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精神享受,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的重要力量,墙头镇确定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思路。
总体思路:充分发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潜在的发展优势,加强文化旅游区域的布局规划,发展特色旅游项目,积极打造具有墙头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牌,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事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一、创建的积极因素
墙头镇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镇内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较集中,较完整地反映了宋、清朝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现存的清代校门基本风貌保持完好;智门禅寺虽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曾倒塌破坏,现正按原貌整修恢复;欧氏祠堂的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部分倒塌破坏,但其中巧夺天工的做工精致的古戏台保存完好。镇现存历史传
。
位。
欧氏新祠。在墙头镇西侧,欧姓原在镇内建有宗祠,清季动工兴建该祠,故名欧氏新祠。占地1656平方米,民国3年(1914)竣工,耗银万圆。代表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和艺术风格,工艺之精致,式样之新奇,县内尚属少见,整座建筑艺术可与石浦城隍庙媲美。
二、发展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营造文化氛围,提高精品意识,打造文化名镇”的发展目标和“工业兴镇、文化名镇”的工作思路,广泛宣传墙头的历史人文景观,提高墙头知名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开渔节等平台推介墙头旅游业。
一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这需要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走书、杂技、舞龙、腰鼓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并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园。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二是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管理办公室,组织专人看护文化遗存和景点,防止不慎引起的火灾,确保安全。
二要建设一批设施。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文化工作创造良好的设施条件。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多渠道投入,产业化运作,分阶段实施的要求,建设一批品位高雅、风格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展示墙头镇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趋向,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与购物为一体的文化新亮点、旅游新景点、娱乐新热点。着重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墙头镇文化特色、代表墙头镇形象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四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一)实施“一刹、一门、一驿、一岛、一蛙”主体工程,发展传承历史、特色浓郁的旅游事业。
1、以智门寺开发为契机,打造宗教黄金旅游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智门禅寺,名僧迭出,文物甚多,有苏东坡赤壁赋诗碑、史越王夫人墓、刻有图腾的古石碑、珍贵的明朝“方丈”匾额、六角塘、万松山等,门前有近百棵柏树葱郁高耸伴着琴溪淙淙,近又计划引进福建茶道,发扬闽南茶文化,现经斥巨资修复后占地达60亩,且交通便利自成一宗教旅游胜地。又该寺背有香雾缭绕的紫云庵,前有一座镶在西沪港心犹如一颗明珠的“海山庵”,三座古刹连成一片,成为登山涉水的旅游胜地。同时,智门寺旧时与丹城西寺俗称姐妹寺,修复后自然形成了一条融佛教文化与大雷山等山水风光为一体的黄金旅游带,与北黄金海岸旅游遥相呼应。
2、加大遣存保护力度,开辟访古旅游线。利用人文资源,探索欧氏新祠、古戏台、清代校门古建筑文化、西欧风格和艺术风格,发展建筑文化旅游线,宏扬墙头村文化名村内涵和观海楼——第一藏书楼的文化沉积,制作文物古迹宣传资料;加强千年古驿西沙岭等文化遣存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管护,开发500亩现有茶叶基地,并与古桥欧阳桥自然形成一条长达3000米的探幽、踏青、采茶的访古旅游线。
3、培植明丰养殖为主线,开发生态旅游热线。位于大溪蒋村的明丰生物养殖基地是一个集观光、休闲、养殖于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园,现占地50亩,现正计划扩大基地规模,利用现有绿色茶叶引进日本茶道,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