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课件(共58张ppt)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②发展方向:a.优化产业结构 b.促进城镇群的协调发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3.我国主体功能区分类
(2)重点开发区域—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①发展现状:a.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b.人口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②发展前景: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增长极。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②京沪、京九、京广等南 北铁路干线在此交汇, 接南济北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2)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
①河网稠密,湖泊众多, 地表水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我国重要
的生物基因宝库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2.优势条件
(3)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毗邻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四、维护海洋权益
1.海洋权益
大陆架: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 若自然延仲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1.基本概况
(1)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
(2)覆盖11个省级行政区 (沪、苏、浙、皖、赣、鄂、
部编人教版高中地理课件-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课件

发区域 区
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限制开 农产品主产区 保障我国的农产品供给 发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 将保护和修复环境放在首位
-6-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禁止开 发区域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散布在上述三类开发 区域之中
-7-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7-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江西省主体功能区(2010—2020年)》将全省划分为城镇化地 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8-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图中代表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分 别是( )
A.Ⅰ、Ⅱ、Ⅲ B.Ⅱ、Ⅲ、Ⅰ C.Ⅲ、Ⅱ、Ⅰ D.Ⅰ、Ⅲ、Ⅱ 2.关于江西省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C.河流含沙量较小,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D.自然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16-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一、判断题 1.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我国的发 展就是要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 2.限制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国家级风 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 ) 3.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 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 4.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领海外侧 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 5.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钓 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 答案:1.× 2.× 3.√ 4.× 5.√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课件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 第三节
中中国国国国想家家发发一展展想战战略略举举例例举例说明我国在南海拥有哪些海洋权益?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三节 第三节
中中国国国国提家家发发示展展战战略略举举①例例 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②中国南海诸岛拥有内水、
障我国的农产 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品供给
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 必 须 将 保 护 和 脆弱、关系到我国或较大区 修 复 环 境 放 在 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首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 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 依 法 设 立 各 类 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 自然保护区域 园
(3)保护发展区 ①范围: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 业区。 ②特点: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 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 ③发展方向:应坚持保护优先、 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 和特色产业,促进生态系统良 性循环。
重点开 发区域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 是支撑全国经济
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 增长的重要增长
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但未来 极
的开发潜力大
③发展方向:应坚持保护与 发展并重,适度挖掘潜力、 集约节约、有序利用。
第29页
地理·必修第二册
限制开 发区域
禁止开 发区域
首要任务是保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
①城市密集,数量超过全国城市数量的 1/3;②人口众多, 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居民收入高,市场广阔
第11页
地理·必修第二册
3.发展规划 (1)总体定位: ①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②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 ③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2)发展方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第3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解析:第(1)题,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包括山地多, 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生态环境比较 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①②正确,A项正确。第(2)题,我国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生态脆弱区范围广,这是我国建设主体功 能区的生态背景。
学以致用 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被确定为“优化开发区域”的地理基础 是什么?
(2)将广东省的粤西、粤东沿海片区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 主要看中了这些地区的什么优势条件?
(3)将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域”的原因是什 么?
