材炙热后,进行冷却处理,使药材达到适合使用的状态。
炙法的炉具和工具
炙炉
采用传统炙炉,可以控制温度和 炙热过程。
研钵和研杵
炙刷
用于炙法前的准备和炙后的研磨。 用于刷洗药材,清除杂质。
炙法的常用药材
人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炙法能够提高人参的活性成分含量,增强其补 益作用。
肉桂
肉桂经过炙法处理后,具有更好的发散作用和 温经作用。
炙法的国内外现状和比较
炙法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各国在炙法方面的发展和运用也存在差异。
炙法相关研究和成果
近年来,关于炙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涌现出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炙法的未来挑战和问题
炙法面临着未来的挑战和问题,如质量控制、标准制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 困扰。
炙法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和应用
炙法的经济意义和前景
炙法作为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炙法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炙法嵌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医药的智慧和独特魅力,对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 影响。
炙法在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炙法在中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产业链。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参加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的炮制方法称炙法。
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6种方法。
下面是为大家的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一)酒炙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
(3)矫臭去腥——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二)醋炙目的(1)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等,经醋炙后可增强活血散瘀止痛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等,经醋炙后能增强疏肝止痛作用。
(2)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3)矫臭矫味——五灵脂、乳香、没药等。
(三)盐炙目的(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强补肝肾的作用——杜肿、巴戟天、韭菜子。
增强理气疗疝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
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益智仁。
(2)增强作用——知母、黄柏等。
(四)姜炙目的(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如黄连姜炙可制其过于苦寒之性。
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
姜炙竹茹那么可增强止呕成效。
(2)缓和对咽喉的刺激性,增强宽中和胃成效,如厚朴。
(五)蜜炙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枇杷叶、马兜铃、款冬花、紫菀、麻黄等。
(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麻黄、桂枝、升麻等。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百部等。
(六)油炙目的(1)增强温肾助阳作用——淫羊藿。
(2)利于粉碎——豹骨、三七、蛤蚧。
(一)酒炙、醋炙、盐炙、蜜炙的操作方法均有两种,即先拌辅料后炒药和先炒药后加辅料。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药材,需通过先加辅料拌匀闷润的过程使液体辅料被药物所吸尽,然后置锅内炒至所需程度。
第二种方法适用于特殊的药物,需特别记忆。
(1)先炒药后加酒。
此法仅用于质地疏松且加酒后易发粘的药物,如五灵脂。
(2)先炒药后加醋。
此法多用于树脂类、粪便类药物,如五灵脂、乳香、没药。
《中药炮制学》第十章 炙法
第十章炙法一、含义炙法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中药加入定量的液体辅料润炒的操作过程。
二、炮制与炮炙的区别1. 炮、炙都代表与火有关的处理加工技术,制则代表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2. 酒制与酒炙:酒制包括酒浸制、酒蒸制、酒煮制、酒炙制等,酒炙属于酒制的范围。
三、炙法与加固体辅料炒的区别四、分类——按照所用辅料分类1. 酒炙——大黄、黄连;2. 醋炙——甘遂、元胡;3. 盐炙——黄柏、知母;4. 蜜炙——紫菀、甘草;5. 姜炙——竹茹(姜汁炒)、厚朴(姜汤煮);6. 油炙——淫羊藿(油炒)、蛤蚧(油脂涂酥烘烤)、三七(油炸)。
第一节酒炙一、含义(1)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炮制方法。
(2)酒炙药物以黄酒为佳。
用量:黄酒10%~20%。
如蟾酥用白酒。
二、适应药物(1)苦寒类药物(大黄、黄连、黄柏);(2)活血化瘀类药物(当归、川芎、红花、白芍);(3)祛风通络及动物类药物(威灵仙、桑枝、续断、乌梢蛇、白花蛇等)。
三、操作方法(1)先拌酒后炒药【酒易渗透到药材组织内部】工序:黄酒——拌匀——闷润(加盖)——酒吸尽,文火炒干——放凉。
适用:大多数药物(质地坚实的根和根茎类药物)。
(2)先炒药后拌酒工序:净药材先炒至一定的程度后,均匀喷洒一定量酒,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适用:少数质地疏松的药材,如五灵脂等。
四、目的(1)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如大黄、黄连。
(2)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当归、川芎。
(3)提高成品溶出率。
如黄芩。
(4)矫臭去腥。
如乌梢蛇、蕲蛇。
(5)降低毒副作用,便于粉碎。
如常山、蟾酥。
五、注意事项(1)闷润时加盖,避免酒挥发。
