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常用天气符号2010

合集下载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水稻
青稞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1.我国降水的类型
①对流雨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时,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 引起热力对流运动,湿热 范围小,还常伴有暴风、雷 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着 电,故又称热雷雨。 气温的不断降低,其中的 赤道地区常年以对流雨 水汽冷却形成降水叫对流 为主,我国夏季午后的也常 雨。 出现对流雨。
1.我国降水的类型
④台风强
烈旋转上升。 台风雨强度很大, 多为暴雨,且伴 有狂风、雷电。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2.我国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
A、年降水量超过 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 东南沿海地区 。 在 _____________
降水量
1600 800 800 400 200 200 50
暖温带 ≥3200℃
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区
≥1600℃
<1600℃ 青藏高原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 黑龙江北 东北和内 黄河中下 分布范围 部、内蒙 蒙古东部 游大部分 古东北部 分、新疆 地区和新 北部 疆南部 1600 ℃ 3200 ℃ 10℃积温 <1600 ℃ 秦岭-淮 滇、粤、 河以南, 台的南部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和海南省 以东 4500 ℃
-30℃
①纬度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 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 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 方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 50℃ 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 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 少。
20℃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30℃
1.冬季南北温差大 每年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 一带的冷空气频频南下,我国北 原因: 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 ①纬度原因 了北方的严寒。而我国南方由于 50℃ 距冬季风源地遥远,加之中间有 ②冬季风的影响 重重山岭作屏障,所以受冬季风 的影响弱,降温程度远比北方小。 由此可见,冬季风的影响使我国 20℃ 南北气温相差更加悬殊。

气象符号表-全

气象符号表-全

4

视区内 有降水 未及地
观测前 有冻毛 毛雨或

强沙(尘) 暴无大 变化
天顶可 辨雾无 大变化
间歇性 浓毛毛

间歇性 大雨
间歇性 大雪
中或大 的阵雨 夹雪
观测前 有雷暴 观测时 有中或 大雪霰 冰雹
5

视区内 有降水 未及地 在五公 里以外
观测前 有阵雨
沙(尘)暴 加强
天顶不 可辨雾 无大变

连续性 浓毛毛
阵性降水
雷暴(或伴有降水)
a 气压倾向
升后降 升后平或升后缓

降后升或平后升
降后升 降后平或降后缓

升后降或平后急 降
地面要素填图
NU T TD P P3 WW W1W2 CL CM CH NH H VV R6 R24 P24 T24 TG SP1 SP2 SP3 ID
总云量和风 气温 露点 气压 3 小时变压 现在天气 过去天气 低云状 中云状 高云状 低云量 低云高 能见度 6 小时降水量 24 小时降水量 24 小时变压 24 小时变温 最高最低和地面最低温度 特殊天气 1 特殊天气 2 特殊天气 3 站号
WW
現在
0
天氣
云的发
0
展状况
不明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轻雾
观测前
2
有毛毛

3
沙(尘)暴 减弱
4
近区有 雾
5
毛毛雨
6
间歇性 小雨
7
间歇性 小雪
8
小阵雨
9
中或大 的阵雹
1
云在消 散
散片浅 雾
观测前 有雨
沙(尘)暴 无大变

20种天气符号

20种天气符号

20种天气符号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研究和观察气象现象,以预测天气。

人们不仅能够发现气象规律,而且也能够将规律用各种形式标识出来,以便于识别和记忆。

明确的表达和简洁的图形,成为了种天气符号,这些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记住现有的天气,以预测未来的天气。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和不同类型的天气符号。

一般来说,有20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1.晴天符号:晴天符号是一个三角形,表示太阳。

