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4283e03227916888586d709.png)
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大致包
括以下三个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内容: 中 其一是产品设计,从家具、 编
餐饮、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到 汽车、飞机、电脑等高新技术 艺 产品,都属于产品设计的范畴; 术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造型艺术 种 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工业 类 产品艺术化。
的总称。
工艺美术直接受到物质材
料和生产技术的制约,具有鲜 中
编
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 艺
工艺美术品的范围极其广 术
种
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 类
三大类:
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
常生活实用品,这些用品多是 中 编
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或者
艺
说,它们是在实用的基础上兼 术
有观赏的功能,如漂亮的绣花 种
工省料和降低成本,使其具有 种 较低的消耗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类
二、表现性与形式美
实用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 中 艺术,它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 编 的再现性,而是注重表现某种 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因此, 艺 表现性是实用艺术一个重要的 术 美学特征,也构成了它与戏剧、 种
类
小说、电影等再现艺术的根本 区别。
枕头、美观的玻璃器皿等;
类
另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
品,它们采用的原材料一般 中 比较普通,工艺比较简单, 编
价格也比较便宜,既可供实 艺 用,又可供观赏,如竹编器 术
种
件、草编器件、泥塑、木雕、 类
剪纸等;
再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
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
![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https://img.taocdn.com/s3/m/5f77d3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9.png)
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汇报人:日期:•建筑的时代性•建筑的文化性•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建筑的时代性1 2 3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进步建筑与时代背景古典主义以高耸入云的尖顶和彩色玻璃窗为特点。
哥特式文艺复兴现代主义01020403简洁、功能主义,注重材料和技术的创新。
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强调对称、和谐与比例。
注重对称、透视和比例,强调人体的和谐。
建筑风格的演变现代建筑与当代社会可持续性现代建筑强调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功能性现代建筑更注重空间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率。
多元化各种文化、风格和技术的融合,使现代建筑更加多元化。
社会参与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也是现代建筑的重要考虑因素。
02建筑的文化性01传统建筑02文化符号03文化教育建筑与文化传承东方建筑西方建筑热带地区建筑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以石头、混凝土等为主要材料,追求立体感和雕塑感,注重建筑的比例和对称。
典型代表包括古希腊神庙、古要考虑通风、遮阳、隔热等因素,如东南亚的竹屋和草屋。
建筑中的象征与隐喻政治象征社会象征文化隐喻03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的结合建筑在时代变迁中的文化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传统建筑文化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制定保护规划、开展宣传和教育等,确保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和发扬。
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创新现代建筑在追求时代性的同时,可以从传统建筑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新与拓展。
例如,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手段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当代建筑中的文化表达地域性建筑风格的弘扬现代材料与技术的运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建筑设计与解读多元文化的交融建筑设计的跨文化理解与沟通04建筑的时代性与文化性在实践中的应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时代性与文化性考量城市规划的时代性城市规划的文化性建筑设计的时代性建筑设计的文化性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方法与途径立法保护资金投入教育普及活化利用在建筑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意识,引入当代建筑设计的优秀案例,使学生掌握现代建筑设计的前沿知识和技能。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
![大学美学原理复习资料 (完)](https://img.taocdn.com/s3/m/c3a31d1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f.png)
美学原理复习资料绪论(填空)什么是美学?(一)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的几种学说:1。
艺术哲学(黑格尔)2。
现实美(车尔尼雪夫斯基)3.审美主体(西方现代)4.审美关系(中国当代)(二)美学是以人类的审美关系为对象,研究一切审美对象的一种带综合性质的人文科学。
它主要涉及四大领域: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关系以及人类的创美活动,其中尤其是艺术活动。
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关系。
第一章美学的发展概况(填空,名解)一、在西方,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次高潮(代表人物+观点):1、古希腊到十九世纪:毕达哥拉斯-—美是和谐与比例,美就在事物本身.苏格拉底——①实用就美。
②相对主义的观点: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美。
柏拉图——美是绝对的。
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主义”、法国的“启蒙主义”以及德国的“理性主义”等各学派都使美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3、1750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以鲍姆嘉登的《aesthetics》(美学)一书的问世为主要标志,他被誉为“美学之父”。
4、▲十九世纪经过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的充分发展使美学成为一个极为庞大、内容及其丰富的美学理论体系。
在十九世纪马克思的实践美学的观点(从人类实践的脚步)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另外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也具有革命性意义。
5、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德国的费希纳的实验美学、利普斯等人的“移情说”、法国丹纳的“艺术社会学”等等学派开始了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哲学美学也由此走向科学美学的广阔道路。
6、▲20世纪,诸如表现主义美学、自然主义美学、形式主义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符号论美学、结构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社会批判美学等等。
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都在自己的著述中阐述了各自的美学思想。
先秦以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东汉时哲学家王充的《论衡》南朝梁时刘勰的《文心雕龙》唐朝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以及历代的《书论》《诗论》《画论》《诗话》《词话》《曲话》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特点主要有:1、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2、艺术美学的成果非常显著3、对风骨。
建筑艺术的特点2
![建筑艺术的特点2](https://img.taocdn.com/s3/m/23cc726da45177232f60a2ee.png)
节奏 …… ?
