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论文

合集下载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有机化合物,主要由苯丙烷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木质素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强度,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木质素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质能源开发:木质素可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通过生物质能技术转化为清洁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

2.药物研发:木质素中存在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药物研发的候选化合物。

3.环境保护:木质素可用于吸附和降解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资源和土壤。

4.纳米材料制备:木质素可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降解为纳米材料,应用于纳米技术领域。

木质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化学法包括碱法、酸法、氧化法等,用于提取木质素。

生物法则是利用微生物或酶对木质素进行降解提取。

为了提高木质素的应用性能,研究者提出了多种改性策略。

接枝改性是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在木质素分子上引入功能性基团,提高其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

交联改性是通过交联剂使木质素分子之间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提高其物理性能。

降解改性则是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降低木质素的分子量,使其更易于改性和应用。

木质素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涂料、造纸、能源和生物医学等。

在涂料工业中,木质素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在造纸工业中,木质素作为浆料的分散剂,提高纸张的质量。

此外,木质素还可应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以及药物载体、纳米材料等高科技领域。

总之,木质素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木质素市场分析

木质素市场分析

木质素市场分析第一篇: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细胞壁中。

它是一种复杂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三种不同的单体构成:对香豆酸(p-coumaryl alcohol)、对羟基肉桂醇(coniferyl alcohol)和对羟基劲杨醇(sinapyl alcohol)。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木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引起了对其市场的关注和研究。

首先,木质素在纸浆和造纸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作为一种结构性材料,木质素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提高纸张质量。

此外,木质素还可以用作纸浆的填料和着色剂,使纸张具有更好的光泽和色彩。

目前,世界上许多纸浆生产厂商已经开始采用高效提取木质素的方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木质素在生物质能源领域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生物质能源生产方法主要依赖于木质素的燃烧,产生热能。

然而,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技术,例如将其转化为生物燃料或生物基化学品,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降低环境污染。

此外,木质素还可以应用于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木质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防止皮肤老化和损伤。

一些化妆品公司已经推出了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护肤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此外,木质素还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可以用于药物开发和治疗一些疾病。

总体而言,木质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有机物,其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其提取和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在市场上的供应相对有限。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木质素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同时也将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木质素市场的研究和投资,以促进其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第二篇:木质素市场的发展前景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在纸浆、生物能源、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木质素市场的需求和发展前景正逐渐扩大。

《木质素分级促进生物转化过程及机制研究》范文

《木质素分级促进生物转化过程及机制研究》范文

《木质素分级促进生物转化过程及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芳香族聚合物。

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源的日益重要,木质素的生物转化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然而,由于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和不溶性,其转化效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提高木质素的生物转化效率和价值,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木质素分级对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二、文献综述(一)木质素的结构与性质木质素主要由苯丙烷单元组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由于其复杂的芳香族结构,使得木质素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挑战。

(二)木质素分级技术木质素分级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木质素进行分离和分级,以获得不同分子量、官能团分布和结构的木质素组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木质素的溶解性和反应活性,提高其生物转化的效率。

(三)生物转化的应用目前,木质素的生物转化主要应用于生物燃料、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等领域。

通过对木质素进行分级和优化,可以获得更高效、更环保的生物转化过程。

三、研究内容(一)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不同的木质素原料,通过分级技术将其分为不同组分。

然后,利用酶解、发酵等生物转化方法对各组分进行转化,并分析其转化产物和效果。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木质素分级结果通过不同的分级方法,我们成功地将木质素分为低分子量组分和高分子量组分。

其中,低分子量组分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溶解性,而高分子量组分则具有较好的结构和稳定性。

2. 生物转化过程及产物分析在酶解和发酵过程中,低分子量组分的转化效率明显高于高分子量组分。

通过对产物的分析,我们发现低分子量组分在生物转化过程中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产生更多的有价值产物。

(三)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素分级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生物转化的效率和效果。

低分子量组分由于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溶解性,更利于生物转化过程,而高分子量组分则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优化分级方法和生物转化条件,进一步提高木质素的生物转化效率和价值。

木质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木质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木质素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食品加工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更加健康、天然的食品添加剂。

在众多的天然材料中,木质素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应用特性,成为食品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木质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由于其良好的保健功效和可持续性生产的优势,木质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

首先,木质素可以作为食品的结构强化剂。

木质素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性,可以增强食品的稳定性和贮存期。

研究表明,将适量的木质素添加到饼干、糕点等食品中,可以提高其硬度和脆性,提供更好的口感和质感。

其次,木质素还能改善食品的乳化性和泡沫性。

很多食品加工中需要使用乳化剂和发泡剂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观感,而添加木质素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并且更加天然,更加健康。