2.阴天符号:阴天符号是一个叉叉形,表示云层。

3.多云符号:多云符号是圆形,表示太阳和云层。

4.小雨符号:小雨符号是一个十字形,表示小雨。

5.中雨符号:中雨符号是一个人字形,表示中等强度的雨。

6.大雨符号:大雨符号是一个多条线的形状,表示大雨。

7.暴雨符号:暴雨符号是一个圆点形状,表示暴雨或暴雪。

8.雷暴符号:雷暴符号是一个闪电形状,表示雷暴。

9.霾符号:霾符号是一个闭合的方形,表示霾。

10.雾霾符号:雾霾符号是一个多条纹状形,表示小雾和雾霾混合。

11.冰冻符号:冰冻符号是以冰冻雨晶形状为主,表示冰冻或小雪。

12.冰雹符号:冰雹符号是圆点状,表示大雨或小雪。

13.台风符号:台风符号是一个三角形,表示台风或大风。

14.沙尘暴符号:沙尘暴符号是一个正方形,表示沙尘暴。

15.暴风符号:暴风符号是一个正方形,表示暴风或强风。

16.热带风暴符号:热带风暴符号是一个双圆形,表示热带风暴或强风。

17.龙卷风符号:龙卷风符号是一个旋转的三角形,表示龙卷风或大风。

18.雪符号:雪符号是一个四边形,表示大雪或小雪。

19.冰雹符号:冰雹符号是两个圆点,表示中雨或冰雹。

20.霜冻符号:霜冻符号是一个圆点,表示大雨或小雪。

从以上20种常见的天气符号可以看出,天气符号有助于人们理解气象并预测天气。

它们通过图形和简洁的语言来表达气象规律,以简单的方式记住天气变化规律,提高人们对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台风路径追踪图、降雨分布图、降雪分布图等图表,来更加精确地分析天气情况,并预测未来的天气,这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旅游等有很大的帮助。

天气符号图例

天气符号图例

天气符号图例晴多云阴阵雨雷阵雨雷阵雨并伴有冰雹雨加雪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阵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雾冻雨沙尘暴小雨-中雨中雨-大雨大雨-暴雨暴雨-大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中雪-大雪大雪-暴雪浮尘扬沙强沙尘暴天气符号解释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 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阴: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

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小雨或中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0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小于2.5毫米的称为小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为10.0~24.9毫米或1小时的降雨量在2.5~8.0毫米之间时成为中雨。

大雨:24小时降雨量小于25.0~49.9毫米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1~15.9毫米时称为大雨。

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16.0毫米时称为暴雨。

降雨量达到100.0~199.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冰雹:是一种固体降水物。

指云层中将下的直径大雨5.0毫米的圆球形或圆锥形冰块,起形状也有不规则的,单体称为雹块,由透明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大的雹块直径可达十九厘米。

雷阵雨:指伴有雷电现象的阵性降雨,起特点是降雨时间短促,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的强度变化大。

雨夹雪:指雨滴和湿雪同时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现象。

发生时,近地面的气温略高于0℃,当雪降落到这层空气中,部分雪融化成水滴。

小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

中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超过500~10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小于2.5~5.0毫米的降雪。

大雪:指下雪时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或24小时内的降雪量大于5.0毫米的降雪。

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天气预报常用符号

“F”的“横”表示级,一“横”是2级,超过8级就变成小三角形了,“竖”表示风向,“尾巴”就是风来自的方向,它指向哪里即是XX风。

天气预报中,(灰)白色区域表示云雨区;黄色区域表示沙尘,绿色区域表示晴朗,蓝色区域表示雨区(大雨)
怎么看天气预报中的风向风级啊?哪种风冷,几级的风冷?
由风矢表示,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指出风的业向,有8个方位。

