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知识点大三上学期

针灸学知识点大三上学期
针灸学知识点大三上学期

针灸学

一、名词解释

1、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为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

2、一源三歧:任督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颌部;督脉行于脊背正中,上至头面;冲脉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夹脐而上至口唇,即为一源三歧、

3、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4、络脉: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以及孙络、浮络。

5、近部选穴:是指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局部选穴。如面瘫选颊车、地仓穴。

6、对症选穴:是针对个别症状选取有效穴位的方法。如发热取大椎穴。

7、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将设定的两骨节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等分,每一个等分为1寸,10等分为1尺。

8、一夫法:又名横指同身寸,即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9、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的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10、会穴:是指人体气、血、脏、腑、筋、脉、骨、髓等其精气会聚处的8个腧穴。

11、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熏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2、针感:亦称气至、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称为针刺感应。

13、温针灸:又称烧尾针、传热灸、针上加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其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然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再取2cm长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裹捏如枣大的纯净细软的艾绒团,距离皮肤2~3cm,从艾条或艾团的下端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14、爪切进针法:又称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陷于所刺腧穴部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速刺入皮下。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5、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6、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如腰骶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产生的疼痛,为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

17、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18、阿是穴:病痛的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随病而定,无固定位置和穴名。

二、填空

1、我国现存最早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皇甫谧

2、元代滑伯仁所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提出“十四经脉”,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3、冲脉有血海之称。

4、手太阴络脉名曰:列缺。

5、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三寸。

6、十二经脉是结合了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而命名的。

7、耳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上的穴位。

8、任脉一共有24个穴位。

9、神阙的定位:脐的中间。

10、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前两额发角之间是9寸。

11、骨度折量定位法中,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长度是16寸。

12、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走向规律为:从手走头。

13、足三里穴定位是: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14、纠正胎位须灸至阴穴。

15、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高血压:曲池、三阴交。

16、下列哪一穴位为疏肝理气的要穴:太冲。

17、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耳鸣、耳聋等耳疾:听宫、中渚。

18、阴陵泉穴能治疗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疾病,是健脾祛湿要穴。

19、针刺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

20、斜刺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斜刺入穴。

21、足太阳膀胱经中肝俞的定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2、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目疾:四白、承泣。

23、肝经的募穴是:期门。

24、太溪穴为全身滋阴要穴,能治疗肾阴虚引起的糖尿病、耳聋、耳鸣等疾患。

25、内关穴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6、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27、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28、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取足阳明胃经荥穴内庭。

29、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

30、针灸的作用原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31、针灸选穴原则“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具体有:近部选穴、远部取穴、对症选穴三种。

32、间接灸临床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33、十二经脉的命名结合脏腑、手足、阴阳三方面内容。

34、肺病咳血、鼻出血,可选肺经郄穴孔最。

35、治疗急性胃脘疼痛,可选胃经郄穴梁丘。

36、急性胃肠炎针灸疗法取穴:天枢、中脘、上巨虚。

37、原发性痛经灸法取穴:关元、命门、十七椎。

38、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以胃肠病为主。

39、气会膻中主治气病,以调气理气为主。

40、神经衰弱灸法取穴:双侧涌泉穴、百会穴。

41、周围性面神经炎放血疗法取穴:少商、商阳。

42、急性腰扭伤腰部正中疼痛,病在督脉者,取人中。

43、急性腰扭伤如局部肌肉紧张痉挛者,可以取阿是穴。

44、小儿遗尿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

45、急性腰扭伤拔罐取穴:阿是穴。

46、小儿遗尿穴位贴敷疗法取穴:神阙。

47、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

48、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

49、三阴交穴,本属足太阴脾经,但它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交会,因

此,可治疗三经病证。

50、关元穴属任脉经穴,但与足三阴经交会,因而不但治疗任脉病证,而且还可治疗足三阴经病证。

51、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52、《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上古至春秋时期的针灸理论著作,是迄今有关经络和灸法的最早著作。

53、行针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54、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5、督脉为阳脉之海。

56、双手进针法常用方法有4种,分别为: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57、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有:提插补泻法、捻转补泻法、疾徐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

