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水轮机的结构
第二章 水轮机结构

1.上冠
转轮上冠:用来实现与主轴的锥度配合和连接。转轮上冠 除了具有支承叶片的作用外,还与下环一起构成过流通道。 上冠形似圆锥体,其上部中间为上冠法兰,此法兰的上面 与主轴相连;上冠下面固定泄水锥;在上冠的锥面上固定 有均匀分布的叶片;在上冠法兰的外围开有几个减压孔, 在其外侧面装有减压装置;上冠外缘装有上转动止漏环。 上冠型线的形状对转轮的性能影响较大(直线形和曲线 形) 。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二节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结构
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组成 二、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结构形式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一、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的组成
右图为不同比转速的混 流式水轮机轴面投影。 比转速(ns)不同,转 轮形状不同。
一般来说,水轮机适应 水头愈高,它的比速愈 低。转轮的轴向尺寸越
梳齿式: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呈犬牙交错配合。止漏效果好,但抗磨
性能差。常与缝隙式配合使用,要求水平安放间隙不要小于1mm(稳 定性)。同心度不易保证,间隙 不易测量,安装不方便一般应用于 H>200m、水质清洁的电站。
阶梯式:具有迷宫和梳齿式的优点,止漏效果好,止漏环与转轮的同
心度好,安装测量比较方便。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何宝海
第一节 概 述
混流式和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结构,按照装配系统分为六大部分: 1.埋入部分:包括蜗壳、座环、尾水管、机坑里衬、基础环、转 轮室等。 2.导水机构:包括底环、顶盖、导叶及其传动机构、控制环、支 持盖等。 3.转动部分:包括转轮、主轴、轴承、密封、受油器等。 4.辅助部分:包括接力器、真空破坏阀、补气阀、漏油箱、排水 装置等。 5.布置部分:包括调速器油管路和回复机构、机坑内的水、气管 路。 6.工具部分:包括工具、备件等。
水轮发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 托盘
• 托盘的作用是减小轴瓦的变形。另外,托盘的轴向 柔度在运行中有一定的均衡负荷作用。 • 其材质应选用能承受较大弯曲应力的高强度材料。
– 绝缘垫
• 通常在轴承座下面或推力头与镜板结合面之间装设 绝缘垫,切断轴电流回路,保护轴瓦工作面,并起 到绝缘和调整轴线的双重作用。
– 油的循环冷却
• 轴承的油循环冷却方式有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种。 • 中小型水轮发电机轴承的油循环冷却方式一般为内 循环。
• 绕组
– 三相绕组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均匀地分布 于铁芯内圆齿槽中。 – 三相绕组接成Y形,它的作用是当转子磁极旋 转时,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而感应出电势。
定子叠片加固
• 水轮发电机的转子是转换能量和传递转矩的 主要部件,一般由主轴、转子支架、磁轭、 磁极等部件组成。
立轴水轮发电机转子结构
转
•
通风系统 机组运行时,发电机绕组以及铁芯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使绕组和铁芯的温 度不至于过高而引起绕组绝缘损坏,发电机必须设置通风冷却装置。 • 一个良好通风系统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水轮发电机运行实际产生的风量应达到设计值并略有余量。 各部位(特别是定子的有效段)的冷却风量应合理分配,各部位温度分布均匀。 风路简单,损耗较低。 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运行稳定。 有时还能满足水电厂厂房结构以及利用发电机的热风供厂房冬季取暖。 • 通风元件 压力元件:转子磁极、磁轭、风扇。其中磁极、磁轭是主要的压力元件,在整 个通风系统中占80%~90%的作用。 阻力元件:定子。在整个通风系统中,定子风阻占整个风阻的70%
起动试运行的内容和程序 :