风羽: 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右侧(北半球)
1--2级:1 竖杠1 横
3--4级:1 竖杠2 横
5--6级:1 竖杠3 横
7--8级:1 竖杠4 横
8级以上:1 竖杠1 三角像个小旗子
风力等级表
风级和符号 名称 风速(米)* 陆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无风 0.0-0.2 烟直上 平静 0.0
1 软风 0.3-1.5 烟示风向 微波峰无飞沫 0.1
2 轻风 1.6-3.
3 感觉有风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风 3.4-5.
4 旌旗展开 小波峰顶破裂 0.6
4 和风 5.5-7.9 吹起尘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劲风 8.0-10.7 小树摇摆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强风 10.8-13.8 电线有声 大浪到个飞沫 3.0
7 疾风 13.9-17.1 步行困难 破峰白沫成条 4.0
8 大风 17.2-20.7 折毁树枝 浪长高有浪花 5.5
9 烈风 20.8-24.4 小损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风 24.5-28.4 拔起树木 海浪翻滚咆哮 9.0
11 暴风 28.5-32.6 损毁普遍 波峰全呈飞沫 11.5
12 飓风 32.7- 摧毁巨大 海浪滔天 14.0。

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由气象卫星拍
摄的地球大气
图像。
白色——云 蓝色——海
绿色——陆
一、天气预报
2.天气符号
一、天气预报
3.我国主要气象灾害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30℃
1.冬季南北温差大
原因:
①纬度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 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 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 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太阳高 50℃ 度角小,阳光斜射。再加上 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 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 方少。
20℃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1月0℃等温线分布: 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 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1月等温线大致呈 东西方向延伸, 说明影响我国南 北温度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
因素。
纬度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16℃
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天山和大小兴安岭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气 温均在20℃以上,全国普遍高温。
20℃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1.冬季南北温差大
原因:
-30℃
①纬度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②冬季风的影响
每年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 一带的冷空气频频南下,我国北 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 了北方的严寒。而我国南方由于 距冬季风源地遥远,加之中间有 50℃ 重重山岭作屏障,所以受冬季风 的影响弱,降温程度远比北方小。 由此可见,冬季风的影响使我国 南北气温相差更加悬殊。
7、 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开始早
**中国东部地区的雨带
随着月份的变化作周期 性移动**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70张PPT)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70张PPT)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0℃等温线分布 1月平均气温
0°C等温线大致
通过秦岭-淮河
一线,向西到青
藏高原的东南边 缘。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1月等温线大致呈 东西方向延伸, 说明影响我国南 北温度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纬度因
素。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夏季,除了 青藏高原、天山
16℃
和大小兴安岭外,
季风区大致以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阴 ________岭 、___ 贺兰 山、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山、 ______ 冈 底 斯 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广州 武汉 A、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
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
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或活动积温,写作≥10℃积
温。
二、气温的时空分布
3.温度带划分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 热带 ≥8000℃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亚热带 ≥4500℃
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3.我国降水的季节(时间)分布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夏秋多,冬春少 C、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空 暖空气暖空气暖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符号认识-文档资料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天气符号认识-文档资料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
夜几乎等长。作物及时灌溉与播种,应注意保持人 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气温转暖、天气冷暖多变、多雨
谷雨:每年4月19日或20日 ,雨水增多,利于谷类
生长。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告别春天,夏天的开

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小雨夹雪 B.雨热同期 C.四季如春 D.长夏无冬 A
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 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天气也是指近地面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运 行状态,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 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天气的最大特点是多变。天气直接对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产生深广影响。对人们从事的各种行业部门如农业,交 通,旅游也产生重大影响。天气渗透到人们和每一个生活领域。关 注天气预报成为人们的日常活动必备。
大,气温下降,下雪 。
小雪:每年11月22日或23日,中国华北地区将有降
雪,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 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 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每年12月7日或8日。北半球昼短夜长。雪
将由小到大,降雪天数和降雪量比小雪节气增多, 地面渐有积雪。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
始。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 ,降雨多、雨量大。
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意为“忙种”,农作
物成熟,可以收藏种子。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 高。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