欧洲古堡:造型,材质
三、建筑艺术欣赏——2.欣赏和讨论
性格、造型、结构、风格、色彩、环境、材质、空间、装饰、节奏?
欧洲古镇:风格,色彩
三、建筑艺术欣赏——2.欣赏和讨论
性格、造型、结构、风格、色彩、环境、材质、空间、装饰、节奏?
古埃及金字塔:造型,结构
三、建筑艺术欣赏——2.欣赏和讨论
性格、造型、结构、风格、色彩、环境、材质、空间、装饰、节奏?
美国国会大厦:风格,节奏
三、建筑艺术欣赏——2.欣赏和讨论
性格、造型、结构、风格、色彩、环境、材质、空间、装饰、节奏?
现代建筑名作范斯沃斯住宅:空间、材质
三、建筑艺术欣赏——3.如何评价一座建筑
综合方法: 用多重的标准去衡量一座建筑; 从它的性格、造型、结构、风格、
建筑的三要素: 实用,坚固,美观。
三、建筑艺术欣赏——1.建筑的审美特征 建筑有哪些审美特征?
(1)性格美 (2)造型美
(3)结构美
(4)风格美 (5)色彩美 (6)环境美 ……
三、建筑艺术欣赏——1.建筑的审美特征 (1)性格美
法国朗香教堂:神秘而引人遐想的宗教建筑
三、建筑艺术欣赏——1.建筑的审美特征 (2)造型美
吴哥窟的建筑可分东西南北四廊,每廊都各有城 门,吴哥窟在结构、比例、均衡、雕塑上的完美 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古迹之一。虽然已成废 墟,但是这座建筑还是很壮观,很难想象在它全 盛时候的磅礴气势。它不但是金边最具代表性的 古迹,更被列为人类文明七大奇观之一。
日本代代木体育馆
• 整个设计线条没有直角直线,多是悬索柔韧 的弧度,的是浮世绘中海浪 卷起的神秘,是伞下艺伎唇边漾起的优雅, 是樱花盛开的富士山下裙裾飘动的风情…… 出自丹下的代代木体育馆更多的是以现代的 造型体现古老的东方精神。特异的外部形状 加之装饰性的表现,似乎可以追溯到作为日 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 原始的想象力。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60823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9.png)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摘要】中国现代设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性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本文从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以及民族创新精神等方面来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民族性不仅体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更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传播方式。
未来,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创新化,为中国设计注入更加丰富多彩的元素,推动中国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中的更好发展和表现。
通过对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持续发展和重要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设计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现代设计、民族性、传统文化元素、民族艺术形式、民族色彩、民族建筑风格、民族创新精神、持续发展、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逐渐传入中国,对传统的工艺和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
随着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进入了现代化的轨道。
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工业设计是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工业设计事业的发展。
此后,中国的设计领域逐渐扩大,涵盖了建筑、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多个领域。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设计开始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与认可。
许多中国设计师开始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在作品中展现出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风格。
从传统文化的启发和借鉴中,中国现代设计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在国际设计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为中国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1.2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意义在中国现代设计中,民族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中国设计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抓手。
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与理解
![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与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d90a02c70912a21615792962.png)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建筑总是以物质需求为先导的,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教皇亚历山大有句名言:“真的有价值的是实用,华丽的光环确实跟感官借来的。
" 的确,就大多数建筑物而言,人们特别是使用者习惯于要求建筑本身首先应符合使用的要求,进而考虑经济、美观的因素,以达到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作为一门艺术,建筑除了具有自身的物质性以外,还具有一定的精神性,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结合统一,建筑艺术之中,精神性和物质性之间的比例不是均等的,而是各有侧重。
有的建筑物质性特强,而精神性却难以表现,如仓库、车棚、厂房、水塔等;有些建筑精神性略有提高,如学校、医院、办公楼等;有些建筑的精神性偏重,如博物馆、剧院、美术馆;还有些建筑精神性处于主导地位,如教堂、宫殿、寺庙、园林等。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只有精神性,而无物质性的建筑,如纪念碑、纪念塔、雕塑等,像西格拉姆大厦只单纯的表现出了人们的精神依托,毫无任何物质用途。
就建筑而言,精神性越高,其本身就越趋向艺术性,艺术价值也就越高。
建筑,它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
从而可知,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物质生活环境,即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也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或从事其他活动而创造的空间环境。
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雕刻、花纹、庭园、家具陈设等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d695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e.png)
