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审题是准确解题的前提, 如何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呢?
一、教会学生审题方法。
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因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就要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审题方法。
如: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每个字读题,画出关键字等。
同时规定把题读懂,一遍不行读两遍,反复读题。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题目的要求,准确理解题意。
二、教会学生观察题型。
如:对于计算题要根据题目的数据与运算符号考虑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应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实行简便计算。
对于应用题,先要弄清题里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再看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必要时画出线段图,最后决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要求学生审题要贯穿整个解题过程。
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
四、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学会审题方法,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总来说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持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升解题的准确率。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能在他们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
所以教师要更新观点,积极实行教学改革,选择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使用算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审题,正确解答第一步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研究
审题,正确解答第一步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研究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正确认真地审题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忽略了这一步骤,直接开始计算或者描绘图形,导致解题错误或者浪费时间。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本研究将探讨小学数学审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小学数学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决定了解题的方向和方法。
正确的审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清晰地制定解题步骤,避免盲目地计算或者描绘图形。
通过认真审题,学生可以更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关键点,从而高效地解答问题。
审题还能帮助学生避免解题中的一些常见错误,比如漏题、理解偏差等。
小学数学中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1.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不断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审题对解题的影响。
可以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只有正确审题才能解题高效、准确。
老师还需给予学生正面的激励,鼓励他们养成正确审题的习惯。
2. 提供多种审题方法审题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关键词标注、逐句理解、自我提问等。
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审题方法,并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同的审题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题目,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 细化解题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可以对解题过程进行细化,把审题、列式、计算等步骤详细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解题步骤。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有条理地处理问题,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
4. 多做例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例题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通过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审题能力和解题水平。
老师还可以每节课都布置一些审题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三、评价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了了解学生的审题能力,老师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评价工作。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
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所谓审题,就是要求会读题,读懂题。
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做到不遗漏,理解题意不偏差。
对于条件和问题的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特别注意不要遗漏了隐含条件。
对于较复杂的综合问题,当学生的审题能力没有形成之前,教师要切实帮助学生分层次地掌握目的数形特点。
多指导,多鼓励,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
对于题中的所给条件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凭经验生搬硬套,应灵活地有效对条件或要求进行恰当的转换,使之变化为教简单的问题,降低解题的难度,使难解的问题变为易解或有典型解法的问题。
如果题中所给的条件不明显,具有隐含条件,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由表及里,去伪求真,使隐含条件明显化。
在学生逐渐形成审题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只有这样,解题的思路才会清晰。
因此,要提高题目本质的能力。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审题习惯,具有很好的审题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实在大有益处。
如何才能做到正确、有效地审题,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我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一、认真研读课题,全面理解题意拿到题后,先不要凭经验盲目做题,这样往往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或者出现本质错误,达不到正确解题效果。
有时解题过程出现曲折,欲速则不达。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研读课题,弄清题意,理解题目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特别是一些关键字、词、句。
对较难懂的题目,要反复研读,直到能清楚地理解全部条件和结论。
只有这样解题才能心中有数,不会出现遗漏问题的现象,找到正确的途径。
二、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数学在很多地方都体现数与形的有机结合,很多代数问题、几何问题,只给题目而没有图形,像这类题目,有效地作图就成了解题的关键,对于几何问题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发挥空间思维能力,运用正确的作图方法,准确地作出必要的图形,为解题提供直观帮助。
有些代数题解题过程不需要图形,但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正确的示意图或者草图,对于分析问题的帮助也很大,有的是必不可少。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研究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研究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开始接触学业的阶段,树立起良好的做题习惯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