除了在食品的结构和质感上的应用,木质素还有着广泛的营养功能。

首先,木质素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例如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这些物质在人体内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其次,木质素可以降低食品中的活性氧含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现代人饮食结构偏向高糖、高脂的食物,容易导致体内活性氧含量的增加。

而活性氧的积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添加适量的木质素可以提供抗氧化物质,帮助人们预防氧化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尽管木质素在食品加工中具有诸多优势和应用特性,但其应用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木质素的提取与纯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纯天然的木质素来源于植物细胞壁,但其在提取过程中因与其他杂质的结合而导致提取效果不佳。

其次,木质素的稳定性和活性的保持也是关键问题。

木质素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光、温度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生物活性的下降。

因此,如何提高木质素的稳定性和活性,并在食品加工中合理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总之,木质素作为食品加工领域的一种天然添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营养功能。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摘要:化石资源的枯竭和环境危机促使科学工作者开发和利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木质素作为一种成本低廉、开发潜力大的生物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已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木质素;化学改性;高分子材料;应用前言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有着巨大的可利用量,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其清洁高效利用能够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也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符。

现有技术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开发利用较为完善,在热化学转化、生化转化、材料合成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1木质素结构特征木质素结构可以拆分为不同甲氧基含量的三种苯基丙烷单元,根据苯环连接的甲氧基数量从多到少分为紫丁香基丙烷单元(S型木质素)、愈创木基丙烷单元(G型木质素)和对羟苯基丙烷单元(H型木质素)。

本节主要概述木质素中的官能团、单元连接以及酰化/交联结构。

2木质素的降解机理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唯一含芳环的天然高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种类丰富,在植物界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储量巨大,具有代替石油的潜力。

同时,随着工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纸质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在造纸工艺中提取完造纸所需纤维素后剩下的造纸黑液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

研究表明木质素生物降解过程主要包括化学结构变化。

侧链氧化是木质素降解过程最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使木质素的单体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降解成低分子物质,其中涉及的主要是Cα-Cβ键和醚键的断裂,随之将断裂处与苯环相连的末端碳原子氧化成酸。

去甲基化过程与酚类物质的形成有关。

在堆肥期间,降解物中的的烷基酚含量相对增加;侧链氧化解聚和去甲基化后得到的木质素是以单环为主的芳香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开环而实现完全降解。

3木质素基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3.1木质素/淀粉复合材料淀粉是一种植物来源天然高分子。

淀粉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羟基,使其制品吸水性较强,在高湿度环境下,力学性能下降严重,这给扩大其应用领域带来了困难。

木质素降解用作于催化材料的设计

木质素降解用作于催化材料的设计

木质素降解用作于催化材料的设计以木质素降解用作催化材料的设计为题,本文将从木质素的特性和应用、催化材料的设计原则以及木质素降解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木质素的特性和应用木质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有机化合物,主要由苯环和糖环组成。

木质素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抗酸碱性、抗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因此在自然界中能够长时间保存。

同时,木质素还具有很高的热值和化学反应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木质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能源、材料、化学品等方面。

在能源方面,木质素可以用作生物质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

在材料方面,木质素可以用于制备纤维素纤维、生物基复合材料等。

在化学品方面,木质素可以用于制备化学品原料、高性能树脂等。

二、催化材料的设计原则催化材料是指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或改变反应路径的材料。

在设计催化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活性位点设计:活性位点是催化反应发生的关键位置,其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催化效果。

因此,在催化材料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和调控活性位点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催化材料的活性和选择性。

2. 反应界面设计:反应界面是催化反应发生的位置,其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反应的进行方式和速率。

因此,在催化材料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和调控反应界面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催化材料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3. 孔道设计:孔道是催化反应发生的通道,其结构和性质对反应物的传输和催化剂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催化材料的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和调控孔道的结构和性质,以提高催化材料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三、木质素降解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增加,木质素降解催化材料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

木质素降解催化材料可以将木质素高效转化为有机酸、醇和醚等有机化合物,从而实现木质素的高效利用和资源化。

木质素降解催化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催化剂、酸碱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方面。

1. 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一类以金属为活性位点的催化材料。

木质素纤维(5篇)

木质素纤维(5篇)

木质素纤维(5篇)木质素纤维(5篇)木质素纤维范文第1篇1发酵抑制物解除策抑制物解除的基本策略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木质纤维素物料脱毒、抑制物耐受菌筛选和过程掌握优化。