58、间接灸临床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59、悬起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60、足三阳经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61、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62、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取足阳明胃经荥穴内庭。

63、寒邪伤胃引起的胃痛,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脘,针用泻法并灸以温散寒邪。

64、针灸的作用原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

65、针灸选穴原则“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具体有:近部选穴、远部取穴、对症选穴三种。

66、间接灸临床常用的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67、悬起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68、肺病咳血、鼻出血,可选肺经郄穴孔最。

69、治疗急性胃脘疼痛,可选胃经郄穴梁丘。

70、足三阴经分别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71、腑会中脘主治六腑病,以胃肠病为主。

72、气会膻中主治气病,以调气理气为主。

73、神经衰弱灸法取穴:双侧涌泉穴、百会穴。

74、周围性面神经炎放血疗法取穴:少商、商阳。

75、急性腰扭伤腰部正中疼痛,病在督脉者,取人中。

76、急性腰扭伤如局部肌肉紧张痉挛者,取阿是穴。

77、头痛刺血疗法取穴:选用太阳、中冲或头部曲张暴露静脉。

78、急性腰扭伤拔罐取穴:阿是穴。

79、原发性痛经灸法取穴:关元、命门、十七椎。

80、小儿遗尿取穴:中极、关元、三阴交。

81、急性胃肠炎针灸疗法取穴:天枢、中脘、上巨虚。

82、小儿遗尿穴位贴敷疗法取穴:神阙

三、选择

1、手阳明大肠经井穴:

A、商阳

B、曲池

C、关冲

D、支沟

2、足厥阴肝经原穴:

A、太冲

B、合谷

C、太溪

D、丘墟

3、冲脉有之称。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血海

D、气海

4、督脉为: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血海

D、气海

5、手厥阴心包络穴:

A、偏历

B、列缺

C、内关

D、鱼际

6、三阴交位于:

A、足厥阴肝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少阴肾经

7、天枢穴位于腹部,其定位是:

A、阴经穴位,脐旁2寸

B、阳经穴位,脐旁2寸

C、阴经穴位,脐旁1寸

D、阳经穴位,脐旁4寸

8、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目疾:

A、四白、承泣

B、阳白、百会

C、足三里、三阴交

D、天枢、大横

9、肝经的募穴是:

A、云门

B、中府

C、期门

D、日月

10、下列腧穴属于督脉的是________。

A、人中

B、少商

C、内关

D、足三里

E、外关

11、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主司关节运动运动的是:

A、阴跷与阳跷脉

B、十二经筋

C、十二经别

D、十五络脉

12、手少阳三焦络穴:

A、偏历

B、丘墟

C、内关

D、外关

13、关元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下寸。

A、1

B、1.5

C、3

D、4

14、中脘穴在前正中线上,脐上寸。

A、1

B、1.5

C、3

D、4

15、十二经脉是结合了三方面内容而命名的。

A、脏腑、手足、虚实

B、阴阳、脏腑、寒热

C、脏腑、手足、阴阳

D、阴阳、寒热、虚实

16、神阙的定位:

A、脐上一寸

B、脐下一寸

C、脐上两寸

D、脐的中间

17、内关穴定位:腕横纹上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A、1

B、2

C、3

D、4

18、足三里穴定位是:犊鼻穴下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A、3

B、6

C、9

D、2

19、纠正胎位须灸穴。

A、隐白

B、三阴交

C、次髎

D、至阴

20、下列哪一穴位为疏肝理气的要穴:

A、血海

B、气海

C、太冲

D、内关

21、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耳鸣、耳聋等耳疾:

A、听宫、中渚

B、内关、公孙

C、血海、风门

D、合谷、复溜

22、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目疾:

A、四白、承泣

B、阳白、百会

C、足三里、三阴交

D、天枢、大横

23、肝经的募穴是:

A、云门

B、中府

C、期门

D、日月

24、穴为全身滋阴要穴,能治疗肾阴虚引起的糖尿病、耳聋、耳鸣等疾患。

A、太冲

B、足三里

C、百会

D、太溪

25、我国现存最早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皇甫谧

B、杨继洲

C、李时珍

D、孙思邈

26、元代滑伯仁所著首次提出“十四经脉”,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A、《针灸大成》