一、鼓励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审题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学生学习习惯的建立应该从这里开始。
在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应该启发学生认真审题,了解题目要求,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关键点,并善于筛选、提炼重要信息。
当学生在解答题目时能够认真审题,即可大大降低因误读题或理解错误而产生的错误。
二、注重练习与训练良好的做题习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将练习作为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做题习惯的主要手段之一。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大量的练习题目,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
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充分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便于改进和提高。
三、引导学生建立分类的思维方式分类能力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同时它也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关键。
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类来归纳总结不同的题型,理清数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此外,引导学生使用图形、数字等形式帮助自己理解和解答数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习惯。
四、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习惯良好的做题习惯需要学生在做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尤其要求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准确地记录下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查漏补缺。
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在极短时间内记录下如此多的信息,并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如何整理笔记的技巧。
持之以恒练习,学生可以逐渐习惯整理笔记,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题目。
五、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究精神,有助于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兴趣和愉悦。
小学低年级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思维难度适中,富有探究性的题目,例如如何把乘法分配律运用到这道题目上,或者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等。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规律和逻辑性,懂得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做题习惯。
怎样提高学生数学认真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的研究
怎样提高学生数学认真审题、认真检查的习惯的研究我对这一课题的思考源于一年前的一次学生数学监测试卷的批改,发现有不少的学生的错误是过失性的。
当我把试卷发下去没有评讲,很多学生已经把正确答案改上了。
于是,我就问学生:“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而老师一发下试卷你就把错误改正了?”学生只是沉默不语。
下来以后我又问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说在做题的时候把题看错了,没有认真的检查。
由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做完作业以后认真检查的习惯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做完试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呢?这是我接到这个班以后迫切需要解决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现状调查,深入分析我从四年级接到这个班,共54人,我校是典型的农村中的田园小学,学生均来源于本地农村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家长学历较低,有10名学生家长为大学生,整体素质较低。
数学审题习惯,认真检查的情况调查如下:从现状调查中我发现以下几点:1、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认真检查的意识和习惯。
2、教师没有教给学生如何认真审题、如何认真检查的方法,由此学生不知道怎样才叫认真检查。
3、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家长也没有意识让学生做完作业认真检查,养成习惯。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是学生的无知?是家长的漠视?还是教师的忽视?调查结果让人深思:老师们总感叹学生成绩上不去,怨学生、怨家长的同时有没有反过来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认真审题和认真检查是学生做题必要的习惯,但是审题的方法和认真检查的策略是老师们应该教授给学生的知识。
二、基于思考,开展实践在调查分析和思考之后,我想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认真检查的习惯应从这些方面入手:(一)认识认真审题、认真检查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得知,有不少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和认真检查的意识。
在做作业或考试中,老师让学生认真读题、认真检查,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老师看到他时他看着试卷,有可能只是傻盯着试卷并没有去思考、去检查,学生单纯的以为做完试卷就完成了,自己做的都是对的。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怎么办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怎么办?第一、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很多的孩子性格都是比较毛躁的,心静不下来,导致孩子写作业或者考试的时候,也是很紧张和急躁的。
有些孩子题目都不读就开始写题,这样能做对吗?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好的读题习惯,认真的理解题目的含义。
第二、制定目标并适当奖励。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近期目标,并辅之以奖励措施。
每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这种用目标来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也能帮助孩子逐步乃至最终消灭因粗心造成的错误,从而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
第三、让孩子养成自查的习惯。
每次做完作业,告诉孩子,你先要自己检查一遍,要认真的检查,确认没有错误了,再拿给家长检查。
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孩子对自己作业的责任心,更能让孩子通过检查作业,再梳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增加孩子的认真度。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的原因:原因一:家长的消极心理暗示。
给家长本意上是想让孩子避免粗心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屡屡提及孩子的粗心毛病,这反而给了孩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孩子在一种“我是一个粗心的人”的暗示下,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更加粗心的程度靠近,这对于改掉孩子的粗心习惯也是极为不利的。
原因二:对知识掌握不足。
孩子的粗心看似是一种习惯问题,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对于知识掌握就不够。
比如说,对于某类题型孩子熟练度不够,所以在考场上思考地比较慢,孩子为了提高解题的速度,自然会出现一些错误。
原因三:学习习惯有问题。
有个孩子粗心是因为学习习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说,孩子不喜欢预习、打草稿、写下每一步步骤等等。
有时候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让孩子容易犯错。
还有的时候,孩子在审题上花费的时间少,在解题上花费时间多。
孩子审题不认真马虎时家长不要这么做:第一、对孩子大声呵斥。
孩子马虎做错,你越是对他大吼大叫,他以后犯错的频率不会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不知道是由于太紧张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反正父母对孩子粗心的表现大吼大叫绝对是不可取的。
第二、对孩子的作业大包大揽。
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