提示:(1)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是 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二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重难归纳 1.正确认识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主要成就及特点。 ①经过多年的调整,特别是一系列重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 实施,我国区域结构的协调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②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及方式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
(2)存在的主要问题。
(3)主要对策。
2.综合分析我国的三大国家级发展战略
农业发展条件较好
农产品供给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 必须将保护和修复环境
环境脆弱
放在首位
主体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
区域状况
发展方向
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遗 依法设立各
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 类自然保护
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区域
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对广东各区域 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 “生态发展区域”。将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功能定位为“优化开 发区域”;珠江三角洲外围片区、粤东沿海片区、粤西沿海片 区和粤北山区点状片区功能定位为“重点开发区域”;全省一 百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功能定位为“禁止开发区 域”。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3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 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
走廊
功能;统筹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
发挥大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 推进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增 优化产业布局
1.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优势
表现
交通便利,区位 长江黄金水道、南北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完善的高速公
优势明显
路网
资源储量充足, 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旅
种类丰富
游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雄厚, 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带,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
产业优势明显 业开发区
城市密集,市场 上海、武汉、重庆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对区域
三极 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 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
多点 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 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推动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措施
战略方向
具体措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
较为密集,城镇体系初 步形成。目前开发基础 较弱,但未来的开发潜
城镇化 地区
提供工业品 兰州—西 和服务产品 宁地区
力大
限制开产品主产
农业发展推进较好;重
提供农产品
区、重点生
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
和生态产品
态功能区
境脆弱
三江平 原地区
主体功 能区
区域特点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教学课件(共58张ppt)

•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 多极化趋势,东 部沿海地区经 济发展水平明 显高于其他区 域。
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2. 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中度以上 生态脆弱区域 占国土面积的 一半以上
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 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 环境的压力。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3)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 所有的开发活动。
①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 ②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开发, 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该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的农产 品供给。
• 3. 公海的定义 • 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
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
•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大陆海岸线18000 多千米,海岛11000余个,岛岸线超过14000千 米,领海面积37万平方干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城 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四、维护海洋主权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 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 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3.我国的海洋权益 (1)中国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 (2)南海诸岛
南海中许多岛礁的总称,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 岛和南沙群岛 ①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 000多年历史。 ②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③中国最早确立了在南海的 领土主权 和相关权益。
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
4.维护海洋权益 (1)中国政府的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 双边协商 ,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 端。 (2)意义。 ①为 海洋开发 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 ②巩固海防,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 海上 安全秩序 。
活动提示 教材第112页活动提示: 1.略。 2.例:珠江三角洲为优化开发区域,其优势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镇体系 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3.例: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为限制开发区域,原因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的主体 功能是生产农产品,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尽管已得到适宜开发,但从 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该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农产品的供给,应限制 开发。 4.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并不对立,找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运用 生态技术,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也可以转化为经济价值。
目录索引
基础落实·必核备心 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最主要、最 核心 的功能。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意义 (1)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 国土开发和保护 重大战 略。 (2)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 能 因地制宜 、有序开发。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册课件: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4.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1)中国政府的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_双__边__协__商__,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2)意义 ①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和平、稳定的_周__边___及外部环境。 ②巩固__海__防__,打击海上恐怖活动、走私和跨国犯罪,营造和平、良好的国际 海上安全秩序。
[填图] 在下图括号内填写有关海洋权益的概念。
推进新型 城镇化 、优化产业布局
[判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 ②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 ③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1.我国海洋国情 (1)海域辽阔,__海__岸__线__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_季__风__特__征_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3)海洋_资__源___十分丰富。 (4)海洋_灾__害___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生__态__系__统__类型。 (6)海洋_环__境___状况不容乐观。
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在历史上 ①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__命__名__和利用的。 ②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_生__产___活动。 ③早在__明__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 (2)在地质上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__大__陆__架___,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 ②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是我国台湾省的__附__属__岛__屿__。
2.战略措施:拓展_蓝__色__经__济__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 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精品教学课件

③中国南海诸岛拥有专属经济区和 大陆架 。 ④中国在南海拥有 历史性 权利。 (3)钓鱼岛及其 附属岛屿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3.我国的一贯主张:与相关国家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 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教材图示·再发掘] 教材图 5.23 中国的主要海洋资源分布
