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浩然之气”之意。
醇亲王奕譞(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之孙、祖母为奕譞侧福晋刘佳氏,载沣(第二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
溥仪在光绪(溥仪的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第十二位君主,是清朝末代傀儡皇帝。
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
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
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
抗战结束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释并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
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苦涩与传奇,这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
溥仪的出生就是一场预谋,慈禧为了维护其名誉地位,强硬的给载沣指婚,以便产下继承人取代光绪,这也注定了溥仪的悲惨一生。
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溥仪登基,成为大清的第十位皇帝。
一个没有亲情的童年造就了他多疑无知冷情的性格。
在溥仪十一岁那年,因为“会亲”溥仪的二弟溥杰与大妹进宫陪溥仪玩,一开始,他们玩得挺热乎,可是当溥仪看到溥杰袖口里的衣服是明黄色的,他立马沉下脸,摆了皇帝架子训斥了溥杰,顿时小兄弟间俨然是臣仆的身份。
①为何亲兄弟还会如此见外?事实确是如此。
《溥杰自传》中写道:我和溥仪名为兄弟,实际上是君臣,我叫他“皇上”(背后也是这样称呼的)他叫我“溥杰”。
(在北京、天津、伪满时代,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来到苏联,都是这样叫的)。
经过了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十年改造,我才改叫他“哥哥”,这种情况,他也叫我“弟弟”。
溥仪六岁时才认识自己的父亲载沣,十一岁时才认识自己的祖母与母亲。
父亲载沣作为一个统治者是失败的,作为一个父亲更是失败的。
据溥仪回忆,载沣每月来一次书房,不管溥仪念得如何,载沣总是不断地点头嘴里说着:好好好念得好,好好念。
还没一两分就起身离开。
②缺乏亲情与管教,久而久之,溥仪便形成了妄自尊大,自私任性的性格。
无论是退位,还是大婚,他都一直摆脱不了无知的孩童性格,也不知道他应该负起的责任。
1924年11月5日早晨溥仪被逐出宫,并且《优待条件》被废止。
充满恐惧的溥仪在遗老们的蛊惑下,11月29日突然离开了醇王府,前往日本驻华公使馆避难。
从此,溥仪的人生发生了第二次大转折,成了中华民国的卖国贼。
当时他才十九岁,每天听到的消息不是要抓他就是要杀他。
而令溥仪转变的如此之快的导火索就发生在1928年,曾经承诺永远保护清朝宗庙陵寝的中华民国的一支政府军借口军事演习,盗掘了清东陵中乾隆和慈禧的陵寝。
据溥仪描述,“我听到东陵守卫大臣报告了孙殿英盗掘东陵的消息,当时受到的刺激比被逐出宫还严重。
”③当时不管是哪一派都表示了对蒋介石军队的愤慨,强烈要求惩办孙殿英,赔修陵寝。
但孙殿英靠着盗掘的文物去贿赂民国中的重要人物,最终民国草率处理了这件事,既未逮捕盗贼,又未将扣押的赃物发还清室,清室遗老、王公贵臣等皆对民国政府失去了信心,这也更加坚定了溥仪前往东北做满洲国皇帝的决心。
据溥仪回忆道:“传说孙殿英给蒋介石的新婚夫人送去了一批赃物,孙殿英给蒋介石的新婚夫人送去了一批赃物,慈禧凤冠上的珠子成了宋美龄鞋子上的饰物。
我心里燃起了无比的仇恨怒火走到阴森森的灵堂前,当着满脸鼻涕眼
泪的宗室人等,向着空中发誓道:“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我此时又想到溥伟到天津和我第一次见面时说的:有溥伟在,大清就一定不会亡!我的复辟我也发誓说:有我在,大清就一定不会亡!”我的复辟、复仇思想,这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④溥仪是一个被命运掌控的人,复辟是徒劳的,但溥仪毕竟做过大清的皇帝,他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他的身份、地位、处境与他接受的教育都迫使他为复辟大清一条路走到黑。
未来复辟他只能借助外力。
九一八发生后,在日本人的哄骗下,溥仪准备与其合作。
为了阻止溥仪与日本人的合作,民国政府一改冷漠态度,决定恢复《优待条件》。
这反而激起了溥仪的新仇旧恨,最终溥仪还是前往东北。
在伪满初期,溥仪一直处于阴晴不定的状态。
既为受日本关东军欺骗而懊恼,又企图利用日方势力达到复辟的目的。
1985年面对日本广播协会的摄像机,溥杰用日语言简意赅地说:“我们利用关东军实现清朝复辟,关东军利用我们实现日本的政治目的,这就是满洲国。
”⑤可是,生于宫中长于妇人手的溥仪还是太天真了,妄想从日方那增加自己的实力,简直是与虎谋皮!1934年伪满盖行帝制1935年溥仪访日。
也许是受到日本天皇的隆重接待,竟让溥仪产生了极大的错觉,自认为有了极高的权威。
于是在访日后不久便把长春的所有任简历一上的官吏,不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全召来,听他训话:“为了满日亲善,我确信:如果日本人有不利于满洲国者,就是不利于天皇陛下,如果满洲人有不利于日本者,就是不忠于满洲国的皇帝;如果有不忠于满洲国皇帝的,就是不忠于日本天皇,有不忠于日本天皇的,就是不忠于满洲国皇帝······”⑥可是溥仪万万没有想到,这之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令关东军进行了高压政策。
国务院总务厅长官飞扬跋扈,汉奸郑孝胥以“辞职”相要挟,向关东军叫板,随着统治的强化,日方越来越觉得不能“放纵”伪满官员,于是准备撵他下台。
