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发展史

浅析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发展史
浅析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发展史

浅析女性主义运动思想发展史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之为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一类基于女性的社会、生活经验之上的社会性、政治性运动及相关的理论性研究,从早期的以政治诉求为主要目的的时期,发展为渗透女性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社会诉求,在这一期间,支撑着各类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理论、相关思想也不断在进行着碰撞、融合,本文就主要从梳理女性主义运动的主要发展历程入手,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理论进行浅析,从而对女性主义运动的思想发展过程有个大体的了解,也能通过对女性主义运动的了解,增强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敏感度,提高社会性别自觉程度,促进社会结构更加趋于公平、和谐。

【关键词】女性主义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建构

在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当中,如果以时间为划分标准,一般是分为三个浪潮(first wave, second wave, third wave),三个发展时期,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时期,女性主义运动也从最初的政治运动、政治诉求发展出了各个不同诉求的派别,致力于研究歧视、刻板印象、物化(主要是集中在性的物化之上)、女性身体、家务分配、压迫以及父权体系的建构等等主体,不断丰富着“社会性别”的内涵,而其思想理论的发展也从人权斗争、平等的启蒙思想扩展到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等等的研究领域之中,从更加广泛的范围来促进社会思想进步和公平、和谐,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促使我们更加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在这一点上,女

中国的女权主义

其实近两年关于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伸张,现代女性做得确实够多、也确实不错。曾经轰动一时的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就是最好的例子。 xx的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构建xx特色女权理论 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阶段不同于西方,不能用西方语境中的术语和理论直接和中国对应,关于女权主义,同样有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下,可以有女权,也可以强调尊重女权,但不可以上升为女权主义,因为中国的思维模式中,女权主义是和男权主义对应的,男权主义不对,女权主义同样不对。真正和谐的男女关系是有区别的平等,有些事情侧重于男人更好,有些事情侧重于女人更好,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平等,因为男女的确存在区别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西方的思维中,往往采用矫枉过正的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发现问题再纠正问题。 女权主义哲学概括起来,对各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和对各种成功理论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十大方面: 1.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权主义发现,女性在社会地下的地位和悲惨境遇,不是男性统治者所说的那样,不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女性的性别,或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角色等,都是社会不平的的现实给与的.女性是被构造的,没有选择的权力和能力; 2.女性存在的缺失,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女性遍布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他们只是非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者和屈从者;女性非存在的状态是社会男性强权统治和不合理的历史造成的,表现力人类整体的存在的缺失。

抵抗表征_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作者:周春, ZHOU C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34(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Lorde Audre Sister Outsider 1984 2.hooks bell Outlaw Culture:Resisting Representation 1994 3.Murray, Pauli Song in a Weary Throat: an American Pilgrimage 1987 4.hooks, bell Feminsi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2000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1985 6.James Joy Shadowboxing:Representations of Black Feminist Politics 1999 7.hooks, bell Introduction: Revolutionary Attitudes: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1999 8.Collins;Patricia Hill Black Feminist Thought 1991 9.Unspeakable Things Unspoken 2000 10.Smith, Barbara Home Girls: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1983 引证文献(3条) 1.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6) 2.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龚云霞黑人女性自我身份之构建——解读沃克的小说《紫色》[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9f15381495.html,/Periodical_hnsfdx-sh200505022.aspx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的发展研究综述 著者:曹咏彤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是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平等的本质以及着重在性别政治、权力关系与性意识之上。本文综合概述了女性主义的历史、沿革、理论和形式。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歧视 引言: 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中语言类节目中某些涉及女性的词语成为了网友热烈讨论的对象,并引出“春晚歧视女性”的争议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 历史 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社会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以现代的哲学与社会运动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起源。如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所著《女权辩护》是19世纪之前少数几篇可以称得上是女性主义的著作之一,她认为女性拥有比男性多上很多的权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更早以前就存在着其他关于两性平等的著作,例如神秘哲学家安里西·哥內留斯·阿格里帕在1529年所著的《关于女性之高贵卓越的演说》。 女性主义在19世纪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因为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女性在一个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中受到不平等对待。女性主义运动根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组织性运动的时间是起于1848年在纽约州色内加瀑布市召开的第一次女权大会。艾米琳·潘克斯特是妇女参政权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她揭露英国社会制度里的性别歧视,并且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联盟。在许多成员微罪遭捕,然后因为《猫捉老鼠法案》而重复进出监牢数次后,她们进行绝食抗议。其强制喂食的结果让这些成员病得很严重,使得当时法律体制的残暴受到社会关注,也因此助长了她们的目的。 现代女性主义有个非常重要的支援因素就是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出版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她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女性主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贝拉·艾布札格所就读的大学。在米德的书中报告说,查恩布里部落中的女性拥有支配地位,却没有造成任何问题。这本书使得艾布札格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相信,欧洲对于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观念是非常文化取向的,而并非无可抹灭的天性。 沿革 早期的女性主义者与最初的女性主义运动通常被称为“第一波女性主义”,而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被称为“第二波女性主义”。也有所谓的第三波女性主义,但是女性主义者之间对于其存在必要性、贡献与概念意见不一。这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两性平等

