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14208137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14208137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Modern X-ray Imaging Techniques)是一门关于X射线成像技术的学科。
X射线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投射X射线束到人体或物体,利用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不同吸收特性,来获得不同组织的影像信息。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涵盖了X射线的物理性质、X射线的产生与检测、X射线的投射与成像技术、辐射防护等方面的知识。
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的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X射线的物理性质:学习X射线的产生原理、X射线的能量谱、X射线的衰减规律等相关知识,了解X射线的基本性质。
2. X射线的产生与检测:学习X射线的产生装置,如X射线发生器和X射线管,了解X射线的产生过程和X射线的检测设备,如X射线探测器。
3. X射线的投射与成像技术:学习X射线成像的原理和技术,如透视法、层析法、数字化X射线成像等,了解不同的成像方法和设备。
4. 辐射防护:学习X射线的辐射防护知识,掌握正确的辐射防护方法和措施,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5. 医学应用:学习X射线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如X射线摄影、CT扫描、血管造影等,了解不同的医学应用领域和技术。
通过学习现代X线投照技术学,可以了解X射线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X射线成像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辐射防护知识,为从事医学影像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ppt课件

精品课件
13
二、 摄影步骤
1、X线摄影机性能了解
在投照前,必须彻底了解机器的性能及其 使用方法;并应充分熟悉机器的最高使用限 度及其规格表(包括最高千伏、毫安和最长 时间的相互关系),以免超过机器的最高使 用量而致损坏。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在摄影工作和阅拍片时,无 论被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依标准姿势作 为定位的依据。)
精品课件
2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1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2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3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4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5 . 前额线 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
8
(4)左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左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右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如:腰椎双斜位摄影体位,采用左右斜位。』
精品课件
9
7. 屈、伸位: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
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角度减小 和两骨相互接近时体位为屈曲 位; 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 关节组成骨远离或平直,为伸 直位。
精品课件
6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精品课件
7
(3)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左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精品课件
X线摄影检查技术

一、上肢X线摄影
(一)手——后前正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 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 • 手掌紧贴暗盒,五指自然分开,第3掌骨头
置于暗盒中心。
• 摄影距离90~~100CM。 • 中心线经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暗盒。 •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
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 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
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注意事项】
• 照片影像影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
上段。
• 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
掌。
• 肘关节正、侧位载同一片重分格摄影时,
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 于同一水平。
(九)肘关节——侧位
【操作方法及程序】
• 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座,曲肘呈90°。 • 拇指再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紧贴暗盒呈
平视,上肢下垂,手掌和脚尖向前,下肢并拢。 投照工作中,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都以标准 姿势作为定位依据。
• 方位 根据标准姿势,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腹侧为前,背侧为后。以距离正中矢状面近者为 内侧,远者为外侧。还以距离体表的远近分为深 和浅,以距离心脏的远近分为远端和近端。
投照常用解剖术语
• 矢状面 指把身体上任何部位的前后方向分
用者,有仰卧前后位,X线方向由前射至背后;仰卧 侧位,X线方向从一侧射至对侧,呈水平投照。
• 俯卧位:患者面部和腹部向下平卧。根据X线投照方
向,常用者,有俯卧后前位,X线方向由背后射至前 面;俯卧侧位,X线从一侧射至对侧,呈水平投照。
• 侧卧位:患者以身体的一侧卧于摄影台上,根据X线
投照方向,分为侧位,即X线方向由一侧射至对侧; 侧卧后前位或前后位,X线方向由患者的背后射至前 面,或由前面射至背后,呈水平投照。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⑵ 在机器上调节各项曝光条件,如能养 成
在摆位置前先行 调节曝光条件的习惯,
则对患者很为有利。因在很多部位投 照
时,所摆成的位置并不舒服,被检者
往往
实用文档
9、摆位置
根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用标准位 置
摆好。通常都因将检查部位放置与暗 盒中
2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3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4 . 矢状线 的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
5 . 前额线 后分
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
开的线。
实用文档
(三)X线的基准线
1 . 人类学的基准线(ABL) 眶
下缘
与外耳孔上缘的连线,即听眶线。
2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
与外眦
连线。
3 . 听鼻线
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连
4 . 听眉线(SM实用L文)档 外耳孔中点与眶上
5 . 耳垂直线(ARL) 通过外耳孔中
点
的与听眶线垂直的线。
6 . 眼窝中央线(IPL) 从正面看
左右眼
(眶间线)
窝中点的连线。
7 . 眼窝下缘线(IOL)
左右眼
实用文档
从正面看
(四)摄影体位
1. 立位 2. 坐位 3. 仰卧位 4. 俯卧位 5. 侧卧位
侧朝向板面或台
后倾斜,
离板面或台面,
面;左侧
台面形成一定角
使冠状面
度。 实用文档
者身体左侧 侧朝向板面或台 离板面或台面, 台面形成一定角
(4)左后斜位:被检
后倾斜,背
面;右侧远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X线投照技术

