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中色素的提取 叶绿素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菠菜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报告引言:菠菜是一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一种被称为菠菜色素的成分。
菠菜色素是一类天然的色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性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的方法,研究菠菜色素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新鲜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二氯甲烷、硅胶G柱、色谱柱、色谱试纸等。
方法:1. 取适量新鲜菠菜叶片,洗净并切碎成细末状。
2. 将菠菜末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30分钟,搅拌均匀。
3. 将菠菜浸提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取少量滤液,加入石油醚,振荡混合,使菠菜色素溶于石油醚中。
5. 将石油醚层收集,加入少量无水乙醇,使溶液变为淡绿色。
6. 将淡绿色溶液倒入色谱柱中,以无水乙醇为洗脱剂,收集洗脱液。
7. 将洗脱液浓缩,得到菠菜色素。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和分离出了菠菜色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无水乙醇作为提取剂,因为乙醇能够有效溶解菠菜中的色素成分。
同时,我们使用石油醚作为分离剂,因为石油醚能够与菠菜色素发生亲和作用,使其溶于石油醚中。
在分离过程中,我们使用了色谱柱和色谱试纸进行分离和检测。
色谱柱是一种常见的分离工具,通过其内部填充的固定相材料,能够将混合物中的成分按照其亲和性和分子大小进行分离。
我们选择了硅胶G柱作为固定相材料,因为硅胶G柱对菠菜色素具有较好的亲和性。
通过使用无水乙醇作为洗脱剂,我们成功地将菠菜色素从硅胶G柱中洗脱出来。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菠菜色素呈现淡绿色。
这是因为菠菜色素主要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成分组成,这些成分赋予了菠菜独特的颜色。
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类胡萝卜素则是一类黄、橙、红等颜色的色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菠菜色素不仅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应用,还在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菠菜色素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和预防疾病。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实验报告一: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比较1.引言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承担着捕获光能和转化化学能的重要角色。
菠菜是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植物之一,因此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方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探索最有效的提取方式。
2.材料与方法2.1 材料:- 新鲜菠菜叶片- 无水乙醚- 丙酮- 高速离心机- 比色皿2.2 方法:- 方法一:无水乙醚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醚,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醚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二:丙酮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丙酮,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丙酮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 方法三:乙醇提取法将适量的菠菜叶片放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摇床震动片刻,使叶绿素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离心10分钟收集上层液体。
3.结果在三种提取方法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而方法三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呈现黄绿色。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三个试管中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二提取的叶绿素吸光度较高,而方法三的吸光度较低。
4.讨论方法一使用无水乙醚作为提取溶剂,乙醚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在离心过程中上层液体的分离效果较好。
方法二使用丙酮作为提取溶剂,丙酮也能有效溶解叶绿素,并且丙酮相对于乙醚来说更易于购买。
方法三使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乙醇对叶绿素的溶解能力较差,导致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吸光度较低。
5.结论通过对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比较,我们发现使用无水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的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并且吸光度较高。
因此,在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实验中,建议使用无水乙醚或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实验报告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研究1.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和重要性。
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菠菜叶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和化学性质。
2、掌握从菠菜叶中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实验方法。
3、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色素溶液的吸光度。
二、实验原理菠菜叶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萃取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为吡咯衍生物,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叶绿素 a 为蓝绿色,叶绿素 b 为黄绿色。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叶黄素为黄色,胡萝卜素为橙黄色,它们也能溶于有机溶剂。
根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层析过程中,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色素扩散得慢,从而将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菠菜叶2、仪器:研钵、漏斗、玻璃棒、分液漏斗、容量瓶、分光光度计、滤纸、脱脂棉等。