《达洛维夫人》中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达洛维夫人》中伍尔芙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芙是忠诚的女权主义卫道士,在她的作品中处处能够看到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急切呼唤。本文将通过《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分析伍尔芙女性思想的形成因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析女主人公的生活模式与心理状态,从自然、战争、男性、社会以及婚姻观的角度来探讨女主人公的女性主义思想。此外,本文还将归纳伍尔芙女性主义的创作方式,分析作家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价值与意义。 关键字:达洛维夫人,伍尔芙,女性主义思想 前言 在西方轰轰烈烈的妇女运动中,当更多人对女性的关怀还停留在浅薄的情感方面时,伍尔芙已经意识到同情与慰藉并不能真正的改善女性的生存现状,只有实现在物质、精神全方位上的独立才能真正的实现女权主义。《达洛维夫人》这部作品很典型的展示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不断的抗争、对现实的妥协。在这部作品中伍尔芙创新地用意识流创作手法,选择上流社会中的女性作为描写对象,再现了男权社会给予女性的伤害。伍尔芙借由作品中的多个女性形象积极的倡导全社会的女性都应该勇敢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束缚,倡导男女在社会中的平等。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不仅是对男女不平等的批判,最重要的是伍尔芙在文中给出了实现女权主义的方向——“保留自己的房间”。即做一个完全独立的女性。 同时,西方女性主义的思想解放、自由权利的争取,我们从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可以得知,《古兰经》中有大量的篇幅主要讲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也铺垫了女性地位在社会中将会不断地提高。如果说在20世纪80至90年代,政府大力解放妇女权利的行为,成为了20世纪80至90年代妇女的地位起到了主导作用,那么,伊斯兰教则起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在叙利亚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之后,叙利亚的部分人民对西方的思想是持排斥态度的。在他们看来西方的现代化以及世俗化,其展现的是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尽管西方的世俗化受到了部分叙利亚人民的排斥,但正是接受世俗化的叙利亚人民推动了叙利亚妇女的解放,一个家庭为了追求利益而允许妇女外出工作,因而在对待妇女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旧有的思想,使妇女有了自由选择工作的权利,而这要归功于20世纪80至90年代人们的思想的转变。也因为西方殖民主义,带给叙利亚西方的思维模式,使具有西方思想的文化与叙利亚传统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从而促进了叙利亚的世俗化,和女性的解放。妇女的解放,不应该单单是从妇女所得到的权利来看,更应该从妇女的思想解放来看,与西方妇女相比穆斯林妇女的思想是幸福和自由的,由于参加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人大多都是城市的中下层居民,