1.分析图中长芦盐场形成与分布的自然条件。 提示:位于我国的北方沿海、地形平坦、气候较为干旱、 降水少、蒸发旺。 2.从图中分析判断,我国四大海域油气资源都非常丰富 吗? 提示:不是。黄海海域的油气资源相对较少。 3.结合图中信息,分析舟山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示: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浅海大陆架上,寒暖流交汇、 饵料丰富、渔业种类繁多。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
①资金 ②土地资源 ③环境承载力 ④科技、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功能区 类型
优化开 发区域
重点开 发区域
特点
方向
城镇化地区,经济发达、人 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 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 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需要优化开发
改变经济增长方 式,优化产业结 构,促进城市群 的协调发展,提 升参与全球分工 与竞争的层次
城镇化地区,有一定的经济 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 体系初步形成、发展潜力较 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 较好,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 城镇化开发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主要目的:逐步缩小我国区域 发展差距 。 2.典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横跨我国 东中西 三大区域,覆盖 11 个省级行 政区,面积广,人口和经济总量大。 生态地位 重要、综合实力较 强、发展潜力巨大。 (2)规划目标建形立成“区一域轴协、同两合作翼机、制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 (3)发展重点建建设设沿综江合绿立色体生交态通廊走道廊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分成两部分,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先从开发海洋的必要性开始,然后阐述我国的海洋国情,最后传达了国家对海洋开发的态度;二、维护海洋权益:先说明对海洋权益诉求的变化,然后普及了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之后是我国领海的现状,最后论述了维护海洋权益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4.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1. 海洋权益的相关概念。
(重点)2. 我国的海洋国情。
(重点)3.开发海洋的必要性。
(难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材、PPT翻页笔、粉笔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进行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与时间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时间:3分钟左右(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主体功能区的概念、考虑因素、类型和开发重点等知识,引导学生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起到巩固所学知识,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的作用。
板书: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第二课时观看、思考、积极回答展示学习目标时间:2分钟左右(学习目标展示)1.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理解不同主体功能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条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搜集资料,以及切身的考察,发现、总结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4.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不同主体功能区发展措施,促进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共41张ppt)

建立重庆 直辖市 香港回归
中国成为 世贸组织
成员
中部 崛起
“一带一路”倡议,长 江经济带、京津冀
协同发展战略
上海自由 贸易区
雄安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
海南自由 贸易港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
2015 年份
1.什么是主体功能区?我国为什么要建主体功能区? 2.为什么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长江经济带是如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 4.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5.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有哪些主张?
分布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呼 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东陇海地区….
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 承载力较强,进一步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 较好,开发潜力较大。
发展方向:充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创业 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 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分布区域:包括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 功能区。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5.2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标:
确定14个沿 海开放城市
上海浦东 开发
提出改革
建立长江三角
开放政策
洲、珠江三角
洲、闽南三角
地区沿海经济
设立深圳、 开放区
珠海、汕头、 厦门四个经 济特区
建立海南 省和海南 经济特区
边境城市 长江沿岸 城市和内 陆省会 开放开发
西部大开发 澳门回归
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主要特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限制大规 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主体功能区 限制开发区域
我国农产品主产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课件

二 实现国民 经济战略性调 整、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
三 提高对外 开放水平、适 应全球海陆一 体化开发
趋势
四 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实现可持续
发展
五 建设海洋 强国、维护国 家海洋权益
我国海洋国情 ●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纵跨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 ●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海洋灾害种类多。 ●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优化开发区域 减轻人口、资源大 规模跨区域流动和 生态环境的压力
重点开发区域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通过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提高生态
环境承载能力
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分工协作,相互促进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三角区 域一体化
京津冀协 同发展
四大 战略
中 国 国
分类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家
发 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战
略 举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例
维护海洋权益
国际条约上:钓鱼岛有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
1.从国际条约角度讲,日本通过中日《马关条约》窃取的钓鱼岛等中国领土,理应归还中国。 2.从《大陆架公约》和《海洋法公约》的有关条款看,钓鱼岛与中国台湾省属于同一地质构造。
课堂小结
背景
适宜开发的土地少、自然资源分配不均、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建设主体功能区
四、维护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 海洋 权益 指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一些权利和利益。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海岛数量:11000余个 岛岸线:超过14000千米 领海面积:37万KM2 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KM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环境与发展教学课件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Gener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rine conditions
贰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是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拓展蓝色经济空间,要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小讲一
中国北部湾•红树林生态系统Beibu Gulf of China mangrove ecosystem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生物群落,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被誉为”海岸卫士”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污染蔓延的势头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临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破坏加剧。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
小讲二
05
中国 • 台湾钓鱼岛
Safeguarding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 04
小讲二
01 海洋权益重要性 Importance of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海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环境保障,也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竞争与合作的平台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从过去主要围绕军事目标、战略要地和海峡通道,发展到更广泛的海洋资源及其他相关经济利益
… …
… …
小讲一
海洋经济开发格局Pattern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13:、矿产、工业布局状况。 人口增长快
矿产资源开采 工业企业转入
人类活动 强度大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河源和上游地区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2024/12/14
13:21:58
13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13:21:58
活学活用: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核心区域,也是我国人口、资源、环境
创建最美泸州的措施。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13:21:59
材料一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泸州市深入开展长江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 传,层层树牢保护理念。制定村级河长守则,制定一套切实管用的管护机制、组建一 支训练有素的管护队伍,有效推动基层河湖管护问题解决。
材料二 近几年来,全市对长江干流岸线94个涉河问题进行了整改,清理整改赤水河 “四乱”问题172个,拆除涉河违法违规建筑48处10.3万平方米。截止2021年底,成 功拆除赤水河流域小水电站75座。
来
源:泸州市河长制办公室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知识归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政策措施:法律法规、禁渔、流域统一管理机构(河长制)....