X线投照技术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X线投照技术摄影位置一上肢(1)手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掌面及碗部放暗盒上,第三掌骨头置于胶片中心,手指平行于胶片长轴,各指稍分开。
中心线经第三掌骨头,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腕诸骨后前位及拇指斜位影像。
(2)手斜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臂伸掌面向下放于暗盒上,然后碗部外旋,是手掌与暗盒成35度角,同事使五指微屈均匀分开,各指尖触暗盒面上。
中心线经第二掌骨头,垂直胶片。
显示部位显示指、掌骨斜位影像。
(3)腕关节后前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掌面向下,以便碗部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的后前位影像。
(4)腕关节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呈半握拳状,尺侧紧靠暗盒,将腕关节置于胶片中心。
中心线经腕关节垂直胶片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侧位影像(5)尺桡骨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臂侧伸,手掌向上,碗部轻度外旋,使前臂保持正确前后位,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肩部放底,手背与前臂及所包括关节均需紧靠暗盒,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全部尺、桡骨、肘关节及腕关节。
(6)吃桡骨侧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前臂内收,肘部弯曲约成90°角。
尺骨紧靠暗盒,肩部放底,尽量使上臂与台面接近,胶片上缘包括肘关节,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经前臂中心与胶片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及上、下邻近关节侧位影像。
(7)肘关节前后位投照体位患者侧身坐于摄影床一端,患侧上臂前伸,手掌向上,尺骨鹰嘴放于胶片中心,使肘背侧紧靠暗盒,身体稍向患侧倾斜,以使肘部保持正确的前后向,肩部放底,上臂及前臂尽量靠近台面。
中心线经肘部与胶片垂直。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23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放射科X线投照步骤及注意事项

放射科X线投照步骤及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申请单,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明确检查部位和目的要求;
2、确定投照位置,放置好照片标记;
3、做好投照前的准备,除去影响投照部位的衣物,腹部摄影应当清洁灌肠;
4、摆好投照位置,病人肢体放置力求稳定舒适,选择适当的焦——片距,对好中心线;
5、根据投照肢体厚度及患者的年龄、体重情况,选择适当的投照条件;
6、根据投照部位合理选择滤线器和其它滤线设备;
7、投照胸腹部时,应训练病人呼吸和屏气动作;
8、启动机器,调节控制台上各个旋钮,核对表针指示情况。
曝光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机器仪表指针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机器故障;
9、较复杂的投照,应待照片符合诊断要求后,再让患者离去,出现偏差应及时补照;
10、填写摄影记录和各项投照条件并签名。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实用文档
4. 水平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 方向射入被检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 水平方向。
5. 轴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被检者的组织、 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
称 为轴方向。
实用文档
二、 摄影步骤
1、X线摄影机性能了解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刘欣
实用文档
一、摄影体位方向
(一)解剖学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 掌心向前。(在摄影工作和阅拍片时,无 论被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依标准姿势作 为定位的依据。)
实用文档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1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2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3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4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5 . 前额线 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 开的线。
实用文档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
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
侧
°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 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 察
实用文档
(3)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右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 台
面;左侧远离板面或台 ,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 角
度。
实用文档
侧 或台 面, 定角
(4)左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左
内旋位,向外做旋转 为外
旋位。
9. 内收、外展位:当关节沿冠状面活动,关
面方
节组成骨向正中矢状
实用文档
(五)摄影方向 1. 矢状方向
常规X线投照技术2