中国女权主义

中国的女权主义 摘要:人类文明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之中,绝大部分的社会都是一种崇尚男权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体制下,相当于男性,女性享有更少的权利,位于被支配的社会地位。这种情况在古代中国显得尤为突出。“女权主义”是一个近代才出现在中国的词,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中国仅用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就大体上把之前5000多年的男权观念颠覆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心中有着一个观念:追求性别平等。这篇文章概述了中国女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男权社会的本质与物质基础做了剖析,对理想的性别制度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女权主义平等性别制度男权 一、女权主义 (一)女权主义在中国的产生 1903年8月,金一写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 金一在写《女界钟》中开宗明义写得非常生动,并未用太多华丽的辞藻,震撼到了我们:“梦想欧洲白色子,当此时日,口卷烟,手榔仗,肩随细君,挈带稚子,昂头掉臂于伦敦、巴黎、华盛顿之大道间,何等快乐,何等快乐!何等自在!吾恨不能往!(那些欧洲的白人男性啊,这会儿正嘴里叼烟斗,手里拿着斯地克,挽着爱人,带着小娃儿,昂首勾肩搭背在伦敦、巴黎、华盛顿大街上啊……我恨自己不能那样!)”高彦颐教授对此评论说:“金一在开头写得很坦率,他讲的是女权主义、男女平等,但动机实际是他认为中国男人在欧洲白人面前丢脸,他自己不能昂首,矮人一截,回过头来要去解放比他更该出色的女人。原来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1】那么来分析一下,在当时金一提出“解放女性”这样一个口号下,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个口号代表着部分中国男人什么样的心态呢? 首先,当时欧美的性别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女性大多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教育,而且很多女性不再依附于男性,开始努力追求自身的价值。在婚配制度上,男女自由恋爱,维持双方之间关系的是美好的爱情而不是其他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男人“羡慕嫉妒恨”了,他们看外国男性可以有那么美好(受过教育、大方得体、和他们有共同思想)的女性陪伴,而且拥有爱情这个东西。然后转过头来看自己身边的女性,却基本上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甚至连感情都没有,心中自然产生一种落差感,于是,中国男性转过头来说,中国的女性你怎么能这样啊,你应当受教育,应当和男性平等啊! 其思想大概可以这样表示: 眼界变开阔→见到更多欧美男女生活→羡慕外国女性的思想、修养及爱情→渴望得到这样的伴侣→中国的女人普遍综合素质较低→解放女性,男女平等的口号提出这也难怪高彦颐教授感慨“近代中国的女权主义的萌芽和原动力竟是男人在帝国主义冲击下所产生的自卑!” 因为虽然男性提出了解放女性的口号,但毕竟这是一种唯男独尊的想法,因为这样的解放女性,其目的还是男性想要享受女性,只是自己的眼界高了,对女性的要求也高了,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只能提升女性的内涵,比如受教育。然后男性美其名曰“解放女性,女权主义”。 当然,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这种思想,因为不管出于那种动机,毕竟它开启了中国女权主义的先端,让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这方面思想有了萌芽。毕竟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男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中突然认真反思性别制度,提出“解放女性”不大现实,所以无

中国伪女权

现在的女人有个特点就是人生观的取舍带有非常浓重的功利色彩,既封建又现代,既大男人主义又女权主义。 1,结婚之前,她们要这要那,要房子要车子要票子,还要求男人得能干会赚钱,而自己能力如何无所谓(结婚以后也要求男人挣钱养家,而自己的收入自己留下来做零花)。这实际上是继承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想把自己像一个富家大小姐那样风风光光的嫁出去,然后对方像养阔太太一样把自己养起来,而且对方既然要求自己“做对方家“的人,是把自己“拿“走了,那么对方当然还得付给自己家一大笔彩礼。就好像买卖东西一样,这本质上是延续封建社会的传统。 2,结婚以后,又反过来了,放下了封建主义的幌子,开始挥动女权主义的大棒。她们嫁到了男家,却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往外跑忙自己赚钱,赚了钱也不供给家用,而是留着自己零花;也不肯干家务,在家务上开始要求男女平等,甚至干脆把家里的家务都推给男方,声称自己是女性应该多受照顾,那些要求女性包办家务的行为是老封建。离婚的时候,继续所谓女权思想,要求男方把房子车子孩子票子都给自己,声称这是现代社会出于所谓的“两性公平“地考虑。 这可真是怪了!她们到底奉行封建男权思想,还是奉行女权主