(2)若酒量少不易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再拌润。
(3)加热时用文火,炒至近干、色加深时取出晾凉。
白芍【炮制方法】酒白芍——取净白芍片,加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药:白芍=100:10)当归【炮制方法】酒当归——取净当归片,加黄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炒法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炒法【目的要求】①掌握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质量及炮制作用;②熟悉现代研究概况;③了解炒法的含义第一节概述炒法: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炮制方法。
分类清炒法(单炒法):炒黄、炒焦、炒炭加辅料炒法(合炒法):麦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热源:最初用火:柴火,有柳木火、桑木火、炭火等。
→→现代多用:煤气、油、电。
基本概念火力:指热源的强度①文火即小火;②武火即大火或强火;③介于文火和武火之间的即为中火。
④文武火是先文火,后武火,或文火、武火交替使用。
火候:药物炮炙程度。
即药物的受热程度和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等综合概念。
火色:药物炒制受热后色泽的改变。
操作手工炒:一般先将锅预热,投入大小分档的药物,迅速拌炒,亮锅底加热至所需程度,取出。
①用具:有铁锅、铁铲、刷子、簸箕等;②方法:倾斜放锅(倾斜30~450),利于搅拌和翻动。
机器炒:主要用有平锅式炒药机和滚筒式炒药机。
平锅式炒药机:适用于种子类药材。
滚筒式炒药机: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以煤/油/气/电加热,滚筒内壁有螺齿,打正转时炒药,打反转时出药。
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药物炒制质量。
电脑程控炒药机:(自动或手动)能保证炒制品程度均一,质量稳定。
特别是采用烘烤与锅底“双给热”方式,良好的温场更保证饮片受热均匀并缩短炒制时间。
第二节清炒法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称为清炒法。
步骤:(锅)预热→投药→翻炒→出锅目的①增强疗a.易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增效【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b.炒后增强焦香味而增强消食健脾作用【焦麦芽、焦山楂等】②降低毒性或副作用【牵牛子、莱菔子、栝楼仁等】③缓和药性【葶苈子、牵牛子等】④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 a.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地榆、槐花、茜草等】;b.炒炭后产生止血作用【荆芥、牡丹皮等】⑤保证疗效,利于贮存 a.杀酶保苷【槐米、苦杏、酸枣仁等】;b.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杀死虫卵,从而利于贮存。
中药炮制学炙法
多用于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
中药炮制学炙法
姜炙:厚朴 竹茹 盐炙:知母 黄柏 车前子 砂仁 来源 炮制方法 炮制作用
中药炮制学炙法
三、盐炙目的
1.引药下行,增强疗效 增强补肝肾作用: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 增强疗疝止痛功效:如小茴香、橘核、荔枝核
将鲜姜切片煎汤,加入药物煮2小时,待姜汁 基本被吸尽,取出,进行切片,干燥。
药:生姜=100:10 干姜用量为生姜的1/3。
中药炮制学炙法
五、注意事项 1.制备姜汁浓度1:1为宜。 2.先加辅料,应待姜汁完全被吸尽后,再用文火
炒干。
中药炮制学炙法
厚朴
[处方用名] 厚朴、川厚朴、姜 厚朴
[来 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 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 皮及枝皮。干皮沸水中微烫,堆 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紫褐色。
炒干,取出晾凉。 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均用此法。 药物:盐=100:2
中药炮制学炙法
五、注意事项
1.食盐的溶化 一般以食盐的4-5倍量为宜。防过多与拌不匀。
2. 注意操作顺序 含粘液质多的车前子、知母等药物,宜先拌炒
药,再喷盐水,以防发粘,且盐水不易渗透。
3.注意火力 一般宜小,采用第二种方法时更应控制火力。
的药材,扎成捆,置姜汤中,反复浇淋,并用微 火加热共煮,至姜液被吸尽时取出,切丝,干燥。 筛去碎屑。
厚朴丝:生姜=100:10。
中药炮制学炙法
厚朴
中药炮制学炙法
姜厚朴
[炮制作用]
生品——辛辣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故一般内 服都不生用。
姜制——消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可增强宽中和 胃的功效。多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或呕吐泻 痢,积滞便秘,痰饮喘咳,梅核气。如平胃散; 厚朴三物汤。
炙法总结
第八章炙法一、概念1.炙法是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并使辅料逐渐渗入到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依据所加辅料不同,一般可分为酒炙法、醋炙法、盐炙法、蜜炙法、姜炙法和油炙法六种。
2.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称为酒炙。
3.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醋拌炒的方法称为醋炙。
4.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拌炒的方法称为盐炙法。
5.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称为姜炙法。
6.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法。
7.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称为油炙法。
依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油炒法、油炸法和油脂涂酥烘烤法。