从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世界性谈建筑设计认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建筑艺术也自有独特的民族性格。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现代建筑不仅要注重传承民族文化,还要面向世界,具有世界性。
探究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对于加深对建筑设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来谈一谈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
中国建筑自古以来就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尊重自然环境。
传统的中国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木柱、木梁、斗拱等元素都富有中国特色。
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朴实、典雅的特点。
中国建筑也倡导了“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这种道德伦理的体现也影响和体现在了传统建筑中。
而在现代社会,中国建筑依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与发展。
例如独特的园林式建筑设计,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等,这些都是中国建筑的民族性特色的体现。
中国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传承和发扬传统建筑的民族性,同时也在追求世界性的设计。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建筑设计要融入全球的潮流,吸收各地优秀的建筑成果,形成世界性的风格。
中国现代建筑在设计风格上已经有了很多的突破,既有传统元素的传承,也有现代元素的加入,同时结合世界各地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使得中国现代建筑具有了较强的世界性。
国家大剧院(俗称鸟巢)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它采用了非常现代的建筑设计语言,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又采用了传统园林的手法,使得鸟巢即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底蕴,又能与世界一流的建筑媲美。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世界性。
中国现代建筑在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探索中不断寻求平衡,不断尝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发展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风格。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设计者需要具备对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敏感性,同时也要有全球化视野和开放心态,以适应全球文化和技术交流的趋势。
建筑设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也反映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等方面。
在建筑材料上,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环保性、可持续性,对传统材料的运用和创新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12fa91e227916888486d7fb.png)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写意的山水园景
异域风情
古罗马式
罗曼建筑 哥特式
巴洛克式
罗马万神庙——古罗马式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古罗马式
古罗马式建筑艺术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 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 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 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 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 很好。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 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 空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乃“园林之城”, 素以众多精雅的园林名闻天下。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竹楼
少数民族特色建筑——土楼
拙政园——四大古典名园之一
我国古代寺庙之一——佛宫寺释迦
古代陵墓
宫殿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独特的单体造型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巴洛克式建筑简介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 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 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 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 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 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 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 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罗曼建筑
罗曼建筑——罗马风建筑
罗曼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 一种建筑风格。罗曼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 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马式建筑、似罗马 建筑等。罗曼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
建筑设计时代诉求论文
![建筑设计时代诉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6d3c315b7360b4c2e3f6435.png)
浅谈建筑设计的时代诉求【摘要】伴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这与我国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
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之中遇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对建筑设计的时代诉求作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建筑设计;理念;时代诉求伴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与我国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
所谓“设计”即是指“对一个事物的造型、结构、功能和审美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性的规划”。
