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一曲,唱尽沪上悲歌
——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分析。
2.分析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2.理解《长恨歌》中“寻根文学”意识
作家简介:
王安忆(1954年3月--),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
本人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在安徽插队落户。
王安忆的许多作品以上海为背景,多以平凡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经历与情感。
“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
代表作:
《小鲍庄》、“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锈谷之恋》、及长篇小说《纪实和虚构》、《长恨歌》、《天香》、《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等。
长恨歌故事梗概:
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的第三名,被称作“三小姐”。
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
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使她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
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
表面上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
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也在艰难的生活与心灵的纠结中生下女儿薇薇并将她抚养成人。
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四)一个女人的命运,一部城市的历史
1、弄堂女儿——命运的嘲讽和选择的错置
“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就是一群王琦瑶;到照相馆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像王琦瑶这样的上海弄堂女儿虽出身平凡但思想上其实已经接受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消费都市所孕育的“纸醉金迷”的消费文化,拜金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注入使得王琦瑶一样的女子渴望上层社会的融化富贵,渴望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四段爱情悲歌——时间与选择的错位
李主任——末世的繁华(贞洁与雕花木盒的荒谬交换)
康明逊——爱而不得,正确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
程先生——灰色的年代,灰色的悔恨(故人已乘黄鹤去)
老克腊——不合时宜的怀旧者,被淘汰的情人
提问:通过文本分析尤其是对她四段爱情经历的解读,谈一谈王琦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充满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聪明而富有心机
软弱与坚强并存
(五)海派文学又见传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1.叙述分明、线条流畅的叙事结构
以王琦瑶一生中三个不同时期(民国末年、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为蓝本,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她奇特的人生三部曲。
2.意象抒情的叙事方式
提问:从文本中找出独具特色的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和作用?
弄堂、白鸽、爱丽丝公寓
只有鸽子看见了。
……繁衍至今,什么都尽收眼底。
……这城市有多少无头案啊,嵌在这些裂缝般的深长里弄之间,永无出头之日。
……这些哑证人都血红了双眼,多少沉底的冤情包含在它们心中。
那鸽哨分明是哀号,只是因为天宇辽阔,听起来才不那么刺耳,还有一些悠扬。
它们盘旋空中,从不远去,是在向这老城市致哀。
王琦瑶就这样“人不知鬼不觉”的死了,
谁也不知道,只有翱翔在天空中无奈的鸽群知道。
这里的鸽子意象起了烘托渲染的作用,使画面感更加悲怆和感伤。
王安忆通过鸽子的眼睛传达出一种无奈,一种苍凉,悲剧色彩更加浓烈。
没有多少人知道它。
它在马路的顶端上,那里的窗帘总是低垂着,鸦雀无声。
……我们不知道在那些低垂的窗慢后面,是一些什么样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这城市的上空,就像是美丽的谣言,不怕不知道,只怕吓一跳。
那都是女人的历险故事,爱情作舟筏的,她游到多远,“爱丽丝”就在多远。
爱丽丝公寓是不甘于平庸女人的“温室”。
是有虚荣心的女人用闲置的青春和独守的孤独作为代价的“人间仙境”。
住在爱丽丝公寓的女人,表面上看非富即贵,这让许多女人羡慕嫉妒恨,但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见不得人的。
这种意象的抒情,透视出人性虚伪浮华后的寂寥与冷落。
3.散文化的语言描写
A、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
叙述节奏相近、速度均匀,对世俗生活细节描写让人感到充裕而满足。
B、陌生化的语言智慧
通过词类活用,陌生化的词语搭配或新颖的通感和比喻等手法来叙事,使小说形成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
“这不夜城如今到处写着‘夜’字,梧桐树影是夜色,候车的人满脸都是夜色,电车进场当当地敲着夜声,路上霓虹灯全是夜的眼。
不过这城市再是夜,也有一些萌动挣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
”
树影、人脸、霓虹灯写出了解放后上海的繁华,再美的“夜”,也有“一些萌动挣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这段描写一语双关,意味情韵均在字里行间益出,营造浓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独特的审美价值。
整篇小说几乎都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拒绝“我”的直接登场,形成文字上的“无我之境”。
(六)《长恨歌》的写作突破
1.独特的视角:命运与城市
“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
在《长恨歌》中,作者通过王琦瑶的一生来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从历时性的时空来看,王琦瑶早年的辉煌、中年的落寞、晚年的二度青春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兴衰历程恰巧形成了巧妙同步。
2.女性意识
王安忆的创作一以贯之地表达着她的女性意识,女性本来就比男性要精神性一些,独立一些,自主一些,丰富一些。
《长恨歌》也正体现着王安忆的这种女性意识,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呈现一女数男的叙述模式,王安忆写王琦瑶,虽然经历坎坷,但她却有着不可熄灭的生命力与自主能力,是女性顽强的生命本能,使她在柔弱的外表之下有一颗坚强的心灵。
她知道自己美,并且知道美的重要性,选择了李主任过背后的生活。
她知道程先生对她的真心,但至始至终只是将他当成“最后一个”的垫背者;康明逊与之情投意合却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王琦瑶为了体恤硬将孩子“嫁祸”萨沙;最后与老克腊的畸形恋,王琦瑶也是将这当作最后的稻草……
她心甘情愿在爱丽丝公寓里“等”;第二次背井离乡来到上海;靠仅有积蓄独自一人带大薇薇;面对他人的冷眼从容谦和……任何一个女人都很难做到这样的坚忍,而王琦瑶做到了,这是她隐忍清醒的一面,似乎永远不肯退而求其次。
恰恰是这样的倔强最终断送了她的性命。
结语:“我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不过是城市的代言人,我要写的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一个女人将自己最美的年华都耗在了城市上,而城市的历史最终还是打败了她。
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是城市的代言人,也是万千平凡上海女性的代表,与《长恨歌》中的其他人物相比,王琦瑶的命运似乎是最悲惨曲折,但也最温婉悠长的。
和程先生在文革迫害中含恨自尽以及曾经热衷革命后来也病死的蒋丽丽来比,王琦瑶活的更久。
她的日子仿佛总是“慢”的,有着不急不缓的力量和庸常生活表面下暗流涌动的曲折。
相比90年代同期作家都热衷于写作的那些展现市场经济浪潮下罪恶而迷乱的都市生活作品,王安忆却始终以温暖和悲悯的眼光注视着王琦瑶这样一个看似对宏大的历史和社会毫无意义的一个人,相比许多作品总是希望小人物参与历史、从历史中借取一点意义相比,作家祈望人物自身能通过故事和情感本身阐发一点儿意义,这种尝试是难能可贵的。
王安忆通过《长恨歌》、通过王琦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和解答人物命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意义重大。
(七)课堂作业
为何以“长恨”为题,恨谁?谁恨?
(八)板书内容
长恨一曲,唱尽沪上悲歌
——王安忆笔下的《长恨歌》
(一)一个女人的命运,一部城市的历史——王琦瑶人物形象解析(二)海派文学又见传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十年回看——《长恨歌》的写作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