3、试剂:无水乙醇、石油醚、丙酮、层析液(石油醚:丙酮=9:1)四、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称取 5g 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 5mL 无水乙醇、少许碳酸钙和石英砂,充分研磨成匀浆。
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分液漏斗中,用 5mL 无水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合并到分液漏斗中。
轻轻振摇分液漏斗,静置分层,放出下层的水相,保留有机相。
2、制备色素溶液将有机相转移到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 25mL,得到色素提取液。
3、色素的分离取一块干燥的滤纸,剪成 15cm×3cm 的长条,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离剪角一端 1cm 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条横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色素提取液,在铅笔线处点样,每次点样后吹干,重复多次,使点样处形成一条细而直的色素线。
将点样好的滤纸放入装有层析液的层析缸中,层析液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铅笔线。
盖上盖子,进行层析。
当层析液前沿接近滤纸的上端边缘时,取出滤纸,用铅笔标记出色素带的位置。
4、色素的鉴定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叶绿素的组成、性质和含量,为植物光合作用研究和食品营养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最重要的色素之一,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
叶绿素主要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其中叶绿素a是主要的捕光色素,叶绿素b是辅助色素。
本实验通过提取和分离菠菜叶中的叶绿素,了解其组成和性质。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研钵、称量纸、电子天平、离心机、分光光度计、计时器、实验数据记录表等。
2.预处理菠菜叶:选取新鲜菠菜叶,去除杂质和枯叶,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
3.提取叶绿素:将洗净的菠菜叶剪成小段,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石油醚-乙醇混合液(体积比1:1),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倒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摇匀后放入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转速为4000转/分钟)。
离心后,将上层绿色液体小心地吸出,转移至另一个离心管中,再次离心5分钟,去除沉淀物。
4.分离叶绿素:将绿色液体倒入硅胶G薄层板(5×10 cm)中,用玻璃棒均匀涂布。
将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液(体积比6:4)进行层析。
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颜色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当组分被分离时,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组分的吸光度。
5.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记录各组分的吸光度,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百分比。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了解菠菜叶中叶绿素的组成、性质和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表:2.实验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表可知,菠菜叶中主要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两种色素,其中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占总量的70%,叶绿素b的含量相对较低,占总量的30%。
这说明菠菜叶中的主要捕光色素是叶绿素a。
此外,实验过程中还可能分离出其他组分,但它们的含量较低。
实验三十三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

实验三十三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一、实验目的:⑴了解柱层析法分离菠菜叶中色素的原理和方法。
⑵掌握柱层析操作技术。
⑶学习薄层色谱法鉴定化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⑷学习萃取原理,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绿色植物如菠菜中含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
叶绿素a为蓝黑色固体,在乙醇溶液中呈蓝绿色;叶绿素b为暗绿色,其乙醇溶液呈黄绿色。
它们是吡咯衍生物与镁的络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催化剂,易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
通常植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是叶绿素b的三倍。
其结构式如下:NNNNMgRO OOCOOCH3叶绿素a(R=CH3)和叶绿素b(R=CHO)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的天然色素,属于四萜,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
RRβ-胡萝卜素(R=H)和叶黄素(R=OH)叶黄素是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于植物体内,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秋天,高等植物的叶绿素被破坏后,叶黄素的颜色就显示出来。
本实验从菠菜叶中提取上述各种色素,并用柱层析法进行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⑴仪器研钵分液漏斗锥形瓶酸式滴淀管硅胶板层析缸⑵药品菠菜石油醚乙醇无水硫酸钠中性氧化铝丙酮正丁醇蒸馏水四、实验操作:⑴取5克新鲜的菠菜叶子于研钵中捣烂[1],用30ml 2:1的石油醚—乙醇分几次浸取。
把浸取液过滤,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等体积的水洗一次,弃去下层的水-乙醇层。
石油醚层再用等体积的水洗二次[2,3],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转移到另一锥形瓶中保存。
取一半做柱层析分离,其余留作薄层分析。
⑵柱层析分离:用25ml酸式滴淀管,20g中性氧化铝装柱。
先用9:1的石油醚—丙酮洗脱,当第一个橙黄色色带流出时,换一接收瓶接收,它是胡萝卜素,约用洗脱剂50ml(若流速慢,可稍稍进行减压)。