小学生如何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1.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这里所指的充分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同学的充分了解。
注重同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同学。
同学的年龄特点、同学已有的知识水平,这些都是准确审题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的充分了解。
一道题目从〔制定〕到解答,知识之间的前后承接是要注意的一点。
当把一道题目出示在同学面前时,教师首先要了解这道题中到底蕴含了哪些知识点,同学解答该题是否已具备必要的知识点来支撑,这就必须要教师对整个学段教材,最起码对某个年级段教材内容要有了解。
2.培养同学认真检查的优良习惯小同学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好习惯,这就特别必须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同学体会到检查的好处,并且结合同学实际状况进行奖励,形成一种氛围。
检查也算是一种关于审题的最后补救吧。
3.多激励多疏导,加强同学意志力数学教师不管是不是班主任,同样肩负着教育重担。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也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特别是意志力的培养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多搞些有趣但必须要耐心的活动,加强同学的意志,克服畏难情绪,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升审题的能力。
2如何提升孩子数学审题能力提升同学的识字量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刚踏进小学的大门,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少,无查字典的能力,依据这些状况,教师可在平常的教学中,积存一些常常出现的字(如:长、短、高、矮、多、少等)。
在开学初和家长共同努力,制作一些简单的生字卡片,利用闲暇时间教孩子熟悉这些字,从而避免同学在常常认不着字的状况下养成审题惰性的不良习惯。
在题目边做批注要想让同学按照您的要求去读题审题,那就要有一套监控同学的手段。
平常我要求同学在读题时,把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圈画出来,比如,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多一些等一系列词,这样有助于同学对题目进行思索和分析。
而我们看到他们画的重点词和标注,就可以知道他们是怎样想的,即使题做错了,也知道他们分析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不是认真分析了,这样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关于同学的状况就会一目了然。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做题的习惯培养学生读题、做题、审题的习惯。
一、认真读题,一字一句,细心审题。
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读题时要分为三步。
(一)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
(二)重点读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的设问,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
(三)返读就是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看所做题目是不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每次做题时,我都要求学生把题目读两遍。
如果是出示在课件或投影上的题,我就用手指着题目,让学生读。
在读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语速适中,不能过快或者太慢,给学生做示范。
读完后让学生自己说说题目中非常重要的词,即找出关键字或词。
大部分题目学生都能找到其中非常重要的词,比如:“从左数……”。
“从左数”很重要,一定要特别注意。
让学生伸手和我一起把“从左数”两个字圈起来,或者让学生自己拿起笔把它们圈起来。
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这道题,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样的过程其实已经把这道题的题意展示给全班的学生,如果是学生自己独立做题,我也要求他们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读两遍题目——圈出重要的字——告诉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通过读题、审题,细心揣摩每题的特殊性,由于孩子容易受思维定势或先前经验或题型的影响,而忽视试题的特殊性。
做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每一个词句,有些题目只有一字之差,就错了,做题时千万不能凭感觉,好像差不多就去做,要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
部分孩子题目还没读完就开始写了,之后发现不对再去改,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因此做题前这就要求我们告诉孩子不要拿起笔来就写,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想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写,怎样写会更好之后再拿笔做题,争取一次写好,尽量少用橡皮。
不断告知孩子做题之前应先读题,读完题之后再开始做题。
二、认真书写,格式规范良好的做题习惯,一是书写要整齐,尽量不要涂改、删除;二是要格式规范。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吴倩(四川省安岳县龙台镇中心小学,四川安岳642350)辛勤园丁每次我拿着错题,问答错此题的学生,总会听到“呀,我抄错数字了!”、“怎么错了呢?哦,我看错题了!”……我们的老师聊起自己的学生,常常说,我们的学生很聪明,只是很粗心,答题目时不认真审题,有时把加号看成乘号,有时把53写成35,有时要求把数从小到大排列,他就从大到小给排列了,有时是题目明明是要算还剩下几分之几,他就是想当然地给算完成了几分之几……这样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
这次期中考试试卷我没有象往常一样进行试卷评讲,而是将试卷发下去,让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纠正。
课后,我让学生对照试卷写:“我的失误在哪里?”。
在我统计学生期中考试的反思后,我发现全班65个学生就有60个学生谈到失误在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的错误。
这个比例足以说明了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
要提高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
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同时我们深知: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更是一项首要任务。
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明确审题的重要性比起我们平时在课堂上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再三强调的方法,可能一些实际操作体验、或是学生的亲身经验,效果会显著得多。
如每周对自己作业的错误进行一次回顾,错误原因归类,并让学生自己统计小组内因审题造成错误的比例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审题的专项训练,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节练习课上,一位老师在给每个学生发试卷后,下面的学生就埋头苦干起来了。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陈御娜一、审题的重要性要完成作业,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审题。
审题是正确完成作业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出现错误,并不是说题目不会做,而是理解不了题目的意思,也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审题的技能。
所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成了必不可少的习惯。
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1、养成指读、多读的习惯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弄清题目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但是上很多学生做题时都急于完成,立即列出算式,导致的错误。
出现错误的有:(1)没有弄清题意。
(2)审题时漏看、错看已知条件的问题。
(3)看不全题目中条件。
(4)找不题目中隐蔽的条件,等等。
比如:一年级的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题目直接给出两个条件,直接两个数相加就好。
二年级问题依然是一共有多少?但其中条件需要先求出,才能进行计算,但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审题不仔细,急于列式,只关注问题,没看清楚隐蔽的条件,导致了错误。