设计理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发展的成账。
纵观,世界建筑物的整体发展与我国建筑物的发展还具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从一个侧面的说明我国目前建筑设计理念与世界建筑设计主流趋势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在普遍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建筑发展的基本国情进行创新,加强对于社会建筑业设计发展趋势的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理念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合相关材料,笔者认为目前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以下几个方面要求将表现的更为显著。
1 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二十一世纪,人们加强了对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进而使得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
这种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领域,也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基本要求。
尤其人们生产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往往都渴望回归自然,更期望与大自然有着更为紧密的接触。
因此,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无疑是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较强的趋势,这是与资源的消耗以及人们意识的提升紧密相关的。
同时,从许多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来看,人们往往把生态性与建筑设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例如,日本传统建筑之中的生态理念在于将建筑视为大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多采用水平的线条和朴素的材料,通过大面积开窗、阳台和长廊等将生活空间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进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e34c2ff00bed5b8f31dc8.png)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2及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艺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2.雕塑艺术:雕塑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
3.摄影艺术:是一种现代的造型艺术。
它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现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4.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5.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6.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7.园林艺术: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二)填空题1.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_基本特征_。
雕塑艺术更是在_三度空间_里创造出立体的形象。
摄影艺术是一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_造型_艺术。
2.造型艺术具有造型性与_直观性_、_瞬间性_与永固性、再现性与_表现性_等美学特征。
3.从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来看,可以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_造型艺术__、_表情艺术_、_综合艺术_和_语言艺术_。
简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简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3761b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0.png)
04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未来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趋势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艺术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民族 的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和接受。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为艺术创作和展示提供了 更广阔的平台,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跨越国界,走向 世界。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形式呈现多元化 趋势,不同民族的艺术相互借鉴和影响,形成新的 艺术风格和流派。
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02
01
03
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助于推动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
艺术家们通过借鉴不同民族的艺术元素和文化符号, 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融合与创新有助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舞台,同时保持 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未来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展望
手法也不断更新和演变。
世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世界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 重要价值,能够促进人们对不同
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审美体验
世界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 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社会功能
世界艺术具有社会功能,能够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推动社会进 步和发展,同时也能为国际交流与 合作搭建桥梁。
传承性
民族艺术往往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
民族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文化影响
民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该民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信 仰、道德观念、审美标准等。