郑孝胥对日本人的仇恨油然而生,在王道书院演讲时,他一时兴起说了几句牢骚话,满洲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应让他自己走走,不应总是处处不放手!”⑦他一语道破日本的傀儡政策,再加上那次演讲是电台现场直播,影响巨大。
不久,郑孝胥便被罢免了。
紧接着,被溥仪称作是“跗骨之蛆”的吉冈安直的就来到了他身边。
这个时候的他一无人身自由,二无言论自由,三无政治权利,连和亲人谈话、通信也要受监督。
连吉冈安直甚至对外人说溥仪实际上就是他的一个孩子。
据溥杰回忆:“甚至有一次日本的校级军官带着朋友来参观大客厅并抚摸执政专用雕椅。
来时既未通知溥仪,也不办任何手续,便直接找佣人吴长鸣要钥匙开门,吴也没有上报便开门延入。
”溥仪当时对日本“客人”敢怒而不敢言。
在“客人”走后便把满腹闷气泄在吴的身上,大发了一通脾气。
⑧1946年8月,他到东京远征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日本侵略者的罪恶事实,但他回忆道:“由于那时我害怕会受到祖国的惩罚,心中顾虑重重······我在掩盖自己的罪行的同时,也掩盖了一部分与自己相关的历史真相,以致没有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予以充分的、彻底的揭露。
”⑨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
两天后,溥仪第三次退位,伪满洲国解体。
溥仪携带溥杰等人仓皇逃往日本,不料在沈阳时被苏联红军俘获。
由于冷战的开始,国民党无法从苏军手中引渡溥仪,溥仪的生命安全暂时得到了保障。
最终,1950 年 8 月 1 日,溥仪被引渡回国,这个阶段的溥仪经历了从无知孩童到“具有野心的天真复国者”再到贪生怕死的叛国者!
由于新中国的宽容伟大,接受改造的溥仪洗心革面,逐渐走向新生。
初到抚顺的溥仪疑惧,将自己的罪责全推给日本,并且要求自己的亲属串通口供,以求减免罪责。
经过所长、检察人员的开导,看过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迫害,伪
满洲国对东北四省的压榨,中国共产党为拯救中国所作出的努力等资料,溥仪悔悟了。
他回忆说:“关于日本侵略者在东北造下的灾难,我过去从来没听人具体的谈过,也从来没有在这方面用过心。
我多少知道一些东北人民的怨恨,但是我只想到那些东北人与我无关······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⑩经过十年的改造,在国庆之际,国家决定对战犯特赦。
溥仪得到特赦。
出狱后,溥仪回到了北京,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工作过,也当过超龄民兵,最后成了政协的一名文史工作者。
纵观溥仪的一生,既令人愤恨又令人同情。
溥仪是一个有着矛盾性格的人物。
周君适曾说:“如果把溥仪的性格列成公式的话,那就是:慈悲加残忍,谦虚加骄傲。
”⑪这话说的还真是很形象。
溥仪是中国著名的慈善家,自从他订了许多报纸,从报上看到有生活无依的求助消息,他都让内务府送钱去。
1931年江淮大水,沿江人民受灾惨重,沿江人民受灾惨重,住在静园的溥仪去年已经给陕西灾民捐了价值十万大洋的财物,现在并不宽裕,但他听说捐三块钱就能救一个人,于是就派人将自己在天津英租界的楼房捐出,请慈善机构变卖,救济灾民。
这可以看出溥仪本性不恶。
说他残忍也是有道理的。
他到了东北后,给佣人们立下了许多家规,还让他们发重誓,一旦他们的行为不和溥仪的意,便让别人对他们用刑,而且必须打得很重,否则就打执行的人。
就这样有许多孩子在溥仪的家规下死去了。
如一个叫孙博元的童仆因为在伪宫里受不了就潜逃,但是被困在地道里了,后来饿得奄奄一息的他被人发现了,溥仪知道后,便命令:“让他先吃点东西,然后再管教他!可是这是孙博元早就被随侍们管教得奄奄一息了。
溥仪听说他快要死了,吓得要命,怕他死了变成冤鬼前来索命,便命令把医生叫来抢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⑫
从溥仪走进紫禁城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他悲剧的一生。
每位皇帝都曾经主宰过一个时代,而溥仪的一生都在被时代主宰。
无论是当年登基,还是后来退位;无论是当初生在帝王家,还是死后迁葬帝王陵,他都没有权利选择。
问溥仪这辈子有几天是为自己活的,他一定不难数清。
世人都说帝王命好,谁知其中难。
世人都说帝王命好,谁知其中难。
寻常百姓有的踏实正是溥仪毕生渴望的。
不过特设后溥仪也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虽然日子简朴点,可比起锦衣玉食,可谓是踏实多了。
①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47页。
②喻大华著《末代皇帝溥仪》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61
页。
③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群众出版社年第1版
230页
④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231页。
⑤日本NHK(广播协会)NHK(广播协会编,李洪杰译:皇帝的密约》第98页。
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44页。
⑥喻大华著《末代皇帝溥仪》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209页。
⑦溥杰著《溥杰自传》第十二章:一件羞愧的事——欢送侵略中国的日军出征
⑧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95页。
⑨喻大华著《末代皇帝溥仪》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4
54页。
⑩周君适著《满为宫廷杂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第一版,第152页。
⑪群众出版社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371页
⑫溥仪著《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第1版,第5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