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课后作业(B组)教科版 (共13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课后作业(B组)教科版 (共13张PPT)

(1)因为这三种事物在大自然当中是微小的。 ( × )
(2)因为这种关系是不受外力控制的一种自然规律,同时这种关系具有脆弱 性,极易被破坏。( ) √
3.再写一条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蛇→青蛙→稻螟虫→水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法。
4.“那么,北京的沙尘暴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句话的
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引起下文 5.请你为人们设计一条提倡环保的宣传语。 示例:让保护环境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百字练笔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现在破坏环境的
三、破坏平衡受惩罚。 1.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衡, 谁就会受到惩罚”? ( ABC )(多选)
A.捕捉护林益鸟后,破坏树木的生长。
B.捕杀黄鼠狼造成鼠害成灾。 C.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黑色风 暴袭击。 D.滩涂围垦和填海造陆夺走了大片海洋环境。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它与第一段相互照应,进一步深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环境 C.大自然 B.人类 D.地球
2.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 . . . . . . . . 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读句子,说说加点 . . . . 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然界的生物彼此之间有关系。 相互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界的生物彼此之间有牵制。 相互制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林颂英大自然是美丽的,鸟语花香,气象万千。

但现在的城市里,已经很少听到鸟鸣声了。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在一条河流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浮游生物。

鱼儿一旦死亡,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成为浮游生物的佳肴。

这样,大鱼、小鱼、虾米和浮游生物之间保持着循环的食物关系,这就是食物链。

在草原上,兔子吃草,它能否生存取决于草原上草料的多少。

兔子一旦增加,草料便会显得不足,于是,兔子数量就会减少。

狐狸吃兔子,它能否生存取决于草原上兔子的多少。

这样,草料、兔子和狐狸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能乱捕滥杀。

如果随意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森林和草原,必然会带来严重后果。

有的地方,有人捕捉黄莺、杜鹃鸟、柳莺、啄木鸟等食虫鸟类,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一旦护林益鸟减少,害虫就会随之增多,就会破坏树木的生长。

科学工作者做过调查:黄鼠狼以老鼠为食,凡黄鼠狼多的地方,老鼠就少。

相反,凡黄鼠狼少的地方,老鼠就多。

没有黄鼠狼的地方,老鼠就会多得成灾。

这说明,黄鼠狼和老鼠之间有着生态平衡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由于违背了生态规律而受到报复的例子是很多的。

1934年5月,在美国东部,一阵黑色风暴呼啸而来,狂风夹带着大量的黄沙和尘土,从遥远的美国西部草原袭来,整整刮了三天三夜,横扫了美国大陆三分之二的国土。

狂风过后,一片荒芜,各处顿时变成不毛之地。

河水干涸了,庄稼枯萎了,牛羊渴死了,尘土塞满了房屋,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黑色风暴。

那么这次风暴袭击是什么造成的呢?原来,从18世纪中叶起,大量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他们砍去森林,破坏草原,用来种植庄稼和放牧,使大片土地失去了绿色植物的保护,赤裸裸地暴露在太阳底下。

结果,就酿成了那场可怕的风暴。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文章内容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文章内容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地球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一、引言大自然报复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它源于我们对地球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刻反思。

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过度消耗等全球性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及过度开发、污染等问题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损害。

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如洪水、飓风、干旱等,往往与人类活动脱不开干系。

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同时,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如地下水、森林、矿产等,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更使自然环境面临巨大威胁。

三、生态平衡与食物链破裂生态平衡是地球生物圈稳定运行的基础,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灭绝、生态系统破坏,已使食物链产生破裂。

例如,湿地、森林等地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案例分析: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变化以亚马逊雨林为例,人类活动如采矿、农业开垦等导致雨林大规模破坏,不仅生物多样性丧失,而且全球气候也受到影响。

亚马逊雨林的减少使得地球碳汇功能减弱,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五、防范措施与政策建议面对大自然报复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法规,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

其次,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

此外,应倡导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提升环保意识。

六、呼唤可持续发展观念与行动我们应倡导绿色出行、节约资源等健康生活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同时,政府应引导企业进行绿色生产,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学校则应在教育过程中强化环保理念,让下一代从小就理解并尊重自然环境。

七、结语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共同保护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免受报复之苦。

让我们珍惜地球资源,共同保护我们美丽家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每一片森林。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