2010天气

2010天气

晴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阴转多云 晴 晴 阴 阴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多云 晴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9日 10月30日 10月31日 11月1日 11月2日 11月3日 11月4日 11月5日 11月6日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11月11日 11月12日 11月13日 11月14日 11月15日 11月16日 11月17日 11月18日 11月19日 11月20日 11月21日 11月22日 11月23日 11月24日 11月25日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转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9月27日 9月28日 9月29日 9月30日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10月7日 10月8日 10月9日 10月10日 10月11日 10月12日 10月13日 10月14日 10月15日 10月16日 10月17日 10月18日 10月19日 10月20日 10月21日 10月22日 10月23日 10月24日 10月25日 10月26日
9月1日 9月2日 9月3日 9月4日 9月5日 9月6日 9月7日 9月8日 9月9日 9月10日 9月11日 9月12日 9月13日 9月14日 9月15日 9月16日 9月17日 9月18日 9月19日 9月20日 9月21日 9月22日 9月23日 9雨 中雨 阴转多云 多云转晴 多云 中雨 阴 阴转多云 阴 多云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晴 小雨转阴 晴 多云 晴 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月份的___等温线 0℃
大体是一致的。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二
读图回答
。 。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张家口

2、400毫米等降 大兴 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安 ___岭、张家口市、 兰州 市、_____ 市至 拉萨 ____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预报 1.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卫星云图和常见天气符号。
常用天气符号
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5--6级: 1 竖杠 3 横 ; 7--8级: 1 竖杠 4 横 ;8级以上:1 竖杠 1 三角 像个小旗子
二.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一)冬季气温分布 1.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向北气温越低。 2.成因: (1)纬度因素: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H低且昼短。 (2)冬季风:加剧北方严寒。 3.0℃等温线分布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4.最低气温:漠河(-52.3℃)
(三)温度带
≥10℃积温: 1600——3400——4500——8000——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一
读图回答
1、800毫米等降水量 线通过___岭、淮 __河 秦 附近至_____高原东 青藏 南边 缘。它与我国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读图回答
9、季风区和非季
非 季 风 区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阴 贺兰 岭 、___山、____山、 巴颜喀拉 冈底斯 ________山、______
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夏季风
三.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空间分布 1.分布特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成因:
夏季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进退
盛夏(7、8月)—华北、东北—(9月始)初秋
初夏(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 —(9月)秋季 春季(5月中旬)—南部沿海 —(10月)秋末
“梅雨”、“伏旱”是出现在什么地区的天 气? 3.800mm、400mm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河一线 大兴安岭-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雨 热 同 期
气 候 复 杂 多 变
我国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差 异显著,季 风盛行。
高温期与多雨期 一致,水热配合 好。 有多种多样的温 度带(五个温度 带和一个高原气 候区)和干湿地 区(四类) 1.跨纬度多。 2.东西距海 洋远近不同 。
1.夏季全国普 遍高温使需热较 多的作物—水稻、 玉米种植地区大 大向北扩展。 2.雨热季节配 合好,有利于树 木、牧草、农作 物生长。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三
读图回答
。 3、年降水量200毫米 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西北内陆地区 _____________。
降水量 800 200 50 (毫米) 1600 400
托克逊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三、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四
动动脑筋 注意观察
为什么我国降水的
地区分布从东南沿
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年太阳辐射与降水图
(二)时间变化
1.季节变化:
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成因:夏季风的进退;锋面雨。
2.年际变化:
规律:年季变化大,北方较南方大。 成因:主要是有些年份夏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造成的。 水旱灾害。
读某月份广州至乌鲁木齐一线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 (1)该图是_____月份(一月、七月),图中A所在地区气温低的 海拔高 原因是_______ ,因此,该地区农业中 ______ 业占有重要地位。 畜牧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这一地区的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往往较高。 吐鲁番 (2)图中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有“火洲”之称的________ ,该地发 灌溉 葡萄、哈密瓜 展农业依赖______条件,著名的农产品有________ 、_______等。 图中另一高温地区是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重庆,其气温高的原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降水量沿该线 变化的趋势是