1.1木质纤维素物料脱毒木质纤维素物料脱毒是指针对酸解、碱解、汽爆等预处理后的物料,通过肯定手段,去除抑制物的过程。

目前木质纤维素物料脱毒策略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预处理3大类。

物理法是直接去除水解液中的有毒物质,而化学法和生物法在于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目前,文献已报道的物理法包括水洗法、蒸发法、吸附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

水洗法常用于去除汽爆预处理产生的可溶性发酵抑制物[9]。

蒸发法是一种简洁地去除预处理水解液中乙酸和糠醛等挥发性抑制物的方法[10]。

萃取法则是利用糖类与抑制物在萃取剂中溶解性的不同,用溶剂将抑制物从发酵溶液中分别出来,如采纳乙酸乙酯萃取可以去除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56%的乙酸和全部的糠醛、香草醛和4-羟苯甲酸[11]。

吸附法主要利用树脂和活性炭具有的较强的吸附力量,去除水解液中的抑制物。

一般地,脱毒的效果依次为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性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12]。

在碱性条件下,阴离子交换树脂能有效地去除阴离子和中性抑制物。

活性炭对抑制物的去除效果受抑制物性质、水解液pH、处理温度和时间以及活性炭浓度的影响[13]。

电渗析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用特质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膜材料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别出来,从而实现溶质的分别、浓缩、精制和提纯。

双极性膜是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复合膜。

它由阳离子交换层(N型膜)和阴离子交换层(P型膜)复合而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将水离解,在膜两层分别得到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双极性膜电渗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酸的生产和回收工艺[14-15]。

化学法主要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使水解液中的抑制物形成沉淀或者通过调整pH使抑制物解离以去除毒性化合物的方法。

木质素论文综述

木质素论文综述

桂林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分析方法设计实习报告实习名称:球形木质素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实习地点:___09317实验室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班级:应化11-1班________________ 实习时间:____ 2015.1.5-2015.1.23__ ___2015年1月23日前言1.实习的目的(1)开阔我们的专业视野、拓宽知识面;(2)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通过查找文献来了解所研究课题的的最新进展以及分析方法,并且通过对课题文献研究,从而使自己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初步探讨自己对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

2.实习时间2015.1.5-2015.1.233.实习地点09317实验室4.指导老师胡存杰老师5.实习内容本文所研究的课题为一种球形木质素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通过查阅文献来研究合成球形木质素所需要的最佳条件以及其对重金属离子富集的最佳条件。

一种球形木质素的合成及其用途的研究综述摘要木质素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则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也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

本综述主要总结了木质素以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着重强调了球形木质素的合成及其应用:球形木质素由于具有较大的体表面积,所以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更好,回收利用也较好。

球形木质素珠体的制备主要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并研究了分散相、分散剂、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反应体系的酸度、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木质素珠体形成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得出制备木质素珠体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木质素吸附剂制备应用吸附影响因素引言木质素是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丰富而重要的大分子有机物[12],含量大约占植物总质量的16%~33%。

木质素实验论文

木质素实验论文

木质素基吸附剂的制备研究摘要:针对水样,我们分别采用减压蒸馏法、混凝沉淀法和减压浓缩液稀释沉降法处理原液分离木质素。

结果表明,减压蒸馏法和混凝沉淀法各有不足。

关键词:絮凝剂,助凝剂,木质素。

1、引言木质素又称木素,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可再生芳基化合物的非石油资源,在数量上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材料(1~2)。

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木质素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若得不到充分利用 ,变成了制浆造纸工业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则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且也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

因此 ,如何有效利用好木质素这种可再生资源已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出发点。

木质素吸附剂是木质素高值化利用的一个新起点 ,可用于环保、生物、医药、冶金、电镀、材料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吸附剂的研究状况 ,其中包括木质素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情况 ,并探讨了木质素吸附剂的发展趋势。

木质素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羧基、甲基及侧链结构。

其中羟基在木质素中存在较多,以醇羟基和酚羟基两种形式存在,而酚羟基的多少又直接影响到木质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能反映出木质素的醚化和缩合程度,同时也能衡量木质素的溶解性能和反应能力;在木质素的侧链上,有对羟基安息香酸、香草酸、紫丁香酸、对羟基肉桂酸、阿魏酸等酯型结构存在,这些酯型结构存在于侧链的α位或γ位。

