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钛制备工艺
氮化钛涂层工艺

氮化钛涂层工艺氮化钛涂层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它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还能改善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和抗氧化性能。
本文将从氮化钛涂层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氮化钛涂层的原理氮化钛涂层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氮化钛薄膜来提高材料性能的表面处理技术。
氮化钛薄膜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
氮化钛涂层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氮化和钛化。
氮化是指将材料表面暴露在氮气气氛中,使氮原子与材料表面的金属原子发生反应,形成氮化物薄膜。
氮化物薄膜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钛化是指将氮化物薄膜暴露在钛气气氛中,使钛原子与氮化物薄膜发生反应,形成氮化钛薄膜。
氮化钛薄膜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能。
二、氮化钛涂层的工艺流程氮化钛涂层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清洗:将待处理的材料表面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2. 预处理:将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氧化层、打磨和抛光等。
3. 氮化:将材料表面暴露在氮气气氛中,进行氮化处理,形成氮化物薄膜。
4. 钛化:将氮化物薄膜暴露在钛气气氛中,进行钛化处理,形成氮化钛薄膜。
5. 后处理:对氮化钛薄膜进行后处理,包括清洗、干燥和包装等。
三、氮化钛涂层的应用领域氮化钛涂层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具体应用如下:1. 机械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如轴承、齿轮、刀具等,可以提高零件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航空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零件,如涡轮叶片、涡轮盘等,可以提高零件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3. 汽车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零件,如气门、活塞环等,可以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 电子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如电容器、电阻器等,可以提高元器件的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氮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氮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钛氮化物(TiN)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热导
率和磨损韧性,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传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자
讨论了制备TiN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粒子的表征和表征结果。
1. 钛氮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纳米TiN粒子的制备通常是水热法和气相沉积蒸镀法。
在水热法中,
钛酸钠和氨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可以生成钛氮化物。
在气相沉积
蒸镀法中,TiCl4通过气-相热化学反应生成TiN粉末,粉末放置在衬
底上,施加电压,使粉末气化成TiN薄膜。
2. 钛氮化物纳米粒子表征
主要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来表征钛氮化物纳米粒子。
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提供钛氮化物粒子体系的晶体结构,从而探究TiN 纳米粒子的物相。
SEM可以全面观察TiN粒子的形貌,图像的分辨力
非常细致,甚至可以接近原子尺度,捕捉微小空隙。
3. 钛氮化物纳米粒子表征结果
制备的TiN纳米粒子在XRD检测中,Ni主峰的波峰强度和宽度符合钛氮化物的x射线分析数据,Ni2相的反射模式和波峰位置也与报道的结
果一致。
SEM结果表明,制备的TiN粒子是圆形球形,且表面无明显
缺陷,粒子形貌光滑圆滑,具有均匀的尺寸分布。
综上,本文介绍了TiN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性质,并得出了积
极的表征结果。
本文研究对研究TiN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有重要意义,也为应用TiN纳米粒子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种制备超细碳氮化钛的方法

