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我国8%的人口生活在这片占我国2.3%的土地,并创造出了我国11%的国内生产总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孙久文、原倩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1中提出,北京“以疏解促提升”、天津及河北“以吸收促整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定位;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出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实现区域间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发展不平等、单元要素一体化和区域统一协调机制是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

上官珮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讨》2一文中指出: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老牌的经济发展区域,从改革开放以来协同化的发展步伐就一直在加快。从“京津冀一体化”再到“大北京地区”最后到“京津冀经济圈”在扩充区域的同时也在实现资源的共享。京津冀地区既是经济发展中心,又是政治发展重心,从先进政策的推广和模块化实现,如近期开设的雄安经济新区,创新性的将京津地区的产业向河北地区转移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同时也解决了京津地区人口压力的问题,这种政策与经济之间的互利关系较之以往转换的更加从容,也正因如此这种合作关系突破了区域之间的限制,在大政策的指引下,京津冀地区协成合作,共同规划和发展。

寇大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3一文中再一次强调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这种协同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发展也是全面的发展,但是在这个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规划从2004年开始阶段性的实施,

1孙久文,原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比较和演进重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5):1-11.

2上官珮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讨[J].发展研究,2015(04):60-63.

3寇大伟.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视角[J].城市观察,2014(03):89-96.

到2007年正式的上报国务院审批中间走了不少的弯路。其中包括:(1)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2)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不良发展趋势;(3)各个地区之间缺乏合作,往往只有大政策的关联,没有落到实处;(4)偏重于第二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2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5)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1)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求同存异,重视差异性;(2)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发展绿色产业,节能产业;(3)加强合作力度,出台相应的合作章程;(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区域联动;(5)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民生经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

学者杨光宇4指出在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依然是当下主流的经济发展模块。当前经济发展的日益提速使得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经济协同发展。要尤其重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不能忽略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经济规律。时刻保持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和政策的优势,创新经济模式,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强调“协同”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原则。在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基础上要辐射全国,加强与周边地区甚至全国各个领域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让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不单单只是京津冀地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更带动全国各个省市的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学博士生导师毛汉英教授5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根据当前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协同发展目标和任务,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优势发挥出来,对机制创新的引领作用有待加强,深入研究区域政策保障作用,使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套程度和可操作性得到提高,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杨志荣博士6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详尽的科学研究,她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是三地经济发展问题,其目标应涉及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政府工作等多个层级;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区域空间的整合优化和行政区的重组划分,应将重点置于因经济要素飞速流动和社会高度开放而产生的社会及市场空间里来促进区域整理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只局限

4杨光宇.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5.

5毛汉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01):2-14.

6杨志荣.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06):44-49.

于三地政策上的政府合作,以各地方的自身需求为基点进行考虑,应是采取共同行为的过程;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政策手段超越竞争博弈进行合作就能实现的,而是通过实现自我变革、创新和再造,铸就更完善的协同组织形式。

笔者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华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通过国家战略部署、政策调控和各级人士的大力推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府关注度和人民知行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诚然,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和漏洞,主要集中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均等、各地方并未完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仍存在较为突出的地域差异,但是只要各区域政府求同存异、各领域相关人员齐头并进、人民群众坚持不懈,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将会得以大踏步式前进,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将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和示范力量,是一座新的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