如果她们奉行封建主义,可以。她们可以要求大笔的彩礼,可以要求男方得有房子,但是同时她们既然嫁到了男家,那么就应该老老实实的把男家里里外外的家务全都承担起来,要服婆婆公公的管,甚至对男人娶二房的行为不能质疑,平时不能随便往娘家跑。 如果她们奉行现代的女权主义,要求男女平等,也可以。她们可以要求家务对等分配,可以要求离婚时候法院的照顾,但是结婚的时候她们就没资格要这要那,因为男女双方是平等的,谁也不欠谁的,没有谁就该为谁服务这一说。男女平等,那么家务要对等,家庭的一切支出也应该对等,包括房子和车子的贷款都应该双方对半承担。女方没有理由要求男方就应该把一切支出都承担起来,而自己的收入自己独享,这是不公平的。 因此对比一下,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她们并不真的关心到底是男权还是女权,封建还是现代,关心的是如何把权力最大化,而把义务最小化。她们分别断章取义的截取封建主义和女权主义里面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部分,而抛弃对自己不利的部分,拿出来为自己剥削别人的行为作辩护。因此说到底,她们真正关心的是如何不劳而获,这跟女权主义的初衷完全是相差十万八千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奥德赛》中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奥德赛》中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内容摘要:《奥德赛》和《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史诗,统称为《荷马史诗》。本文以《奥德赛》中体现出佩涅洛佩的“智慧机巧”的纺织寿衣和弯弓招亲的计谋为出发点,来解析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奥德赛》佩涅洛佩女性主义 一、引言 《奥德赛》中涌现出诸多积极活跃的勇敢女性,呈现出女权主义思想的色彩。而这部史诗也流露出对女性的怀疑,如女性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这尤其造成了阿伽门农否定女性的态度。虽然作者努力塑造一个美好的女性形象,但这些都是透过男性角色的角度,即通过男性眼睛和话语表现出来的。因此,它也有厌恶女权主义的痕迹。这些不免让人对《奥赛罗》中的女权主义产生疑惑。 二、《奥德赛》中女性主义的凸显 自《奥德赛》这部史诗创造完成之始,对于其中的女性主义,便出现了难以统一的观点。一些人认为《奥德赛》就是西方国家厌恶女性主义的源头。最突

出的“厌女主义者”阿伽门农的态度集中体现了这一点。他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是一个“坏女人”,丈夫不在家时,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而在奥德修斯的心中,女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温柔善良的,一种是危险可怕的。这使作者看待的女性主义的态度更加难以辨别。 《奥德赛》中,佩涅洛佩是贤妻的代表人物。她几乎把所有优点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拥有美貌的同时,富有智慧,体现了女性的价值。在这部史诗中,佩涅洛佩成就了她丈夫――奥德修斯完整的人物形象,是所有人物联系的枢纽,是读者了解《奥德赛》的一个重要的角色。两个著名的故事与佩涅洛佩相关,其中一个是佩涅洛佩的织寿衣的计谋。织布与佩涅洛佩的形象休戚相关,除了以织布操持日常家务,还把织机编织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佩涅洛佩用给公公拉埃尔特斯织寿衣的计谋来拖延求婚人,通过织布、拆布和重织这一系列过程,拖延三年的时间,等待丈夫归来。这一切离不开神明――纺织的守护神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启发,从而显示出她聪明机智,善于使用谋略。 遭受女仆出卖,织衣计谋的事情败露之后,佩涅洛佩只能面对求婚者的求婚。此时,发生了第二个与她相关故事,即弯弓招亲的计谋。但是,对此进行研

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作为人类性别文化转型的重要潮流之一,女性主义在世界各国己呈现出出丰富多彩的形态,并在其广泛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理论建构面向。女性主义力图通过教育来实现女性的自我解放进而直接参与人类文化转型,通过思想和文化而不是战争与暴力来达到改变人类现状并使之变得更美好的目的,因而,女性主义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不仅为我们理解始女受压迫的根源,理解性别歧视如何与其他危害人类的各种偏见提供无限开阔的思路与启示,也为我们所生活的多元文化时代提供了对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最丰富的思考。 女性写作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四"以"人的觉醒" 为标志的新文学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冰心,其他主要作家还有陈衡哲、石评梅、庐隐、冯況君、凌叔华、谢冰盖等。 冰心发表作品的时间虽然晚于陈衡哲,却是新文学创立以来第一位可以与当时著名的男作家平起平坐的女作家,并且在小说、散文和诗歌多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在上学期,我们曾学习过她的散文,她写的"美文"(艺术散文)曾与大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一起,被看作是现代白话文的典范。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影响下创作的小诗^主要有《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被称作"繁星体",曾开创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她的小说在主题上与她的散文和诗歌是"三位一体" 的,都是歌颂母爱、童真和大自然,并以提出问题的广泛性和现实性而引人注目。冰心的创作风格和主题虽然都有女性的特点,而强调"个性解放"、"恋爱自由"正是"五四"