B、《十四经发挥》

C、《针灸聚英》

D、《针灸甲乙经》

四、简答

1、简述经络在生理上的作用

(1)内属脏腑,外络肢节;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3)抗御外邪,反应病候;

(4)平衡阴阳,调整虚实。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分布概况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在上肢内侧;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在上肢外侧;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在下肢内侧;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在下肢内侧。

4、简述腧穴的主治规律

(1)近治作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作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特定的穴位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5、简述晕针应怎样处理

首先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具全部取出,然后使患者平卧,取头低脚高位,注意保暖。

轻者仰卧片刻,给服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针刺水沟、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

最后如果患者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6、颈型颈椎病俗称“落枕”,发病原因是什么?

多因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受寒或颈部骤然扭转等原因诱发。

7、颈型颈椎病主要临床表现

为颈项部疼痛,常在清晨睡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活动受限。

一般呈持续性酸痛或钻痛,头颈部呈强迫体位,活动时疼痛加剧。

可累及颈项部、肩部和上背部,严重者涉及后头和上肢,但无根性之区域放射性痛。

常伴有颈部僵硬感。

8、头痛可以根据疼痛部位,循经取穴

前额痛:上星、印堂、合谷、足三里;

巅顶头痛:百会、太冲、涌泉;

偏头痛:太阳、外关、悬钟;后头痛:天柱、后溪、昆仑。

9、带状疱疹灸法取穴与操作方法

取穴:疱疹和其周围的皮肤上;

操作方法将艾条点燃,在疱疹和其周围的皮肤上做广泛性温和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或2次。

10、腧穴的三种定位方法

(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2)骨度折量定位法

(3)指寸定位法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11、手太阴肺经少商穴的定位与主治

定位: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发热、昏迷等。

12、手阳明大肠经合谷穴的定位与主治?

定位: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眩晕,鼻出血,齿痛,面肿,口眼歪斜,指臂痛,上肢不遂,发热,无汗多汗,滞产。

13、督脉水沟(人中)穴的定位与主治?

定位: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腰痛,中风,面瘫,昏迷,癫狂。

针灸学重点(1)(1)(1)(1)

名词解释 1.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2.经络系统: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 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3.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相关: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4.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 跷脉、阳跷脉,共八条。 5.一源三岐: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 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相关:督脉调节全身阳经脉气。称“阳脉之海”; 任脉调节阴经脉气,称“阴脉之海”;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6.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7.十五络脉:十二络脉和任督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 8.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人体腔的支脉 9.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10.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11.四海: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 12.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13.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呼的腧穴。(分为五腧穴、 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腧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十类。) 14.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 15.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作 用:协助诊断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16.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肘 膝关节下)作用:①治疗本经病证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③治疗其络脉的病证④原络配穴法 17.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穴共 16个。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18.背俞穴: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又称为“俞穴”。 (俞穴共12个。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阴病治阳。) 19.募穴: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穴共12个) 20.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 21.八会穴: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22.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八脉交会 穴均位于腕踝部的上下。 23.骨度折量定位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 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将设定的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寸,10等分为一尺) 24.得气:又称“气至”“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 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重点提示

针灸学 名词解释

经络:是指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奇经八脉:是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任冲带阴阳维跷脉。 一源三歧:是指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歧”。 血海:由于冲脉可涵蓄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反映出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乃头、胸、腹、胫。 四海:是指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骨空。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该类腧穴具有治疗本经和相应脏腑病证的共同作用,又简称“经穴”。 奇穴:是指即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末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又称“经外奇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 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将特定穴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10类。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为五输穴,简称“五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止于十二经脉四支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维跷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郄穴共有16个,除胃经的梁丘穴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与背腰部的腧穴,简称“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主治脏之虚证。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主治腑之实证。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膻中兮脉太渊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均位于碗踝部上下。 公孙冲脉心胸胃,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隔喉咙。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经穴定位的方法。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又名“一夫法”。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医者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的感觉;患者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传导。 行针: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笔记取穴

针灸学重点笔记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1、《针经》是指《灵枢》 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 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 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 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 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 1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 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 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 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 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 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 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 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 28、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大肠经 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 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 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 34、胃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 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