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的道理。

2、能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教学准备: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课件;大自然美景的课件;有关1934年美国黑色风暴的纪录片和有关近几年沙尘暴的纪录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语: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2、看完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1)我们的国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2)这么美的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3、揭示课题。

大自然不但让人尽情享受着美丽的景色,它还无私的奉献着它的全部资源,养育着全世界几十亿的人口。

可人类却用自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二、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2、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3)什么是“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教师梳理问题并板书。

(板书3个问题)3、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小组交流你理解了哪些问题。

三、合作交流,共议主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预设:⑴因为我们破坏了大自然。

所以用书上的话说,就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板书)2、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

(生读)(1)第一段写了什么?(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重点理解“环境”一词。

(3)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处罚。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范文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设计范文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教学制定范文时光流转, 云水千年。

现存于寂静天地里的每一个存在, 都是光阴的馈赠。

物转星移, 适者生存, 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瞬间千年里的竞争与争斗中, 存活下来。

在万物踏遍山河万里的进程中, 都进化出属于自己的本性与生存规律。

自然规律, 是在历史风沙的磨砺沉淀出来的, 万不可随意变更。

不顾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为所欲为的人, 必定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揠苗助长的故事: 农民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 而自作聪慧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 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

我们如果一味地因自己的喜好, 胡乱喂食野生动物, 为所不该为, 则必定会使得动物失去觅食的主动性, 失去在自然中生存的警惕性与攻击性, 失去动物们原本的生活规律和有劳才有所获的生存法则。

当野生动物慢慢丧失觅食的能力时, 它们的生存便全成依赖性,在自然的激烈竞争中, 必将被淘汰。

莱蒙特曾说: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必须按一定的规矩秩序, 各就各位。

〞强扭的瓜不甜, 我们如假设背离自然规律, 为所不应为的, 势必会适得其反。

而顺应万物其本性, 并借以利用该规律, 为所应为, 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禹之父鲧, 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 他一直采纳“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 以墙垣抵挡洪水的冲击, 效果甚微。

大禹却采纳与其父亲“堵〞相反的方针, 叫做“疏〞, 即疏通河道, 拓宽峡口, 让洪水能自由地通过。

“治水须顺水性, 水性就下, 导之入海。

高处就凿通, 低处就疏导〞, 高考满分作文大禹在总结了洪水规律的基础上, 顺应其自然规律, 因势就导, 才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

每一个背离自然规律的事例, 都演绎着无数的平仄悲欢。

每一次为所不该为的事, 都使人们得到了应有的惩处。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原本青山蔽日, 碧云风清的仙湖, 如今却俨然成为万里无人烟的荒漠;南极的臭氧空洞, 是人们过度排放氟利昂所造成的, 如今大量的紫外线照耀着地球,皮肤癌发病率陡然升高;化工材料污染河流, 工业废弃污染空气,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于是河水富营养化, 鱼虾死亡了, 冰川在消融, 洪涝灾害日益严峻。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类文)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类文)

大自然的启示“打扫”森林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ě)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è)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àn)。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jī),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保护自然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一 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 然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读:读课文,说说大 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 什么关系。
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 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 到惩罚?
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 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 联系和制约的?
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 大自然的惩罚呢?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思考(重点):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进一步揭示 了文章的主旨:如果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它就 会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 乱砍滥伐或任意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如自 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 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 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 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推荐阅读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 天空的白云和石桥畔的垂柳,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喜欢一个人坐在 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幻想。天上的流云, 一会儿变成海岛沙洲,一会儿变成峰峦湖沼(zhǎo)。有一天我 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shū)情的云、 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 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一、激趣导入1、导语。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仅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可怕的、灾难性的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录像。

(录像出示:雪崩、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启发提问。

看完课件后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片段,内心有什么感受?预设:(1)这些灾难太吓人了!(2)大自然太可怕了!3、揭示课题。

是的,这些灾难太可怕了!正是因为人类没有保护好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加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所以才遭到大自然如此强烈的报复。

我们应该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6课《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提出质疑同学们,看到课题相信你一定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读一读。

学贵有疑,所以老师提醒大家,要善于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懂。

那么这篇课文你想带着哪些问题去读呢?预设:(1)大自然为什么会报复我们?(2)大自然怎么报复我们?(3)我们要怎样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读后出示词语接龙读)2、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找学生读课文)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指学生读第一自然段)(1)通过第一段你知道什么?(2)理解句子: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这里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环境是怎么造成的?)(3)大自然为什么报复我们?(用书中的话怎么说: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4)人类对树木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鸟类的生存,因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板书:人类——生态平衡在横线上写破坏)(5)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吗?2、(1)什么又是生态平衡呢?课文中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掌握,包括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如何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观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5.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教科版四年级(上)《第16课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同步练习卷