历史演变
民族艺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 和文化交流。
民间艺术与精英艺术的互动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40ed19a21614791711288f.png)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论述题]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参考答案: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2:[论述题]从哪几方面说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参考答案: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文字、声音、线条、色彩、画面等构成了艺术语言的层次;艺术形象的层次则可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第三个层次,即艺术意蕴,它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3:[论述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
参考答案:建筑具有许多社会文化的属性。
一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
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如帕特农神庙与雅典卫城)。
二是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大的差别。
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差别就更明显。
象上边欣赏过的天坛与现代的江南民居就具有相当大的差别。
所以,欧洲人把他们以石料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古代建筑称作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对于一个城市,可以说是象征和标志,一个城市是否兴旺和发达,建筑起着门面的作用,这几年,我们发展相当快,万丈高楼平地起。
今天我们了解了建筑艺术,对于建筑艺术,已经不再陌生,我们可以以专业的方式去欣赏这些建筑艺术。
4:[填空题]我国古代的散文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一种与、相对立的文体,包括经、史、传等各种散体文章。
参考答案:建筑具有许多社会文化的属性。
一是它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形式。
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建筑形式的地域差别。
同一民族,由于地域条件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一样(如帕特农神庙与雅典卫城)。
形容建筑艺术
![形容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5e590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f.png)
形容建筑艺术摘要:1.建筑艺术的定义与特点2.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3.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4.建筑艺术的社会意义5.结论正文:1.建筑艺术的定义与特点建筑艺术,指的是在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性。
建筑艺术具有实用性、审美性、技术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实用性指建筑物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审美性要求建筑物具有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技术性是指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需要遵循建筑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规律;时代性是指建筑艺术需要反映出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
2.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建筑造型、结构、空间、色彩、装饰等。
建筑造型是指建筑物的外观形象,如古典、现代、民族等风格;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体系,如框架、桁架、拱等;建筑空间是指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织,如开放、封闭、半开放等;建筑色彩是指建筑物的色彩搭配,如淡雅、鲜艳、温暖等;建筑装饰是指建筑物的附加装饰物,如雕刻、壁画、图案等。
3.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建筑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而不断演变。
从古至今,建筑艺术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现代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风格。
每个时期的建筑艺术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科技水平、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4.建筑艺术的社会意义建筑艺术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首先,建筑艺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可以传播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其次,建筑艺术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塑造城市的特色和风格;最后,建筑艺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结论建筑艺术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审美性、技术性和时代性的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多样,历史发展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
![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https://img.taocdn.com/s3/m/ef41b1d7360cba1aa811da36.png)
艾叶之上,悬挂于门首。
除了门首,厅堂和寝室也不容忽视。清
代,《熙朝乐事》记载,民间以菖蒲叶、艾叶
植于厅堂花盆中,盆上缀以五彩纸笺和灵符。
许多门窗还张贴于寝室床榻和婴儿摇篮处;
又以众多大蒜联结成长串,上面粘贴虎状的
剪纸,悬挂于房帐前。
《黄帝内经·素问》是现存我国最古老的
医学典籍,约成书于战国时代(前475-前221
要用客观的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期
门等著名石窟均开凿于此时,南北各地广建
更为深远,尤其是对日本、朝鲜等周边邻国
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首
寺院。印度传来的佛传、佛本生图充满了各
的强势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同时我们看到
先,对待我们的民族传统要重在继承和发扬
64
端午传统民俗工艺
Folk Arts and Crafts for Dragon Boat Festival
近,不难发现原来那些熟悉的传统文化不知
响使双方都受益匪浅,但总是科学技术具有
的保镖和牵马人,或为游历各方的商人和艺
不觉中正一天天离我们远去,民族文化确实
优势、精神文化优秀的一方起着主导作用并