新文学的主要特点,但她并不有意识地强调自己的女性角色,她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憶俾》、《去国》,以及《庄鸿的姊姊》等小说所提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女性问题,而主要是当时社会问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冰心一样,当时的其他女性作家大多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创作题材,如庐隐的《海滨故人》、《曼丽》,冯況君(涂女士)的《卷蔬》、《春痕》,凌叔华的《花之寺》、《绣枕》等,但也仅仅是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并不特别在意"女性"的身份。在教材中,将谢冰营的名字排在其他作家之前并无道理,虽然她是一位多产作家,也写过一些女性题材的作品,如《空各幽兰》、《一个女兵的自传》、《女兵十年》等,但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上并不比其他作家更突出,且成名较晚,其主要作品多发表或出版于1928年以后。 倒是在这个高潮出现之后,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家们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玲在1930年代前后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代表的第一批作品,以大胆表现女性内心的"性苦问"而起到了惊世骇恪的作用。但这种出色表现也只是兽花一现,随着她加入"革命文学"的创作后,女性意识逐渐消失。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还有几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如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她们虽然各有成就,但并没有在"女性文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50年代以后,情况更不容乐观,一是女性作家本来就不多,比较有名的也就苑志駒、宗琐等几位,二是这些女性作家创作中騰跋的一点女性意识刚一薪露头角,就遭到以男性