教科版四年级(上)《第16课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同步练习卷


服。
(2)小刚要转学了,宿舍(shě shè)
里的同学都围着他,舍(shě shè)

得他走。
3.(3 分)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
4.(3 分)看拼音,写词语。
jǐng tì
jiǎn shǎo
huán jìng
piāo fú
yú chǔn
ōu zhōu
5.(3 分)把句中写错的字划上横线,并在后面的框中改正。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11 0:31:07; 用户:qgjyus er103 67;邮箱:qg jyus er10367.2195 7750;学号: 21985374
第3页(共3页)

,含有动 。
第2页(共3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 16 课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同步 练习卷
参考案
一、 1.如果人类捕捉护林益鸟,就会破坏树林的生长;如果人类长期捕杀黄鼠狼,就会造成鼠 害成灾;1934 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了黑色风暴的袭击; 2.fènɡ;fénɡ; shè;shě; 3.我们要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不能滥砍滥伐,要保持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4.警惕;减少;环境;漂浮;愚蠢;欧洲; 5.魄;工;暴;涨; 6.侍 弄;牌子;隔阂;一篇;等待;肝脾;融化;遍地; 7.干枯;惩处;奇妙;愚笨;裸露; 爱护; 8.虎;丽;喜;振;风和日丽;欣喜若狂;如虎添翼;虎头蛇尾; 9.喜悦;乐趣; 10.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游泳等体育运动.;
(1)这样气魂雄伟的公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每年汛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三段六环”课堂教学导学案Fra bibliotek科目课题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主备人
授课人
时间
导学流程
环节


前置
学习
佳肴干涸枯萎赤裸裸警惕减少大虾浮游
死亡黄莺啄木鸟愚蠢
情境
导入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不但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
明确
目标
1、通过课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使学生明白“谁破坏了生态教学目标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2、能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生态平衡”。
板书
设计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鸟类减少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捕捉护林益鸟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主
学习
合作
探究
自主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2、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合作探究
展示收集到的这方面资料来交流一下。
展讲
交流
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迁移
使用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每天要用好多纸巾。吃过东西,他用纸巾擦擦嘴,再用纸巾擦擦手,还用纸巾擦擦衣服。这天,爸爸买回一筒纸巾。爸爸说这是“神奇牌”纸巾,跟以前的不一样哦。小男孩想看看,纸巾究竟神奇在哪里。他拉出一截,没什么神奇;他把纸巾拉到阳台上,也没什么神奇;再把纸巾拉到楼梯上,还是没什么神奇;纸巾被拉得长长的,一直拉到小区外面;再拉到市民广场,绕过一棵棵粗粗的树。小男孩跑呀跑,拉呀拉,纸巾怎么也拉不完……跑呀跑,拉呀拉,小男孩回头一看,树林不见了!他扔了纸巾,惊叫着跑回家:“爸爸,爸爸,树林没有啦——”爸爸说:“制造纸巾要用树木做原料。你用掉了这么多纸巾,树林当然就没有啦!”为了让树林回到市民广场,小男孩又跑回去,一边跑,一边卷……跑呀跑,卷呀卷,纸巾全都卷了回来,市民广场的树林又回来了。小男孩真快乐呀!小朋友们,木材是制造纸巾的原料,纸巾用得越多,耗费的树木就越多。所以我们在家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多用毛巾,节约纸巾。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教科版语文四上《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参考课件

7
“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 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鸟类的生存环境 不复存在。鸟类难以生存,是人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 •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坏了环境。
8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是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谁破 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 惩罚。
9
10
11
阅读小提示
• 1.作者都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 “谁破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 到惩罚”。
• 2.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3.说明了什/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反思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反思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反思丰望小学徐爽《警惕大自然的报复》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确定了这样的指导思想:老师做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做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受受到了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在本课中,教师能够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了课文大意;通过细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是“食物链、生态平衡、以及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灾害”,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经历了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而且,在读课文时,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突破传统教学,尝试说明文教学的新思路以往教师教一篇说明文,都着重去讲说明方法,否则就认为没有紧扣文的特点、没有完成教学目标。