在侧链α位除了酯型结构外,还有醚型连接,或作为联苯型结构的碳-碳联结。

同酚羟基一样,木质素的侧链结构也直接关系到它的化学反应性。

1、韩冬、沈平平,表面活性剂驱油原理及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2、邬义明,植物纤维素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7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仪器:(蒸馏);60目筛网;恒温箱;研钵;恒温磁力搅拌器;不同容量试管若干;不同容量烧杯若干;试剂:聚合氯化铝(PA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水样,2.2混凝法处理原液分离木质素实验步骤:(1)分别在10个100mL烧杯中加入黑液;(2)分别向10个烧杯中加入0.1 mL、0.2 mL、0.3 mL、0.4 mL、0.5 mL、0.6 mL、0.7 mL、0.8 mL、1.0 mL、1.2mL聚合氯化铝(PAC),再加入6mLPAM搅拌8min后静置,观察絮体大小,沉降速度,上清液的清晰度,以确定最佳PAC 用量。

《木质素分子亲水基团改性对PseudomonasputidaKT2440发酵的影响研究》范文

《木质素分子亲水基团改性对PseudomonasputidaKT2440发酵的影响研究》范文

《木质素分子亲水基团改性对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发酵的影响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木质素分子亲水基团改性对细菌发酵过程的影响。

通过化学改性增强木质素分子的亲水性,研究其对于细菌生长、代谢产物以及发酵过程的相关变化。

本文首先概述了木质素的基本性质和改性方法,随后详细描述了实验设计、方法、结果和讨论,最后总结了研究的意义和未来展望。

一、引言木质素作为自然界中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其应用潜力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其疏水性质,木质素在许多生物过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工程菌株,其发酵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改性木质素分子的亲水基团,探究其对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发酵过程的影响,以期为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二、木质素的基本性质及改性方法2.1 木质素的基本性质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复杂的芳香族结构。

其疏水性质限制了其在生物工程和生物发酵中的应用。

2.2 木质素亲水基团的改性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引入亲水基团,如磺酸基、羧基等,可以增强木质素的亲水性。

改性后的木质素有望在生物发酵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实验设计与方法3.1 材料与菌种实验所用材料为改性前后的木质素,菌种为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

3.2 实验设计将改性前后的木质素分别加入到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发酵培养基中,观察细菌生长、代谢产物及发酵过程的变化。

3.3 实验方法采用分批培养法进行发酵实验,通过测定菌体生长曲线、代谢产物的含量以及发酵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分析木质素亲水基团改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细菌生长情况改性后的木质素有助于Pseudomonas putida KT2440的生长,其生长曲线显示改性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摘要:一、引言二、木质素的定义与性质三、木质素在植物中的功能四、木质素的合成与降解五、木质素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六、木质素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七、结论正文:一、引言木质素(Lignin)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复杂有机化合物,主要由苯丙烷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作为一种生物高分子,木质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抗病虫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木质素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木质素的定义、性质、功能、合成与降解以及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二、木质素的定义与性质木质素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高分子,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和草本植物的茎、叶中。

它是由苯丙烷单体(包括对羟基肉桂酸、香豆酸和丁香酸)通过醚键、酯键和共价键连接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

木质素具有较高的分子量、结晶性和稳定性,使其在植物中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三、木质素在植物中的功能1.结构支撑: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提供了植物细胞壁的强度和刚度,支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水分屏障:木质素具有疏水性,能阻止水分在细胞壁中的扩散,帮助植物抵抗干旱等环境压力。

3.抵抗病原微生物侵染:木质素具有抗菌活性,能阻止病原微生物侵染植物细胞。

4.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木质素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如酚类物质和芳香族氨基酸,可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四、木质素的合成与降解1.合成:木质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和次生壁中,涉及多种酶的催化作用,如肉桂酸-4-羟化酶、香豆酸-4-羟化酶等。

2.降解:木质素降解主要通过真菌、细菌和白蚁等生物体的酶解作用实现。

这些生物体分泌的木质素酶能分解木质素,从而使其成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五、木质素研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国对木质素的研究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降解以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成功克隆了多个木质素合成关键酶的基因,并在木质素的生物降解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木质素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木质素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木质素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木质素是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大组分的合成产物,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油漆、碳纤维等众多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木质素制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目前木质素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第二章木质素制备技术2.1 温和的碱性预处理法温和的碱性预处理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木质素制备技术。

其制备过程是在温和的碱性条件下,采用硫酸盐和碱液混合溶液对木材进行预处理,使木质素减少化学结合能力,然后以氢氧化钠为还原剂对木材进行还原,得到木质素。

这种方法简单、易于控制,而且能有效提高木质素的产量。

不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预处理过程中的碱液浓度和时间等参数会影响到木质素的品质,因此需要对参数进行优化。

