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间艺术赏析论文
----京剧
最近经常看电影,恰巧看了一部跟京剧相关的电影<霸王别姬>(张国荣版),看了之后感觉一般,没太看懂,只知道是跟京剧有关的,后来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部电影的深刻之处,涉及到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等众多方面的探讨。当然也有跟京剧相关的方面,比如讲了京剧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晚清的繁荣,文革的没落…
其实我个人对京剧并不是很了解,我们那里流行淮剧,长辈们对戏曲又很喜爱,对这些剧种有所了解,所以我就从平时积累的一些戏剧知识说说京剧和一些体会感悟。
京剧,又称皮黄戏,是我国国粹,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和黄梅戏、昆曲、秦腔等许多剧种构成我国大的剧种。从它的发展所经历的时期可以分为:徽汉合流、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霸王别姬>就是讲了鼎盛时期主人公程蝶衣成长为著名京剧演员的辛酸艰难的过程,鼎盛时期,学习京剧成了一种趋势,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盲目追求,父母不管孩子的兴趣爱好就让他们学习京剧,成功的固然很好,但许多孩子不还是默默无闻吗。这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教育体制,以高考为主要出路,这显然让这条路上充满了悲剧。其实许多孩子可以顺应他们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发展,结果可能比挤高考这座独木桥要好。说到鼎盛时期,就不能不提那时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去年看了《梅兰芳》电影后,突然对他充满了好奇,就找了一部他的作品,虽然不太喜欢和理解,但也对他熟悉一点了,也不不错。
唱、念、做、打是京剧的四种表现手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要充分发挥作为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就必须要有深厚的功底。就像现在许多电影明星演动作片一样,有一定武术功底演肯定比那些不会的演的真实,尽管现代科技发达。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七行。“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
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本段摘取网站】。最近出了一部韩庚的电影《大武生》,如果我们不知道京剧的行当,估计就在那苦苦思索了:武生是甚意思?
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色,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小时候我们就唱到: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晚清时期京剧的辉煌现在已经褪去了许多,现在人,尤其是80后,90后,更对京剧没什么概念了,就知道是我们中国的一种戏剧。虽然现在不时有什么京剧表演,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深受人们崇拜了。如何让京剧这一国粹传承发扬下去,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其实我觉得现在拍关于戏剧电影确实是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以明星效应带动对京剧的了解和接触。比如最新的电影《大武生》,我们学生可能喜欢韩庚,从而对京剧有所了解了。
京剧这门民间艺术,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们可以适当培养些兴趣,以欣赏的眼光看京剧,多接触这些艺术精华,也算一种陶冶情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