在本课中,教学突破了这种传统的说明文的教学模式,没有刻意地去讲说明方法,而是将它一带而过,让学生自己在朗读中悟得、习得。

学生通过朗读例子,知道了什么是食物链后,自己也能举出食物链的例子;又通过朗读,知道了大自然的灾害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所导致的,也能说出身边的自然灾害。

虽然老师在课堂上没有大谈说明方法,可是学生却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还自觉地运用了。

这不是在教说明文吗?而且,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说明文,要比老师强加给出他们的关于“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学”等抽象的概念要有意思的多了。

三.内外沟通、注重实践,实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显得太封闭了。

四级上册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共27张PPT)

四级上册语文《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共27张PPT)

2021/7/25
10
第十页,共三十页。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1/282022/1/28F riday, January 28,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1/282022/1/282022/1/281/28/2022 12:58:59 AM
十三四岁的时候,小小的心里已经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家里人说我少 年老成,其实我并没念过什么书,也不爱念书,诗是更没有听过、读过;只 是好幻想,有自己的奇异的梦与情感。
十七岁一场大病之后,我到青岛去求学。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世界 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这时我喜欢海,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清晨晓雾弥 漫的海,落照里白帆掩映的海,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抒(shū)情的云、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 个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2021/7/25
14
第十四页,共三十页。
寻诗扫叶”的句子。湖山的清丽景色在我的童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一 种(yī zhǒnɡ)遥远的情思吸引着我,让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 远寺的钟声里有所追寻。夜里,独自躺在床上,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 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在 一起,奇妙地搅动我的心。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色融合为一体, 飘浮在树林间,随着箫声、笛声远去……这时我的心最快乐。
2021/7/25
7
第七页,共三十页。
2.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例来说明生物(shēngwù)之间是相互联系和
制约的?
列举了两个事例:①大鱼、小鱼、虾米、浮游生物之 间的联系。②草原上,草料(cǎoliào)、兔子和狐狸之间保持 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关系。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1. 课文文本《警惕大自然的报复》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资料:大自然报复人类的案例4.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2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生字词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3.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自然规律和人类行为的关系。

4. 小组讨论4.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大自然为什么会报复人类?”4.2 学生分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信息。

5. 课堂小结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关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决心。

6. 课后作业6.1 学生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自然报复人类的情境,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大自然的威力。

2.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收集有关保护大自然、珍惜资源的资料,制作手抄报或PPT进行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合作交流 共议主题 4、让我们齐读文章第一段。(生读)
第一段写了什么?
以鸟类减少为例,引出谁破 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遭到惩罚 的话题。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5、“鸟类减少,说明环境已经把鸟类 逼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这里的环境 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这 样的环境?那究竟是谁把鸟类逼到了难 以生存的地步?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马家镇中心小学 蒋茂亮
资料宝袋
浮游生物:生后在海洋或湖泊 沼泽中行动能力微弱,全靠水流支 配,并且身体较小动植物。
微生物:生物的一大类,形体 微小,构造简单,繁殖迅速。
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读《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2、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
字词乐园
警惕减环逼虾浮 旦亡莺啄愚蠢欧
字词乐园
肴循涸萎裸
字词乐园
左窄右宽的字:惕 减 浮 左高右低的字:虾 环:“王”下横变提,右边末点有力。 旦:“日”字上宽下窄,末横要长且 平直。 愚:“禺”上窄下宽,中竖直,横向 上倾斜。
字词乐园
近义词: 报复-- 报仇
平衡-- 均衡
惩罚--- 惩处 制约--- 约束
字词乐园
反义词: 警惕-- 大意
遭到了破坏的环境;人类破 坏了;人类
结束第一学时完源自生存--- 死亡必然--- 偶然 荒芜--- 繁华
字词乐园
警惕 循环 愚蠢 干涸 枯萎 善待 鸟语花香 不毛之地 气象万千 无家可归
字词乐园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 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循环:回旋。比喻周而复始。 愚蠢:愚笨,愚昧无知。 干涸:指 (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枯萎:干枯萎缩。
字词乐园
善待:友善地对待;好好对待。 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 容荒凉、贫瘠。 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 化。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五彩斑斓、美丽、富饶, 不仅给我们创造了生存的环境,还给 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人类却用自 私和贪婪回报大自然的慷慨,遭到了 大自然的报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1、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大自然为什么要报复我们? (2)大自然会怎样报复我们?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自由读文,边读边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
一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3、带着刚才的两问题再读课文,
读后小组交流你现解了哪个问题?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无论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都 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我们要 善待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