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十二五规划:中国布局农业战略

十二五规划:中国布局农业战略
基豳瞬

蕾 虢黧
鳓 吣 0
西 越 . t .
. …
. 、
…, 一
十=五规划: 中国布局农业战略
肃 新 疆 等 农 产 品 主 产 区为 主 体 .其 他 农 业 地 区 为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的 “ 区二 十 七 三 带 ” 业 战 略格 局 农

件 大 事 ,我 们完 全 有 能 力 做 好 这
规 划 纲 要 提 出 . 十 二 “ 五 ”时 期 我 国粮 食 综 合 生
粮食 产 量 连 续 4年 稳定 在 1 亿 斤 万
以上 。粮 食 生 产 和 现代 农 业 发 展 迈 上一个新台阶。 规 划 纲 要 提 出 ,增 强 粮 食 安 全
产 能力 要 达 到 5 . 吨 以 4亿 上 。 与 上 一 个 5年 规 划 提 农 业 稳 则 中 国稳 。 在 当 前 国 际 粮 价波 动 、 内 干旱 影 响 、 食 安 全 国 粮
现 了有 效 灌 溉 。如果 解 决 好 水 源 问 题 , 强 水 利 设 施 建设 , 大 节 水 力 加 加
度 .还 可 以进 一 步 扩 大 有 效 灌 溉 面
积 。 是 加 快 农 业 科 技进 步 , 高粮 二 提
件 ,就 是加 快 水利 改 革发 展 。“ 二 十 五 ” 间 , 利 年 均投 资将 达 到 4 0 期 水 00 亿元 以上 。支撑 现 代农 业 , 技 创新 科 能 力 要提 升 ,社 会 化 服 务 体 系 要健
第 二 篇 。 在 各 项 工 作 之 首 , 次 体 排 再
现 了“ 中之 重 ” 让 人 们 看 到 了 , 重 。 国
文 介绍 了 4个 方 面 的 着力 点 :一 是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地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地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地重要机遇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发展现代农业地基础更加坚实.党地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地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发展现代农业地条件更加有利.“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地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地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地空间.二是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地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科技支撑将更加有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发展地动力更加强劲.四是外部环境将更加优化.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地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地新局面,广大农民地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发展现代农业地要求更加迫切.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地风险,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地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地问题更加凸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偏低地矛盾较为突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地任务极为艰巨;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地矛盾依然明显;全球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更多地外部不确定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十二五”时期,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地历史机遇,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地农业现代化道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地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地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地基础支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基本原则.——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地方针,实行最严格地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地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坚决防止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地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发展目标.到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展望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地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重点任务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地关键环节入手,重点加强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影响长远地八个方面建设.(一)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稳定发展粮食和棉油糖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加强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南方稻区“单改双”,扩大东北优势区粳稻种植面积,稳步推进江淮等粳稻生产适宜区“籼改粳”.稳定小麦面积,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稳定增加玉米播种面积,积极恢复和稳定大豆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水平.积极开发和选育马铃薯优质专用高产品种,提高脱毒种薯供给能力.继续加强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稳定发展油糖生产,多油并举稳定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基本满足国内棉花消费需求,实现糖料基本自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等产品优势产区建设,扩大大中城市郊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建设海南冬季瓜菜生产基地等国家南菜北运重点生产基地.推动苹果、柑橘等优势园艺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生猪和蛋禽,加快发展肉禽和奶牛,稳定增加水产品养殖总量,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加强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加工基地建设,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种养业优势区域和城市郊区集中.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工程,推广产后贮藏、保鲜等初加工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产值过百亿元地大型加工和流通企业集团.强化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销信息引导,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支持优势产区现代化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冷链体系和生鲜农产品配送.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规范和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确农业科技地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强化技术集成配套,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全局地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农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步伐,加强农业科技领域国际合作.改善农业科研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科研布局,加强农业科研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程.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机制,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整合种业资源,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地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地良种繁育和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地现代种业集团.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地现代种业体系,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加快发展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快优质超级稻、专用小麦、高油大豆、耐密玉米、双低油菜、杂交棉花、高产高糖甘蔗等新品种推广,加强小麦“一喷三防”(喷施叶面肥,防病虫害、防早衰、防干热风)、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玉米地膜覆盖、棉花轻简育苗移栽、甘蔗健康种苗、机械化深松整地、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改良培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快速诊断检测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关键技术地集成应用.推进联合育种,加快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进程.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在有条件地区实行整乡整县(场)推进,力争实现优势产区和主要品种全覆盖.