一种制备超细碳氮化钛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一种制备超细碳氮化钛的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初是照着一些传统的材料合成方法去尝试的。
比如说先用一些比较普通的钛源物质,我试过用钛粉,当时就想着钛粉比较容易获取嘛。
然后我就把钛粉和碳源还有氮源一股脑地放到反应容器里,觉得这样就能生成碳氮化钛了。
结果呢,大失所望。
最后得到的产物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超细的碳氮化钛,而是那种很粗糙、颗粒大小不均匀的东西。
这算是我犯的第一个错儿吧,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后来我就寻思,可能是反应的条件没控制好。
于是我就开始捣鼓温度这个因素。
我记得我把温度从比较低的温度开始慢慢往上加,就像是小火慢炖和大火快煮似的。
一开始温度低的时候,反应几乎就没怎么进行,就像冷锅冷灶,啥动静也没有。
等温度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哎,有点反应了,可是还是不行,生成的东西还是不够细。
再然后我就想,是不是原料之间的比例有问题呢。
这原料比例就像是做菜放调料一样,放多放少差很多。
我就开始一个一个地调整钛源、碳源和氮源的比例。
那时候真是反复试验啊,比如说固定钛源的量,改变碳源和氮源的比例,看看产物有啥变化;然后又固定氮源,改变另外两个的比例。
试了好久之后,我发现有一组比例生成的碳氮化钛粒径好像小了一点,这让我有点看到希望了。
不过这还不够啊,我还想到了反应的氛围会不会也影响结果。
我想到有些反应在惰性气体氛围下会更好,就像人呼吸的时候,空气好的话感觉也会不一样嘛。
于是我就重新准备实验,在一种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反应。
这时候又出问题了,因为气体流量控制不好。
要是气体流量太大了,就像刮大风把东西都吹散了一样,反应根本不按预期来;要是流量太小呢,又起不到保护氛围的作用。
所以我又花了好长时间去摸索合适的气体流量。
我还试过给反应加点催化剂,感觉就像给运动员吃点兴奋剂一样,想促进反应更好地进行。
但是这个催化剂的种类、用量又感觉像迷宫一样难捉摸。
加这个催化剂不行,换一个又可能把反应弄乱了。
氮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氮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应用1.TiN薄膜的制备方法TiN 薄膜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开始进行,但因材料和器件制备上的困难,使研究工作一度转入低潮。
后来随着薄膜制备技术的提高,国内外对TiN薄膜的研究工作又开始活跃起来,制备方法也多样化了,目前已取得很大进展。
TiN薄膜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两大类。
1.1 物理气相沉积(PVD)1.1.1 电子束蒸镀法单纯采用真空镀膜法制备TiN 薄膜在国内外很少,这主要因为它有与基片结合较差、工艺重复性不好的缺点。
目前国内外用得最多的真空镀膜法是电子束蒸镀方法。
它是一种利用电子束打到待蒸发材料表面将能量传递给待蒸发材料使其熔化并蒸发的方法。
它具有能量密度大,热效率高,热传导和热辐射的损失少等特点,可减少容器材料与镀料之间的反应。
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TiN 类镀膜的纯度。
1.1.2 溅射镀膜法磁控溅射制备TiN薄膜技术主要有直流磁控溅射和射频磁控溅射(使用陶瓷TiN 靶材)两种,最近又出现了非平衡磁控溅射和反应溅射。
其中反应溅射方法因其独特的优点最早和最多地使用在TiN 薄膜制备上。
另外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也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溅射方法,磁控溅射制备TiN 薄膜具有溅射率高、基片温升低、膜基结合力好、装置性能稳定、操作控制方便等优点。
同时它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它的沉积速率较底,效率较差,对降低沉积成本不利,因此磁控溅射方法仅应用于光学、微电子学等对TiN 涂层要求较高的领域。
1.1.3 电弧离子镀20世纪80年代以来,离子镀制备TiN 镀层已发展成为世界范同的一项高新技术,主要应用在制备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工具上的或相关体系的耐磨镀层和不锈钢制品上的仿金装饰镀层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离子镀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离子镀技术中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电弧离子镀(也称多弧离子镀),它已取代了其他各种类型的离子镀,成为当前氮化钛镀层工业唯一的生产工艺。
在电弧离子镀沉积TiN涂层的过程中,影响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因素有弧电流、衬底负偏压、衬底温度、氮气的分压、腔体压强等。
【精品文章】一文了解氮化钛的制备与应用

一文了解氮化钛的制备与应用
氮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它可以与很多元素形成氮化物,在这些氮化物中,过渡金属氮化物——氮化钛(TiN)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氮化钛是有着诱人的金黄色、熔点高、硬度大、化学稳定性好、与金属的湿润小的结构材料、并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超导性,可应用于高温结构材料和超导材料。
图1 氮化钛粉末及镀氮化钛的手表部件
1.氮化钛的结构及性能
TiN具有典型的NaCl型结构,属面心立方点阵,面心立方的顶部是氮原子,钛原子位于面心立方的(1/2,0,0)空间位置。
TiN是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其稳定的组成范围为TiN0.6~TiN1.16,氮的含量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而不引起TiN结构的变化。
TiN粉末一般呈黄褐色,超细TiN粉末呈黑色,而TiN晶体呈金黄色。
TiN的晶格常数为a=4.23 nm,TiC的晶格常数为a=4.238 nm,TiO的晶格常数为a=4.15 nm,这三种物质的晶格参数非常接近,所以TiN分子中的氮原子可以被氧、碳原子以任意比取代形成固溶体,氮化钛的理化性质由氮元素的含量来决定,当氮元素含量减少时,氮化钛的晶格参数反而增大,硬度也会有显微的增大,但氮化钛的抗震性随之降低。
图2 氮化钛的晶体结构
氮化钛的物理性质:熔点2950.6~3205.8℃,线膨胀系数为5.712~
7.053×106(1/K)(25℃),密度为5.435~5.447g/cm3,热导率为25.081(W·m-1·K-1)(300~2000℃),莫氏硬度为8~9。
一般情况下,氮化钛粉末的颜色。
氮化钛生产工艺

