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同步练习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选择题

1.宪法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

B.国有经济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我国宪法是我国________权利的保障书。

A.人民人民

B.公民公民

C.人民公民

D.公民人民

3.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指的是

A.刑法

B.宪法

C.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4.下列对我国人权主体理解正确的是

A.人权的主体主要是指全体人民

B.人权的主体主要是指全体公民

C.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保护个人和群体

D.主要是指年满18周岁的公民

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为此国家

A.行政机关应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B.应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

C.审判、检察机关应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6.右边漫画中的做法

①说明我国公民可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②有利于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③能够更好地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会影响审判、检察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

①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③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④确认公民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核心价值。以下做法属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①法律赋予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②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④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下列做法属于保护和促进人权的是

①司法机关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②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③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④国家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各教育阶段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样做

①能保证贫困地区的学生都能上大学②体现了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保障公民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下列措施有利于人权保护的是

①国家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由九年提高到十二年

②实施精准扶贫,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

③浙江实施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

④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

A.我国的国家性质的规定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C.我国的根本任务的规定

D.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13.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以下有关人权说法正确的有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②我国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③我国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但不包括外国人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4.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

2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三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材料四我国宪法详细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的诸多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宗教信仰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住宅权、人权、通信权、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男女平等权等。

请同学们阅读上述四则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1)四则材料体现了宪法规定的哪些内容?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③宪法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2)材料二体现我国宪法的哪一条基本原则?这项基本原则是怎样实现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我国公民拥有宪法规定的诸多基本权利说明了什么?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5.习近平主席在祝贺“北京人权论坛”开幕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长期以来,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保障水平,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1)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人权的实质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我们党和国家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①在立法活动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行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权益。

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部分内容:

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明确了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以上措施和规定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中学生小田向当地政府部门提议:增设宣传专栏,帮助人们了解“十九大”的主要内容。

(2)小田同学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

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小杨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整理归纳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确认,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认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了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不会被侵犯了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 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明确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3、下列选项能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上不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③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广大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能为漫画《宪法承诺》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宪法规定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宪法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此很多群众积极参与并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能落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1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宪法是()。 A.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规定公民权利的法律 C.规定公民义务的法律 D.规定普通法律怎样指定的法律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指()。 A.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则无效 B.宪法指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规定挂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D.宪法可以代替普通法律 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色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过动准则。 A.纪律B宪法 C.党的政策D国务院制定的政策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宪法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利 C.宪法是“母法”,是法律的法律 D.宪法可以代替所有普通法律 2.说“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因为() A.宪法是法制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 B.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 C.没有宪法,民族的事实就无法得到法律的确认 D.没有宪法,各项民主制度的建立就无法实现 3.维护宪法的尊严,需要() A.立法部门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法律 B.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C.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捍卫司法工作 D.每个公民要学习宪法,与违法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三)理解说明 1.2007年12月20日,某学校04级法律系女生姜某看到某银行在本校招收职员的启示后,品学兼优但身高只有1.58的她,却发现《招聘启事》中有一项条件——“女性要求身高在1.60米以上“。她认为:该《招聘启事》中的这一规定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的权利。于是她于2008年1月17日向某市基层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状,要求维护自己的品等权。(1)姜某的主张为什么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 (2)结合上列,说明我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2.某职业学校为了严肃校纪,杜绝在校住宿的学生夜不归宿的违纪现象,于是做出了硬性的规定:凡查出在校住宿的学生夜不归宿,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 (1)该校的这条校纪合理吗?为什么? (2)遵守宪法与遵守校纪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1.A 2.A 3. B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的权威说课稿DOCX 文档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我抽取到的课题为《维护宪法的权威》。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部分展开维护宪法权威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前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中职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选自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这个单元开始,主要学习法律的相关内容。本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对的主体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在校生。她们处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对她们来说最大考验是适应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分析,学会应用。 另外她们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对于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比较难以接受,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没有兴趣。 2、学习基础与态度: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中职学校学习的适应过程,有了一定职业认知,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将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照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3、情感目标 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难点: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五、教学策略 找到适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立体式教学模式。 教为主导体现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适度调控,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展开事例,以浅显化,通俗方式讲授,即启发式教学。

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李念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 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P5)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P6)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P7)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P11) 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人民八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 (3) 基础知识总结 (4) 知识体系总结 2.自主学习 (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3.合作探究 ①大家评评理,在我们法律家族中,谁应该排第一位?找出法律内容中相关的根据。 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有关活动 4.问题解读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 5.拓展训练 全国法制宣传日①图标有何寓意?②是哪一天?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6.布置作业 有关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过程 【事例导入】齐玉苓案 【教师活动】齐玉苓能获得最终胜诉,是依靠了宪法的力量,可见宪法的神圣! 【板书】神圣的宪法 【教师活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不去下结论。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4.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8、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XX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4.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5、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②执法方面 ③司法方面④宣传方面

第七课维护宪法的权威(27-28)

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课时教案 汽修、机电专业一年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