人。在主要是西方和周边国家向唐朝学习的
被淡化有些甚至被取代了。当前深深困扰着
可以影响和改变弱势的一方。在我国历史上
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经国人形
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审美和消费时尚。随
民族的文化相遇并发生碰撞,这时双方的民
象,其中包括远在地中海沿岸高鼻深目的欧
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一天天向世界先进水平靠
族文化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
洲人和黑人,他们的身份或为唐朝达官贵人
术
时代与精神文化有关的各方面特征,如社会
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民族性
![论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和民族性](https://img.taocdn.com/s3/m/c57af38902d276a200292e54.png)
蹈 ,绘画 ,戏剧 ,能 够 表 达 赞 成 的 ,厌恶 的,服 从 的 ,对 立 的 情 感 ;而建筑 艺术 是通 过改变 使用 者的环境 ,来表达 一 定的场 所精 神 , 庄 严 雄 伟 , 明 快 爽 朗 , 富 丽堂 皇 ,简 洁精 致 等等 。
古代希腊 的建筑 ,立面风格 呈现出一种清 朗明快 气氛 ,透 出一种 诸神 与平 民狂欢 的背 景,是雅典城 邦制 国家 的上层建筑 的一种 意识形
态 的 表 现 。 最 典 型 的 , 就 是 雅 典 卫城 。 普 鲁 塔 克 说 : “ 腊 时 代 的 希
建筑 物 ,都 是短 时间 建成 ,经 过悠久 的岁 月 ,任不 失其 价值 ,因此 ,
排 ,组 成 了 城 市 里 的 不 同区 划 , 以适 应 生 产 、 生 活 、 商 业 的 日常 需 求 。
术性 却要 服从 于建筑 技术 的物质 条件 。没有 与之 相匹 配 的物 质条 件 , 再 好 的 建 筑 艺 术 也 只 是 “ 上 画 画 ,墙 上 挂 挂 ” 的 宏 伟 蓝 图 。远 远 纸 没 有 实现 的 能。 一座 建筑 物 ,一旦 打造 出来 ,就是 五 十 年以 上的
使 用 年 限 ,成 为 所 在 地 使 用 者 生 活 中 不 可 分 割 的 一 部 分 ,没 有 艺 术 性 的 建 筑 物 ,就 是 生 活 在 我 们 环 境 中的 庞 然 怪 物 ,就 是 我 们 每 天 必 须 面
对 的一个 潜 意识 中的 “ 特 曼 ” 奥 。所 以,从 这一 点 来 说 ,建 筑 艺术
和 其 他 表 现 形 式 的 艺 术 , 具 有 完 全 不 同 的 对 生 活 的 反 映 : 音 乐 ,舞
论建筑设计的传统、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
![论建筑设计的传统、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https://img.taocdn.com/s3/m/c263a7ba69dc5022aaea00a6.png)
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教研探索论建筑设计的传统、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袁涛民族性和世界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敏感的话题。
尤其在设计领域,怎样对待这两性,怎样继承与发展,怎样使两者很好的融合,为现代设计服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哲理和每一个设计师的使命与责任。
建筑设计 民族性 世界性 传统 时代特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的文化和现代设计要走向世界,为其他民族所喜爱,必须具有强烈的中国特点和中华民族个性,在文化交流和现代设计中,只有在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展示民族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样的文化和设计才能走向世界。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在灿烂而浩瀚的中华文明中,精美独特的民族建筑设计独树一帜。
闻名于世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独领风骚的皖、苏、浙民居,以及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五大民居的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和客家围屋等民间建筑。
它们或宁静壮美,或玄机暗藏;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回廊迂转,庭院深深;机关算尽,巧夺天工。
是世界建筑设计史的奇迹。
就其展示的民族设计特色而言,它是中国的;就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它是世界的。
它们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民宅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因为它们独特的民族特征,时代意义和赋予哲理性的设计才使它们走向世界。
它再一次阐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设计哲理的正确性!设计文化的民族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不同的民族文化。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设计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民族的心理共性。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环境造成的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制品中。
设计文化的时代性。
一个民族共同形成之后,便形成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历史进程的不同阶段上,该民族文化分别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性特征,主要反映在设计文化的组织制度和物质外层上。
建筑概论(第三章)
![建筑概论(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a27f3344336c1eb91a375d16.png)
干阑式建筑
最后说自然资源问题。世界上的建筑,形式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材料的不同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古代社会技术落后,交通不发达,所 以建筑往往就地取材,自然性加工后就直接应用。 但是,建筑的地域性差异还包括许多人的主观因素,如北京颐和 园的昆明湖,就有点模仿杭州西湖;而其中的万寿山后面的沿河一街, 名曰苏州街,即模仿当时苏州之市井格局。颐和园东北部有个小园叫 谐趣园,也是模仿江南园林,即无锡的寄畅园。
当今的时代,技术发展的更快了,不断出现新的建筑品种,如薄 壳、悬索、折板、张力结构等等,使建筑形式丰富多彩。建筑材料也 不断创新,如玻璃幕墙、铝合金材料,以及大量的表面涂料等等,使 建筑形式不断创新。
第三节
建筑的文化艺术性
建筑作为文化来说,有它的两个独特的性质而不同于其他的文化 门类。其一,建筑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其二, 建筑既表达着自身的文化形态,又比较完整地映射出人类文化史。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作用还包括着对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建 筑的这种文化“功能”,它的表现形式即为建筑艺术。