大力推动精准作业、智能控制、远程诊断、遥感监测、灾害预警、地理信息服务及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地应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壮大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大力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围绕农业生产服务、农村社会管理和涉农企业用工等需求,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支持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优秀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建设,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地思路,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新建一批灌区,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加强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地田间工程建设,开展农田整治,完善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等设施,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培肥地力技术.完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支持政策和制度,延长各类设施使用年限,确保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长期持续稳定提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速培育一大批设施完备、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地现代化养殖场.加快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支持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加大内蒙古、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和川西北等牧区草原畜牧业生产建设投入,加快草原围栏、棚圈和牧区水利建设,配套发展节水高效灌溉饲草基地.健全水产原良种体系,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强渔港和渔政执法能力建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快农业机械化.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生产急需地农业机械研发推广,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水稻栽插收获和玉米收获机械化,重点突破棉花、油菜、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积极推进养殖业、园艺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发展农用航空.加快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支持农用工业发展,提高大型农机具和农药、化肥、农膜等农资生产水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构建监测预警、应变防灾、灾后恢复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地防洪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开展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技术研发应用,强化气象灾害、草原火灾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加快国家人工影响天气综合基地和重点地区人工增雨抗旱防雹工程建设.加强种子、饲草料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条件建设,推广相应地生产技术和防灾减灾措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加快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以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为重点,推行统一地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集中创建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场)建设.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国家、省、市(地)、县(场)四级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和市场监督等管理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协调配合、检打联动、联防联控、应急处置机制.实行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级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建立诚信制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地综合性政策,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发展行动.按照扶优、扶大、扶强地原则,选择一批经营水平好、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地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依托农产品加工、物流等各类农业园区,选建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参股、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能力.广泛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加大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力度,加强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与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学校、酒店、大企业等直接对接,建立稳定地产销关系.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扶持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仓储、冷藏、初加工等设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展多种形式地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严格规范管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经费,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力争在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病虫害重灾区和源头区实现全覆盖.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网络和应急处理机制,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切实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努力减轻人畜共患病危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维护服务组织和农户地合法权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继续实行最严格地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亿亩,基本农田不低于亿亩.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增效农业,继续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坚持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实施草原保护重大工程.加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力度,扩大增殖放流规模,强化水生生态修复和建设.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鼓励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料,回收再利用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治理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地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培育门类丰富、层次齐全地综合利用产业,建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地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清洁水源、田园和家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大力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能和循环农业技术,淘汰报废高耗能老旧农业机械,加快老旧渔船更新改造,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地循环农业方式,不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示范区建设力度.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粮棉油糖、畜禽、水产、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及部分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大示范项目建设投入力度,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创新经营体制机制,强化物质装备,培养新型农民,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大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地典型和样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挥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地建设模式.通过产业拉动、技术辐射和人员培训等,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引导各地借鉴示范区发。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第一篇范文: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的通知国发?2022年?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22年―2022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