女性主义详细总结

女性主义 一.女性主义的缘起 1.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 在feminism一词中包含有“女性”与“女权”的双重含义,故又译“女权主义”,随着近现代以争取妇女参政和男女平权的妇女运动而兴起的思想潮流。(王先霈:637)朱刚认为,学术界一度把“feminism”翻译为“女权主义”,这个译法值得商榷。欧美学术界通常用“feminism”泛指一切争取、维护女性权益的活动,其历史跨度延绵数百年,内容非常庞杂,极难准确定义。而中文的“女权”的含义则比较明确,指历史上女性为了获得自身“权益”而进行的努力,其目标明确,颇有声势,涌现过不少知名的女权活动家和积极分子。确切地说,女权主义真正兴起于19世纪的欧美,也称“妇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实现,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feminism”要求的已经不是传统的女性权益。因此,二十世纪初之前的feminism可以成为女权主义,之后则可称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先驱。(朱刚:336) 2.父权时代的妇女处境 在旧石器时代,男女皆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由于女性十分珍贵及在生育中所承担的角色,且由于男性尚未意识到自己的性自尊,妇女地位较高,崇拜“母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从大量出土的石器时代的女性小雕像可见一斑。虽然纯粹的“母权制”在那一时期是否存在尚有不少争议,但可以肯定,女性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这可找到大量的考古学的证据、生物学的证据、心理学的证据、人类学的证据以及用希腊语、罗马字及希伯来语等记载的诗歌、神话等“书写的证据”。到公元前五千年至前三千年,由于频繁的战争、金属及交通工具的运用,男人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由于人口增多、粮食积累、劳动分工及畜牧业的出现而导致奴隶制的发展,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日渐衰落,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与控制的父权社会逐渐形成。(林树明:7-8) 父权制社会的发展摧毁了女性不可复得的伊甸园,并将女性压入社会的底层。在父系社会看似秩序严明的“合法性”社会运行机制中,女性被置于社会配角的地位,并通过对女性的贬抑(女人祸水说、淫乱败国说等)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如束胸缠脚),从而彻底赢得这场“性别之战”(克里斯蒂娃)。女性作为人类对立的另一元,在物种上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然而在文化语境中却只能作为“先前文明的残片”,作为男性与女性对立的历史败北者和现实异己者,被置入父权制社会的边缘地带。进而通过制定一整套礼法、伦理防范网络,让女性来成全男性壮伟强劲的虚荣,借此平息强大父权社会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阉割焦虑(弗洛伊德)。(王岳川:372-373) 3.十九世纪之前的女权主义 评论家在公元五世纪的雅典文学中发现有与男性社会相抗争的女主角。欧洲女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四、十五世纪之交,当时法国女诗人克里斯汀德比桑(Christine de Pisan)做长诗,批评男性没有按照宫廷礼仪和基督教精神来对待女性,并且分析了敌视女性(misogynist)传统中的种种谬见。十六世纪女权主义的代表要算著名的荷兰学者埃拉斯谟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恋爱中的女人》的女性人物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5381495.html,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恋爱中的女人》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覃艳艳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期 摘要:《恋爱中的女人》作为D.H .劳伦斯的著名代表作,该著作反映了20世纪初的社 会价值及自我意识等问题,并通过女性恋爱中心理问题的探索,对人性的自由发展、自然与工业文明、恋爱及婚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解读。 关键词:《恋爱中的女人》;女性主义;人物形象 作者简介:覃艳艳(1975-),女,土家族,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1 D.H .劳伦斯认为《恋爱中的女人》是他的最佳作品,而这部作品也是他最受争议的作 品,该作品通过讲述厄秀拉与古德兰两姐妹的感情与生活纠纷,反映出上世纪20初女性面对女性主义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思想。“女性主义”一词来源于法国词汇中的feminisme,可理解成以女性经验为动机的政治运动及社会理论。凯特曾定义女性主义为:反抗世人用习俗或者法律强行地阻挠妇女们享有自由的所有人为障碍。 一、《恋爱中的女人》中女性的自我价值体现 厄秀拉是一位经济独立、外表柔弱及控制欲强的知识女性人物。她讨厌家里陈旧腐朽的味道,讨厌父母养育儿女为乐的家庭观念,她是一位现代知识女青年,她努力奋斗,成功地进入了大学殿堂进行学习,可是她却发现大学与她的理想追求相差甚远,内心苦闷彷徨,后未拿到毕业证就离开了大学。回到家乡,厄秀拉并没有像其他女性那样在家里相夫教子,而是在当地一所中学当了一名老师,通过工作从而来体现其自身的价值。 古德兰是一位活力四射、观念独立、漂亮的才女画家,劳伦斯对古德兰的衣着、外在及行为等方面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了大量的描述。古德兰要比姐姐厄秀拉更为开放,思想也更为独立,面对喜欢的男性大胆地追求,但不依赖他们。 而赫麦妮则是一位更加独立的女性,她是一位贵族,具有强烈的控制欲望。赫麦妮的人物形象是复杂的,劳伦斯将这个人物形象是进行了过度丑化的,赫麦妮具有资产阶级贵妇的跋

#Metoo运动背景下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精选文档

#Metoo运动背景下中国女权主义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女权运动陷入相对低潮,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都未形成影响广泛的女权主义社会运动。2017年以美国女性为首的妇女们,借助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揭露性骚扰劣行的热潮,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女权主义运动。受害者们在推特上以“#Metoo”为标签写下自己的受害经历以揭发性骚扰实施者,众多身居要职的官员和社会名流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Metoo运动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展到了中国,罗茜茜博士实名举报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事件成为中国版#Metoo运动的开端,全国各地的女性知识分子相继提出高校性骚扰防治机制倡议书,女权主义在中国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一、打破沉默的#Metoo运动 #Metoo运动是在第三波女权运动背景下展开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全球性女权主义社会运动。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波女权主义思潮以争取妇女参政权为特征,随着女性普遍获得选举权,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落下帷幕。第二波则以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为主导,以争取经济平等为特征,女权主义理论在这一阶段有了极大发展。第三波女权主义思潮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运动的议题更具多元化和包容性。它突破了第一波及第二波女权主义思潮的局限,不再将关注的焦点局限于白人女