摄片目的:被检者上臂不能活动时,观察肱骨的头,颈,骨干的形态。
摄影体位:备件只能患肢外侧靠近持片架上的片盒,对侧上臂上举,以前与手环抱于头上,尽量使对侧肩部上移。被检者尽量下垂,使肱骨外髁颈部对胶片中心
中心线:水平方向通过对对侧腋下,经胸腔积被检侧外髁颈部射入
照片显示:为肱骨近端侧位象,投影于胸椎于胸骨之间,有肺纹理与肋骨影象与之相重叠
中心线:(1)肘伸直位于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上踝连线之中心。(2)前臂平位,中心线垂直经去群的关节皱褶中点下方2—3CM处。(3)上臂平位与伸直位相同。
照片显示:正常肘关节显示关节间隙清晰,肱骨远端内外两上踝与鹰嘴在一条直线上,踝上部两侧骨皮质呈鱼尾状,鹰嘴窝呈三角形密度减低区,边缘不清。若有一侧显示边缘比较清晰的白线,表示肱骨相对应一侧旋转超过20度。尺挠骨近端关节面与肱骨关节面相对应,除挠骨粗隆处外重叠现象。软组织应选用照射条件不同而相应的密度。
肱骨侧位
摄片目的:概括观察肱骨侧位形态,骨质结构和软组织影象,与正位同为常规位置。
摄影体位:被检者仰卧或前后立位,患侧上臂稍外展,屈肘呈90度,内向璇,手置腹前,将上臂内侧靠近片盒,使肱骨内外上踝连线与胶片垂直,胶片上部包括肩关节,下部包示:为肱骨侧位影象,肱骨的前面及背面呈切线位,内面与外面想重叠,皮质与髓质次清晰,肱骨头下部与大结节重叠上方圆球部与肩胛骨关节孟相接,远端呈肘关节侧位象。
右肩胛骨切线位
摄片目的:
摄影体位:
中心线:
照片显示:
右肩岗上肌出口位
摄片目的:
摄影体位:
中心线:
照片显示:
锁骨后前位
摄片目的:观察锁骨正为影象
摄影体位:被检者俯卧摄影台上或后前方向立摄影架前,头向对侧旋转,患侧上肢下垂,手掌向内前旋转180度,使手背面向前,锁骨贴近片盒,胶片横向应包括锁骨全长。幼儿需摄双侧,以便对照。
X线摄影体位方向

.
❖ 一、摄影体位方向 ❖ 二、摄影步骤 ❖ 三、十字定位投照法
.
(一)、解剖学姿势
❖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 前。(在摄影工作和阅片、拍片时,无论被 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应依照标准解剖学姿 势作为定位的依据。)
❖ 摆位置 根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用标准位 置摆放好,通常将检查部位放置与暗盒中心, 并以最舒适的位置投照,尽量减少被检者的 痛苦
.
❖ 曝光机后期处理 以上步骤完成后,调节校 正控制台上各种曝光条件,然后曝光,投照 完毕后对图像进行黑白、对比度等图像后处 理,根据被检部位等正确裁剪图像大小,并 做好左右标记,最后保存发送至报告台。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 听眉线(SML) 外耳孔点与听眶线垂直的
线。
.
(四)、摄影体位
❖ 包括:立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斜位 ❖ 右前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紧贴探测器,射线从左
.
(五)、摄影方向
❖ 矢状方向:前后位(AP);前后位(VD);背腹像 (DV)
❖ 冠状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 ❖ 斜方向:背腹斜方向;腹背斜方向。从足侧向头侧
倾斜角度称为头侧倾斜;反之则为向足斜位。 ❖ 水平方向:X线束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
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水平方向。 ❖ 轴方向: X线束与被检者的组织,器官长轴平行或
.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 前额线 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
X线摄影技术

X线投照技术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腕骨、尺桡骨下端与掌骨近端的后前位影像。
常规X线投照技术2PDF