2.2 生物学法生物学法是利用微生物对木质素进行降解,从而制备出高品质的木质素。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制备出高纯度的木质素,并且不需要进行任何溶剂提取等后续操作,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等优势。

不过,由于生物降解这一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生物学法的操作和管理难度也较大,因此该方法的工业化推广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章木质素应用木质素的应用领域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造纸木质素是造纸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造纸生产中,通过将纤维素和石灰一起加热到高温下,使木质素降解并分解产生酚、醛和酮等物质,然后再通过加水、加酸等处理步骤,制得高品质的纸浆。

由于木质素含有很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因此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类型的纸浆和纸板中。

3.2 建筑木质素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物质,因此具有很高的建筑应用价值。

在建筑领域中,木质素可以用来制备木材防腐剂、木墙板、木地板、木质屋顶等。

同时,木质素还可以用来保护建筑材料,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效果。

木质素,纤维素研究论文(毛双群)

木质素,纤维素研究论文(毛双群)

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含量研究木工071 毛双群200702120410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比较纤维板和麻杆的含量比较,了解它们的含量的区别,再结合实际情况来反映其用于生产研究的性能。

关键词: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研究纤维素是由 D -葡萄糖构成的多糖,纤维素是葡萄糖以β- 1, 4 -糖苷键相连接的聚合多糖。

纤维素水解比淀粉困难,遇水加热均不溶,需用浓酸或稀酸在一定压力下长时间加热才能水解。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

但是它能辅助消化,是一种肠壁机械刺激剂,可增强肠道蠕动,促进食物向前移动。

只有反刍动物能吸收纤维素,因为它们的胃中有特殊的细菌,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1]。

木质素是由高度取代的苯基丙烷单元随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一起,形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

木质素的分布及木质素局部化学影响着木材在制浆造纸及纤维板材工业的使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包括木质素在细胞壁中的分布、木质素在木质部生长过程中的形成和沉积等[2]。

1实验材料与方法1 . 1仪器、试剂和样品仪器:(苯醇抽出物的测定)容量150mL索氏抽提器、恒温水浴、烘箱、平底烧瓶、分析天平;(酸不溶木素含量测定)可控温多孔水浴、砂芯漏斗、索氏抽提器(150mL)、烧杯(100mL)、锥形瓶(1000mL)、量筒(500mL)、可控温电热板、精密密度计; (硝酸乙醇纤维素的测定)锥形瓶(250mL)、回流冷凝管、恒温水浴锅、砂芯漏斗试剂:(苯醇抽出物的测定)苯(GB 690)、乙醇(GB 679):95%(m/m)、苯-乙醇混合液: 2:1(V/V)。

[将2体积的苯及1体积的95%乙醇混合均匀备用](酸不溶木素含量测定)(72士0.1)%(m/m)硫酸溶液[密度为ρ20=(1.6338士0.0012)g/mL]、10%氯化钡溶液、定量滤纸及定性滤纸、广范pH试纸。

(硝酸乙醇纤维素的测定)乙醇(95%)、硝酸(密度1.428g/cm3 )2 实验步骤由于水分测定和灰分测定的实验比较简单,故从略,实验数据已在下方给出。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

木质素相关文献【实用版】目录1.木质素的定义与性质2.木质素的生产与应用3.木质素的研究进展4.我国在木质素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发展正文木质素是一种由植物细胞壁中的木质素纤维和木质素细胞构成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木质素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素酸、木质素醇和木质素酯等。

木质素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良性质,因此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木质素的生产主要依赖于植物纤维原料,如木材、稻草、玉米秸秆等。

近年来,随着木质素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木质素的生产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目前,木质素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有机溶剂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等。

在生产过程中,木质素的质量和产量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木质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建筑材料方面,木质素可用于制作木浆、人造板和木材防腐剂等;在环保领域,木质素可用于制作生物降解塑料和防水材料等;在医药领域,木质素可用于制作药物载体和缓释系统等。

此外,木质素还可用于制作化工原料、生物燃料和润滑油等。

木质素的研究进展也在不断取得突破。

目前,木质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质素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木质素的改性、木质素的应用以及木质素与环境友好材料的关系等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木质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拓展。

我国在木质素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素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在木质素的生产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一系列先进的生产技术;在木质素的应用方面,我国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木质素的研究与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木质素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木质素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木质素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也不断加剧。

