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读后感(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江战役》读后感
《湘江战役》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看了一本长征日记这本书,也看了长征中的一些著名战役。其中,我着重于了解了湘江战役。就是发生在我们广西全州县,据称说是长征中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役,红军损失了2万多人,战斗空前惨烈。看了以后感触很大,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与看法。
1、内部团结是很重要的,如果内部不齐心,不团结一致,即使表面再强大,也会被人有可趁之机。湘江战役之前,蒋介石已明白了红军转移的方向,天是他调集中央军、湘军、桂军、粤烟26个整编师共30万人马,设计了第4道封锁线,想把红军歼灭在湘江以东。但当时国民党内部不团结,貌合神离,各怀心思,那些地方军都不愿和红军硬碰硬,各自都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只想把红军赶离自己的境内。蒋介石也打着他的如意算盘,他想让地方军和红军打消耗战,两败俱伤后,他好坐收渔人之利,让他的嫡系部队中央军乘虚直入收复地方。由于他们各自都心怀鬼胎,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投的兵力虽然号称有30万人马,而红军当时只有5万多人,虽然力量悬殊,可是最终国民党没能歼灭红军。而当时红军的先头部队红一军团和红3军在左右两翼掩护,他们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用血肉之躯硬是在狭窄的地域堵住了数倍于自己的国民党的围攻,硬是在国民党的重围中拼出一条血路,掩护中央纵队过了江。可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是很重要的。
2、要有正确的领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在湘江战役之前,毛泽东就得知蒋介石派重兵守,曾提议改变红军行军路线,避实就虚。可惜由于毛泽东当时还没有处于领导地位,当时领导者是博古、李德等人,他们没有听取毛泽东的正确建议,还是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而且,当时博古、李憄等人认为红军是战略转移,是一个根据地搬到另一下根据地,要求任何东西都带上。于是,临突围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担子,大到军工机器、小到卫生便盆,凡是能够搬走的东西全部带走。部队带着沉重的行李,要崎岖的中路上,行军速度非常缓慢,常言道,兵贵神速,可惜博古、李德等人不愿丢下那些坛坛罐罐,走了足足4天,才到湘江岸边。从11月28日上午到
29日晚上,红军两翼和后卫掩护部队打了两天两夜,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当时国民党的援军已赶到,为了掩护部队过江,红军损失了2万人,损失惨重。其实红军渡过湘江,如果能抓住时机,可能不会出现这么大的伤亡的。由于当时的桂系的白崇喜不愿同红军打硬仗消耗实力,就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在红军到来之前忽然从兴安、全州、灌阳撤兵,使得湘江防线出现了一个缺口,使这里无人防守七天之久。可惜了这么好的过江机会,红军未能抓住,直到11月日,中央军委才下达了抢渡湘江的命令,红1军团先头部队于11月27日赶到界首,并控制了湘江两岸。如果中央红军能听从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丢掉辎重快速前进,还是有希望抢在国民党援军到来之前过江的。
3、红军的英勇奋战,顽强拼搏的精神令我很受感动。当时,两岸的红军战士为了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伏击的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决战,装备单一的红军用血肉之躯抵挡住了敌人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军整个连、整个营的一次次进坆,使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于12月1日渡过了湘江,撕开了敌人生兵把守了4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湘江战役以红军损失了2万多人最终过江结束了。纵观湘江战役,我个人觉得红军之所以伤亡惨重,是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而红军最终能突破重围过江,还有得益于国民党内部不团结,桂系白崇喜暗中执行对红军的送客方针,还有红军的英勇奋战,顽强拼搏,从而想到我们公司,我们公司员工很团结,很齐心,再加上有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大家齐心协力,排除困难,相信我们公司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