1. 机组起动试运行的工作范围很广,要进行从水工建筑物 到机电设备的全面检查。一般说来包括试验检查和试运行 两大部分,而且以试验检查为主。 2. 起动试运行程序: (1)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前的检查 (2)机组充水试验 (3)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试运行 (4)发电机对主变压器和高压配电装置零起升压试验和电 力系统对主变压器全压冲击合闸试验 (5)水轮发电机组并列及带负荷试验 (6)水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试验 (7)水轮发电机组连续带负荷试验
水轮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作用

水轮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部件的作用水轮机总体由引水、导水、工作和排水四大部分组成。
1、水轮机的引水部件:主要指蜗壳及座环等,水流由蜗壳引进,经过座环后才进入导水机构。
蜗壳的作用是使进入导叶以前的水流形成一定的旋转,并轴对称地、均匀地将水流引入导水机构;座环的作用是:承受整个机组及其上部混凝土的重量以及水轮机的轴向水推力;以最小的水力损失将水流引入导水机构;机组安装时以它为基准。
所以,座环既是承重件,又是过流件,也是基准件。
因此,要求座环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水力性能。
2、水轮机的导水机构:导水机构主要由操纵机构(推拉杆、接力器及其锁锭装置)、导叶传动机构(包括控制环、拐臂、连杆和连接板等)、执行机构(导叶及其轴套等)和支撑机构(顶盖、底环等)四大部分组成。
其作用使进入转轮前的水流形成旋转,并可改变水流的入射角度,当发电机负荷发生变化时,用它来调节流量,正常与事故停机时,用它来截断水流。
导水机构的操纵机构导水机构的操纵机构的作用是:在压力油的作用下,克服导叶的水力矩及传动机构的摩擦力矩,形成对导叶在各种开度下的操作力矩。
导水机构的操纵机构分为直缸式和环形接力器两大类。
调速环或接力器锁锭装置锁锭装置的作用是:当导叶全关闭后,锁锭投入,可阻止接力器活塞向开侧移动;一旦关侧油压消失,又可防止导叶被水冲开。
导水机构的传动机构导水机构的传动机构的作用:是将操纵机构的操作力矩传递给导叶轴并使之发生转动。
其型式主要有叉头式和耳柄式两种。
太站为耳柄式,长站为叉头式。
正常运行时应着重检查控制环、拐臂、连杆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销有无串出或脱落。
剪断销及引线是否完好。
导水机构的执行机构导水机构的执行机构包括导叶和轴套,为了操作导叶使其转动,既减少摩擦阻力又不摆动,在水轮机导叶上均装有三个滑动轴承。
下轴套装在底环上,上、中轴套装在导叶套筒内,套筒固定在顶盖上。
为了减少沿轴颈的漏水量和减轻泥沙对轴颈的磨损,导叶轴颈均装有密封,当密封损坏时可能造成顶盖水位升高。
水轮机结构介绍(修改

本图中隐藏了导水机构
支 持 盖 组 件
剖面图
控制环
外形图
接力器安 装处
支持盖 锥体上环 空气围带 锥体下环
支 持 盖
顶盖连接处
真空破坏阀 安装处
支持盖是水轮机的重要支撑部件,它支撑着推力轴承支架,同时将水轮机的部分重量传递给 顶盖,由顶盖将负荷传递到基础上。同时支持盖也是水电机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连接着导叶执 行机构、推力轴承支架和水轮机转轮体等。
本图中隐藏了导水机构
主
轴
转子连 接法兰
推力轴承 配合面
水导轴承 配合面 缸体连 接法兰
作用:
1. 2. 水轮机与发电机的重要连接部件,连接发电机转子和水轮机转轮体; 将水轮机的输出转矩传递给发电机转子。
主 轴 吊 装
装配步骤:
首先在主轴与转子连 接法兰上安装主轴吊具; 用桥机吊起主轴,将主轴 吊入机坑;调整主轴位置, 使得主轴轴心和转轮体轴 心一致;同时保证联轴螺 栓安装孔与转轮体上联轴 螺栓配合正确;安装联轴 螺母,使得二者紧固可靠。 主轴下连接法兰和缸 体的配合面上安装橡皮密 封圈(图中没有表示)。
活塞
轮叶 轮毂 枢轴
转臂 连杆
注:
1.图中没有安装轮叶 操作架;
下盖
连接体
放油阀
泄水锥
2.图中没有标出所有 的连接螺钉和轴套。
轮 叶 接 力 器 装 配(一)
导轴
固定 螺栓
活塞环
装配步骤:
1.安装活塞环; 2.安装导轴;
活塞 3.安装紧固螺栓,连接活塞和导轴;
轮 叶 接 力 器 装 配(二)
谢谢光临小店
完毕
操作油管
外形图
上操作油管
连接轮叶接 力器上腔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共97张PPT)

剖面图
轴套
套筒
作用:
L型密封
1. 固定导叶轴心; 2. 起密封作用,防止水流进水车室。
轴套
控制环
控制环
接力器连 接处
注:
1. 连接主接力器和导叶转臂; 2. 传递主接力器的输出力矩,推动导叶转臂转动; 3. 安装在支持盖的滑道上,与支持盖一起吊入机坑。
导叶连杆
轮毂
枢轴
转臂 连杆 连接体 下盖 放油阀 泄水锥
密封压板
轮叶密封装置
垫环 V型密封 顶起环
λ型密封
轮叶密封装配
装配步骤:
1.安装顶起环; 2.安装V型密封圈; 3.安装垫环; 4.安装λ型密封圈;
5.安装密封压板;