接着用7:3的石油醚—丙酮洗脱,当第二个棕黄色色带流出时,换一接收瓶接收,它是叶黄素,约用洗脱剂200ml。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引言: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一个重要细胞器,其中主要存在着叶绿素等色素,它们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以及研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提取叶绿体色素,进行色素的分离、理化性质的研究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材料与方法:材料:菠菜叶片、研钵、磨杵、丙酮、乙醇、石油醚、叶绿素提取液、测色皿、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方法:1.取适量菠菜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丙酮,用磨杵捣碎成糊状。
2.将捣碎的菠菜糊状物转移到玻璃漏斗中,用石油醚冲洗3次,使叶绿体附着物进一步析出。
3.将漏斗中的上清液收集,并加入适量乙醇,振摇混合,使叶绿素慢慢析出。
4.将释放出的叶绿体颗粒通过离心机离心沉淀10分钟,收集沉淀。
5.取收集到的叶绿体沉淀,加入适量叶绿素提取液,用乳钙酸钠解离剂进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6.将其中一部分叶绿体溶液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7.将其余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方法,我们成功地提取并分离出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色素。
加入石油醚可以去除一部分杂质,使叶绿体进一步纯化。
加入乙醇可以使叶绿素从叶绿体中溶出。
通过离心沉淀,我们收集到了叶绿体的沉淀物。
叶绿体的提取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呈现蓝色或紫色,这是由于高锰酸钾通过氧化反应将一些具有现菌酮结构的物质氧化为合成叶绿素的前体物质所引起的。
这种反应也证实了叶绿体的存在。
叶绿体溶液与浓硫酸混合后呈现蓝绿色,这是由于浓硫酸通过剥离叶绿体周围的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叶绿素分子释放出来,产生颜色变化。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是通过与乳钙酸钠解离剂反应来进行的。
乳钙酸钠解离剂能够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叶绿素-乳钙酸钠络合物。
这种络合物通过光密度的测定,可以根据比色法来测量叶绿素的含量。
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 菠菜叶中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一 实验目的1.掌握从菠菜叶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2.了解薄层层析的原理,掌握薄层层析的一般操作和定性鉴定方法二 实验原理1.叶绿素提取高等植物体的叶绿体色素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主要包括叶绿素a (C 55H 72O 5N 4Mg)、叶绿素b(C 55H 70O 6N 4Mg)、β—胡萝卜素(C 40H 56)和叶黄素(C 40H 56O 2)等4种。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为吡咯衍生物与金属镁的配合物,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天然色素,属于四萜类,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含量最多。
叶黄素为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于植物体中,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小。
根据它们的化学特性,可将它们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出来,并通过萃取、沉淀和色谱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RR=H ; 叶黄素 R= OH2.薄层色谱 薄层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微量物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快速的特点。
它是将固定相支持物均匀地铺在玻片上制成薄层板,将样品溶液点加在起点处,置于层析容器中用合适的溶剂展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用此法分离时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采用腐蚀性显色剂,而且可在高温下显色,特别适用于挥发性小或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反应的物质,同时也常用来跟踪有机反应或监测有机反应完成的程度。
薄层层析按分离机制不同可分为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最常用的为吸附薄层层析,在此主要讨论。
吸附层析中样品在薄层板上经过连续、反复的被吸附刑吸附及展开剂解吸附过程,由于不同的物质被吸附剂吸附的能力及被展开剂解吸附的能力不同,放在薄层上以不同速度移动而得以分离。
通常用比移值(Rf)表示物质移动的相对距离:的距离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点中心的距离色斑最高浓度中心至原 f RRf值计算示意图1.起点线; 2. 展开剂前沿a.色斑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b. 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MgNCH2CH3NCH3HHNRCH3NCH3OCOOCH3OOCH3CH3CH3CH3R=CH3; 叶绿素a;R=CHO;叶绿素b;叶绿素:吡咯衍生物和镁的配合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催化剂,易溶于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中。
用菠菜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提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菠菜叶绿素提取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习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4. 探讨不同提取方法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素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是植物体内最常见的两种。
叶绿素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研磨提取法等。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丙酮作为提取剂,将菠菜叶绿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丙酮、无水乙醇、碳酸钙、蒸馏水、滤纸、剪刀、研钵、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比色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丙酮、碳酸钙、蒸馏水、叶绿素标准溶液(10mg/mL)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菠菜样品:取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称取0.5g,置于研钵中。
2. 加入碳酸钙:向研钵中加入0.1g碳酸钙,充分研磨。
3. 加入丙酮:向研钵中加入5mL丙酮,继续研磨。
4. 过滤:将研磨好的样品通过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5. 定容:将滤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丙酮定容至刻度线。
6. 测定叶绿素含量:将叶绿素标准溶液、样品溶液和空白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皿中,在波长645nm和663nm处测定吸光度。