书) 1.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中,哪些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我国宪法对这些问题都做了哪些规定? 材料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什么是法律效力? 2.仔细阅读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问 题,主要包括国家性质、 政权组织形式、结构形式、 经济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 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整 个国家生活各个重要领 域,材料中刑法与民法是 普通法律,规定的内容是 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 题,而且只涉及国家生活 的某一方面。通过对比得 出结论:宪法从内容上是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师出示上述材料, 学生认真阅读法律条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而 明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是普通法律的立法 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相 关条文的具体化,它们的 立法依据是《宪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 示:宪法与普通法律在制 定修改程序上的不同。 (二)依宪治国是依 法治国的核心(板书) 学生结合教材第 79页内容,参照投影 材料,进行思考,解决 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下列材料,说说我 国刑法与民法的制定依据是什么。这表明了宪法与普通法律是什么关系? 3.教材中宪法第五条有哪些规定?材料7表明了什么意思? 1.宪法的制定、修改与普通法律相比在程序上有什么特别规定? 2.宪法的这些特别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说明了什么? 1.你知道国家的治理方式有哪两种? 2.人治与法治有何不同? 3.为什么说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4.教材第79页案例中税务局的行为违反了哪部具体法律?为什么说该税务局也违反了 1.宪法是法治的标志 (板书) 学生理解该问题有 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借助 材料,再结合教材第79 页案例,在充分认识宪法 地位的基础上,以设置问 题为教学线索,由浅入深 讲解为主,激发学生对该 问题的理性思考,从而理 解宪法在依法治国中的核 心作用。 教师根据教材归纳 如下: 要全面贯彻实施宪 法,具体做法是:(1)青 少年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 识,树立“宪法至上”观 念。(2)在依法治国过程 中,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 事,也不得拒绝做宪法规 定做的事。(3)全国各族 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 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 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 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 学生思考回答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难点:能够准确区分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及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师:提起法律,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刑法、民法这种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又是怎么制定的呢,它们依据又是什么呢? 生:刑法、民法等法律均是依据宪法所制定,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宪法、学习宪法。 任务一、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探究活动一 运用你的经验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设计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权威 教学目标 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神圣不可侵犯。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案例及材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查找相干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我们如何理解宪法的权威?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的权威?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看材料。 【教学过程】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材料二宪法修正案里一个逗号的删改 中国青年报消息:(2004年3月)对照6天前提交大会审议的草案,今天经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最后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涉及对土地和私有财产征收、征用及补偿问题的条文,删除了一个小小的逗号。为了删改这个逗号,大会主席团向代表们提交了长达450余字的解释和说明。

材料三教材第75页:链接“孙志刚事件” 引导学生思考: 1.材料一三部法律的第一条规定有何共同的地方?它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二后,同学们有何感悟呢? 3.“孙志刚事件”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拨: 1.材料一中的三部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宪法修改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材料: 展示材料: 宪法与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程序的对比表 制定宪法: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普通法律: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 修改 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才能生效。 普通法律: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过半数(相对多数)通过即可。 教师点拨:“孙志刚事件”说明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 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教师归纳:显然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地位和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种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板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师讲解: 宪法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宪法的作用,必须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但是,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权威作用尊重不够的消极想象,如有人认为宪法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那是极其错误的。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们毫不相干?

(完整word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第一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 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 。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

一年级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学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知道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违法。 2、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法律,增强青少年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的意识,培养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 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对法律知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请你举例说说哪些是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国家宪法日宣传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为大力弘扬法制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决定举办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以“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开展“法律进学校”为主线。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的好!是的,我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少年,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在玩笑时,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伤害了别人,也不能因为一时大意让别人伤害到自己,这样的后果是既触犯了法律,又造成了双方一辈子的痛苦。那将是多么惨痛的事啊!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注意与同学和睦相处,玩笑时注意分寸,课间注意文明休息,别让那冲动的一瞬间成为悲剧的开始。另外,我们要多学法,时刻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2016年12月2日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案例分析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点 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法律的最高表现形式,这主要是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大法。 (一)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 1.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问题。 提问:你认为对于一个国家哪些制度和问题是根本的? 2.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 提问:效力最高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的严格性。 提问: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是怎样的? 全国人大对一般法律的修改,一个代表团或三十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名就可以提出,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才能提出,并需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齐玉苓案与违宪审查。 (三)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 二、我国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我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是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此后,先后制定颁布的宪法分别是: 1954 年宪法、 1975 年宪法、 1978 年宪法和现行的 1982 年宪法。现行宪法于 1982 年 12 月 4 日通过。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全国人大先后于 1988 年 4月、 1993 年 3 月、1999 年 3 月、 2004 年 3 月通过四次宪法修正案,从而使这部宪法更加完善。 (二)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 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2019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复习要点训练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是治国安邦的。 规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P3 3.宪法确认我国的,明确的地位。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P3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P4 5.广大人民通过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将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 7.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和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的?P3-5 ①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_和。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④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它的任务是,,,的和平劳动,参加事业,努力为服务。 8.我们中学生如何珍惜当家作主的权利?P5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 9.公民的基本权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5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P6 2.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P7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也包括,不仅保护,也保护。 4.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和、,也包括、、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各级国家机关是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P6-P8 6.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P11-13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

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2018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核心素养】法制意 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第一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第一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学情 分析】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 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课程标准】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教学目标】 1、结合案例“小眉 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2、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3、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难点:能够准确 区分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及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

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 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 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 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 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 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材料1 :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

XX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维护宪法权威教案

XX年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维护宪法权 威教案 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学期开篇课。本册教材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故而在单元中首先是针对宪法进行总体性介绍,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单元坚持宪法至上中课维护宪法权威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讲述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而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主要讲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通过介绍“国家权利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来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而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并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八年级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因而在此时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七年级已进行过部分法律学

习,也有了一定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但是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再加上年龄较小,对于宪法的认识较为有限,对宪法规定的内容及宪法的作用了解不多。本节课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层面上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宪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增强宪法意识。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法律与秩序”中的“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的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教学目标】 结合案例“小眉的周记”并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了解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通过探究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作用,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结合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等相关事例,了解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含义,区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增强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宪法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方面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