二、适用范围1.酒炙:适用于炮制活血散瘀、祛风通络药物和动物类药物。
2.醋炙:用于炮制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
3.盐炙:炮制补肾固精、疗疝、利尿和泻相火的药物。
4.姜汁炙:炮制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等药物。
5.蜜炙:炮制止咳平喘、补脾益气等药物。
三、目的1.酒炙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增强活血通络作用,矫臭去腥。
2.醋炙目的:引药入肝经,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矫臭矫味。
3.盐炙目的:引药下行,增强疗效,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4.姜汁炙目的: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5.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缓和药性,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四、操作方法1.先加辅料后炒药:大部分药物采用此法。
2.先炒药后加辅料法:适用于酒炙(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醋炙(树脂类、粪便类药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盐炙(含粘液质多的药物,如知母、车前子)、蜜炙(质地坚实的药物,如百合)。
3.油炙法分为:油炒法(如炙淫羊藿)、油炸法(如熟三七粉)、油脂涂酥烘烤法也称酥炙(如酥蛤蚧)。
五、辅料用量1.一般用量为100㎏净药物,用黄酒10㎏(五灵脂15㎏);用醋20㎏(芫花、甘遂、商陆用30㎏,乳香、没药5㎏,五灵脂10㎏);盐2㎏(加水约为食盐的4-5倍);生姜10㎏或干姜3㎏制备10㎏姜汁;炼蜜25㎏(百合5㎏、百部12.5㎏、麻黄20㎏、枇杷叶20㎏)。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炙法
《中药炮制学》复习笔记:第九章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目的:使药物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嗅矫味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分类:(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
第一节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目的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③矫臭去腥【乌稍蛇、蕲蛇、紫河车等】方法先拌酒后炒药~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黄连、川芎、白芍等】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注意事项①加入一定量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被迅速挥发。
②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③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的干燥体。
【蟾酥】蟾酥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续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续断:补肝肾,通血脉为主;~酒炙,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盐炙,增强补肾强腰的作用。
第二节醋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50kg]目的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主要用于峻下逐水药]【京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③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主要用于某些具特殊气味的药物]【乳香、没药、五灵脂等】方法先拌醋后炒药~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元胡等】先炒药后喷醋~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注意事项①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②若醋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③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④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先炒药后喷醋;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粘结成块。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
中药炮制方法炙法详细介绍炙法是中药炮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利用火炙的方式来处理中药材,使其产生一些理化变化,进而达到提高药效或改变药性的目的。
下面详细介绍中药炮制的炙法。
炙法是指用文火温炙或武火烧炙的方法对中药材进行炙烘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中药材内在的活性成分的产生、分解或转化,提高中药材的药效。
炙法常用于平肝、温胃、化痰等病症的治疗。
中药的炙法一般选用文火炙制,需要将中药材放在特制的炙器中,用文火慢慢炙烘。
炙器可以使用铁锅或瓷器制成,以便保持药材的独特气味和药效。
炙法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和温度。
炙制前,首先将中药材洗净,放在炙器中加热。
炙制时,需要不断地搅拌或翻动,使中药材均匀受热,避免过热或不热的情况发生。
同时,也要注重火候的掌握,保持药材的色泽不变,避免过炙。
一般来说,炙制时间较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炙法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改变中药材的性能和性味。
炙法能够提高药材的温热性,并增强其活性成分的释放。
例如,对于寒凉之性的中药材,经过炙制后可以使其变得温热,更适合于寒凉体质的人群。