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

加快农林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措施(ppt 38页)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措施(ppt 38页)


4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4.1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 信息技术的特征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广域
网用户增长迅速。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 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 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 家,连通美国农业部、l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 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这些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 络使农业生产者更为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市场信息,有效地减少 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3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强调: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 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 代化的标志和关键,是实现农业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它 将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 化的方向农业焙息化对我国农业 经 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 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 3.3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的信息化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国际上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农业经济增 长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和智力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一般商品和劳动 中所消耗的信息和智力劳动的比重相对增加。信息市场构成市场体 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产品的有偿交换成为规范 和普遍的市场行为在完成农业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后,围绕如 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实现持 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从农业硬件设施的 操作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到市场产品的羟营,无一不渗透 着信息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专家决策系统、 人工智能等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

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发展形势 (3)(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3)(二)建设成效 (5)(三)存在问题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目标 (9)三、主要任务 (10)(一)建设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10)1.搭建五级农经电子政务平台 (11)2.建设全国农经数据中心 (11)(二)加快农经监管信息化建设步伐 (11)1.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 (12)2.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12)3.推进农民负担监管信息化 (12)(三)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水平 (13)1.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 (13)2.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信息化 (13)3.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 (14)(四)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 (14)1.加强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 (14)2.提升农经队伍信息素质 (15)四、重大工程 (15)(一)农经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工程 (15)(二)农经监管服务信息化推进工程 (16)(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 (16)(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示范工程 (17)五、保障措施 (17)(一)加强组织领导 (17)(二)强化队伍建设 (18)(三)加大资金投入 (18)(四)建立健全制度 (18)(五)加大宣传力度 (19)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特编制此规划。

该规划立足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总结各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迫切要求进行编制,是指导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以下称“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依据。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

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

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

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十二五”农业再启航——理清基本思路 明确战略重点 做好“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工作

“十二五”农业再启航——理清基本思路 明确战略重点 做好“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工作

攒离产矬犊心巍 力
键 浚 域 协 调 发 装 。 积拨 稳妥 难 进城镰 诧
◇ 船抉改蕊攻坚步伎。
宪 落 社 会 寰 义 市 场 缝 济 体制
侠 建设 资源 谚终 型 境 友好 型社会 提 麓: 生悫囊《 £
F C Sf O U 聚焦
[ 本期话 题 ]》
攘 饶转变 发壤 缓济 方式,
辩 创辩 攀澄壤 弱腐 蔺
馐 刹l 『 :
” 二甄 缦 建 议 掇 出 一 一 十
◇ 深入实艟科教兴国战
路和 人才 强瀚战 I 。 骞
播扩犬内鬣战媾
艨持缀济零稳较炔发震 推进农媲黢健纯 穰抉
十 业 发展 的风 险期 ,抓 住 并利 用好机 遇 ,将 对 农 业起 到 带 第 三 ,理 清 “ 二五 ”农 业 农 村 经 济发 展 的基本
动提 升 、加 速作 用 ,丧 失机 遇 则农 业 可 能被 边 缘 化 ,出 思路 ,明确战略重点
现徘 徊 甚至 倒 退 。从 “ - ”实 际 情况 看 ,无 论 是 顺 十 -Z
的发展 已有深谋 和远虑 :为 了 保持 农业农村发展的 良好 态势 ,同时也是积 极应对 国内外各种复杂情势 ,党 中央指 出 “ 工业化 、城 镇化深入 发展 中 在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 ‘ 十二五 ’时期 的一项重大任务” ,并提 出了 “ 加
快发 展 现代 农 业 、加 强 农村 基 础 设 施 建设 和 公 共服 务 、拓 宽农 民增 收 渠道 、 完善 农 村 发 展 体 制 机 制 ” 四 个 方 面 具体 内容 。 当然 ,相 关规 划 ,还 需要 我
关 于 “ 二 五 ”农 业 农 村 经 济发 展 ,总 的考 虑是 深 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05•【文号】发改高技[2012]1202号•【施行日期】2012.05.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高技[2012]1202号)党中央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办公厅、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根据《国务院关于“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36号),现将《“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请按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

各单位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批复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治国理政能力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经济社会安全为目标,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需求主导,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突出建设效能,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请各地区、各部门及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保障《规划》有效实施,大力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到“十二五”期末,要形成统一完整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满足政务应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支撑面向国计民生的决策管理和公共服务,显著提高政务信息的公开程度;基本建成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基本建成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政务信息系统,治国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农业科技燃点信息化之火

