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改革的背景
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这一问题更是成为阻碍XXX县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借此改革东风,2011年,我县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
二、2011年改革试行取得的成绩
我县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以来,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思路,全县上下积极行动,精心组织,协调配合,稳步实施,有序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
合配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成乡镇医疗资源整合。我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中,按照“一乡一院”的设置原则,将原有的家卫生院规划整合为政府办乡镇卫生院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并核定人员编制个,为医改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覆盖。我县自2010年12月31日起,在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经过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面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零差率销售。月份全县药品零差率销售总额万元,让利给老百姓余万元。门诊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 %,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 %,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 %,实现了两降一升的阶段性目标。
建立县乡两级绩效考核体系。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XXX 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该办法,认真研究制定本单位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案,从而形成县乡两级绩效考核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卫生负责干部和医务人员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规范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也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管理水平。
三、改革遇到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政策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投入和补偿机制、运行管理机制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内容。
1、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持续、稳定、合理的投入机制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基本保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长期的、持续性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是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虽然医药卫生支出在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中都有较明显的增加,但并未形成一种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不利于医改工作的计划性和连续性。
2、健全的运行管理机制仍未建立。
目前我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向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名义上是政府举办,但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管理;名义上是非营利性机构,但仍存在营业性收入,这与《意见》中明确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性质相违背。
3、基层卫生人才匮乏,缺乏对基层人员的激励和补偿。
基层医务人员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也不合理,与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我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
很大。很多乡镇卫生院一个医生要充当“多面手”,这既不符合日益严格的医疗行为规范化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目前的基层医改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的力度还不够,部分乡镇卫生院还面临业务骨干流失的危险。
(二)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仍存在障碍。
要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将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村卫生室,存在以下困难:
1、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由集体提供难度大。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生室业务用房由政府或集体长期无偿提供使用”。但是,根据目前我县模底情况,近80%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是由乡村卫生租赁或是乡村医生私房,如果在短期内要求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设在村部、村集体提供或由政府出资新建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2、乡村医生补助和养老政策难以明确。
实施一体化管理后,如何合理核定乡村医生工作任务、数量,如何通过考核确定乡村医生的补助等,难以平衡标准;如何建立健全乡村医生聘用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仍有待探索。
3、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一时难以提高。
实行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作为一个独立序列进行统一管理,对乡村医生的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现有的乡村医生执业资质偏低,其实际的基本医疗服务水
平、服务能力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其年龄普遍偏大,要实现信息化管理还有难度。
(三)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仍需健全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有待实践检验。
改革解决了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公平问题,能不能解决好效率问题同样重要,如果解决不好效率问题,改革就可能面临失败。这次改革,特别是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以药养医”的局面基本打破,但如何正面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利益动力,是改革的关键所在。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动力下降,服务效率随之下降。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在深化医改工作任务中,要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作为提供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对此项工作重视起来,加强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用制度和规范确保工作的落实,尤其是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要制度化、规范化,财政资金拨付要及时、足额,以更好地配合工作任务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涵盖的内容。
四、对策与建议
XXX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路“高歌猛进”,在此基础上,XXX县有能力也有必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