此外,炙法还可以改变中药的性味,使其更容易入药或降低其毒性。
炙法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于单味药的炮制,也可以用于多味药的复方炮制。
在炙制药物时,需要根据药性和临床应用要求进行炮制方法的选择。
比如,对于百合这种性寒味甘的中药材,可以选择采用大火炙制,以增强其温热性和药效;而对于枸杞子这种性平味甘的中药材,可以选择用小火炙制,以保持其天然的性味。
总之,炙法是中药炮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利用火炙来处理中药材,可以改变其性质和性味,增强药效,提高疗效。
在使用炙法时,需要根据具体药材的性质和病情的要求来选择适当的炮制方法。
尤其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过烤或不烤的情况发生,以确保中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中药炮制
炙法考点精要液体辅料性质酒制提升姜温散;盐制走肾下软坚;醋制往肝收敛好;蜜炙甘温更益元。
液体辅料的用量(1)酒炙时,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2)醋炙时,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
(3)盐炙时,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4)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
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5)蜜炙时,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
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
通常蜜炙时,每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6)油炙所用辅料为羊脂、酥油和麻油等。
羊脂炙淫羊藿,每100kg药物,用羊脂油20kg;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时,适量。
酒炙其他要点:黄连中含有小檗碱、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甲基黄连碱、木兰花碱等。
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无明显变化,但炮制可提高小檗碱在水中的溶出率。
醋炙1)炮制方法总结续表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其他要点:延胡索镇痛有效成分为生物碱,醋制可使难溶于水的生物碱成盐,提高煎出率。
醋制、酒制均能提高生物碱的煎出量,增强镇痛镇静作用。
延胡索中季铵碱具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炮制后含量降低,治疗冠心病,宜生用。
盐炙1)炮制方法总结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其他要点:1.溶解食盐时,水用量一般为食盐4~5倍。
2.含黏液质多的车前子等,需先将药物加热炒去部分水分,使药物质地变疏松,再喷盐水。
姜炙1)炮制方法总结2)炮制作用要点总结:蜜炙1)炮制方法要点黄芪、甘草、马兜铃每100kg,用熟蜜25kg。
麻黄、枇杷叶每100kg,用熟蜜20kg。
蜜麻黄绒:每100kg,用熟蜜25kg。
麻黄1.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
2.蜜麻黄:每100kg麻黄段,用熟蜜20kg。
3.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4.蜜麻黄绒:每100kg麻黄绒,用熟蜜25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中药炮制学》基础知识之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目的:使药物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理化性质方面发生某些变化,起到降低毒性、抑制偏性、增强疗效、矫嗅矫味等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分类:(根据所加辅料不同)可分为酒炙、醋炙、盐炙、姜炙、蜜炙和油炙。
第一节酒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
目的
①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大黄、黄连、黄柏等】
②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当归、川芎、桑枝等】
③矫臭去腥【乌稍蛇、蕲蛇、紫河车等】
方法
先拌酒后炒药~适用于质地较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黄连、川芎、白芍等】
先炒药后加酒~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
注意事项
①加入一定量酒拌匀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被迅速挥发。
②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③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续断】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续断:补肝肾,通血脉为主;
~酒炙,能增强通血脉,强筋骨作用;~盐炙,增强补肾强腰的作用。
第二节醋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的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称为醋炙法。
[一般为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50kg]
目的
①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柴胡、香附、青皮、延胡索】
②降低毒性,缓和药性[主要用于峻下逐水药]【京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
③矫臭矫味,便于服用[主要用于某些具特殊气味的药物]【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方法┍先拌醋后炒药~适用于大多数植物类药材【甘遂、商陆、芫花、柴胡、三棱、元胡等】
┕先炒药后喷醋~适于用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乳香、没药、五灵脂】
注意事项
①醋炙前药材应大小分档;