7.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绘制叶绿素标准曲线。
2. 样品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
3.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分别采用溶剂提取法和研磨提取法提取菠菜叶绿素,比较两种方法对叶绿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1. 成功提取菠菜叶绿素,并通过比色法测定了其含量。
2. 溶剂提取法是一种有效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等优点。
3. 研磨提取法在提取过程中,叶绿素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提取效果不如溶剂提取法。
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中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深入了解叶绿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它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本实验利用这一特性,将菠菜叶中的叶绿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经过过滤、分离等步骤,提取出叶绿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材料:新鲜菠菜叶2、仪器:研钵、漏斗、玻璃棒、烧杯、量筒、滤纸、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分液漏斗3、试剂:无水乙醇、石油醚四、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新鲜的菠菜叶,洗净并擦干,去除叶柄和中脉,称取 10g 剪碎备用。
2、研磨将剪碎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末,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然后加入 10ml 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烧杯中,用少量无水乙醇冲洗研钵和滤纸,使滤液尽量全部收集到烧杯中。
4、分离将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 5ml 石油醚,充分振荡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上层为含有叶绿素的石油醚溶液,下层为乙醇溶液。
5、收集将上层的石油醚溶液缓慢倒入另一干净的烧杯中,即为提取出的叶绿素溶液。
五、实验现象1、在研磨过程中,菠菜叶逐渐变成深绿色的浆状,有明显的乙醇气味。
2、过滤后,得到深绿色的滤液。
3、加入石油醚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绿色的石油醚溶液,下层为无色的乙醇溶液。
六、实验结果成功提取出了菠菜叶中的叶绿素,得到了绿色的叶绿素溶液。
七、实验讨论1、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和碳酸钙粉末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石英砂可以增加研磨的效果,使菠菜叶破碎得更充分,有利于叶绿素的释放。
碳酸钙粉末可以中和细胞中的酸性物质,防止叶绿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
2、为什么选择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无水乙醇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有效地溶解叶绿素,并且其挥发性较强,便于后续的分离操作。
3、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叶绿素接触强光,以免发生光解。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中的作用。
2.掌握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绿色色素,其化学复合物包括镁离子和不同的卟啉类结构。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叶绿体中重要的光捕捉分子,其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叶绿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取叶绿素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本实验采用了物理法提取菠菜中的叶绿素,主要是利用了叶绿体在不同溶液中的不同溶解度。
过程如下:1.研磨菠菜叶片,将其悬浮于80%的乙醇中。
2.将混合物离心,收集上清液。
3.将上清液分别用丙酮和乙醇进行提取。
4.将丙酮和乙醇中获得的叶绿素混合溶液过滤、蒸干,最终得到叶绿素。
三、实验步骤1.取适量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去杆后用果汁机打碎,或者用研钵研磨。
2.将研磨后的菠菜叶片装入50ml锥形瓶中,加入80%乙醇至瓶口,使其完全浸泡。
3.将50ml锥形瓶放入冰箱冷藏,在4°C下浸泡5个小时,然后过滤得到上清液。
4.分别取1/2的上清液加入同样体积的丙酮和乙醇中,放入离心机离心5分钟。
5.收集离心机上清液,在烘箱中蒸干。
6.将提取到的叶绿素溶解在3ml 95%乙醇中,加入同样体积的氯仿,用Buchner漏斗过滤,最后得到洁净的叶绿素。
四、实验结果经过上述步骤,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出了叶绿素,并得到了深绿色的溶液。
五、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物理法提取叶绿素的方法,提取效率较高,同时也不会对获得的叶绿素产生影响。
本实验使用的菠菜叶片很容易取得,但是在聚光灯下反射光较强,需要注意保护眼睛。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不仅熟悉了提取叶绿素的方法,还了解了叶绿素在植物体内的重要性以及其化学性质。
可见,了解和掌握叶绿素的特性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注意事项1.保护好眼睛,避免照射过强的聚光灯。
2.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步骤,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_实验报告_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实验记录】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结果与讨论】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从菠菜中提取并纯化叶绿素的方法研究

从菠菜中提取并纯化叶绿素的方法研究菠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绿叶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还拥有大量的叶绿素。
叶绿素是一种天然的绿色色素,它具有很多的生理活性和医疗功能。
因此,提取和纯化菠菜中的叶绿素已成为现代科技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用于从菠菜中提取和纯化叶绿素。
植物材料的提取是叶绿素纯化的首要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适当的溶剂,将植物材料中的叶绿素和其他杂质物质分离开来。
目前,常用的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以及二氯甲烷、苯和氨水等无机溶剂。
一般来说,使用有机溶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提取效果。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因此,在真正进行大规模制备的时候,应该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溶剂。