性,而是将有色人种以及其他少数群体纳入到关怀范围,使得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性取向的人们破除偏见团结在一起,#Metoo运动正是在第三波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一次全球性社会运动。 作为一场发生在新世纪的全球性女权主义社会运动,#Metoo 运动展现出一系列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借助互联网平台对各种性骚扰进行最广泛的揭露,同时也体现出跨越阶级、种族的女权主义运动新趋势。 #Metoo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反性侵运动,它是一场发源于互联网的女权运动。从2017年初优步(Uber)工程师在推特上控诉自己遭遇性骚扰到福克斯新闻频道主播因性骚扰被解雇,再到年末臭名昭著的韦恩斯坦事件的发酵,互联网上不断涌现的各种揭露性骚扰的热门事件将反性骚扰议题推向了高潮,曾经沉默的受害者打破沉默,借助互联网平台指控加害者。过去虽然也有过各种形式的反性侵运动,但是没有一场反性侵运动像#Metoo运动一样,将加害者从幕后拉向台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空间作为一个开放性平台,隐藏了个体的社会身份,使受害者能够暂时忽略社会关系的存在,曝光性骚扰实施者的身份,对性骚扰行为进行指责。 #Metoo运动的另一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一场跨越阶级、种族的全球性女权运动。过去能够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力的女权运动大多数是由白人中产阶级女性所领导,这些女性被认为是“拥

女性主义简介

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自由、理性与平等的追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时间上是所有女性主义的流派的起点,在理论上也是其他各派的出发点或修正和改造的对象。其批判对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所以批判力非常有限,改革诉求也显得过于温和。 十八世纪欧洲女性者因为新资产阶级男人反抗君权的启发而开始质疑男权的神圣性。自由主义崇尚理性,主张人之为人是因为具有推理能力,而非因徒具人之形体,所有人在接受教育以后都具备同等的理性,故应平等对待。而且强调人性不分性别,女人亦具有理性思辩能力,男女不平等是习俗以及两性差别教育造成的,为了消弭人为不平等,应给予女性同质的教育;同时由于在兴趣、才能方面个人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女性应有充分和平等的机会作选择,以便人尽其才,为社会提供更充沛的人力资源,提高竞争力,此外,法律应不分性别,男女一视同仁。 台湾的妇女运动在七0和八0年代深受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影响,如「先做人,再做男人或女人」,「人尽其才」,及反对妇女保障名额、修改法律中的性别歧视等主张都十族展现追求平等的精神。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公领域范围,增强国家保护弱势个人(如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的公权力;并且有鉴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机会深受经济力影响,而愈益注意经济分配的公平性,主张应由政府积极介入以减轻市场经济祸害;在法律方面则由消极的反对性别歧视的立法,进而积极以立法消除歧视或矫正已有的不平等。如公设托儿所、受害妇女庇护所、加强就业训练都是近年来自由女性主义强调的重点。八0年代以后的自由派女性主义者,终于体认到做一个齐家治国的女超人并不容易,故提出家务分工、弹性工时及减轻男性养家重担等概念。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十八世纪英国的玛莉?乌丝东奎芙特(Mary Wollstonecraft),最有名的著作发表于1972年的《为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他认为女性存在的首要目标是做一个理性的人,而理性的实践则是透过妻子与母亲的身份来表达。 十九世纪美国的玛格丽特?芙乐(Margaret Fuller)不仅主张女性在法律地位和世俗生活理的权利,并更进一步的从存在哲学的观点,强调女性有追求内在自由的权利。即包括心灵的充实、智识的成长、理性与创造力的激发。芙乐认为母职是女性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全部,女性必须超越特定的家庭关系而去追求自我成长。而且特别指出女性的自我成长不是为了作一个称职的妻子或母亲,而是为了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芙乐强调女性特质,不鼓励女性和男性直接竞争较劲。虽然男女特质不一样,但女性所拥有的权利却是相同的。芙乐一方面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同时其思想亦具有浓厚的宗教与存在哲学的意味。 十九世纪英国的约翰?史都特?米尔(John Stuart Mill)将女性权益的观点表现于《女性的屈服》(The Subjection of Woman)一书。Mill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Mill将政治哲学里公共领域的契约概念扩充到婚姻关系,认为婚姻契约必须经由当事人同意,在平等的条件下订定共同生活的方式。契约精神就是自主与自我决定,婚姻契约使女性不会在违反自身自由意志的情况下结婚。Mill主张女性应有一技之长与经济独立的能力,这样才不会为了长期饭票而无奈地走进婚姻。Mill也从自由竞争的观点指出,女性的能力如果真的不如男性,那么不胜任的女性就会在竞争过程中被淘汰,不需要一开始就排除女性竞争的机会,开放机会给女性会给社会带来更多优秀的人才,使社会的运作更有效率。

