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
效追问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追问
新课标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靠问题的解决实现学习目标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呈现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在突破重难点是的问题设计能把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引向深处。
我认为课堂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向更深层次发展,教师的追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问底。
它是课堂角学中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教师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曾讲到:“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
”据此,教师对“追问”的认识和有效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吃透教材,把握好重难点,全方位了解学生,根据课堂的不同情况,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追问。
新的教学理念提倡课堂上教师精讲,少讲,学生多“练”(训练能力与培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的活动设计也要随之少而精。
有时一活动学生就能“答”,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的自主体验和自主思考难免出现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调控和引导,对学生的回答追因、追根,让学生的思考和体验得到深化。
课堂教学包含了教师的大部分心血,也是学生求知的最大平台,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双赢的效果,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的采用者发问、追问的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恰当好处的发问和追问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揭露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主动探求知识,是学生的听课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有助于培养、拓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高塔的话,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梯子。
这个梯子如果能适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思维将更活跃。
一堂课,若能搭好几个这样的好梯子,学生学习就会出现几个高潮。
下面是我在执教《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一课时的片断。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孩子们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什么是面积你能指出这个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吗(出示桌子图)
生:桌子一周的长度就是桌子的周长。
桌面的大小就是桌子的面积。
师:要求桌子的周长和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第一次追问)
生:要知道桌子的长和宽。
师: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怎样计算
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谁来口答桌子的周长和面积。
抽生汇报。
师:正方形的的周长和面积怎样计算(由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追问学生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学生更熟练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单位。
)
师:孩子们都会计算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在计算之前应先判断是计算周长还是面积。
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下面的题。
师:口答。
1.工人叔叔要给长12米,宽9米的墙壁刷上白色的涂料,墙壁有多大,是求的什么(求面积)
2.给一个黑板的四周贴上花边,需要多少花边是求的什么(求周长)
3.淘气围着操场走了一圈,一圈是多长,是求的什么(求周长)
4.在一个空地上种植草坪,求草坪有多大,是求什么(求面积)
5.给教室的地面铺上地砖,求地面有多大,是求什么(求面积)
(教师的设计,是让学生根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去判断,是求周长还是求面积,从而检验学生对周长面积意义的掌握。
)
师:下面还有两道题,是研究周长还是面积
1、用12个边长是1厘米小方块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可以怎样拼
(研究面积的问题)
2、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
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围(研究周长的问题)
抽生回答。
师:课前老师让孩子们完成了表格,请同学回答。
学生汇报。
师:观察在拼的过程中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教师追问)
生:在拼的过程中面积不变,长和宽变了,导致长方形的形状也变了。
师:我们要抓住面积不变,找长和宽,确定了长和宽就确定了长方形的形状。
师:孩子们能抓住要抓住面积不变,找长和宽,确定长方形的形状,你能利用这种方法口答下面一题
口答:
用24个边长是1厘米小方块拼成不同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抽生汇报。
24=24×1 长24厘米宽1厘米。
24=12×2 长24厘米宽1厘米。
24=8×3 长8厘米宽3厘米。
24=6×4 长6厘米宽4厘米。
师:孩子们都能做了,那下面一题呢
生汇报。
师:观察在摆的过程中什么不变,什么变了(教师追问)
生:在摆的过程中周长不变,长和宽变了,导致长方形的形状也变了。
师:我们要抓住周长不变,找长和宽,确定了长和宽就确定了长方形的形状。
师小结:这两道题是抓住面积或周长不变,找长和宽,确定了长和宽就确定了长方形的形状。
变中求不变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师;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还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个
学生读题。
师:这道题时讲的什么(教师追问)
生:是在长方形里面剪小正方形。
师:你会剪吗试试看。
把算式写在题单上。
抽生汇报。
生1:12×8=96(厘米2)(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
2×2=4(厘米2)(求的是正方形的面积)
96÷4=24(个)(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
师:谁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种方法
生:这种方法是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生2:12÷2=6(个)(求的是长方形的长可以剪几个小正方形,也就是每排的个数)8÷2=4(排)(求的是长方形的宽可以剪几个小正方形,也就是有几排)
6×4=24(个)(小正方形的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
答: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24个.
师:孩子们真聪明!能用两种方法解决。
看看下面一题,老师只修改了一个数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
王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张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彩纸,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多少个
生:只有一种方法。
师:为什么
生:长方形的宽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有余数,不能选择大面积除以小面积。
只能用第二种方法。
师:你能口答
生:12÷2=6(个)
7÷2=3(排)……1(厘米)
师:多的1厘米怎么办呢(教师追问)
生:应舍去。
师:为什么(教师继续追问)
生:因为1厘米不够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所以要舍去。
6×3=18(个)
答:最多可以剪成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18个.
师: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在大面积里面剪小面积的题,先观察大面积的长和宽是否是小面积的倍数,如果是倍数就有两种方法,如果不是倍数,就只能先算长可以剪多少个,宽可以剪多少个,再用每排的个数乘排数算出小正方形的个数。
师:大面积里剪小面积的问题,在生活中除了剪纸,还有铺地砖。
你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
要给一个长9米,宽8米的教室铺上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需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师:你选择哪些方法来做
生:第二种方法。
师:请你试试看。
抽生汇报。
生:9米=90分米
90÷6=15(块)(是求长可以铺多少块地砖)
80÷6=13(排)……2(分米)(是求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
师:多余的2分米怎么办(教师追问)
学生讨论。
抽生汇报。
师课件演示。
生1:把多余的2分米舍去。
师:舍去了,教室就不美观了。
生2:再多铺一排。
也就是铺14排。
师:课件演示。
请你们算算一共需要多少块
生3: 15×14=210(块)
师:我们铺14排就浪费了地砖,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不拼接,如果我们采用节约的方法来铺地砖,这种方法叫做拼接。
你打算怎样拼接
生:铺14排就多了,把多余的长6分米,宽4分米,再平均分成两块来拼接,也就是一块地砖可以分成3块来铺,剩下的长90分米,宽2分米的空白就需要5块完整的地砖来铺。
师:请你们算算,每排15块,13排需要多少块地砖
生:15×13=195(块)
师:再加上空白的2分米需要的5块完整的地砖,一共需要多少块
生:195+5=200(块)
师:请同学们试试用大面积除以小面积呢
生:9米=90分米
90×80=7200(分米2)
6×6=36(分米2)
7200÷36=200(块)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再一次追问)
生:它们的得数相同。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当教室的长和宽是地砖边长的倍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用教室的面积除以地砖的面积。
另一种先用教室的长除以地砖的边长看长可以铺多少块地砖,再用教室的宽除以地砖的边长,可以铺几排,再用每排的个数乘排数等于需要地砖的块数。
当教室的面积除以地砖的面积不能除尽时,要考虑多一块地砖。
也可以拼接,当教室的长或宽除以方砖的边长不能除尽时,要多铺一块,再用每排的个数乘排数等于需要地砖的块数。
铺地砖可以采用拼接的方法,这样可以节约地砖。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要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怎样追问,追问什么,在什么时候追问,需要不断地探索。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追问这把梯子,进入学习的佳境,看到美妙的风景。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堂是由许多提问串联而成的,因为课堂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学习知识、掌握方法的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
而课堂追问是在提问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
它把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方法、所要形成的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根据课题生成的情况一环紧扣一环地追问。
课堂追问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机智的充分表现。
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
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