针灸学-期末考试重点

针灸学-期末考试重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考试卷1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答题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慢性泄泻的治疗原则为疏调胃肠气机,针用泻法。( ) 2、郄穴多用于本经的急性病症。( ) 3、徐疾补泻泻法操作要点是徐入疾出。( ) 4、顶颞前斜线可治疗中风失语。( ) 5、胃痛选下脚端是按临床经验选穴。( ) 6、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穴。( ) 7、砭石是最早的针刺工具。( ) 8、腹痛选天枢、足三里穴治疗,是属表里配穴法。( ) 9、耳穴穴位注射常用剂量为1ml。( ) 10、隔盐灸多用于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 二、A型题: 1、募穴中的中脘是:( ) A 脾之募 B 心之募 C 肝之募 D 胃之募 E 肺之募 2、俞穴中的肺俞是:( )

E 十二经穴、五输穴、阿是穴 9、尺泽至太渊是:( ) A 9寸 B 8寸 C 18寸 D 14寸 E 12寸 1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 A 木、火、土、金、水 B 火、土、金、水、木 C 金、水、木、火、土 D 土、金、水、木、火 E 水、木、火、土、金 11、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 A 中脘 B 阳陵泉 C 太渊 D 章门 E 膈俞 12、素髎穴属于:( )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 任脉 D 足太阳膀胱经 E 以上都不是 13、宋代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 A 滑伯仁 B 王冰 C 王惟一 D 孙思邈 E 徐凤 14、手三阴经的起始穴是:( ) A 少商、中冲、少冲 B 中府、天池、天溪 C 少商、中冲、少泽 D 中府、天池、极泉 E 少商、中冲、关冲 15、阴、阳跷脉交会于:( ) A 额 B 目外眦 C 耳上角 D 目内眦 E 面颊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重点总结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重点总结 :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络《灵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经,路径,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枢 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头部: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躯干: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寸。4寸,脾经;6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寸,胃经,2寸。腹部:肾经0、5 寸。寸,3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 1头面部 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依次为:足少阴肾、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足三阴下肢内侧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4 下肢部。(胸),足三阴经从足走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正经走向: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一源三歧:督脉,阴脉之海。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冲脉,经之海,血海。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加强表里两经的--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联系)《十五络穴歌》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加强十二经脉内外联系。十二经别作用: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六合:阳经经脉。. . 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本: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根结: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气街: :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四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经络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抵抗外邪保卫机体。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候。按经选穴,分经辨证。经穴学

针灸重点总结

1、《针经》是指《灵枢》 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 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 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 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 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 11、足少阳胆经与足欧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 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 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 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 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囗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 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 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 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 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 28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大肠经 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 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合 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 34青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 36、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37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承泣38胃经在循行中,未与下齿发生联系39循行至第3趾的经脉是足阳 明胃经 40、伏兔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41、梁丘穴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42、厉兑位于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43、足窍阴位于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44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的是隐白45治疗经过多、崩落的首选穴位是隐白46治疗痛经的首选穴位是地机47、足太阴脾经的终 止穴是大包48脾经在循行中,未与肝发生联系 49、起于大指之端,夹咽,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50、善治水湿病证的前穴是阴陵泉51、善治慢性出血证的前穴是隐白

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康复一班整理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络的作用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分为:经穴(十二经脉、任脉、督脉上的腧穴),奇穴和阿是穴。(分类及概念) 腧穴常用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定位法。(各自的概念及骨度分寸法的一些常用骨度分寸)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各自的概念及应用)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任督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分别循行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五、刺法的概念和分类: 刺法:又称“针法”,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刺入人体的穴位(或一定部位)并施以不同的手法,给与一定的刺激,从而激发经络之气,达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六、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基本操作方法的描述)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针灸学知识点