解决的方法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放慢速度,连读两遍,养成指读的好习惯,能将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达到手眼合一。
2、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是处于发展阶段,尤其二年级,处于低年段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
对于题目中的文字和隐含的条件都不能正确理解,有时还由于粗心看不到条件。
比如我们这学期期末复习,学生完成的以往调研卷,先是一个已知条件,然后配图,学生就没看到文字的已知条件,只看到图,导致题目无法解决。
解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题目时划重点、做记号,标记出其中地一些重点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
总之,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能提高审题的能力,正确解题。
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老师不断地分析指导和学生的多加练习和巩固,才能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问题的提出认真审题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通过细心、认真的观察,抓住关键的信息,认识问题的本质,合理地选择解题方法,是长期的实践和应用形成的形成比较稳固的学习行为。
中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审题习惯是能看清题目的要求,看清题目的算理和运算顺序。
能够完整、正确地理解题意,做到不忽略试题中部分信息,不误解题意。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使用不尽。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可以让学生摆脱过去一目十行、看到问题就简单加减乘除的毛病,学会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怎么做、怎样做,以很好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做题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二、原因分析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就目前学生整体的审题习惯来看,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的审题习惯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从主客观角度来讲,大致有教材、教师、学生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教材课改后的教材,相当重视提供丰富的情境素材供学生学习,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题材涉及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
这些固然从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索、交流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但从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把握、呈现教材的能力、技巧提出了考验。
对于学生来讲,题目的呈现大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就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稍不认真就会出现审题错误。
(二)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合理担当好这一角色,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审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班级里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越简单的题目,越容易出错。
部分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往往都把出错的原因归结为马虎、粗心大意、没认真审题等等。
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认真审题能力的缺失。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真审题能力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认真仔细,读准确。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司空见惯的问题。
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
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二、咬文嚼字,读懂题。
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是学会审题的最高境界。
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在此处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会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
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分三步读:第一遍阅读要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为流利阅读扫平障碍,第二遍,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重点词语。
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已达到理解题意。
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
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时,一边圈圈点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
当然,所谓的大声朗读只能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真正考试时只能是默读。
<!--[if !supportLists]-->三、<!--[endif]-->强化训练,及时鼓励。
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老师都发现很多孩子都缺乏认真的品质,更缺乏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就交,好像只要写完了就万事大吉了。
可交上来的作业总是这错那错,而改错又要跑几趟,老师指一个改一个,同样的错误就不知道一起改。
反思了他们错误的原因,平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
一、要认真、正确地审题。
正确审题是做对题的关键。
要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在审题时,把重点的字、词点出来,要明确题目让我们做什么;一道题到底有几个要求,每个要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步一步地有序完成。
如:在估算部分的《课外作业》上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先估算,再准确计算,很多孩子都想当然地估算完了了事。
在学习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时,有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给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两条不同的高,由于学生不认真审题,不是只画了一条高,就是画的两条高都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所以教师得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审题。
只有在典型题例面前,才更有说服力。
二、要教会学生检查题目的方法。
很多学生所谓检查就是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其实是走马观花,一点用处也没有。
不同的题型检查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不要看自己的答案,重新做一遍,看是否和刚才做的一样;计算题则要用验算的方法检查:可以重算一遍,也可以利用逆运算检验等,如果是方程,就把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应用题必须先弄清题意,再从问题入手,分析应用题,列式是否正确,同时更不能忽略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等,当然也可以根据题意将求出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
这些方法在考试时尤其重要有效。
三、让学生在改错前先找错误原因改错前先找错误原因的方法,广泛适用于平时的作业中,如果有条件面批,就让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当然,错因要坚决杜绝“粗心”、“不认真”“做错了”等毫无意义的字眼,这些都浮于表面,没有实际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调查报告计划一、调查背景现代数学教学中,学生大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各个知识点,但在实际操作和解题时,却不尽如人意。