6.安装固定螺钉,将密封 装置固定在轮毂上。
轮叶安装
装配步骤:
首先采用转轮翻身 工具将转轮体翻身〔图 中没有表示〕;然后将 轮叶分片装配到相应位 置〔图中只显示了单个 轮叶的安装〕;用螺栓 将轮叶与枢轴固定;安 装转轮悬挂装置;再安 装操作架〔图中没有表 示出来〕。
主轴下连接法兰和缸体 的配合面上安装橡皮密封圈 〔图中没有表示〕。
本图中隐藏了导水机构
剖面图
支持盖组件
外形图
控制环
接力器安 装处
支持盖 锥体上环 空气围带
锥体下环
支持盖
顶盖连接处
真空破坏阀 安装处
支持盖是水轮机的重要支撑部件,它支撑着推力轴承支架,同时将水轮机的局部重量传递给顶盖,由顶 盖将负荷传递到根底上。同时支持盖也是水电机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连接着导叶执行机构、推力轴承支架 和水轮机转轮体等。
推力轴瓦
与托瓦结合面
镜
板
与推力头结合面
与推力轴瓦结合面
水轮机发电机的分类

冲击式:反击式:1、轴流式:轴流式水轮机转轮由转轮体、叶片、泄水锥组成,叶片数少于混流式,叶片轴线与水轮机轴线垂直。
适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的水电站。
在同样的水头下,它的过流能力比混流式大,气蚀性能较混流式差。
根据其转轮叶片在运行之中能否转动,又可分为轴流转桨式和轴流定桨式两种。
轴流定桨式水轮机:其叶片固定在转轮体上,叶片安放角度不能在运行中改变,效率曲线较陡,适用于负荷变化小或可以用调整机组运行台数来适应负荷变化的电站。
优点:结构简单,造价较低。
缺点:在偏离设计工况时效率会急剧下降。
根据其特点,一般用于出力较小,水头较低以及水头变化幅度较小的水电站。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其转轮叶片一般由装在转轮体内的油压接力器操作,可按水头和负荷变化作相应转动,以保持活动导叶转角和叶片转角间的最优配合,从而提高平均效率,这类水轮机的最高效率有的已超过94%。
但是,这种水轮机需要一个操作叶片转动的机构,因而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一般用于水头、出力均有较大变化幅度的大中型水电站。
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主要包含转轮轮叶、转轮轮毂、泄水锥三部分组成。
图1:轴流式混流式:混流式水轮机又称法兰西斯水轮机,水流从四周径向流入转轮,然后近似轴向流出转轮,转轮由上冠,下环和叶片组成。
图2:混流式转轮图3:混流式轴流式与混流式不同之处在于转轮的不同。
如图2与图3。
3、贯流式:贯流式水轮机的引水部件、转轮、排水部件都在一条轴线上,水流一贯平直通过,故称为贯流式水轮机。
贯流式水轮机应用水头范围一般在2~25m,单机出力从几千瓦到几万千瓦。
1)灯泡贯流式: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的发电机密封安装在水轮机上游侧一个灯泡型的金属壳体中,发电机水平方向安装,发动机主轴直接连接水轮机转轮。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的水轮机部分由转轮室、导叶机构、转轮、尾水管组成;发电机轴直接连接到转轮,一同安装在钢制灯泡外壳上,发电机在灯泡壳内,转轮在灯泡尾端,发电机轴承通过轴承支持环固定在灯泡外壳上,转轮端轴承固定在灯泡尾端外壳上,发电机轴前端连接到电机滑环与转轮变桨控制的油路装置。
水轮机结构

水轮机结构一、简介(一)、简介水轮机是水电厂将水轮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设备。
1、按能量方式转换的不同,它可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两类。
反击型利用水流的压能和动能,冲击型利用水流动能。
2、反击式中又分为混流、轴流、斜流和贯流四种;3、冲击式中又分为水斗、斜击和双击式三种。
1)、混流式:水流从四周沿径向进入转轮,近似轴向流出应用水头范围:30m~700m特点: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且效率高2)、轴流式水流在导叶与转轮之间由径向运动转变为轴向流动应用水头:3~80m特点:适用于中低水头,大流量水电站分类:轴流定桨、轴流转桨3)、冲击式转轮始终处于大气中,来自压力钢管的高压水流在进入水轮机之前已经转变为高速射流,冲击转轮叶片作功。
水头范围:300~1700m适用于高水头,小流量机组。