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2.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足三阳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4.以下哪组经脉不属于表里关系: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 5.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 E 手足末端 6.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头面部 7.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8.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内 9.足太阳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0.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1.足三阳经的循行规律是:从头走足 12.下列各项中,被称为“一源三歧”的是:任脉,督脉,带脉 13.被成为“十二经之海”的是:冲脉 14.被成为“阴脉之海”的是:任脉 15.十二经之别络穴分出后,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16.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加上:任脉络,冲脉络,脾之大络 17. 下列各项中,论述错误的是: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 18.以下哪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行于体表,入于内脏 19.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头面部 20.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胸中 21.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22.足三阴经在内踝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23.手三阴的循行走向规律是:从胸走手 24.足三阳经的循行走向规律是:从头走足 25.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26.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D 足大趾内端 27.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经脉是:冲脉 28.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任脉 29.带脉的功能是: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30.冲脉的功能是:涵蓄十二经气血 31.任脉别络的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与腹部 32.督脉别络的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与头部

针灸学知识点大三上学期

针灸学 一、名词解释 1、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即为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 2、一源三歧:任督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颌部;督脉行于脊背正中,上至头面;冲脉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夹脐而上至口唇,即为一源三歧、 3、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4、络脉: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以及孙络、浮络。 5、近部选穴:是指在病症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又称局部选穴。如面瘫选颊车、地仓穴。 6、对症选穴:是针对个别症状选取有效穴位的方法。如发热取大椎穴。 7、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将设定的两骨节点或皮肤横纹之间的长度折量为等分,每一个等分为1寸,10等分为1尺。 8、一夫法:又名横指同身寸,即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9、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的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合称“五输穴”。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 10、会穴:是指人体气、血、脏、腑、筋、脉、骨、髓等其精气会聚处的8个腧穴。 11、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熏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12、针感:亦称气至、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称为针刺感应。 13、温针灸:又称烧尾针、传热灸、针上加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其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然后留针在适当的深度,再取2cm长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裹捏如枣大的纯净细软的艾绒团,距离皮肤2~3cm,从艾条或艾团的下端点燃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14、爪切进针法:又称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陷于所刺腧穴部位,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速刺入皮下。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5、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16、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如腰骶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产生的疼痛,为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 17、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 18、阿是穴:病痛的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随病而定,无固定位置和穴名。

针灸学重点总结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皇普谧《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杨继洲《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孙思邈在《千金方》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8、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9、最早的针具是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10、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第一章经络总论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3、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4、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针灸学 考试重点说课材料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收录361个腧穴。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 ~。 邪、保卫机体。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 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

《针灸学》参考知识点复习

2017年永康市《针灸学》参考知识点复习(2) 足少阳胆经 (一)经脉循行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二)与脏腑器官联系:胆、肝、耳、目、经筋系膺乳 (三)主治概要 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歌决:GB四十四足少阳,起瞳子止窍阴,头侧耳目鼻喉恙,热病胸肋身侧详。 (四)本经腧穴 1、瞳子 (Tóngzǐliáo,GB1)(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定位] 目外眦外侧约0。5寸,当眶骨外侧凹陷中。 [取法]“外眦五分瞳子” [主治] ①头面疾患:(侧)头痛,眩晕,口眼歪斜; ②眼部疾患:目痛,目赤,目翳,迎风流泪,目多眵,目生翳膜,羞明。

[操作] 平刺0。3~0。5寸,三棱针点刺放血。 2、听会(Tīnghuì,GB2)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取法]“听会耳前珠陷详” [主治] ①耳疾:耳聋、耳鸣等;“耳前三穴”之一 ②齿痛、口眼歪斜;下颌关节痛,下颌关节习惯性 脱臼等面口疾患。 [操作] 微张口,直刺0。5~0。8寸。 3、率谷 (Shuàigǔ,GB8)(足太阳、少阳之会) [定位]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取法]“率谷入发寸半量” [功能]平肝熄风,宁神止吐 [主治] ①(偏)头痛,眩晕;失眠、精神过度紧张者; ②小儿急、慢惊风; ③呕吐,尤醉酒头痛呕吐,穴可解酒。 [操作] 平刺0。5~0。8寸。 4、阳白(Yángbái,GB14)(足少阳、阳维脉之会)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取法]“阳白眉上一寸量” [主治]

针灸学 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收录361个腧穴。 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 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观全 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 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 ~。 ~。 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 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 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 。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概括“所出为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