很多时候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会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
学习数学,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审题习惯差的问题,是需要去关注与解决的。
因为学会正确地审题习惯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获得成功。
让学生摆脱过去一目十行、看到问题就简单加减乘除的毛病,学会读懂题目,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怎么做、怎样做,以很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调查目的通过审题的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1.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审题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抽象性数学关系同时,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也进一步地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的同时,同时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
三、调查对象六班全体学生四、研究内容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习惯:1.培养学习阅读数学题目的习惯。
2.通过阅读数学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量。
3.让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学习习惯。
五、调查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具体采用如下方法:1.前期研究内容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从多角度收集情报资料,通过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开展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归因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行为特征,找准研究的突破口。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提高计算能力的指导,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学习习惯,促进良好学法的形成。
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逐步完善指导教学方案和实施策略。
3.个案研究法,对某些教师和学生在研究实践中的创新、发现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
良好的审题习惯 正确的审题方法
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在考试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没有认真的审题,导致考试过后的成绩不理想。
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去避免,以下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的一些方法:一、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的习惯:据学生反映,考试时心理紧张,眼花缭乱,读题时,不是多读,就是少读几个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题目的意思搞错。
那么我们平时作业、考试就要培养学生稳定情绪认真读题,读题时最好用笔指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的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
二、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反复推敲的习惯: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字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抓住重点字词句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途径。
比如看到“多”或“少”这些重点字就要想到什么跟什么比,哪个大哪个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
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分析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动手的习惯。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通过分一分、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拆一拆等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动手操作实践,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实践的习惯。
其次,要培养学生把实践与思维结合起来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的习惯:有了审题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让学生认识到不认真审题的缺点,然后下决心要改正缺点,认真审题,从思想上要转过弯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掌握良好的审题方法呢?学会“一读、二敲、三述、四拟”的审题方法是培养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核心。
一读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初步了解题意,让学生养成认真、仔细、全面、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快速准确收集、提取数学信息。
二敲就是对数学术语及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句仔细推敲,让学生边读边圈画题中关键字词,提醒自己注意,化解细小障碍,正确理解题意。
三述,就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并提炼题意,抓主干缩句,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生数学学习的好坏,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证他们更好地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这里我要谈的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在数学中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相当重要。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练习中的很多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
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认真审题就是要求学生对需要解答的题目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与思考,然后再确定解题的策略。
比如,对于计算题要根据题目的数据与运算符号考虑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否应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对于应用题,则要弄清题里的已知条件与问题要求,再看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最后决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并且还要看给出的应用题是哪些类型的应用题。
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题选择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与速度。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问题,则要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思考与解题有关的公式,找到相应的条件与数据,并搞清楚计量单位,需要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中存在的几何图形与现有实物,来帮助自己解答有关的题目。
对于不同题型的练习,要有不同的审题方法。
如判断题,则要弄清楚题目里面的每一个字、词、符号的含义,与已掌握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凭靠自己的第一印象或对概念的断章取义来盲目判断。
选择题先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在求出正确答案后直接进行选择,也可以用排除法间接进行选择等等。
审题,不只是在解题开始前所需要的,在整个解题过程中,也要随时进行。
教师要培养学业生具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要求学生如何认真审题的过程中,自己在教学中,还应该做出审题的示范,从每一个环节抓起,同时,还要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审题的好处,积累审题的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