木材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和家居装修材料,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木材的过度消耗不仅在生态环境上造成负担,同时也让木材资源变得日益稀缺。

因此,利用木质素以及树枝等其他木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木质素作为一种主要成分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中,是一种具有高降解性的多酚类化合物。

同时,木质素也是天然植物中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其数量占据了植物细胞壁碳水化合物的一半以上。

在过去,废弃的木材端块、锯末等木材废弃材料常常被焚烧或者埋入土中,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而今,充分利用木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将废弃木材转化为有机肥料或者生物质能源,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木质素在制造高附加值产品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木质素可以被用于生产颜料、化妆品、纺织品等物资,同时还可以作为高分子材料的原料。

这些产物不仅在需求量上广泛,而且在经济意义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提取、改性木质素的方法,废弃的木材端块、锯末等木材废弃材料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然而,在利用木质素资源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例如,木质素提取的过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需要高昂的成本。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抗性真菌、细菌在木质素的降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木质素的降解机制和降解细菌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还没有一种根本性的方法能够使木质素在大规模上得到高效地利用。

因此,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木质素资源化利用的方向与技术,推进木质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木质素资源利用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利用木材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肥料或者生物质燃料能源,虽然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但同时也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何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利用方式,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可以尝试利用生物质技术、微生物技术、化学反应等手段,以提高木质素资源的降解效率,同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

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一、本文概述木质素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构成植物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降解性,木质素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木质素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木质素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木质素的基本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分子组成、化学键合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方面。

通过对木质素结构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化学性质和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将重点阐述木质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例如,在生物质能源领域,木质素可作为生物质燃料和生物柴油的原料;在材料科学领域,木质素可用于制备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塑料和胶粘剂等;在环境保护领域,木质素可用于土壤改良、污水处理和生物质炭的制备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应用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了解木质素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局限性。

本文还将对木质素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推动木质素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将关注木质素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木质素的结构研究和应用进行全面综述,旨在为木质素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木质素的结构特性木质素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特性独特且复杂。

从化学组成上看,木质素主要由苯丙烷单元构成,这些单元通过各种化学键(如醚键、碳-碳键和酯键)相互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网络结构。

这些苯丙烷单元主要有三种类型:愈创木基(G)、紫丁香基(S)和对羟基苯基(H),它们的比例和连接方式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从空间结构上看,木质素呈现出一种无定形的三维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木质素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同时也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植物体的支撑和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再者,木质素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木质素的生物转化与应用研究

木质素的生物转化与应用研究

木质素的生物转化与应用研究木质素,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词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

然而,长期以来,木质素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个难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木质素的生物转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其更广泛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木质素的结构十分复杂,由多种苯丙烷单元通过醚键和碳碳键连接而成。

这种复杂的结构使得木质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难以直接被降解和利用。

传统的化学方法处理木质素往往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生物转化则具有温和、环保、高效等优点,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将木质素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

在木质素的生物转化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些真菌,如白腐菌、褐腐菌等,能够分泌多种酶类,如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等,这些酶能够特异性地攻击木质素的化学键,将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此外,细菌也在木质素的生物转化中有所贡献,一些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能够利用木质素作为碳源进行生长和代谢。

通过生物转化,木质素可以被转化为多种有价值的产品。

其中,生物燃料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

将木质素转化为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木质素还可以被转化为芳香族化合物,如香草醛、丁香醛等,这些化合物在香料、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同时,木质素经过生物转化还可以生产出生物塑料、生物表面活性剂等产品,为化工行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原料来源。

木质素的生物转化技术虽然具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对木质素的降解效率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筛选和改造高效的菌株。

其次,生物转化过程的反应条件还需要优化,以提高转化效率和降低成本。

此外,木质素的来源和性质差异较大,如何针对不同的木质素原料开发合适的生物转化工艺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木质素的生物转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研究

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研究

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研究木质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共同构成了植物的骨架结构。

然而,长期以来,木质素在工业生产中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往往被视为废弃物或低值燃料。

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峻,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由苯丙烷单元通过多种化学键连接而成。

这使得其性质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表现出多样化的反应活性。

了解木质素的化学结构是实现其高值化利用的基础。

在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途径中,化学改性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化学改性,可以改变木质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拓展其应用领域。

例如,通过磺化反应,可以将木质素转化为水溶性的磺化木质素,这种改性后的木质素在染料分散剂、混凝土减水剂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将木质素与合成高分子材料共混,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比如,在聚苯乙烯中添加木质素,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此外,利用木质素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例如,通过聚合反应将木质素转化为具有特定性能的聚合物,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塑料、纤维等产品。