在完成植物材料的提取之后,需要进行叶绿素的纯化。
目前,常用的叶绿素纯化方法有三种:柱层析法、液-液萃取法和冷冻干燥法。
柱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叶绿素纯化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专门的填充物被添加到列中,然后样品溶液通过填充物进行分离。
填充物的种类很多,如聚乙烯醇、硅胶、葡聚糖、聚丙烯酰胺等物质都可以用来填充柱层析柱。
使用不同的填充物,可以分离和纯化不同种类的化合物。
通过柱层析法可以获得纯度达到95%以上的叶绿素。
液-液萃取法是使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材料被加入到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中,通过调节酸碱度、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叶绿素的纯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无法获得高纯度的叶绿素。
冷冻干燥法是一种将溶液转化为干燥固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低温下水分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原理,将菠菜的叶绿素分离出来。
冷冻干燥法适用于大规模制备,并且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叶绿素。
缺点是该方法比较耗时,需要花费几天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完成。
总的来说,从菠菜中提取并纯化叶绿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菠菜色素的萃取实验原理

菠菜色素的萃取实验原理
菠菜色素的萃取实验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菠菜中的色素成分:菠菜中含有多种色素成分,主要包括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青素。
其中,叶绿素是菠菜中的主要色素成分,其具有较强的绿色。
2. 色素的溶解性:菠菜中的色素成分主要溶解在菠菜细胞的色素体中,叶绿素以及胡萝卜素等色素都是由细胞膜所包围的液泡中,而花青素存在于菠菜细胞的质体内。
3. 色素的溶剂萃取:为了获得菠菜中的色素成分,可以使用一种合适的溶剂进行色素的萃取。
常用的溶剂包括酒精、乙醚、甲醇、二氯甲烷等。
其中,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多种色素成分。
4. 色素的过滤和分离:在菠菜色素的萃取过程中,溶剂中会同时溶解一些杂质和其他成分。
为了使色素获得纯度提高,需要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步骤。
可以通过使用滤纸或者其他适当的过滤材料将溶剂中的杂质进行分离,从而得到纯净的菠菜色素溶液。
5. 色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获得菠菜色素溶液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菠菜色素的成分和含量。
例如,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来测定菠菜色素吸收的波长和强度,从而得到色素的定性和定量结果。
以上就是菠菜色素的萃取实验原理的基本过程。
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是通过溶剂的萃取来获取菠菜中的色素成分,并通过过滤和分离来净化色素溶液,最后借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 叶绿素

菠菜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一实验目的1 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原理和方法2 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掌握薄层色谱和柱层谱的基本操作3 熟悉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在化合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菠菜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主要色素,分子由脱镁叶绿素母环、叶绿酸、叶绿醇、甲醇、二价镁离子等部分构成。
高等植物中有两种叶绿素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共存,它们的含量约3:1,叶绿素a为一蓝黑色固体粉末,在乙醇溶液中为蓝绿色,并有深红色荧光,而叶绿素b为暗绿色固体粉末,其乙醇溶液为黄绿色,并有红色荧光。
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可用极性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从植物匀浆中提取它。
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与类胡萝卜素、类脂物质及脂蛋白复合在一起,分布在叶绿体内的蝶形体的片层膜上。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衍生物在600~700mm(红光)和400~500mm (蓝光)有尖锐的吸收峰,可借助这一特性来鉴定它们。
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和热都较敏感。
叶绿素机构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的天然色素,属于四萜,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最多。
在植物组织中,它们可能以固态微粒或者以与蛋白质、脂质、或者糖类复合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在有色体中存在。
其为典型的脂溶性色素,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而难溶于乙醇。
如遇氧化条件,易受氧化和光化学氧化形成加氧产物或者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在受强热时可分解为多种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
叶黄素是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与植物体内,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色素所呈现的颜色和在叶绿体中的含量见下表:高等植物体内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含量比例项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β-胡萝卜素叶黄素颜色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叶绿体内各色素的含量56 19 17 8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实验 菠菜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实验4菠菜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目的】1.学会用有机溶剂提取菠菜中的色素并进行分离,了解从植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学会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溶剂,知道选用混合溶剂是提取物质的有效途径;3.了解利用纸色谱法分离物质的原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菠菜中含有多种色素,如叶绿素(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等。
