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电教馆“十一

五”教育技术研究

专项课题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中学

中央电教馆“十

一五”教育技术

研究专项课题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

结题报告

执笔:吴士春李开科张兰洋

(江苏省沭阳县北丁集中学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帮助研究性学习课程跨越传统教学模式的障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领域。我校组织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的研究与实验,在学生自主选择、查找资料并最终自主确定课题以及公开性评价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索,目前已进入资料汇总阶段。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本次课改的重要内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广大基层教师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国家教育部也通过法令的形式予以肯定与推广。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加快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是学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宿迁市从2005年起启动“校校通”工程,我们沭阳县北丁集中学作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省六有工程示范校”、“市德育先进学校”以此为契机,兴建三口电脑室、两口网

络教室、一口多媒体教室并建设了校园局域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研究性学习氛围较浓。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发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我校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的课题研究与实验。

开展“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的课程观让我们重新审视延续多年的教学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深刻影响着教师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同时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对学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在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开展“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讨论而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并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创设真实的情境、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例如,多媒体技术能更加逼真的模拟出微观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展“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的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重新形成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者的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即是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还要着力培养、提高学生应用信息工具获取、

处理、应用、生成、创造信息的能力。在此意义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势必成为最佳途径。所谓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即是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对相关学科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在获得具体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地、孤立地拼凑或叠加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体现了在保证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必将成为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二、课题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研究性学习是一类开放性程度很高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五大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在这五个能力的培养中都含有探究能力的培养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将日益网络化,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化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互联网(In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Internet是遍步全球的网络的集合,而信息的传输速率高、带宽,又可以实现远程、广域通讯。当这种技术应用于教育时,必将对教育中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至教学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将引起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的全新变革。

本课题是指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探究思维与探究能力,即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学生不应当是只会接受教师的传授,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探究也不敢于探究的知识型人才。

三、研究目标

(1)、寻求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

(2)、形成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先进教育思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明显的改变,信息技术的知识有明显的提高,能制作出一系列高水平的教学软件,撰写一批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

(3)、将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相整合,创设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升情感和价值现.培养出具有较强信息能力、探究能力、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群体。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取得有一定影响的一定量的教科研成果,包括教师论文、CAI软件库、实验研究报告等。。

四、主要观点

(1)研究性学习是一类开放性程度很高的探究学习。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2)以学生为主体,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

(3)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在支持合作学习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

(4)利用计算机管理教学过程的系统包括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利用电子文档支持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改革。

五、研究内容

本课题着力在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研究。将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