常规X线投照技术2 PDF手正斜位手后前位摄片目的概括手骨形态软组织阴影关节和异物等。
为手的常规片。
摄影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被检侧腕关节和指伸展手掌向下五指稍分开平放于床面第三掌骨远端置于中心。
中心线单手片垂直摄入第三掌骨远端双手片中心线对胶片中心照片显示为单手及双手掌下正位影象显示2—55掌指骨的正位投影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象腕骨的舟骨为轴位投影豌豆骨与三角骨重叠钩骨的钩突与体部重叠与其他骨的邻接面多有重叠骨皮质与髓质层次分明软质可见轮廓。
手掌下斜位摄片目的用于观察第23掌指骨及其关节的测斜位影象。
因45掌部分重叠45指骨显示为斜位影象故适于观察各掌指骨的背侧皮质。
摄影体位背检侧小指和第五掌骨放在外边内部手掌向内倾斜各指均匀分开稍屈曲是指头尖部触及片盒第三掌骨头在中央。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为掌下显示第2—5指骨的外斜影象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的重叠背侧内部及掌骨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象。
拇指的外斜位象显示其背侧外部及掌侧内部皮质切线位掌指及指间关节有重叠掌碗关节清晰。
若用棉垫支持1—3指呈水平诸及指掌关节斜位象都能显示清晰。
右手食指正侧位示指侧位摄片目的观察第示指骨侧位影象与正位片为相互垂直方向的常规片。
摄影体位患指伸直其余4指屈曲手内旋并外翻使外侧面贴近胶片。
中心线经被检手指的外侧垂直摄入胶片。
照片显示为被检指侧位影象。
右拇趾正侧位拇指正位摄片目的观察拇指及其关节或软组织的正位影象。
摄影体位此位置有两种摆法1掌下正位见手侧位片纸包胶片下垫纱布卷使拇指保持水平。
2掌上正位手内旋并外翻至掌面向上360度将拇指背面平置胶片上。
中心线对准拇指近端垂直射入胶片。
照片显示为拇指正位影象。
拇指侧位摄片目的观察拇指骨及关节改变了解软组织异物在掌面或背面深度摄影体位患者第2—5指屈曲呈半握拳状手背向上拇指外侧向下置纸包胶片上。
中心线经拇指近端垂直射入。
照片显示为拇指及第一掌骨侧位影象。
右腕正侧位腕关节正位摄片目的概括观察腕骨掌骨近端尺挠骨远说墓侵使亟诩爸芪碜橹榭龆嘤糜谕氩客馍恕,鄄煨《 ? 榭鲂枭闳? 嗤氩空弧?摄影体位患肢呈半握拳状或伸直小儿账面向下碗部放在在照射野中心用沙袋或其他辅助呀手指及前臂以防止移动。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