②若醋用量较少,不易与药材拌匀时,可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材拌匀;
③用文火炒制,勤加翻动,使受热均匀,炒至规定的程度;
④树脂类、动物粪便类药材必须先炒药后喷醋;且出锅要快,防熔化粘锅,摊晾时宜勤翻动,以免相互粘结成块。
【延胡索(元胡)】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醋炙、酒炙均能提高延胡索生物碱和延胡索乙素煎出量,从而增强镇痛和镇静作用。
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
~醋制,行气止痛作用增强。
广泛用于多种疼痛证~酒制,以活血,祛瘀,止痛为主
第三节盐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
[盐的用量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目的:
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杜仲、巴戟天、韭菜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车前子;益智仁】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
③缓和药物辛燥之性【补骨脂、益智仁等】
方法
先拌盐水后炒药~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化,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先炒药后加盐水~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
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知母、车前子、
注意事项
①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
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水量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
②拌匀后充分闷润→文火炒干。
③含粘液质多[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用盐水拌匀。
第四节姜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定量姜汁拌炒的方法。
[100kg药物用生姜10kg。
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
目的:
①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黄连、竹茹】;
②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厚朴】
方法
①姜汁炒: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定量姜汁拌匀,闷润至姜汁被吸尽,文火炒干。
或待姜汁被吸尽后,进行干燥。
②姜汤煮:将姜切片煎汤,加入净选后的药物煮至药透汁尽,取出,切片,干燥。
制姜汁
①捣汁:生姜洗净,切碎,捣烂,加适量水,压榨取汁,残渣再加水共捣,再压榨取汁,反复2~3次,合并姜汁,备用。
②煮汁:取净生姜片或干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过滤,残渣再加水煮,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适当浓缩,取出备用。
注意事项:①制备姜汁时,用水不宜过多;②拌匀后,需充分闷润→文火炒干。
第五节蜜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炼蜜25kg] 【百部12.5百合5;栝楼、桂枝15;麻黄、枇把叶、金樱子20】
目的:
①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百部、百合、冬花、紫菀】;
②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黄芪、甘草、党参等】;
③缓和药性【麻黄、桂枝】;
④矫味和消除副作用【马兜铃】
方法
先拌蜜后炒药~定量炼蜜开水稀释,与药物拌匀,稍闷润,待蜜渗入药物组织内部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基本不粘手,取出晾干后密闭储存。
先炒药后加蜜~药物文火炒至颜色加深,加定量炼蜜迅速翻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凉后密闭储存【百合、槐角等】
注意事项
①炼蜜时,火力不宜过大,以免溢出锅外或焦化。
此外,若蜂蜜过于浓稠,可加适量开水稀释。
②蜜炙药物所用的炼蜜不宜过多过老,否则粘性太强,不易与药物拌匀。
③炼蜜用开水稀释时,要严格控制水量(约炼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与药物拌匀而又无剩余的蜜液为宜。
④蜜炙时,火力一定要小,以免焦化。
炙的时间可稍长,要尽量将水分除去,避免发霉。
⑤蜜炙药物须密闭贮存,以免吸潮发粘或发酵变质;贮存环境除应通风干燥外,还应置阴凉处,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第六节油炙法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食用油脂共同加热处理的方法,又称酥炙法。
目的:
①增强疗效【淫羊藿,用羊脂油炙后能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②利于粉碎,便于制剂和服用【豹骨、三七、蛤蚧,经油炸或涂酥后,能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并可矫正其不良气味】方法
①油炒~先将羊脂切碎,置锅内加热,炼油去渣,然后取药物与羊脂油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吸尽,药物表面呈油亮时取出,摊开晾凉。
②油炸~取植物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沸腾时,倾入药物,用文火炸至一定程度,取出,沥去油,粉碎。
③油脂涂酥烘烤~动物类药物切成块或锯成短节,于炉火烤热,用酥油涂布加热烘烤,待酥油渗入药内后再涂再烤,反复操作直至药物质地酥脆,晾凉,或粉碎。
注意事项:
①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药效降低或丧失药效;
②油炒、油脂涂酥,均应控制好火力和温度,以免药物炒焦或烤焦,使有效成分被破坏而降低疗效;油脂涂酥,需反复操作直至酥脆。
【淫羊藿】小檗科植物淫羊藿、剑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
生品~以祛风湿,强筋骨力胜;油炙~增强温肾助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