女性主义的发展在动画角色中的体现

摘要:二十世纪中后期,正是世界女权主义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候。这段时期的女权运动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政治,到传播学领域,妇女都开始觉醒,并努力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当今社会,女性不但在某些擅长的行业内逐渐占据了主流,而且在更广泛的社会平台上形成与男性的竞争局面。随着文化媒介的蓬勃发展,全新的女性形象和意识形态逐渐的渗透到人动画作品中。动画角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动画;女性主义文化;女权主义;迪士尼;国产动画;宫崎骏 每个时代都有关于性别的流行叙述和想像,性别叙事作为一种文化表征,不仅表达了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秩序,而且是深层意识形态与权力结构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基础。本文根据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动画片中的女性角色呈现模式,分别从横向共时和纵向历时的分析模式,通过对中国、日本、欧美不同时期动画作品中的典型女性角色,关注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 1.欧美动画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从欧美动画发展来看,以迪斯尼动画为主,早起迪斯尼动画片中出现各式类型的男性,而其出现的女性角色数量则较少。随着女性主义思想冲破厚厚的历史冰层,形成了对自我情感的细致关注、自我觉醒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背叛这三个阶段后。动画影片逐渐产生了变化:开始从女性被男子救赎后过上幸福生活的男性意识动画片,逐渐到尝试女性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人物而奋斗的女性意识动画片。 从1937年出品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到 1950年的《仙履奇缘、1959年的《睡美人》,华特?迪斯尼公司的这些经典公主影片令美丽动人、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在早期的迪士尼动画中(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女性不仅被剥夺了身体上的自由,同时被精神层面的困扰所束缚。女性内心的恐惧――害怕孤独、害怕被遗弃、害怕性暴力,并没有受到重视,而只是增加情节跌宕起伏的一个卖点。公主拥有的一切特点:美德、美貌、财富、耐心、等待,都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相反,这一时期女权主义均以反面角色出现,如白雪公主的邪恶皇后,灰姑娘的后母,睡美人的魔鬼教母。这些女性反派们,是男权社会对于有能力的女性存在的普遍偏见。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了几十年的女权运动,女权意识深入人心。动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也开始学会抗争。《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风中奇缘》和《木兰》等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再像早期的公主们坐等命运的安排,她们开始通过“质疑”、“抗争”等实际行动来获取新的生活状态。 作为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塑造反抗男性的典型,《小美人鱼》娓娓道出一个有思想且叛逆的人鱼公主如何在重拾音乐的道路上让父亲从失妻悲痛中解脱出来的,恢复国家快乐的故事。片中处处表现着她对皇权、父权等象征男权主义权威和封建家长制的挑战。女权主义色彩在《木兰》完全显现出来,动画《木兰》在截取原故事中的木兰形象和忠、孝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女权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精神和现代的人文思想,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断追求自身解放和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新女性形象,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动画片《僵尸新娘》向我们展示了身处人间和冥界的两个新娘为了所爱的男子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在《怪物史莱克》中,菲奥娜也大张旗鼓地扛起了女性主义的大旗,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个内心挣扎、善于思考、拒绝男权社会制度的女性主义者形象。 近年来,越来越的女性角色不再默默无闻的听从他人等待命运,男性角色也不再都是那么完美,《长发公主》中,公主在找回真实身份时认识的飞贼也不再是王子,甚至在一些作品中,以往的男性完美角色开始一反常态的出现反派。 从《勇敢传说》到《冰雪奇缘》,电影的主题已经转移到了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上来。《勇敢传说》讲述的是母女,《冰雪奇缘》讲述的姐妹。迪斯尼一贯的“真爱”也不单单只局限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