(二)、水轮机主要类型归类二、水轮机主要基本参数1、水轮机主要基本参数水头:Hg、H、Hmax、Hmin、Hr(设计水头)流量:Q转速:f=np/60出力:N=9.81QHη(Kw)效率:η2、水轮机型式代号混流式:HL斜流式:XL轴流转桨式:ZZ轴流定桨式:ZD冲击(水斗式):CJ双击式:SJ斜击式:XJ贯流转桨式:GZ贯流定桨式:GD对于可逆式,在其代号后增加N3、混流式水轮机型号:HL100—LJ—210HL:代表混流式水轮机100:转轮型号(也称比转速)LJ:立式金属蜗壳210:转轮直径(210厘米)4、轴流式水轮机ZZ560—LH—1130ZZ:轴流转桨式水轮机560:转轮型号LH:立式混凝土蜗壳1130:表示转轮直径为1130厘米5、冲击式水轮机CJ47—W—170/2X15.0CJ:冲击式W:卧轴170:转轮直径170cm2:2个喷嘴15.0:射流直径三、水轮机主要部件(一)、组成引水部件、导水部件、工作部件、泄水部件1、引水部件组成:引水室(蜗壳)、座环作用:以较小的水力损失把水流均匀地、对称地引入导水部件,并在进入导叶前形成一定的环量。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

作用:
1. 固定导水机构; 2. 承受机组轴向负载,并将负载传递到座环和水泥基础上,起到支撑机组
的作用。
顶盖安装
1.将顶盖整体吊入机坑,注意保证顶盖不与基础碰撞; 2.调整顶盖位置,其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导叶套筒安装孔与 导叶轴心基本一致。
导叶套筒装配
1.将导叶套筒分别吊入机坑; 2.调整顶盖位置,保证每个导叶轴心铅直,且保证导叶、套 筒和底环导叶安装孔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定
子
定子安装
上环板 下压板
密封环 下密封橡皮板
水封主要起主轴密封作用,防止水从转轮室渗漏到水车室中。
水封安装
装配步骤:
主轴和支持盖吊装完 成以后进行水封吊装;水 封组件基本上都是由分瓣 部件组成,所以首先应该 将各个组件分别吊入支持 盖中,然后在支持盖内部 依据设计要求进行组装成 一个整体。
本图中只表示了水封 的安装位置,没有依据实 际过程进行。
7. 安装M160×4螺母,采用螺 栓拉伸器紧固螺母,保证缸体 与轮毂连接可靠。
缸体与轮毂之间应该装有 橡皮密封圈(图中没有表 示其安装过程),保证油 缸那中压力油不外漏。
轮叶操作机构
铜瓦
枢轴
转臂
铸铁瓦
操作架连接处
连杆 注:图中尚缺乏轮叶操作架
轮叶操作机构装配
装配步骤:
1. 安装转臂和连杆; 2.安 装枢轴;
密封圈 油槽盖 推力瓦 托瓦 支筒 支铁 弹性油箱
推力轴承结构
推力头
卡环
底盘 推力轴承座 挡油管
镜板 油冷器
推力油箱
与油槽盖 配合面
推力油箱
与推力轴承柱 段配合面
油冷却器 安装孔
推力油箱由二瓣组成,两者组装后吊入机坑与推力轴承支 架柱段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水轮机结构介绍

反击型水轮机
按水轮机利用水流能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型: 1. 反击型水轮机:主要是利用水流的位能和动能。 显著特点:水轮机的转轮浸没在水流中。
混流式水轮机HL
轴流定浆式水轮机ZD
轴流式水轮机ZL 轴流转浆式水轮机ZZ
类 型
贯流式水轮机GL 斜流式水轮机XL
贯流定浆式水轮机GD 贯流转浆式水轮机GZ 斜流定浆式水轮机XD 斜流转浆式水轮XZ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
轴流式水轮机转轮
斜流式水轮机转轮
贯流式水轮机转轮
冲击型水轮机
2﹒冲击型水轮机:主要是利用高速水流(动 能)冲击转轮叶片而推动水轮机转轮旋转 做功的。 显著特点:转轮暴露在大气中。
水斗式(冲击式) 水轮机(CJ)
类 斜击式水轮机(XJ) 型
双击式水轮机(SJ)
水斗式(冲击式)水轮机转轮
• 冲击型水轮机导水部件主要是调节水轮机的出力和实现关机。 一般采用喷嘴,喷嘴由喷针、喷嘴头等构成,是调节喷针在喷 嘴头的位置从而控制进入的流量。
导水部件-座环
导水部件-底环
导水机构-顶盖
导水部件-活动导叶
导水部件-导叶拐臂
导水部件-控制环
工作部件-转轮
• 核心部件,决定水轮机的类型、特点、性 能。 • 转轮结构
水流 固 定 部 分 转 动 部 分
止漏环
• 实际应用时,把几种结构组合在一起用; 对于高水头电站,把梳齿式上面加工和旋 转方向相反的螺纹,以增加止漏的效果。
• 三峡电站在上冠和下环分别装有上部止漏 环和下部止漏环,每个止漏环又分别由转 动和固定两个环组成,其固定部分分别安 装在顶盖和底环上。 转动部分止漏环分别 安装在转轮的上冠和下环处。
引水部件(引水室)
9_水轮机转轮设计

2、轮毂比(转轮体球面直径与转轮直径之比 )
3、叶栅稠密度(转轮叶栅翼型的弦长l与栅距t之比 值l /t)
l / t对s影响: / t ,l l ,叶片面积大,单位面 积负荷 ,s 。
4、转轮叶片数Z1、包角θ:
轴面投影
叶 片 圆 柱 截 面
L2
L1
L1
L2
水平投影
Ⅰ
Ⅰ
Ⅱ
Ⅲ
Ⅱ Ⅲ
Ⅰ Ⅱ
Ⅲ
第四节 转轮基本参数的确定
一、混流式水轮机
混流式水轮机,其转轮基本上由 上冠、下环、叶片、上下止漏装 置,泄水锥和减压装置组成,
1.减压装置;2、6—止漏环;3—上冠;4—叶片;5—泄水锥;7—下环
1、导叶相对高度b0/D1
5、转轮的叶片数
转轮叶片数的多少对水力性能和强度有显著的影响, 随比转速的不同叶片数在9~21的范围内。
混流式转轮的叶片数与比转速的关系
叶片数不同时的
6、泄水锥