木质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值得关注。

通过热解或气化等方法,可以将木质素转化为生物油、合成气等能源产品。

而且,木质素的燃烧热值较高,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一种优质的固体燃料。

在农业领域,木质素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它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木质素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以用于开发天然的农药和杀菌剂。

然而,要实现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目前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木质素的来源广泛,但其组成和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这给大规模、标准化的利用带来了困难。

其次,木质素的提取和分离技术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

此外,对于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应用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提高其性能和附加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果实内果皮发育过程中木质素沉积动态分析学生姓名:刘旭洋导师姓名:王晓琴摘要本次实验是以无核金丝小枣作为实验材料,以有核金丝小枣作为对照,对果实内果皮部分各发育时期石蜡切片进行观察,以及枣的各项生理指标,初步探讨枣果实出现无核形状的机理。

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无核金丝小枣的发育根据石蜡切片和生理指标的特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果实缓慢生长期(花后15天内)、果实快速生长期(花后15-30天)、果核形成期(花后30-45天)、果肉快速生长期(花后45天-成熟时)2、无核金丝小枣的含水量要比有核金丝小枣的含水量高,证明无核金丝小枣的口感更佳。

3、果实成熟时,在内果皮部分石细胞化程度上,有核金丝小枣要比无核金丝小枣的高出许多。

关键词枣;木质素;内果皮;观察;石蜡切片Analysis of lignin deposition in jujube fruit peel duringfruit developmentName of student:Liu Xu-Yang Name of tutor:Wang Xiao-QinAbstract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changed of lignin deposition in jujube fruit peel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using gold thread jujube with nuclear or without nuclear. We also analyzed the fruit growth and their water content.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1. T he fruit development wa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slow growth (15 days after flowering); fast growth (15-30 days after flowering); nucleation (30-45 days after flowering); pulp fast growth (45 days after flowering - maturity).2. T he water content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out nuclea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 nuclear. Therefore, the fruit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out nuclear might taste better than that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 nuclear.3. W hen fruits ripen, stone cell distribution in endocarps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 nuclear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gold thread jujube without nuclearKey words Jujube; lignin; endocarp; Observation; Paraffin section摘要Abstract目录1.引言 (1)2.材料与方法 (3)2.1材料 (3)2.2实验方法 (3)2.2.1果实的生长曲线 (3)2.2.2果实石蜡切片 (3)2.2.2.1固定 (3)2.2.2.2冲洗 (4)2.2.2.3脱水 (4)2.2.2.4浸蜡 (4)2.2.2.5包埋 (4)2.2.2.6切片 (4)2.2.2.6染色 (4)2.2.3内果皮区域的木质素含量测定 (5)2.2.3.1样品剥离 (5)2.2.3.2浓硫酸反应 (5)2.2.3.3高压灭菌 (5)2.2.3.4抽滤 (6)2.2.3.5称量 (6)3.结果与分析 (6)3.1果实的生长情况观察 (6)3.1.1生长曲线 (6)3.1.2每日增长量 (7)3.1.3干湿重 (8)3.1.4含水量 (8)3.2石蜡切片观察 (9)3.3木质素含量变化 (9)4.结论与讨论 (10)4.1果实生长情况 (10)4.2石蜡切片的困难 (11)5.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1.引言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 (《Flora of China》),英文名:Chinese-date,是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也是枣树的成熟果实。

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

花小多蜜,是一种蜜源植物。

果实枣,长圆形,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褐红色。

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饯果脯等。

营养丰富,枣的品种繁多,大小不一,果皮和种仁药用,果皮能健脾,种仁能镇静安神;果肉可提取维生素C及酿酒;核壳可制活性炭。

去水分的红枣肉还是加工红糖的原料。

成熟的大红枣含有天然的果糖成分,还含有蛋白质、钙、铁、镁、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

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

花黄绿色,两性,5基数,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2-8个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花梗长2-3毫米;萼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圆形,基部有爪,与雄蕊等长;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盘内,与花盘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

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顶端锐尖,基部锐尖或钝,2室,具1或2种子,果梗长2-5毫米;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8毫米。