氮化钛生产工艺
氮化钛(TiN)是一种很好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耐
磨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
在高纯度的氮化钛中含有少量的氧和氮,这些杂质对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工业上应用不多。
它常被用于制造一些特殊的结构材料,如耐磨零件、高强度耐磨合金、耐热合金和耐腐蚀合金等。
因此,它成为一种重要的耐磨材料。
目前,氮化钛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钛氮合金法
钛氮合金法是用TiN与金属粉末混合后,在高温下直接氮化
制得。
在钛氮合金中添加少量金属元素(如Co、Nb等)或用金
属粉末直接与金属粉末混合来制备TiN。
钛氮合金法中添加的金
属主要有:C、Mn、Ni、Al、Co等。
二、热压法
热压法是以TiN粉末为原料,用热气体(N2或HF)进行压
力烧结,得到TiN颗粒。
在高纯度TiN粉中加入一定量的Si3N4
粉末,经过一定压力的压制后形成TiN制品。
这种方法是一种比
较成熟的方法,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较低。
—— 1 —1 —。
tialsin氮化涂层硬度

tialsin氮化涂层硬度
摘要:
1.引言:介绍钛合金的特性和应用
2.氮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
3.氮化钛涂层的性能优势
4.氮化钛涂层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
5.总结:氮化钛涂层对钛合金的重要性
正文:
1.引言
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钛合金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
然而,钛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氮化钛涂层,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2.氮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
氮化钛涂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溶胶- 凝胶法(Sol-Gel)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PVD 和CVD 制备的氮化钛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成本较高;而溶胶- 凝胶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涂层性能相对较差。
3.氮化钛涂层的性能优势
氮化钛涂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抗疲劳性和良好的抗腐蚀性等优点。
这些性能优势使得氮化钛涂层在钛合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氮化钛涂层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
氮化钛涂层在钛合金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医疗、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医疗领域,氮化钛涂层可以提高钛合金的抗腐蚀性,提高其对体液的相容性。
5.总结
总的来说,氮化钛涂层对钛合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钛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还可以提高钛合金的抗腐蚀性和抗疲劳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氮化钛化合价

氮化钛化合价摘要:1.氮化钛的定义2.氮化钛的化学式3.氮化钛的性质4.氮化钛的制备方法5.氮化钛的应用领域正文:氮化钛(TiN)是一种陶瓷材料,由钛和氮元素组成。
氮化钛具有良好的硬度、高熔点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氮化钛的化学式为TiN,其中钛的化合价为+4,氮的化合价为-3。
在氮化钛中,钛和氮元素通过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氮化钛具有以下性质:1.高硬度:氮化钛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因此具有很高的耐磨性。
2.高熔点:氮化钛的熔点约为1900 摄氏度,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3.化学稳定性:氮化钛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4.良好的导电性:氮化钛是一种良好的导电材料,其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氮化钛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化学气相沉积(CVD):通过将钛金属或钛合金在氮气气氛中加热,使其与氮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钛薄膜。
2.物理气相沉积(PVD):在真空环境下,将钛靶加热至高温,然后在氮气气氛中进行溅射,生成氮化钛薄膜。
3.熔融法:将钛和氮化钛混合物在高温下熔融,然后通过冷却和固化得到氮化钛。
氮化钛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切削工具:由于氮化钛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如刀具、钻头等。
2.涂层:氮化钛薄膜可用作涂层,用于保护基材免受磨损、腐蚀等损害。
例如,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应用。
3.催化剂:氮化钛可用作催化剂,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在氢化反应中,氮化钛可作为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4.电子器件:氮化钛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电子器件中有广泛应用,如电容器、电阻器等。
氮化钛粉体制备

氮化钛粉体制备
氮化钛粉体制备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工艺,其能够制备高纯度、均匀性好、颗粒细小的氮化钛粉体。
目前,氮化钛粉体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球磨法、高能球磨法、等离子体喷雾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机械球磨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其通过高能球磨机将氮化钛粉末与球磨介质一起放入球磨罐中进行反复碾磨、摩擦,使其颗粒逐渐细化,达到所需的制备效果。
高能球磨法则利用高能球磨机对氮化钛粉末进行高速冲击、摩擦,从而实现粒子的细化和均匀化。
等离子体喷雾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气体离子等方式将氮化钛粉体直接制备出来。
总之,氮化钛粉体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备。
- 1 -。
低温制备氮化钛的方法