泄水锥的作用是引导经叶片流道流出的水流迅速而顺畅 的向下渲泄,防止水流相互撞击,以减少水力损失,提高 水轮机效率。其外形呈倒锥体。它的结构型式有铸造和钢 板焊接两种。里面空心,下面开口,以便排除通过止漏环 的漏水及橡胶导轴承的润滑水(有的转轮将泄水孔开在泄 水锥的外侧),还作为主轴的中心补气和有的转轮的顶盖 补气通道之用。
8、根据 值及圆柱面直径、叶片数、包角可确定叶片栅 节距 并计算翼型实际长度 按强度对所选翼型骨线参数、 厚度分布规律对翼型加厚,并确定叶片转轴位置及叶片安放 角 把翼型安放到设计位置。 9、重复上述计算,对各圆柱面计算。绘制各圆 柱面上的翼型。由这些翼型组成叶片。
二、绘制叶片木模图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水轮机结构介绍(经典)

推 力 轴 承 外 形
HOMIS
本发电机推力轴承放置在水轮机支持架上,总推力负荷为3300T,采用液压式三波纹弹性油箱支撑结构。其主要作用就是在机组开机过程中,用高压油装置顶起转子,使得发电机转子远离制动环,从而减少静摩擦力,保证机组正常开机;同时在机组运转过程中承受机组转动部分的全部重量,通过推力支架进行负载转移。
水 轮 机 底 环
04
03
01
作用:
水轮机过流部件之一,固定活动导叶。
活动导叶 固定孔
与基础结合部位
水 轮 机 底 环 安 装
将底环固定在水泥基础上,保证其过流面与座环和转轮室上环过流面光滑过渡。
将底环吊入机坑,调整底环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导 水 机 构
控制环
导叶连杆
活动导叶
导叶套筒
顶盖
底环
作用:
泄 水 锥 结 构
外形图
剖面图
作用:
是水轮机导水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尾水导流; 使转轮体内部形成一个封闭油腔,起密封作用。
泄 水 锥 安 装
装配步骤:
首先将泄水锥固定在地面上,基本保证其轴心与地面垂直;用桥机调起转轮体与泄水锥进行对接;调整位置使得二者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用固定螺栓将二者把合在一起;连接体外部安装封围板(图中没有表示)。 在二者的配合面上注意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橡皮密封圈(图中没有表示)。
4
作用:
顶 盖 安 装 将顶盖整体吊入机坑,注意保证顶盖不与基础碰撞; 调整顶盖位置,其保持水平,同时保证导叶套筒安装孔与导叶轴心基本一致。
导 叶 套 筒 装 配
将导叶套筒分别吊入机坑; 调整顶盖位置,保证每个导叶轴心铅直,且保证导叶、套筒和底环导叶安装孔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水轮发电机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_图文

– 中、小容量高转速水轮发电机的转子,常采用 实心磁极结构,整体锻造或铸造而成。转速大 于或等于750r/min的小型水轮发电机,常采用 磁极铁芯连同转子的磁轭与主轴整体锻造加工 。
– 磁极固定方式通常采用螺钉、T尾和鸽尾结构。
• 磁轭与转子支架
– 磁轭的作用是构成磁路并固定磁极。 – 转子支架的作用是固定磁轭。 – 对于定子铁芯外径小于325cm的中小容量的
• 中小型水轮发电机轴承的油循环冷却方式一般为内 循环。
• 水轮发电机制动方式 机械制动、电气制动、混合制动
• 水轮发电机制动系统的组成 制动装置(俗称 风闸)、控制原件、管路系统。
• 机械制动的作用 为避免机组停机减速过程后期时间较长,引起推力瓦的磨损。 一般当机组转速降低到额定转速25%~35%,自动投入制动器, 加闸停机。
– 按布置方式分: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
• 卧式水轮发电机适合中小型、贯流及冲击式水轮机。 • 一般低、中速的大、中型机组多采用立式发电机。
– 按推力轴承位置分:立式发电机又分为悬式和伞 式两种。
• 推力轴承位于转子上方的发电机称为悬式发电机,它适 用于转速在100r/min以上。
• 推力轴承位于转子下方的发电机称为伞式发电机,无上 导的称为全伞式,有上导的称为半伞式,它适用于转速 在150r/min以下。
起动试运行的内容和程序 :
1. 机组起动试运行的工作范围很广,要进行从水工建筑物到 机电设备的全面检查。一般说来包括试验检查和试运行两 大部分,而且以试验检查为主。
2. 起动试运行程序: (1)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前的检查
2. 通过检杳发现尚未完善的工作及工程或设备所存在的缺陷, 及时处理以保证电站能顺利地投产。
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检修工艺的优化措施分析