花期5-7月,果期8-9月。

在所有枣的品种中又有无核金丝小枣,别名虚心枣、空心枣。

主产地庆云县,树冠呈自然圆头形,树势中庸,主枝开张。

休眠芽寿命长,萌发力强。

树皮灰褐色,呈条状浅裂。

叶卵状披针形,有光泽,枣吊中部叶片长5厘米,宽2.5厘米。

果实长柱形,中部略细,形似枕头,长2.5~3厘米,粗1.3~1.5厘米,单果重2.45克。

果皮红色,果点圆形、锈色,果顶圆形、顶点微凹,柱头宿存。

果皮薄,棕褐色,果肉黄白色,质脆细密,汁液中等。

果核退化成膜片状或仅存痕迹。

无核化是许多水果的独特的性状,这也是很多种植者的培育目标。

过去对无核水果的探索多集中于西瓜、葡萄、橘子等上,不论是改变遗传信息或是环境条件,最终原由主要是出现在授粉、受精中的某一阶段受阻,不可以完成正常的受精行为而导致形成了没有种子的果实。

所以出现了无核的性状。

但是枣和其他的许多核果类果树例如桃、杏等和以上所指出的几种无核果实的无核原因有着明显差异。

枣及桃、杏的果核并不是由胚发育得来,而是由子房壁的内壁发育形成的,最后产生石细胞化的内果皮,其产生的机理并未进行过深入探索和研究。

无核金丝小枣是枣中的稀有品种,其果核退化为一层柔软可食的膜,而且果实肉质细腻多汁,味道甘甜,更具香味,既是完美的鲜食品种,又可加工制干,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以往的研究认为无核小枣可能是金丝小枣的变异品种,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于果核的硬化程度上,亲缘关系较近。

而对于无核金丝小枣这一品种内果皮发育的机理尚未见报道。

石细胞是由细胞壁次生加厚,木质素沉积而形成的,木质素的合成、转运和沉积与石细胞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木质素是酚类化合物的聚合物,基本单位是苯丙烷,其合成通过苯丙烷代谢途径产生[12]。

葡萄塘在酶的催化下转化为莽草酸,继而由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生成苯丙氨酸或酪氨酸,其后转化为肉桂酸或香豆酸,最后由肉桂酸或香豆酸的衍生物对香豆醇、松伯醇、和芥子醇经过氧化物酶作用缩合成木质素。

木质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具有使细胞相连的作用。

木质素是一种含许多负电集团的多环高分子有机物,对土壤中的高价金属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

香豆醇、松伯醇和芥子醇这些木质素的结构单位常以它们的糖苷形式贮存于细胞中,一旦需合成便从糖苷中释放出来.由于木质素结构单位的存在部位与细胞发生木质化的部位不同,所以这些前体分子必须被运输到细胞壁中,细胞才能发生木质化.现在认为这些前体分子是被先装入特定的囊泡,再后与质膜融合,最终进入发生木质化的细胞壁,在此过程中需要糖苷转移酶、糖苷酶的参与。

本文主要从形态组织化学、解剖学上通过对无核小枣与金丝小枣内果皮发育过程的差异观察,初步探讨无核小枣内果皮发育的机理。

为深入探究核果类果实无核形状表现原因打下理论基础。

2.材料与方法2.1材料取材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太子峪的中华名枣博览园,供试验用的为金丝小枣树和无核金丝小枣,二者的生长结果均正常。

两种枣树在其花蕾期选取生长壮硕稳定的植株作为采样对象,然后从花蕾期到果实成熟期间分多个时期,从树冠不同方位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果实样品作为实验材料。

取样时间为花后7天、花后15天、花后22天、花后30天、花后40天、花后70天这五个时期。

在果实取样的时候分为两批样品,一批为完整果实取样,每个时期的都摘取约100个。

另一批为用于石蜡切片的样品,需要在果实的一侧用小刀划开横向的切口,其另一侧则用小刀划开纵向的切口,然后将果实样品放入装有FAA固定液的收集管中,充分使样品侵入固定液。

最后将所取样品放入冰盒带回。

2.2实验方法2.2.1果实的生长曲线用游标卡尺测量果实的横纵径,然后再用1/100的电子天平乘凉果实的湿重。

在测量完湿重后将每个果实放入逐一编号的单独培养皿中,将所有样品放入烘干箱中进行烘干,用于测量果实干重。

在放入烘干箱后,设定温度为55℃,在烘干的过程中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将样品取出,逐一在1/100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其质量,一般为2小时测量一次,如样品在长时间多此测量下皆有变化,则需要隔夜烘干,此时将烘干温度设定为35℃,避免烘干时发生危险。

2.2.2果实石蜡切片2.2.2.1固定在采样前先配好福尔马林-醋酸-酒精固定液(FAA)固定液,由50%或70%酒精90ml+ 冰醋酸5ml + 福尔马林(37%~40%甲醛)5ml配制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