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33教育行政概论考试试题补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狭义的课程是指();课程行政是指()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与管理。

2.社会需求法是以()为依据制定教育规划的方法。

3.如果小学平均以每班45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应为()平方米,中学以50名学生计算,普通教室的面积应为()平方米。

4.教学计划又称(),是()的总体规划。

5.教育决算,又称为(),是指各级政府针对教育预算执行情况依法编制的(),是各级政府财政总结算的组成部分。教育税收是指国家从国民收入中征收的用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是一种国家专项税种。

6.教育人事行政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进行管理的活动。

7.1994年《教师法》正式实行后,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凡是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公民,必须取得()。

8.教育立法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理论准备和()。

9.教育评价采用的是两种方法:定性方法和()。

10.(),就是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废止教育法规的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2.实施督导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

3.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4.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5.学校设备分为哪几大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

2.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教育行政概论”试题答案

2015.7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一门学科,教育行政

2.个人的教育需求

3.47,54

4.课程计划,学校课程

5.教育财政决算,会计年度结算报告,税赋

6.教育人员

7.教师资格证

8.资料准备

9.定量方法

10.教育立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师的权利有哪些?

答:(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2.实施督导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

答:一般包括:(1)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2)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搜集督导信息、整理督导信息、整合督导结果;(3)总结阶段,包括分析诊断问题、撰写督导报告、开展督导指导、反馈督导结论、督导工作。

3.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1)任职资格培训,是一种按照校长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的专业资格培训;(2)继续教育培训,是对已经担任校长职务者进行的更新知识培训;(3)学历培训,是一种为使校长达到法定的最低学历要求而进行的培训;(4)理论研修,是促进成熟期校长向专家型校长发展的培训。

4.教育财政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教育财政主要有三大基本功能:(1)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保证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2)分配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3)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及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5.学校设备分为哪几大类?

答:学校设备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用于课程实施与教学的教学设备。包括教室设备、实验设备、图书阅览设备、体育运动设备、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等。

二是用于行政管理、学校生活所需的总务设备。包括办公室设备、卫生保健设备、食堂厨房设备、宿舍设备等。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

答:制定教育规划的七个步骤是:

第一个步骤是:确定规划组织形式。科学高效的组织形式是完成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拿出高质量的规划报告的组织保证。制定教育规划的组织形式主要有:1.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学校的规划机构制定;2.委托有关教育研究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制定;3.成立专门规划机构承担规划任务。

第二个步骤是:建立规划工作程序。规划工作程序是指制定教育规划方案的全部活动过程,包括总的工作程序、进度安排、分工协作及相关制度与要求等。规划工作程序是制定教育规划全过程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系统设计,统筹安排,以保证整个规划过程有条不紊地顺利展开。

第三个步骤是:建立教育规划资料库。收集、存储与教育规划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并根据规划要求进行统计处理,供有关分析、决策参考。教育规划资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资料:一是与教育相关的外部信息、资料,二是与规划相关的教育系统自身的信息、资料,三是与教育规划有关的人口信息、资料。

第四个步骤是:确定规划参数,建立数学模型。规划参数是教育规划所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数学模型是根据所确定的规划参数和掌握的相关资料,运用数学方法,模拟各级各类教育的未来发展状况的仿真系统。在教育规划中,通过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出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师资需求、教育投资需求等。规划中常常根据不同的规划系数,建立多个教育发展的数学模型,然后从中作出最佳选择。

第五个步骤是:拟订规划草案。教育规划既可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是一份专门的规划文件。一般来讲,一份教育规划报告通常包括现状描述、发展目标和主要战略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应当阐明教育发展的现状、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规划周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政策、战略措施、预算经费及筹资渠道等。

第六个步骤是:评估论证。评估论证是对规划草案和规划中所运用的资料、方法及规划过程的各环节与程序等进行检查与审核,对规划目标及主要战略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鉴定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估论证结论与规划草案修改意见、建议的过程。评估论证一般采用专家论证会的形式。

第七个步骤是:决策实施。教育规划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将规划报告呈报有关决策部门审批。规划报告如果未能获得批准,应当根据有关要求重新制定或修订,并在此组织专家论证。一旦获得审批通过,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力量,按照教育规划报告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对教育发展的目标、重点、战略、措施、进程、步骤等进行必要的修改或调整。

2.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我国当前和今后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项:

一是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依据有关教育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评估,有效地履行基础教育管理职能。

二是明确划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省、市(地)、县(市)、乡(镇)四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承担不同的基础教育行政职责和权力:

省级政府全面担负着地方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责任。省级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确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和审定省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等。

市(地)担负着统筹规划和指导所属县(市)的基础教育事业的责任。市(地)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督促并保证中央和省的有关部门教育工作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

县(市)是担负着统筹管理辖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统筹规划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责任。县(市)管理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分配和管理国拨教育经费和县(市)财政拨款,审核乡(镇)政府教育经费预决算,主管高级中学干部和教师的任免,考核任免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统管全县(市)中小学教育教学业务等。

乡(镇)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规划,开展教职员工队伍建设,筹措并计划、使用本乡教育经费等。

村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筹措民办(代课)教师的工资,维护农村中小学校秩序,动员适龄儿童入学等。

三是实行政校分开,促进学校主动发展。理顺教育行政与学校办学之间的关系,澄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权利和责任界限,使学校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四是加强社会的参与管理,增强基层教育行政的活力。基层教育行政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教育事业的规划和监督,逐步建立起社会参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