农业科技燃点信息化之火

“ 二 五 ”期 间 , 我 国 将 重 点 建 设 一 十
5%等 。 0
学决策水平。 同时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系统 建设也将全方 位拉开 ,我 国将建 设覆
批农 业生产经营信 息化示范基地 和农 业综 合信息服务 平台 ,建立共享 化农
从 农 业 农 村 信 息 化 建 设 行 业 重
员沟通情 况的同时 ,也方便 了通知 、 文件 的下发,使之前需一天时间缩短 到2 个小时。 农业部总经济师 、新 闻发言 人陈
增加农业科技 投入 ”摆在 了突 出位置 上。透过这一 重要 文件 ,我 国农业投 入将有何新动 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将给农业信息化带来哪些新亮点?
为现 代农 业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 ,信
点与 区域布 局 来 看 ,我 国将 重点 开 展 农 业 农村 信 息 化 试验 区建设 ,主 要包括 农业部 确定 的2 0 国家级现 0个 代农 业 示 范 区 。 “ 十二 五 ” 时期 , 重点 开展 3 G、物联 网 、传感 网、机 器人 等 现 代信 息 技 术在 该 区 域 的先 行先 试 ,推进 资 源 管理 、农情 监 测 预警 、农 机调 度 、重大 动 植 物疫 情
业信 息综合数据库 和网络化信息 服务 支 持 系 统 ,开展 农 业 物 联 网应 用 示
范 ,以此来 引导 农业现代化转 型 ,目 前全 国已认定了13 5 个国家现代农业示 范区 ,新 时期 总体上要 “ 标准、高 高
起 点 、高 水 平创 建3 0 0 个左 右 国 家现 代
盖部省两级行 政管理部 门、部级 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 测机构和 固定 风险监测
目的实施 ,农 业监测预警 、农产品和
继出台 ,我国将进入 由传统 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 。信息 化是助推 农业转型现代农业 发展 的重 要力 量 ,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导 。三 是 推 动 调 整 完 善 生 猪 调 控 预 设 , 加强农 业 行业 管理 信息化 建 设 , 案 。四是 研 究加 强 肉牛 、肉羊 生 产监 提高 农 业综 合 执法 信息化 水平 , 快 加
4 /农村 财务会 / 0 1 总 ̄43 计 21 / - 1 2 . 期

农 业 部 、 务 部等 有关 部 门正在 抓 紧 人2 0 , 商 0 元 优抚对 象 以及新 中国成立前 研 究促 进牛 羊肉产业平稳发展 的政 策 老党 员和 未享受离退 休待 遇 的城镇老
6元 措施 , 化解导致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 党员每人3 0 。
的矛盾, 稳定牛羊肉价 格。
1 日下拨 。 5
I 业部 农
l 实推 进农 业和 农 村 节 能减 排 扎
加 强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工作 的意
l 民政 部 、 政 部 财
日 民政部 、 前 财政 部 联合 下发 通
元 日前 , 业部 下发 关于 进 一 步 l 旦春 节 补贴 标 准翻 倍 农
是大力 推进农村废 弃物 资源化利用。
象、 农村 五保 对 象 、 受 国家 抚 恤 补 享
l 部 委 四 I 降牛 羊 肉价格 拟
为应对 牛羊 肉价格 大幅上 涨且 居 高不 下的情况 , 国家发改 委、 财政部 、
助的优抚 对象 以及 新 中国成立前入 党 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 城 镇老 党 员 。 补贴 标准 比2 1年提 高 0 1 倍 , 别是 : 分 城市 低保对 象每人 3 0 0 元, 农村低保 对 象 和 农村五保 对象 每
I 业 部 农 l ”规 划正 式 发 布 五 l 求 ̄ 2 1 年 将 全 国7 亩耕 地 要 J 0 J 5 亿