形成长江沿岸三大火炉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高空被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着;其次就是地形的影响。重庆、武汉和南京都在海拔较低 的长江流域河谷中,河谷的地形特点尤如锅底,四周山地环抱,地 面散热困难,使气温不断升高;三是这些地方水田网密布,水汽多, 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蒸发,出汗的散热效率大大降低,高温加 高湿,更使人感到闷热。
5、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 区。七月中 旬到八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 天气。
(三)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秦岭-淮河一线 2.干湿地区: 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
2.干湿地区:
——200————400————800——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新疆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 秦岭-淮河以南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东北三省东部
前不久,福州、杭州、广州被评为了新三大火 炉城市,打破了原有的重庆、武汉、南京旧三大 火炉之说。我认为福州确实很热,被评为三大火 炉城市无可厚非,广州离赤道近,炎热也在所难 免,可杭州一向被认为是人间天堂的地方怎么也 会这么热呢?在淮河流域出现洪涝灾害的同时为 何福州、杭州、广州这些地方会连续出现高温, 这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为何现在天气会 越来越热呢?不知道大家对这一新“三大火炉城 市”的评选有何独到的见解?(2007-08-06 15:28
我国气候特征: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 为何同在北纬15°—30°的地区,西亚、北非沙漠 广布,而我国的江南地区却是“鱼米之乡”?
五.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气 候 灾 害 发 生 时 间
成 因
影响范围
后 果
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特 征
大 陆 性 季 风 气 候 显 著
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 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 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 区,使我国农作物及 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 丰富。
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1975年7月13日曾观测到49.6℃的我国现今 极端最高气温记录。然而这里面积小,人口少,热而不闷。因此, 在一年中最热的夏季对我国人民生活、工作影响最大的并不在吐鲁 番,而是在面积广大、人口众多的长江流域,在夏季高温期间,最 著名的“大火炉”有三个:南京、武汉和重庆。
南京、武汉和重庆三大火炉确实很热,7月的平均气温在33℃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1.3~44℃,高温延续的时间也很长, 每年高于30℃的暑热天数,平均都在70天以上,并且从早到晚,气 温的变化不大,不但白天热,夜间也热不可耐。
(二)夏季气温分布
1.特点: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 2.成因:纬度因素,北方正午太阳高度低,但白昼长。 3.最高气温:吐鲁番(49.6℃) (“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中国为什么有“三大火炉” 夏季,长江沿岸有三个酷热的城市:重庆、 武汉、南京。这三个城市7月份的平均气温高达 30℃以上,且高温持续时间长,人们形象地称之 为“三大火炉”。“三大火炉”这样炎热是有其 原因的。 首先,入夏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空处于 高气压控制下,空气从高空向下流动,不能形成 雨,但会使气温逐渐升高,形成同温伏旱。其次 ,重庆、武汉、南京都位于河谷地形,地面热量 不易散发,也会使气温不断升高。最后,这三个 地区水田密布,空气湿度大,人体出汗后不易干 ,因而显得十分闷热。1994年夏天,南京曾热死 10多人。
西部 青藏高原大部 黄土高原南部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草原
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森林
用直线将下列地区与其所处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连接起来: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 带 高原气候区 南极大陆是 黑龙江省最北部 华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西北部 海南省东部 地区。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反馈练习:
从东南沿海向 1、我国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西北内陆递减 。 填空: 淮 河一 2、大致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秦 岭和 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3、我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 夏秋 季节,这个时 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0 %左右。
4、南方雨季比北方 长 (长、短),北方雨季比南 方结束 早 (早、晚)。
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四地在降水量分配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都集中在夏秋季—季节分配都不均。 不同点:降水量多少不同;雨季长短不同。
五月中旬
六月中旬
七八月份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 论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逐渐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东南向西北,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挡,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逐渐减弱
图7
36.(10分)读图7及表2,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后者为低; 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 以接受西南李风带来的水汽, 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 但⑥地位于面向大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 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