1.菠菜中色素的提取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易溶于石油醚,叶黄素易溶于乙醇,石油醚和乙醇可以混溶。
因此,可以选择石油醚—乙醇混合溶剂来提取菠菜中的色素,然后用水洗去乙醇和少量易溶于水的杂质,这样就可得到色素的石油醚溶液。
2.色素的分离提取菠菜色素得到的石油醚溶液可用纸色谱法分离:将少量含有几种物质的溶液涂在滤纸条的一端,并在这一端用适当的溶剂(称为展开剂)润湿,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
由于不同的组分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不同的组分移动的距离不同,从而达到将这些组分分离开来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这种分离方法称为纸色谱法,又叫纸上层析。
【实验器具】试剂:石油醚、乙醇,丙酮、无水硫酸钠、脱脂棉。
仪器:研钵、锥形瓶、漏斗、铁架台(带铁圈)、分液漏斗、大试管。
【实验过程】一、菠菜中色素的提取1.研磨:取10g菠菜切成小块,用研钵捣烂,装入锥形瓶中。
2.浸取:向锥形瓶中加入10mL石油醚—乙醇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1),塞上橡胶塞,振荡。
3.过滤:将小团棉花放在漏斗颈部,过滤浸取液(如图1)。
4.洗涤:将滤液移人分液漏斗,用10mL水洗涤两次,以除去乙醇及浸取液中的少量水溶性物质。
注意不要剧烈振荡,以防止乳化;静置分层(如图2),弃去下层(水—乙醇层),将上层(石油醚层)溶液移至干燥的小锥形瓶中。
注意:洗涤后,下层水层从下口放出,上层有机层从上口倒出。
5.干燥: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备用。
图1图2二、色素的分离1.裁纸:取一张滤纸裁成1.5cm×20cm的长方形,注意使滤纸纤维呈竖直走向。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菠菜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了解菠菜色素的特性和结构。
实验原理:
菠菜中含有多种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本实验中,将采用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分离菠菜中的色素。
实验步骤:
1. 将菠菜叶片切碎,加入适量的乙醇,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然后将混合液过滤,得到澄清的菠菜提取液。
2. 用无水硅胶将提取液转化为干燥的片状固体。
首先,在玻璃棒上将菠菜提取液和未熔化的硅胶混合,然后将其静置几分钟使其结块。
3. 将混合物放入适当大小的玻璃管中,并加上一层纯水使其达到玻璃管的顶端。
将其放在烘箱中干燥,直到片状固体完全干燥。
4. 将得到的片状固体碾碎成细粉末,然后使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
将硅胶填充到柱中,加入适量的乙醇,然后将菠菜粉末悬浮液倒入柱中。
根据色素的亲水性差异,使用适当的溶剂体系进行洗脱分离。
5. 收集分离得到的色素溶液,然后进行质量浓度测定和色谱分析。
实验结果:
通过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成功得到了菠菜叶片中的色
素溶液。
通过质量浓度测定和色谱分析,确定了菠菜叶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和含量。
实验结论:
菠菜叶片中含有多种色素,其中叶绿素是主要组分。
通过乙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和分离菠菜叶片中的色素。
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菠菜色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基础。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并观察其特性,使学生对色素化学反应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一种绿色的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
叶绿素可以从植物和藻类中提取得到,其中最为常见的来源是菠菜。
本次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
实验步骤:1. 将100g新鲜的菠菜叶子洗净,切成小片。
2. 将菠菜叶子片放入搅拌器并加入150毫升95%乙醇。
搅拌器不断搅拌15分钟。
3. 将菠菜乙醇混合物倒入筛网,过滤掉残渣。
4. 把过滤液倒入50毫升离心管中,离心10000rpm/分钟10分钟,分离出上层草绿色液体和下层沉淀物。
5. 转移上层液体到一个新的管中,离心10000rpm/分钟5分钟。
6. 把剩余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并重复步骤4和5。
7. 把最后得到的草绿色液体称定量,得到叶绿素的产量。
实验结果: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地从菠菜叶子中提取到了绿色的叶绿素溶液。
我们称定了最终草绿色液体的重量,也就是我们得到的叶绿素的产量。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谱仪来研究叶绿素的吸收谱。
结果显示,叶绿素吸收峰位于400至500纳米之间,其中最强的峰位于420纳米处。
这个结果说明叶绿素对紫外线的吸收最强,并对绿光和黄光有特定的吸收。
实验分析与讨论:本次实验采用了乙醇提取法,它是一种经济、简单且高效的方法。
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可以直接应用于下游实验。
但是乙醇提取法可能会干扰其他草酸抽取的下游实验,因此使用草酸提取法更为稳定和可靠。
通过光谱仪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叶绿素的吸收谱。
从实验结果来看,叶绿素是对紫外线吸收最强的,这是因为紫外线的波长比其他波长短,所以能够激发叶绿素颜色。
在400至500纳米之间,叶绿素对绿光和黄光也有一定的吸收。
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特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菠菜中提取出了叶绿素,并测量了它的吸收谱。
实验过程简单、经济,并且结果比较准确。
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菠菜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菠菜叶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2、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菠菜叶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这些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有机溶剂将它们提取出来。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是绿色的,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叶黄素是黄色的,胡萝卜素是橙黄色的,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较高。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2、实验仪器研钵、漏斗、玻璃棒、脱脂棉、量筒、烧杯、滤纸、毛细管、层析液(石油醚:丙酮:苯= 20:2:1)、天平四、实验步骤1、称取 5g 新鲜菠菜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 10mL 无水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2、在漏斗中放置一层脱脂棉,将研磨后的匀浆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滤液于烧杯中。
3、取一张干燥的滤纸,剪成10cm×2cm 的长条,在一端剪去两角,用毛细管吸取滤液,在距剪角一端 1cm 处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条滤液细线。