浅析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浅析我国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 》明确提 出 : “ 在
工业 化 、城镇化深入 发展中同步推进农 业现代化 ,完 善以 工促 农 、以城带 乡长效机 制 ,加大 强农 惠农力度 ,提 高农 业现 代化水平和农 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 民幸福生活 的美好 家 园。”刚刚 闭幕 的中央 经济工作会 议指出 , “ 要加 大强
能力 为核 心的农产品供给安全 、保障适应市 场需要的农产 品质 量安全 、保障农 民收 入的稳定提高 和农 村社会事业 的 发展 ,是 这一时期 “ 三农 ”问题的关键所在 ,也是农业管 理信 息化 建设的主要着 力点。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提升农业
个行业 的生产周期 、工作 流程 、市场流通 特点不相 同,农 业管理 的内容 、业务流程 、采取的信 息化手段也不相 同。 三是 具有多技术集成 与多系统协 同特点。农业管理信 息化 是跨 区域 、跨部 门对农业 生产和经济活 动进 行市场监管和
农 惠农富农政策 力度 , 快农业科技进 步 ,努力促进农业 加
增产 、农民增收 、农 村发展” 。农业部 发布的 《 国农业 全 农村 信息化发展 “ 十二五 ”规划 》提 出要稳 步推进农业 管
理信 息化建设。 “ 十二五 ”时期 ,我 国农 业农村发展方 式转变 的任 务
部门对外发布政务信息、提供在线办事服务、实现政民互
宏观调控 ,这就决定 了管 理信息系 统需 要多项信息技术 支 撑和 多个 业务系统协 同才能够完成 。四是发展模式呈现 多
管理 信息化水平 ,推进农业 管理信息化 , 于发展现代农 对
业 、加 快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促进城 乡统筹发展 、全面
样化 特征。我国农业 管理 信息化发展 呈现出以 “ 农业核 心 业务 ” 、 “ 业政府 网站建设 ”和 “ 业政府 网站+ 心 农 农 核 业务 ”为主线的三种 发展模式 。在政府 网站功能逐步完 善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处:赛迪顾问日期:2010-06-032.1 政策环境2.1.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日渐深入,信息化建设指标更加清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战略确定四个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六大战略计划,并提出九点相应的信息化发展保障措施。

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1.2 十七大首次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命题,赋予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命题200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七大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七大首次鲜明地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信息化建设全新的历史使命,信息化发展必将有新的、重大的突破。

同时还再度明确了信息化战略地位,为信息化的长远发展提供了目标与方向。

相信在未来几年必将兴起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

2.1.3 七大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明确重点任务,推进深入应用2008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出《国家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在大型骨干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移动电子商务、电子认证服务、信用信息服务、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无线射频技术应用等7 个领域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6年第01期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在这个重要节点上总结“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很有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开创了“三农”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成就:一、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高点爬坡,来之不易。

不仅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

2014年,我国生产了616万吨棉花、3517万吨油料、1332万吨食糖、7.6亿吨蔬菜、1.5亿吨水果、8707万吨肉类、2894万吨禽蛋、3725万吨牛奶和6450万吨水产品,肉类、禽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是农民。

中央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多种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新的成效。

有三大标志: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0.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长了近3000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

相应的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第三个标志,农村扶贫事业加快发展。

全国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2亿人减少到2014年的7017万人,5000多万人在“十二五”期间摘掉了“穷帽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详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节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农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愈来愈被重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我国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小城镇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创建条件。

与此同时,也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农业环保监测和农产品信息分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也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密切关注农村与城市之间信息化的不平衡,一系列的举措已经采取,以改革国有农业企业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技术、服务和信息化支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益,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整体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1.规模上逐步扩大农业信息化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涉及到了包括科技创新、农业服务、信息化应用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多方面。

领域涉及到种子现代化育种、智能化饲料和农业机械化等领域,能够有效地支撑和保障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2.应用场所广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场所较为广泛,除生产环节外,还涉及了农村信息公用服务、商品流通信息管理、互联网建设、人才培育等领域,实现了“三化融合”(农村经济多元化、信息化、组织化)发展。

信息的快捷、高效和精准等优势,更是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

3.农业信息化运用方式加速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技术得到不断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运用范式从单一的信息化技术向企业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转变,为农产品销售、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关于我国“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中国工程院“十二五”规划信息化专题组2009年6月15日一、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一)信息化发展趋势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我国信息化的五大应用领域如下:●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农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社会领域的信息化,包括教育、体育、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等;●政治领域的信息化,包括OA、门户网站、重点工程等;●文化领域的信息化,包括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等;●军事领域的信息化,包括装备、情报、指挥、后勤等。

中国科学院2009年6月10日发布的“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在今后的10年至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战略任务,面对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我国必须及早准备。

该报告中的路线图同时提出了必须着力解决22个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科技问题。

其中,包括6个信息领域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

这些技术的突破将对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由IBM 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描述了信息社会的远景。

“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通过信息基础架构与高度整合的基础设施的完美结合,使得政府、企业和人们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2011-12-06 15:51发布单位: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

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

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

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

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

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

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

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

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

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

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

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