X线检查原则及各部位检查技术一、X线摄影的原则1、有效焦点大小的选择:小焦点一般适用于体薄和不易动的部位,如四肢、头部的局部片等;大焦点用于一些体厚和易活动的部位,如腹部、胸部、脊椎等;高KV摄影时也可用小焦点。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焦点,以提高照片锐利度。
2、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尽量使肢体贴近暗盒,并且与胶片平行。
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高的效果。
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3、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被摄体和胶片为最好的投影方式。
与胶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倾斜中心线与利用斜射线可得到相同效果。
4、滤线设备的应用:一般在摄影千伏超过70KV以上均需使用滤过板,滤去软射线。
体厚超过15㎝或60KV以上管电压时需用滤线栅,应注意滤线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5、X线管、肢体、胶片的固定:肢体安置不仅要使患者舒适,便于配合,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摄影要求。
片盒一般为平放或垂直放置摄影架上。
中心线、被摄部位和胶片对准后,将X线管固定。
6、照射量的选择:根据摄影部位、体厚和机器性能,选择合适的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对不能合作者尽量用高KV,高mA,短S。
7、呼气与吸气的应用:摄片时被检者的呼吸动作对影像质量有重要影响。
一般不因呼吸运动而产生移动的部位,勿需屏气曝光;有五种情况,即平静呼吸下屏气、深吸气后屏气、深呼气后屏气、缓慢连续呼吸及平静呼吸不屏气。
8、体厚的测量:首先要目测体厚测量尺的横杆与游标杆是否平行,使两杆平行才能测得正确的数字,然后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如胸片取第六胸椎处,并应按曝光时状态测量。
二、摄影前准备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
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根据检查部位选择适宜尺寸的胶片与暗盒。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志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12
足前后内斜位 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两膝弯曲,被检侧足 底部紧靠床面。第三 跖骨底部放于照射野中心, 使照射野中线与足长轴平行。然后将被检侧下肢 内倾,使足底与暗盒约成30~45度角,并用对侧 下肢支撑被检侧膝部。 中心线: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足骨和各关节的内斜位影像。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
精选
1
前言
医学影像学是由影像诊断学和影像检查技 术学两大部分所组成。它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像检查技 术学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它担负着影像 科的首诊任务,随着高、精、尖影像设备 的进一步开发、完善,影像检查技术更显 得尤为重要。今天主要讲一下放射科常用X 线投照技术常规。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胫骨和邻近关节的侧位影 像。
精选
17
髌骨轴位(俯卧位) 位置: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被 检侧膝部尽量弯曲,并嘱患者用被检侧 的手拉住 小腿。大腿长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髌骨下缘,通过髌骨和股骨间的关 节间隙,射入照射野中心。 显示部位:显示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和髌骨的轴 位影像。
精选
14
踝关节外侧位 位置: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床面, 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踝部 外侧紧靠 床面。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 踝关节成侧位。将内踝上方1CM处放于照射野中 心,与暗盒垂直。 中心线:对准内踝上方1CM处,与床面平行。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的侧位影像,胫腓骨下端 互相重叠。
精选
8
舟状骨后前位(尺偏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下蹲,前臂伸直,然后将 手掌尽量偏向尺侧,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使舟 状骨和它的邻接面分开,舟骨就能清晰显示。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桡骨茎突联线中点,与摄影 台垂直,手掌与床面成20度角。而将X线球管 向 肘侧倾斜20度角,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腕部的后前位影像,而舟 状骨和它的邻接面影像尤为清晰。
精选9Leabharlann 尺桡骨前后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手掌向上,背面紧靠床面,前臂长轴须与 照射野长轴平行。照射野上 缘包括肘关节, 下缘包括腕关节。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骨和桡骨的前后位影像。
精选
10
尺桡骨侧位 位置:患者者在摄影台边下蹲,肘部弯曲。 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床面,桡侧向上。 肩关节放低,尽量与腕和肘关节相平,这 样可避免前臂移动。
精选
4
骨骼部分
手正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下蹲,手掌紧靠 床面,将第三掌骨头放于照射野中心。各 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 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精选
5
手后前斜位 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下蹲,将小指和第五掌 骨靠近床面,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内转,使手 掌与床面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 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 有重叠。
精选
2
注意事项
焦片距和肢片距的选择:投照时病人应
尽量使肢体贴近探测器,并且与照射野平 行。在肢体与胶片不能靠近时,应尽量增 加焦片距,可同样收到放大率小、锐利度 高的效果。不能平行时,应根据几何投影 原理减少影像变形。
精选
3
中心线与斜射线的利用:中心线垂直于
被摄体和探测器为最好的投影方式。与胶 片不平行而成角者中心线应与肢体与胶片 夹角的分角面垂直(如牙片),利用斜射 线与倾斜中心线可得到相同效果。如颈椎 正位的摄片。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尺桡骨 下1/3互相重叠,桡骨头与尺骨喙突也有重 叠现象。
精选
11
足前后位 位置:患者坐于摄影台上,对侧下肢伸直或弯曲。 被检侧膝关节弯曲,足底紧靠床面。照射野上缘 包括足趾 ,下缘包括足跟。第三跖骨底部放于照 射野中心,并使照射野与足底部长轴平行。 中心线:(1)对准第三跖骨底部,与床面垂直
精选
15
胫腓骨前后位 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下肢伸直,摆 成前后位。上缘包括膝关节,下缘包括踝关节。 如病 变局限于一端者,可包括邻近一侧关节,使 小腿长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与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胫骨、腓骨和邻近关节的前后位 影像。
精选
16
胫腓骨外侧位 位置: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近床面, 对侧髋和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 小腿外缘 紧靠床面。照射野上缘包括膝关节,下 缘包括踝关节。如病变局限于一端者,可仅包括 邻近一侧关节。小腿 长轴与照射野长轴中线平行, 足跟稍垫高。 中心线:对准小腿中点,垂直床面。
精选
7
拇指前后位 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下蹲,前臂伸直,手和前臂 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床面。(2 )患者面对摄影台 下蹲,前臂伸直,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床 面。其他四指 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 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 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 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 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足外斜位主要用于观察足骰骨的影像,一般很少 拍。
精选
13
踝关节前后位 位置:患者仰卧或坐于摄影台上,对侧膝 部弯曲。被检侧下肢伸直,将踝关节(即 胫骨内踝上方1CM处) 放于照射野中心。 足尖前倾,足第二趾垂线垂直床面,小腿 长轴与照射野中线平行。 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联线上方1CM处,与 床面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踝关节、胫腓骨下端和上 部距骨的前后位影像。
精选
6
手前后斜位 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将小指 和第五掌骨靠近床面,手放成侧位。然后将手外 转, 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第 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 稍有重叠 。 根据病人受伤手指部位不同,选择手的后前 斜还是前后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