大型轴流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检修工艺的优化措施分析作者:魏名盛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5期摘要:目前在国内水电事业中应用到的轴流式水轮机主要有定浆式和转浆式两类,其中转浆式水轮机的转轮叶片能够根据水头和流量的变化进行转动使水轮机能够保持较高的效率,所以应用的最为广泛,在下面文章里,我们将针对水轮机转轮的检修工艺的优化措施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字:轴流转浆式;转轮结构;检修工艺;优化措施随着水电事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目前的总装机容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地位,目标在2020年达到3.8亿千瓦,有效了解决我国电力紧缺的状况。
水轮机作为水电机组中最重要的设备,其运行维护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尤其是在长期持续运行情况下,其检修工作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目前在水电机组中应用最为广泛。
在下面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是针对轴流转浆式水轮机转轮的检修工艺进行分析,并针对转轮漏油问题的工艺改造进行探讨。
一.轴流转浆式水轮机转轮结构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的叶片和导叶可随着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最优的协联关系,有效的提高了水轮机的的平均能源转化效率,扩大了运行范围,还能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特性,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机型,在很多水域都有很好的应用表现,如水口电站单机20万KW、葛洲坝水电站上单机17万KW和12.5KW的机组就是轴流转浆式水轮机。
转轮作为水轮机最重要的部分,主要是由叶片和轮毂两部分组成,其叶片表面为曲面,圆柱断面为翼型,根部较厚边缘较薄,叶片的数目主要是根据水头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是4-8片,叶片的转角一般在-15—+20之间。
叶片的转动机构装在轮毂内,其动作是同调速器自动控制的,下图1位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结构的简图:图1 轴流转浆式水轮机结构的简图通过对图1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内部充满了油,利用油压来驱动叶片操作机构对叶片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运转效率,为了防止漏油,密封是检修工作的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流式水轮机的结构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二节 轴流式水轮机的结构 一、概述 轴流式水轮机与混流式水轮一样属于反击式水轮机,由于水流进入转轮和离开转轮均是轴向的,故称为轴流式水轮机。轴流式水轮机又分为轴流定桨式和轴流转桨式两种。轴流式水轮机用于开发较低水头,较大流量的水利资源。它的比转速大于混流式水轮机,属于高比转速水轮机。在低水头条件下,轴流式水轮机与混流式水轮机相比较具有较明显的优点,当它们使用水头和出力相同时,轴流式水轮机由于过流能力大(图2-15),可以采用较小的转轮直径和较高的转速,从而缩小了机组尺寸,降低了投资。当两者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使用在同一水头时,轴流式水轮机能发出更多的效率。 特别是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由于转轮叶片和导叶随着工况的变化形成最优的协联关系,提高了水轮机的平均效率,扩大了运行范围,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特性,更是值得广泛使用的一种机型。 图2-15 轴流式水轮机 1—1— 1— 转轮接力器活塞;2—转轮体;3—转臂;4—叶片;5—叶片枢轴;6—转轮室 图2-16所示是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结构图。它的工作过程和混流式水轮机基本相同。水流经压力水管、蜗壳、座环、导叶、转轮、尾水管到下游。与混流式水轮机所不同的是负荷变化时,它不但调节导叶转动,同时还调节转轮叶片,使其与导叶转动保持某种协联关系,以保持水轮机在高效区运行。 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位于转轮室内,轴流式水轮机转轮主要由转轮体、叶片、泄水锥等部件组成。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还有一套叶片操作机构和密封装置。 转轮体上部与主轴连接,下部连接泄水锥,在转轮体的四周放置悬臂式叶片。在转桨式水轮机的转轮体内部装有叶片转动机构,在叶片与转轮体之间安装着转轮密封装置,用来止油和止水。 轴流式水轮机广泛应用于平原河流上的低水头电站,应用水头范围为3~55m,目前最大应用水头不超过70m。限制轴流式水轮机最大应用水头的原因是空化和强度
