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定时控制逻辑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 又称可编程逻辑阵列。ID送出的电平信号与 外部时钟脉冲在该电路中组合,形成各种内部CON 信号和外部控制信号。 • 它完成指令的执行有两种实现方式: • (a)微程序控制:微存储元中保持微码,每一个 微码对应于一个最基本的微操作,又称微指令。指 令译码以后,通过执行由这些微码确定的若干个微 操作,即可完成某条指令的执行。 • (b)逻辑硬布线控制:指令译码后,控制器通过 不同的逻辑门的组合,发出不同序列的控制时序信 号,直接去执行一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 •
引例:
• (1)硬件: • 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运算器、 运算器 控制器、存储器、 • 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及接口 • — 冯 · 诺依曼结构 • 中心思想是存储程序原则: 存储程序原则: 存储程序原则 • 指令和数据一起以二进制的形式存放在 存储器中。 存储器中。 • 由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 · 诺 依曼1945年3月提出,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 代的真正开始。 • 结构如图1-1所示:
负责取指,执指,实现操作的核心部件,包括 运算器和控制器 控制器两大组成部分。 运算器 控制器 • 如果中央处理器的电路集成在一片或少数几片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就成为微处理器(MPU)。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 ) •
• (2) 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
•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配存储部件和输入输出 部件而成为微型计算机。
• 2、MCS-51单片机 MCS-51单片机 • 是Intel公司的8位系列单片机,包括51和52 两个子系列。两者的区别在于52子系列片内 ROM、RAM的容量翻倍,定时计数器增加 到3个。
• 单片机的供货状态: • 片内无ROM型:单片机片内无ROM,价格便 宜,使用时必须另外配置程序存储器EPROM, 实际上已成为8751。如8031、8032、80C31 • 片内ROM型:单片机片内带有掩膜ROM,用 户无法更改其程序。如8051、8052,用于大 规模专用产品。 • 片内EPROM型:单片机片内带有EPROM, 用 户 通 过 高 压 脉 冲 可 写 入 程 序 , 如 8751 、 8752 • 3、单片机特点和应用(略) 单片机特点和应用(
• 1、数据总线(DB): 数据总线(DB)
• 传送数据,双向,CPU的位数和外部数据总线的 位数一致。而数据可能是指令代码、状态量或控制 量,也可能是真正的数据。 2、地址总线(AB): 地址总线(AB) 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单向,宽度(线数目) 决定了CPU的可寻址范围。 例如:2根地址线,可寻址22=4个字节单元; 16根地址线,可寻址216=64K字节单元; 3、控制总线(CB): 控制总线(CB) 传送使微机协调工作的定时、控制信号,双向, 但对于每一条具体的控制线,都有固定的功能。控 制线数目受芯片引脚数量的限制。
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加上外围设备、 电源、系统软件等就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 • 微机系统的组成可小结如下:

• 2、微型计算机的分类 • * 独立使用式微机:PC机 • * 嵌入式微机: • (1) 单片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集成在
• 一 块硅片上 • (2) 单板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装配在 • 一块电路板 • (3) 多板机:CPU、存储器、I/O接口等分做在 • 多块电路板上
能够根据网上的芯片资料进行接口设计 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设计并开发简单仪器设备 能根据新单片机的说明书进行设计
课程及要求
4、学习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设计实际项目 动手制作项目 5、课程安排 见首页。
•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
• • §1-1 §1-2 概述 微型计算机基础
•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 • §1-1 概述 • 一、电子计算机
• • • • • •
• 8位微机的DB总是8位,AB总是16位,而CB的 数目则随机型不同而不同。 。 •

