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精品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的面积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正确、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学迁移、转化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难点: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生:剪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纸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谁来说一说它们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是S=ah;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S=ah ÷2。
)
让学生回忆它们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研究面积。
)
2.揭题:生活中的图形除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外,还有梯形,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转化的方法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
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最好是任意梯形)。
使用说明:
1.自学课本第95—96页,结合问题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课上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并总结规律方法。
2.带★号的题目选做。
一.知识储备
1.梯形有哪些特征?
2.标出梯形的腰和底,并画出它的高。
3.写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
4.猜想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完全一样的两个梯形能拼成什么图形,把它画下来。
2.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3.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梯形的(),高等于梯形的(),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四边形面积的()。
4.写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字母公式。
5.你还能把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
6.教材96页的例3:你知道关于三峡水电站的哪些知识?“横截面”是什么意思?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三.达标测评
1.按要求填表
2.填空。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由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组成,所以梯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是()。
(3)168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0.95平方米=()平方分米
3.判断。
(1)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分成两个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梯形。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于梯形的面积。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梯形的面积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
()
4.一个加工厂运来一批钢管,把它堆成梯形状,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16根,从上往下数共有12层。
这批钢管共有多少根?
★5.梯形的上底是17厘米,下底是23厘米,面积是120平方厘米,梯形的高是多少分米?
四.整理学案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在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推导。
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3.用字母表示:S=(a+b)×h÷2。
五、作业:教材第97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S=(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 (m2)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根据拼凑法和剪切法,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 用字母表示:S=(a+b)h÷2
例3:S=(a+b)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m2)
答:它的面积是10530m2。
课后反思
1.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与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创设轻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倡算法多样化,从不同的角度想数学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