两方面的条件。由于轴流式水轮机的过流能力大。单位流量11Q和单位转速11n都比较大,转轮中水流的相对流速比相同直径的混流式转轮中的高,所以它具有较大的空化系数。在相同水头下,轴流式水轮机转轮由于叶片数少,叶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差较混流式的大,叶片正背面的平均压差较混流式的大,所以它的空化性能较混流式的差。因此,在同样水头条件下,轴流式水轮机比混流式水轮机具有更小的吸出高度和更深的开挖量。随着应用水头的增加,将会使电站的投资大量增加,从而限制了轴流式水轮机的最大应用水头。另一方面是由于轴流式水轮机叶片数较少,叶片呈悬臂形式,所以强度条件较差。当使用水头增高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强度,就必须增加叶片数和叶片的厚度,为了能够方便地布置下叶片和转动机构,转轮的轮毂比 1Ddhdh
,亦要随之增大,这些措施将减少转轮流道的过流断面面积,使得单位流量
11Q下降。当达到某一水头时,轴流式水轮机的单位流量甚至比混流式水轮机的还要
小。这种情况也限制了混流式水轮机应用水头的提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轴流式水轮机的应用水头会进一步提高。 二、转轮体 轴流式水轮机的转轮体上装有全部叶片和操作机构,在安放叶片处转轮体的外形有圆柱形和球形两种。大中型转桨式水轮机的转轮体多数采用球形,它能使转轮体与叶片内缘之间的间隙在各种转角下都保持不大于2~5mm,达到减少漏水损失的目标。另外环形转轮体增大了放置叶片处的轮毂直径,有利于操作机构的布置。但是相同的轮毂直径下,球形转轮体减小了叶片区转轮的过水面积,水流的流速增加,使球形转轮体的空蚀性能比圆柱形差。 圆柱形转轮体其形状简单,同时水力条件和空蚀性能均比球形转轮体好。但转轮体与叶片内缘之间的间隙是根据叶片在最大转角时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当转角减小时,转轮体与叶片之间的间隙显着增大,叶片在中间位置时,一般间隙达几十毫米,增加了通过间隙的漏水量,效率下降,所以圆柱形转轮体的效率低于球形转轮体。 转轮体的具体结构要根据接力器布置与操作机构的形式而定。小型水轮机转轮,定桨式水轮机转轮一般都采用圆柱形转轮体。转轮体一般用ZG30或ZG20MnSi整体铸造,为了支承叶片,转轮体开有与叶片数相等的孔,并在孔中安置叶片轴。随着工
艺、材料和结构的改进,转轮体球面直径与转轮直径之比,即轮毂比1/DddBB逐步减少。转轮体和叶片的安放角位置,可以按叶片法兰面上0标记线对照。当0°线标记与转轮体轴孔的水平线重合时,叶片安放角0,与轴孔外圆的弦长1S相对应处为max,与2S相对应处为max,见图2-17所示,其中:
2sin2sinmax2max1DSDS
(2-5) 图2-16 ZZ-LH-1130水轮机 1—转轮室;2—底环;3—固定导叶;4—活动导叶;5—顶盖;6—支持盖;7—连杆;8—控制环; 9—轴承支架;10—接力器;11—安全销;12—真空破坏阀;13—扶梯;14—排水泵; 15—水轮机导轴承;16—冷却器;17—轴承密封;18—转轮体;19—桨叶;20—桨叶连杆; 21—接力器活塞;22—泄水锥;23—主轴;24、25—操作油管 图2-17 叶片安放角位置
三、叶片
轴流式水轮机的比转速1000~450Sn,随着比转数的增高,转速流道的几何形状相应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水轮机过流量的增大,同时既要保证水轮机具有良好的能量转换能力和空化性能,又要保持叶片表面的平滑不产生扭曲,轴流式转轮取消了混流式转轮的上冠和下环,叶片数目相应减少,一般为3~8片,叶片轴线位置变为水平,使得转轮流道的过流断面面积增大,提高了轴流式水轮机的单位流量和单位转速。 轴流式转轮叶片由叶片本体和枢轴两部分组成。对于尺寸较小的水轮机,一般采用整体轴,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零件数目,铸造、加工、安装的困难也不大。但当水轮机尺寸大时,采用分开成叶片本体和枢轴两部分就比较有利。这是因为(1)分成叶片本体和枢轴两部分,每一部分的重量和尺寸都减少了,对于铸造,加工和安装都带来方便。(2)因为叶片易受空蚀损坏,分开的结构可单独地拆卸某个叶片进行检修。(3)分开的结构有可能对两个部件采用不同的材料,例如叶片本体采用不锈钢,而枢轴采用优质铸钢。但是分开结构对转轮的强度是有所削弱的,因为为了布置叶片,枢轴和转臂的连接螺钉,分件式叶片法兰和枢轴法兰的外径都要比整体时大(见图2-18),这一缺点对于高水头的转轮可能就是致命的,因为水头高,叶片数目就多,转轮上相邻叶片轴孔之间的宽度本来就很小,如果采用分开式结构,转轮体就无法满足要求。 图2-18 叶片枢轴结构 )(a叶片与枢轴整体;)(b叶片与枢轴用螺栓连接