二、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内部 (CPU) 采用单总线结构,由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分组成。
• 微处理器典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 1、运算器
• (1)算术逻辑单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 是运算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纯粹的运 纯粹的运 算部件,没有寄存功能。 算部件,没有寄存功能 • (2)累加器A (Accumulator) • 是CPU中使用最忙的关键寄存器 最忙的关键寄存器。ALU进行运 最忙的关键寄存器 算时一个操作数必需来自累加器,同时也是运算结 果的寄存场所。 • (3)标志寄存器F(Flag) • 存放微机执行一条指令后所处状态的信息。不 同的计算机,标志有所不同。 • 常用的标志有:C、AC、OV、P等。
• 2、控制器
• 完成指令译码,并发出各个操作的控制信号, • 主要包括如下部件: • (1)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 • 存放要读取的指令所在地址的专用寄存器。 具有计数(加1)和接受转移地址的二种功能。 • (2)指令寄存器IR (instruction register) • 存放CPU从ROM中取出的正要被执行的指令, 使整个分析执行的过程,一直在该指令的控制下, 而指令的操作码送ID,指令中的操作数,一般为参 加运算的地址,被送到地址缓冲寄存器。 • (3)指令译码器ID (instruction decoded) • 接收IR送来的操作码并译码,生成与指令相应 的特定操作的启动 启动信息。 启动
• 1、单片机发展情况: 单片机发展情况: • 从1974年12月,仙童( Fairchild)公司 仙童( 仙童 ) 首先推出8位单片机F8,采用: , •
• 双片形式F8(8位CPU+64RAM+2个并行I/O 口) + 3851(1K ROM+定时器/计数器+2个并行 I/O)。 至今经历四代: 第一代:1974~78,典型代表如Intel公司的MCS-48 8位单片机,采用8位CPU、2个 I/O口、8位 定时器/计数器、64 RAM/ 1K ROM、简单 中断,寻址小于4K,且无串行口。
单片机系统设计
第1讲、51单片机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讲 单片机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第2讲、单片机的 语言设计 讲 单片机的C语言设计 第3讲、51单片机的片内系统 讲 单片机的片内系统 第4讲、单片机的系统扩展 讲
课程及要求
1、课程的地位
课程 微机原理 接口技术 单片机 模块功能 CPU内部 接口芯片 Both 模块使用 CPU内部 连接 Both 内部寄存器 CPU内部 接口芯片 Both 逻辑结构 CPU内部 接口芯片 Both 硬件结构 CPU内部 Both
• Intel4004,Intel8008。 • 第二代:1974~1978,中档8位机,典型代表 • Intel8080,MC6800,ZILOGZ80 • APPLE 6502等。 • 第三代:1978~1981,16位机,1981年,IBM公司 • 推出了以Intel8088为CPU的PC个人电脑。
• 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研制出了Intel4004微 处理器芯片,以它为核心的MCS-4计算机,由该公 司年轻工程师马西安·霍夫研制,标志了世界上第 一台微机的诞生,至今,已经历了五代 经历了五代: 经历了五代 • 第一代:1971~1973,4位和低档8位机,典型代表
• §1-2 微型计算机基础 • 一、微机的三总线结构
返回
• 总线:微机系统中各部件和模块之间用于传送信息的一组 公 用导线。一般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 地址:内存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字节) 有一个用于区分的编号,称为地址,一般用十六进制数表 示。 •
wk.baidu.com
• 微机的总线结构
• 第四代:1981~1992,32位微机,如 • Intel80386,Motorola MC68020 • 第五代:1993~至今,64位微机,奔腾微处理器芯 片
• 三、单片机概述
• • •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OneOne-Chip Microcomputer 在一片芯片上集成CPU、存储器、I / O接口 等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 单片机作为工业控制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 也被称为“微控制器”、 “微处理器”(Microcontroller, Micro-processor)。 • 主要有:4位、8位、16位、32位等
• (2)软件 •
是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是计算机系统中的 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是人的思维结果 人的思维结果,它 人的思维结果 总是要通过某种物理介质来存储和表示的。其分 类如下:
• 二、微机 •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 • (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2、发展 发展
ENIAC: 5千次/秒,18000个电子管

• • • • • • • •
电子管式→晶体管式→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946 ↑1958 ↑1965 → 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时代) 四代。 ↑1971 Intel4004: 6万次/秒,2300只/3×4㎜2 3、基本结构 、
• (4)暂存寄存器TR (temp register) • 用来存放参加ALU运算的另一个操作数,该操 作数必须先暂存在TR中,以免数据发生冲突。 • (5)地址和数据缓冲器(ABuffer、DBuffer)
协调CPU与存储器、I/O接口电路之间在运行 速度、工作周期等方面必然存在的差异。 • (6)寄存器阵列(RA)(register array) • • 包括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种。 通用寄存器组:作为CPU内部的小容量高速存储器, • 用来存放一些中间数据,以减少CPU • 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 • 专用寄存器组:PC、SP、F、AB、DB等。
EDA 初级 基本 高级
对象 板块 编程芯片 定制芯片
方法 绘原理图—仿真—设计PCB 以上加编程—仿真—调试 编程(硬件)—仿真—调试
典型例 Protel MCU/CPLD/FPGA/DSP 专用工作站
课程及要求
2、基本要求:
明确基本结构 读懂程序 懂简单接口 会编写简单程序 会进行简单设计
3、一般要求:
• 以存储程序的方式、自动地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 的数字电子装置称电子计算机
• 1、历史 历史
•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 1946年 15日 • 是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研制成功并 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1955 运行,名为(ENIAC) 1955年10月切断电源。 (ENIAC) 1955年10月 • 从公元10世纪中国古代的算盘到现代计算机的 问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3、CPU执行指令的过程 CPU执行指令的过程
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和执指 取指和执指两个阶段。 取指和执指 指令执行前,首先要一条指令的地址送到程序计数器 PC中,然后开始执行指令。具体过程如下: 例如:执行指令 MOV A,#05H 机器码为: 第一单元74H(指令码);第二单元05H(数据码)
• • • 型 • • •
第二代:1978~83,高档8位单片机,如MCS-51, MC6801,Zilog公司的Z8等。 增 加 功 能 : 串 行 I/O 、 多 级 中 断 、 16 定 时 / 计 数 器 、 片 内 RAM/ROM 增 大 , 寻 址 64K , 片 内 带A/D转换器接口。 第三代:1983~90年代初,16位单片机出现,如MCS96系列的8096、8098芯片。增加性能:16位CPU, RAM/ROM 增 大 , 中 断 能 力 增 强 、 A/D 、 HSIO等 • 第四代:90年代至今,高档16位产品和32位产品的 出 现 , 如 80196 , MC8300 等 , 性 能 、 速 度 大 大 提高。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