Hale Waihona Puke 建筑的历史性是与人类的历史发展是一致的,这就叫同步性。 建筑的历史发展,往往有一种连续的特征(或现象)。我国在1 9世纪以前,一般住宅都是单层的四合院式的,到后来,随着时间的 推移,中国的住宅建筑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再说古建筑与新建筑的协调问题。所谓协调,就是古今两者有联 系,古今两者在同一个环境中相互和谐。但古今建筑关系,有两个相 当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是如何继承传统,如何革新和创新;而是如何 协调古今建筑,如何保护古建筑及其环境。
建筑的地域性的差别原因,可以归纳为主客观两个方面。其客观 因素大体有:气候、地貌、生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其主观因素大体 有:社会的结构形态和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 及技术水平,以及相邻地区的交往程度。 首先说气候条件 其次说地貌,地貌是指地面的形态,如地形的高低,土质的软硬, 地面面积的大小等等。 第三说生态,生态是指生物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习性,同时也指 许多生物共存于这个区域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建筑是一种实用艺术,是凝固的音乐,民族的史诗,时代的缩影!纵观历史,环游世界,我们总是能从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创造的建筑中看到其被赋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
在人类历史的最初,建筑或许只是一个以满足人们居住的空间,这正如《墨子》描述的那样,建筑只需要“高足以辟润湿,旁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就行了,可是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建筑便很快超越了单纯居住的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从而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实用艺术。
由于建筑受产权所有者的制约和建筑功能性的制约,建筑师本人必须把自己融合在某一时代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中。
再加上建筑艺术创作的抽象性,使得建筑师主要不在于表现他本身的艺术个性,而在于更为本质、更为概括地反映群体文化精神面貌,包括科技水平、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伦理思想、民族性格、宗教感情等等。
所以建筑艺术在本质上是和某一时代、社会群体文化心态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一个成功的、优秀的建筑,它的造型和风格,总是那个时代社会的造物和结晶,因此建筑艺术也被赋予了深深的时代性和浓浓的民族性。
一、建筑艺术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创造除了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建筑,同时也其在所创造出的建筑中展现了本民族的风俗、文化,闪烁着其智慧的结晶!
如果你读过戴望舒的《雨巷》,你一定能感受到诗中那条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悠
长悠长的雨巷;如果你钟情于法国,你一定知道所谓的枫丹白露,你一定沉醉于夕阳下的塞纳河,你一定很想领略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如果你醉心于神秘的埃及,你一定很好奇尼罗河畔古老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
如果你心驰神往历史悠久的东方,你一定很想穿越时空,走上雄伟磅礴的长城,走进壮丽辉煌的故宫……江南的雨巷,法国的枫丹白露、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埃及的金字塔、神庙、方尖碑,中国的长城、故宫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每个民族智慧结晶和风俗文化的缩影,诸如此类的优秀的建筑艺术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所以在建筑艺术的表现上也是千差万别的。
比如,中国古代建筑,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品格,即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礼”一直贯穿于其中。
在建筑方面,礼成了传统礼制的一种象征与标志,大到城市、建筑组群、坛庙、宫堂、门阙、庭院、台基、屋顶形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小到斗拱、门钉、装饰色彩等,都纳入礼的规制。
辨尊卑、辨贵贱的功能成了建筑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
从周代开始,已经出现了建筑的等级差别,《考工记》记述了西周的城邑等级,将城邑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和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规定王城的城墙高九雉,诸侯城楼高七雉,而都城城楼只能高五雉等等。
再比如具有鲜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巴黎圣母院,由于它采用了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结构等,形成了统一向上的旋律和高耸削瘦的整体风格,这样就很好地表现出一种虔诚的向往和与上天接近的意思,并且在平面设计上采用十字架来象征基督教精神。
再比如远近闻名的泰国大皇宫,在大皇宫里其中最大的一座叫节基殿,它是拉玛五世王于1876 年修建的。
这座宫殿主要根据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风格来设计,但顶部却采用了纯泰国建筑的屋顶,典型的泰国 3 座锥形尖塔风格。
从这里我们便不难看出:在泰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总是把尊贵的东西放在高处,把低微的放在下面,这是一个民族的特性,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
强调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大爆炸的当下,注重建筑艺术的民族性有积极的意义。
有这么一种说法我是十分赞同的,越是民族性的越具国际性。
试想,如果我们一味地与外来文化趋同、融合,一味地只求同,不存异,那么我们将看不到各种风格迥异建筑艺术,我们将失去因民族性而大放异彩的各民族的智慧结晶。
二、建筑艺术的时代性
一个时代的建筑可能达到的水平,总是由那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比如在古埃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就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在古王国时期(第一时期),建筑物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这是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材料是石头,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石料加工、测量与起重等技术。
在中王国时期(第二时期),这一时期是被公认为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
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
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不归属于严格的“商业城市”)。
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
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
而在新王时期(第三时期),这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
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