13:21:59
生物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 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
工程措施:兴建水利工程/拆坝(因地制宜)
材料三 全市创建了1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开展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推广 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材料四 实现城市雨污分流,避免污水直排入河。强化管理监测,防止偷排、漏排污 水,最大限度地避免河流水质污染。近年来,建设了如纳溪污水处理厂三期等城镇污 水处理项目。
材料五 泸州市严格落实“十年禁渔”,积极开展增殖放流,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 知识回顾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 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3)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 步相适应。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3)限制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所限制的是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而不是 所有的开发活动。
①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 ②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
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开发, 但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该区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我国的农产 品供给。
• 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考虑土地适 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度、生态环 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理背景。
• 2. 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一个区城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 、最核心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例如,有的区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有的区域是提 供工业品;有的区域是提供清洁水源、清新空气等生 态产品。
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 发和保护重大战略。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促使区域发 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因地制宜、 有序开发。
依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 区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 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这里的“开发”特指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1)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 品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思考】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需要考虑哪 些因素?
• 一般来说,在确定区域的主体功能时,会综合 考虑土地适宜开发的程度、自然资源的丰富 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地 理背景。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 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区域开发受到 自然资源实际情况 的制约。
以水资源为 例,我国人均 可利用水资 源量少且分 布很不均匀 。
• 水资源短缺区域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如过度开发 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 系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已经接近饱和,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群 的协调发展。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1.主体功能的定义 2. 地理背景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2)重点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 品
如兰州---西宁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 密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重 要增长极。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2.发展绿色经济 3.提倡可持续消费
• 201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公布了当年的环境日主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图5.17)。你能从环境日主题中解读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吗?这句话也反映了我国坚持绿色发
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脆弱,该区域必须将保护和修复环 境放在首位。
2. 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呈现 多极化趋势,东 部沿海地区经 济发展水平明 显高于其他区 域。
我国需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2. 地理背景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 (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我国中度以上 生态脆弱区域 占国土面积的 一半以上
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我国不适宜通过大规模扩展面积来发展工 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提高已开发区域的空间利用效率,缓解对自然 环境的压力。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
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为了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 我国制定了若干项国家发展战略,你能说出一两项吗?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 一、 课程标准: • 1.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的专项地图,说明其地理背
景。 • 2.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 3.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 教学目标: • 1.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 2. 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 3.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 • 4. 维护海洋主权。
•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重大战略包括 • 建设主体功能区 • 推动区城协调发展 • 拓展海洋蓝色空间等
• (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
我国山地多,平 原少,扣除必须 保护的耕地和 已有建设用地, 今后可用于开 发的土地面积 不到全国土地 总面积的3%。 适宜开发的国 土面积少,人均 可利用土地资 源区域差异明 显。
• 这决定了我国必须集约利用土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 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 1.主体功能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