4、将滤纸放入装有层析液的层析缸中,层析液不能淹没滤液细线,盖上盖子。
5、观察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情况,待层析液前沿接近滤纸的另一端时,取出滤纸,晾干。
五、实验结果在滤纸条上可以看到四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 b (黄绿色)。
六、结果分析1、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含量的多少。
叶绿素a 的色素带最宽,说明菠菜叶中叶绿素 a 的含量相对较高;叶绿素 b 的色素带较窄,含量相对较少。
2、色素带的位置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小。
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位置越靠上;溶解度越小,扩散速度越慢,位置越靠下。
七、注意事项1、研磨时要充分,以保证色素充分提取。
2、过滤时要用脱脂棉过滤,不能用滤纸,以免吸附色素。
3、画滤液细线时要细、直、均匀,且重复多次,以保证色素含量足够。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实验原理】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 C55H70O6N4Mg };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
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实验仪器】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实验步骤】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
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实验记录】虽然分层现象不是非常明显,但是还是可以看得见分层现象。
【结果与讨论】1、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觉得不应该用纱布挤干,因为个人感觉很多色素都被纱布吸走了,导致后来的实验现象没有很明显,经过对比,没用纱布直接过滤的同学做出的现象比用纱布做的现象要明显的多。
2、有机溶剂往往比较容易挥发,所以加入后要盖上表面皿。
3、此实验浸泡15分钟以后现象就可以很明显,因此以后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时候浸泡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的,15分钟足矣。
菠菜色素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色素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菠菜中主要色素的种类、性质和含量;3. 熟悉薄层色谱和柱层析法的原理及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色素主要分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具有绿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等不同颜色。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具有橙黄色、红色和黄色的色素,具有抗氧化、防癌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黄色、绿色和蓝色等不同颜色的色素,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菠菜中的色素,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各种色素的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
实验过程中,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柱层析法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石油醚、乙醇、丙酮、无水硫酸钠、中性氧化铝、硅胶GF254、CMC水溶液、层析板、点样毛细管、分液漏斗、旋转蒸发仪、研钵、剪刀、量筒、玻璃棒、烧杯、漏斗、层析柱、表面皿、滤纸等。
2. 实验仪器:研钵、分液漏斗、广口瓶、玻璃板、量筒、点样毛细管、抽滤瓶、载玻片、旋转蒸发仪、圆底烧瓶、丙酮、石油醚、95%乙醇、乙酸乙酯、饱和氯化钠、无水硫酸钠、硅胶GF254,CMC水溶液。
四、实验步骤1. 提取菠菜中的色素:(1)将新鲜菠菜叶洗净、晾干,用剪刀剪成小片,放入研钵中;(2)加入适量的石油醚,用研钵研磨,使菠菜叶中的色素充分溶解;(3)将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醇,振摇、分层,收集有机相;(4)将有机相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搅拌,静置,过滤,得到提取液。
2. 薄层色谱分离:(1)将层析板用铅笔标记起始线,用点样毛细管吸取提取液,在起始线上点样;(2)将层析板放入装有CMC水溶液的玻璃板中,使其吸附层析液;(3)待层析液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取出层析板,晾干;(4)观察层析板上的色素带,鉴定各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菠菜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一实验目的1 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分离提纯原理和方法2 了解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掌握薄层色谱和柱层谱的基本操作3 熟悉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在化合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二实验原理菠菜的叶片中含有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黄素及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的主要色素,分子由脱镁叶绿素母环、叶绿酸、叶绿醇、甲醇、二价镁离子等部分构成。
高等植物中有两种叶绿素即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共存,它们的含量约3:1,叶绿素a为一蓝黑色固体粉末,在乙醇溶液中为蓝绿色,并有深红色荧光,而叶绿素b为暗绿色固体粉末,其乙醇溶液为黄绿色,并有红色荧光。
叶绿素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可用极性有机溶剂(例如丙酮、乙醇、乙酸乙酯等)从植物匀浆中提取它。
叶绿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与类胡萝卜素、类脂物质及脂蛋白复合在一起,分布在叶绿体内的蝶形体的片层膜上。
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衍生物在600~700mm(红光)和400~500mm (蓝光)有尖锐的吸收峰,可借助这一特性来鉴定它们。
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和热都较敏感。
叶绿素机构胡萝卜素是一种橙色的天然色素,属于四萜,为一长链共轭多烯,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其中β异构体最多。
在植物组织中,它们可能以固态微粒或者以与蛋白质、脂质、或者糖类复合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在有色体中存在。
其为典型的脂溶性色素,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而难溶于乙醇。
如遇氧化条件,易受氧化和光化学氧化形成加氧产物或者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在受强热时可分解为多种挥发性小分子化合物。
叶黄素是一种黄色色素,与叶绿素同存在与植物体内,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较易溶于乙醇,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小。