低温制备氮化钛的方法
低温制备氮化钛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
1. 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在低温条件下,将钛粉暴露在氮气气氛下,然后通过热分解使其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钛。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高温反应,但由于氮气气氛的存在,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氮化钛的制备。
2. 氮化合物的反应,将钛和氮化合物(如氨气或氮气)在低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氮化钛。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配合催化剂或者特殊的反应条件来实现。
3. 氮化物前驱体的热分解,将含氮化合物的钛前驱体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热分解,使其转化为氮化钛。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精确的控制反应条件和前驱体的选择。
总的来说,低温制备氮化钛的方法通常需要考虑反应条件的选择、氮源的选择以及反应物的性质等因素。
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
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制备。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氮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氮化钛薄膜的制备及应用氮化钛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其薄膜制备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表征手段以及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氮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蒸发沉积、磁控溅射、分子束外延和溶液法等。
其中,物理蒸发沉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在真空下将氮化钛靶材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得其表面分子蒸发并沉积在基底上,形成薄膜。
而溶液法则是将氮化钛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并通过各种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进行薄膜的制备。
这些方法制备的氮化钛薄膜具有结晶度高、纯度较高、薄膜致密度好等特点。
其次,表征手段是评价氮化钛薄膜性质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表征手段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等。
SEM和TEM可以用来观察薄膜的形貌和结构,XRD可以分析薄膜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FTIR光谱则可用来研究薄膜的化学成分和官能团。
氮化钛薄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作为吸收层用于太阳能电池中,提高光吸收能力。
研究表明,氮化钛薄膜对可见光和红外光有很好的吸收能力,且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长的寿命,可用于提高光电转化效率。
此外,氮化钛还可以作为导电薄膜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电极材料,提高电池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除了太阳能电池,氮化钛薄膜还在光电催化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其在水分解和光催化氧化等反应中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
研究发现,氮化钛薄膜通过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利用这些载流子参与催化反应,从而实现了光催化反应的高效率。
这使得氮化钛薄膜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有机废物降解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氮化钛薄膜还在传感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氮化钛薄膜具有优异的气敏特性和光敏特性。
通过在薄膜表面引入特定的官能团,可以实现对特定气体或光信号的高灵敏度检测。
氨气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钛工艺研究

氨气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钛工艺研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氨气热还原法制备氮化钛工艺研究研究背景氮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工艺顺序为:抽真空至6.7×10-3Pa,通入Ar 气,当炉内压强为2.0Pa 时基体加载负偏压-800V,进行Ar 气溅射清洗试件表面10min。
清洗后再次抽真空至6.7×10-3Pa,打开钛靶对试样进行轰击。
钛靶轰击不但有清洗活化试件表面的作用,还可以加热试件,并在试件表面形成一层纳米级的纯钛过渡层,进一步提高基体和膜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镀膜参数为:N2分压0.8Pa,基体加载的负偏压0~-500V,钛靶电流为60A,铝靶电流为60A,
交替沉积TiN 和TiAlN 膜层
2.4.1 辉光清洗原理及作用
尽管待镀工件的表面进行了严格的化学清洗处理,但化学清洗很难彻底消除工件表面的含油层,且经过化学清洗之后的工件表面还会留下很薄的残留物质,加上真空室内也绝非清洁,在真空离子放电过程中这些污处会出现异常的放电现象产生污点。
所以要获得高质量的镀膜还需要对工件进行辉光离子轰击清洗。
放入真空室内的试样,在经抽至底真空后,充氩气到5~10Pa,在工件上加负偏压500~600V (2~3min)后升到900V。
使氩气在低压放电的情况下形成淡紫色等离子体辉光,同时在电场作用下,具有高能量的氩离子对工件进行轰击。
辉光轰击清洗一般可以在炉内不产生放电现象时停止,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件表面吸附的气体,杂质原子以及工件表面层原子碰撞下来,即活化了金属表面以提高镀膜的结合力。
另外,带有高能量的离子在轰击工件时,将能量传递给工件,使工件温度上升,起到了预轰击加热的作用。
2.4.2 弧光清洗原理及作用
辉光清洗结束后,氩气降至2Pa 左右,在工件上加900V 负偏压,点燃Ti 靶,利用高能量金属离子对基体进行轰击。
此时真空室内呈现蓝白色的光晕。
其作用主要是[40]:
1)进一步轰击溅射清洗活化基体表面;2)使基体表面粗化产生缺陷,提高膜/基结合力;3)使基体温度升高,可以不用另设外加热源;4)轰击离子可以在试样表面区产生非扩散型混合,形成共渗层,大大提高膜/基结合力。
该过程是轰击清洗和轰击加热同时进行的。
由于在清洗的过程中使基体表面产生了粗化,因此对于要求表面光洁度的装饰镀膜控制好轰击时间是很关键的,轰击偏压也要稍微小一些。
同时轰击时间过长,会导致温升过快,基体加热不均匀,多弧离子镀设备一般都另配外加热源。
对于高速钢工件来说,镀膜温度上限不得超过560℃,否则将会导致基体的硬度下降。
所以,在轰击的时候尽可能多个蒸发源同时开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