1—叶片;2—枢轴 轴流式转轮的叶片一方面承受其正背面水压差所形成的弯曲力矩,另一方面承受水流作用的扭转力矩,同时还要承受离心力作用。受力最大位置在叶片根部,叶片的断面是外缘薄,逐渐增厚,根部断面最厚。叶片根部有一法兰,这是为了叶片与转轮体的配合。叶片本体末端是枢轴,枢轴上套有转臂。这样,把枢轴插在转轮体内,通过转臂,连上叶片操作机构就可以转动叶片了。 叶片的材质要求与混流式相同,目前多采用ZG30或ZG20MnSi铸钢,并根据电站运行条件,在叶片正面铺焊耐磨材料,背面铺焊抗空蚀材料。许多电站运行实践表明,铺焊不如堆焊效果好。有的机组采用不锈钢整铸叶片效果更理想。 四、叶片操作机构和接力器 叶片操作机构由接力器、活塞杆、曲柄连杆机构等零件构成,安装在转轮体内,用来变更叶片的转角,使其与导叶开度相适应,从而保证水轮机运行在效率较高的区域,叶片操作机构是由调速器进行自动控制的,其叶片操作机构示意图见图2-19。 图2-19 叶片操作机构示意图 1— 1— 1— 叶片;2—桨叶转轴;3、4—轴承;5—转臂;6—连杆;7—操作架;8—接力器活塞;9—活塞杆 根据接力器布置方式不同,叶片操作机构的形式很多,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型式
有带操作架传动的直连杆机构,带操作架的斜连杆机构和不带操作架的直连杆机构。采用一个操作架来实现几个叶片同时转动的机构称为操作架式叶片转动机构。当叶片转角在中间位置时,转臂水平,连杆垂直的称带操作架直连杆机构。 转轮接力器的布置方式很多,通常把接力器布置在转轮体叶片中心线上部,也有把接力器布置在叶片下部泄水锥的空腔内。 如图2-20所示是目前采用比较普遍的结构,接力器布置在叶片中心线上部,活塞和活塞杆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如图2-20的Ⅰ和Ⅱ。Ⅰ为不带操作架的结构,Ⅱ为带操作架的结构。控制转轮接力器活塞作往复运动的压力油通过操作油管输入,操作油管由不同管径的无缝钢管组成,并安装在主轴内。操作油管上部与受油器相连,从油压装置输送来的压力油和回油都通过受油器进入和流出操作油管。 图2-20 转轮接力器结构 五、叶片密封装置 由于转桨式水轮机在运行中需要转动叶片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当叶片操作机构工作时,一些转动部件与其支持面间需要进行润滑,因此在转轮体内是充满油的。转轮 体内的油是具有一定压力的压力油,这是因为一部分主轴中心孔的油,最后排入受油器,而受油器布置在发电机的顶上,所以转轮体内的油有相当于发电机的顶部至转轮体这段油柱高度的压力,另外由于转轮旋转,油的离心力使油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另一方面,转轮体外是高压水流,为了防止水流进入转轮体内部和防止转轮体内部的油向外渗漏,在叶片与转轮体的接触处必须安装密封装置。从电站的运行实践看,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密封结构性能的好坏对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关系很大。 密封的型式很多,如图2-21所示是目前国内水轮机厂采用较普遍的“”型转轮叶片密封结构。通过试验和运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紧凑、制造和装拆方便。 近年来有的机组采用V型橡胶环双向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更换密封不需要拆卸叶片,优点较多。 图2-21 “”型转轮叶片密封 1—1— 1— 螺钉;2—压盖;3—“”密封圈;4—顶起环;5—弹簧;6—叶片枢轴
7—限位螺钉;8—转轮体 六、泄水锥 泄水锥的外形尺寸由模型试验确定。中小型机组的泄水锥大多采用ZG30铸造,图2-22是泄水锥与转轮体的连结结构。图2-22所示的结构中,泄水锥上部周围开有带筋的槽口,用螺钉把合,除加保险垫圈外,装配后螺幅还应和锥体点焊,防止机组在运行中泄水锥脱落。 图2-22 泄水锥连接结构 1—转轮体;2—螺钉;3—保险垫圈;4—护盖;5—泻水锥 七、转轮室
图2-23所示为转轮室结构图,转轮室的上端与底环相连,下端与尾水管里衬相连。转轮室的形状要求与转轮叶片的外缘相吻合,以保证在任何叶片角度时叶片和转轮室之间都有最小的间隙。 在水电站运行中,发现转轮室臂受到强烈的振动,可能造成可卸段的破坏,有时整个可卸段被拉脱。因此转加强转轮室的刚度和改善转轮室与混凝土的结合,是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图2-23 转轮室结构 在叶片出口处的转轮室内表面上,常出现严重的间隙空蚀和磨损现象,需要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