色素所呈现的颜色和在叶绿体中的含量见下表:高等植物体内叶绿体色素的种类、颜色及含量比例项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β-胡萝卜素叶黄素颜色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叶绿体内各色素的含量56 19 17 8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的不同,或和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份分开。
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和简便的色谱方法。
由于各种化合物的极性不同,吸附能力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解析,根据原点至斑点中心及展开剂前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R f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它们的极性成正比,具有较大极性的化合物吸附较强,因此R f值较小。
在给定的条件下(吸附剂、展开剂、板层厚度等),化合物移动的距离和展开剂移动的距离之比是一定的,即R f值是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其大小只与化合物本身的结构有关,因此可以根据R f值鉴别化合物。
吸附柱层析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物的重要方法。
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极性)来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和洗脱剂,从而利用吸附剂对各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及各组分在洗脱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达到分离目的。
吸附柱层析法通常是在玻璃层析柱中装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或粉状固体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等)。
当混合物溶液流过吸附柱时,各组分同时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不断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吸附能力不同,从而随着溶剂下移的速度不同,于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按吸附剂对它们所吸附的强弱顺序在柱中自上而下形成了若干色带。
在洗脱过程中,柱中连续不断地发生吸附和溶解的交替现象。
被吸附的组分被溶解吸出来,随着溶剂向下移动,又遇到新的吸附剂颗粒,把组分从溶液中吸附出来,而继续流下的新溶剂又使组分溶解而向下移动,这样经过适当时间移动后,各种组分就可以完全分开,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随溶剂首先流出,再继续加溶剂直至各组分依次全部由柱中洗出为止,分别收集各组分。
三主要试剂与仪器仪器:研钵1个、电热套1台、100mL圆底烧瓶1个、125mL分液漏斗1个、直形冷凝管1个、层析柱1个、50mL烧杯2个、铁架台1个、7.5cm×2.5cm载玻片4个、滴管、锥形瓶4个、500mL大烧杯1个、烘箱、点样毛细管、直尺、层析缸、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紫外分光光度计试剂:层析中性氧化铝(100目)、硅胶G、95%乙醇、石油醚(60-90℃)、丙酮、0.5%CMC水溶液、无水硫钠、石英砂、饱和的NaCl溶液、乙醚、脱脂棉、滤纸、丁醇、叶绿素a标样、叶绿素b标样、叶黄素标样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色素的提取在研钵中放入5g新鲜的清洗剪碎的菠菜叶片,加入约20ml的乙醇和1.0g石英砂适当研磨,然后用脱脂棉过滤,滤渣用10mL乙醇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滤液。
滤液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石油醚萃取,同时加入10mL 饱和NaCl溶液(防止乳化),适当振摇后静置分层,弃去水层。
石油醚层再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将有机层转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加2 g无水硫酸钠干燥,干燥后的液体过滤至另一锥形瓶中。
2 薄层层析分离取四块载玻片(7.5cm×2.5cm),洗净后用蒸馏水淋洗,再用少量的乙醇淋洗,晾干备用。
(1)铺板在小烧杯中,放置适量硅胶G,逐渐加入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6~7mL,调成均匀的糊状,其稀稠为在振动下可流动,倒在洁净的载玻片上,用食指和拇指拿住玻璃板,前后左右振摇、摆动,并不时转动方向,制成薄厚均匀、表面光洁平整、无气泡的薄层板,厚度为0.25~1.0mm。
铺层后的薄板在室温下自然晾干0.5h后,置于105~110℃的烘箱中活化30~60min。
(2)点样取活化过的硅胶薄板,分别在一端1.5cm处用铅笔轻轻画一横线作为起始线,在距点样线5cm处画一道前沿线。
用内径约1mm的毛细管插入样品溶液中,在一块板上的起点线上点两个点。
样点间距1~1.5cm。
样点直径不超过2mm。
点样完毕使斑点干燥即可展层。
如果一次点样不够,可以待样品挥发后重复地那样。
(3)展层薄层色谱可在层析缸中进行,在层析缸中加入10mL石油醚—丙酮—乙醚(3:1:1);将薄板点样端向下放入缸内,使薄层板的底边平行接触展开剂,盖好缸盖,进行展开,当展开剂到达前沿线时,取出薄板层,置通风处晾干。
计算个斑点的Rf值。
根据公式:R f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的距离溶剂前沿至原点中心的距离3 柱色谱法分离植物色素(1)装柱取一洗净的、干燥的层析柱,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关闭柱下面的活塞,在柱内加入约3/4高的石油醚。
另取少量脱脂棉,经石油醚洗涤后放入柱底(要赶净气泡),用长玻璃棒压平,再盖上一片比柱内径略小的圆形滤纸。
称取一定量的氧化铝,通过一干燥的漏斗,连续而缓慢的加入柱中。
同时将柱下端的活塞打开,使石油醚以每秒1滴的速度流出,并用木棒轻轻敲打柱身各部,使氧化铝装填的均匀而紧密,最后在氧化铝上面再加1cm高的无水硫酸钠。
继续放出石油醚,直到距柱表面仅1-2mm高,无论如何不能使液面低于柱表面。
(2)上样取处理好的提取液2cm3,用长滴管沿柱壁小心的柱顶部。
加完后,稍稍打开活塞,使液面下降至柱表面约1mm处,关闭活塞,用少量石油醚冲洗柱壁,使液面下降至原高度。
重复两次该操作,使色素全部进入柱内。
(3)洗脱在柱顶装一滴液漏斗(或分液漏斗),待色素全部进入柱体后,在柱顶小心加1.5 cm高度的洗脱剂石油醚,然后在层析柱上面装一滴液漏斗,内装15 mL洗脱剂,打开上下两个活塞,让洗脱剂逐滴放出,层析即开始进行,用锥型瓶收集.当第一个有色圈(橙黄色)将滴出时,取另一锥形瓶收集,它就是胡萝卜素,约用洗脱剂10 mL.用1:1(体积比)石油醚—丙酮作洗脱剂,绿色圈下端呈黄色,再加10mL洗脱剂洗脱,颜色分层更明显,但速度很慢,总共用去洗脱剂约10mL.分出第二个黄色带,它是叶黄素.再用乙醇作洗脱剂,洗脱叶绿素,速度很快,用洗脱剂约10mL.将各组分分别收集到试管中,用黑纸包好,低温保存。
五、色素的分析1、色素的紫外光谱测定将柱层析所得个色素组分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扫描波长为400-700nm,将扫描谱图与标准图谱进行对照。
2、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的测定(1)叶绿素a采用428nm为激发波长,在600-800nm范围内扫描其荧光发射光谱;采用667nm为发射波长,在350-600nm范围内扫描荧光范围内其荧光激发光谱。
(2)叶绿素b采用457nm为激发波长,在600-800nm范围内扫描其荧光发射光谱;采用650nm为发射光谱,在350-600nm范围内扫描其荧光激发光谱。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