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古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寿州古城
寿县,古称寿春,隋唐时称寿州。
寿县在周代为州来国地,楚昭王二十三年(前493年),楚昭王攻伐蔡国,蔡昭侯求吴国翼护,将国都由上蔡(今河南上蔡)迁于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辖。
楚惠王四十二年(前447年),“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
”二百年后,随着秦国的强大,楚国国势由盛而衰。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将白起大举进攻楚国,攻拔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附近),繁盛数百年的纪南城毁为废墟,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
为避秦国锋芒,楚考烈王十年(前253年),楚国再将国都东迁于钜阳(今安徽太和),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再迁都于寿春,仍称郢。
18年后(前223年),寿郢为秦军所破,楚王负刍为秦军所俘,楚国亡国。
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地域的熟悉以及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让我第一次清晰的感受到了历史不容置疑的真实,虽然时空已愈2000余年,但很多事情却丝毫未曾改变。
比如在周边诸多地区,许多地名不以“村”、“堡”为名,而是以“郢”为名。
在寿县有诸多蔡国及楚国王侯贵州墓出土,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墓也于此。
更有闻名遐迩者,赵将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老将军,后来因赵悼襄王听信奸臣
郭开的谗言,将其解除军职,“使乐乘代廉颇。
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
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
赵以数困於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於赵。
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
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
’廉颇卒死于寿春。
”(《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墓在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
廉颇与寿春俱老矣。
秦统一中国后,划江淮之间为九江郡,治所设寿春。
汉初封王,淮南王刘长建都寿春。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废,复九江郡制。
东汉末年,袁术称帝,以寿春为都。
东晋末,为避孝武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
隋文帝废郡,改称“寿州”。
唐时属淮南道。
宋时设寿春府,府城保存至今。
金兵占领后,改属南京路。
元时属安丰路。
明属临濠府。
清时其所属虽有几次变更,但治所多设于此。
民国属泗道。
城墙寿春故城范围很大,北傍淝水,东临东津渡,西至城西湖,南至十里
头,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战国都城中仅次于燕国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
因年代久远,地貌变化,土城垣大多湮没于地下或破坏殆尽。
汉代以后,城址缩小至故城东北角,即今寿县城关一带,后代多沿袭其址。
今寿县古城墙型制为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
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
墙体以土夯筑,外侧包城砖,内侧延伸土城成30
度斜坡,不包城砖,此种做法,称“土坡战城”。
战争时期,城内士兵可由土坡同时登上城墙而非排队由马道上城,这样士兵可以大量快速投入战斗。
土坡战城在古代较为常见,但现在,寿州城是硕果仅存的一座土坡战城了。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后来因为淮河水患严重,为了防洪,西侧城墙自城门两侧将墙垣改用石块垒筑,后又以石条加固,已全不复旧时模样。
南门为通过淮南的方向,因此成了现在的正门,门楼与两侧的城墙为新修,蹬道上有制作拙劣的砖石雕刻,不堪入目。
虽然寿州城后代多次整修,但听闻仍有南宋时的城墙砖,砖面有“建康许都统造”字样的铭文,颇想寻觅其踪影,于是由南门外城墙向西门方向搜索。
渐行渐远,城墙显露出其本来风化侵蚀的面貌。
从剥落的外包墙皮可以看出来,新修的城墙面并没有损毁原城墙砖而代之以新城墙砖,只是以水泥敷面,再压出砖纹。
不知道当初是为了偷工减料
还是刻意为之,总好过那些修旧如新的保护。
貌似坚硬冷峻的城墙,却被一束静静等待着风起的蒲公英暴露了其夯土的本质。
间或看到这种有纹饰的墙砖,这种砖明显比城墙砖要长,县城里的一些古玩店里也有出售,据他们所说这种砖为墓中所用。
这倒不足为奇,县城内多有古墓出土,城墙坍塌后,就地取材修补。
虽然不同,倒也自然,只是不知道古玩店卖的那些是如何得来。
“严格禁止,翻越城垟”。
“垟”于此是“墙”的二简字,原字音“羊”,意为田地。
此处已近西城门,修葺的时间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光阴了。
未见一块有“建康许都统造”铭文的城砖,古玩店里也没有。
东侧、北侧城墙保存尚好,没有一一去看,不知道是否还有幸存。
但想来很难,风雨侵销,人为毁损,一块城墙砖于原地保存800余年实在太难了。
城门寿州城有城门四座,城楼均毁于清末战火,现在的城楼均是新建。
南门曰:通淝门。
因南门外护城河与淝水相通,舟楫往来,商贸繁荣。
现在瓮城与箭楼已不存。
西门曰:定湖门。
因西门面对寿西湖。
现已不存,只有新修的一座券门。
北门曰:靖淮门。
因北门面对淮河,水患不断,忧患不止,取名希望其平静安宁。
东门曰:宾阳门。
东门与北门保存完整,紧闭城门后仍有极强的防洪抗汛的功能。
南门是我最害怕见到的模
样,拙劣的富丽堂皇,宛如小县城的夜总会。
甚至不如这座几十年前修筑的西门,这是真实的样子,总好过于效颦的东施。
西门内,曾经在1955年治淮工程中发现了春秋晚期的蔡昭侯墓,出土文物散见于寿县及省博物馆,可惜的是墓被填平,已湮没不可寻。
北门箭楼门匾:靖淮。
之上石条上隶书阴刻: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重修。
箭楼与城门成90度,箭楼城门向西侧开。
城门洞的周围做成砖花看面,横分数格,再砌斗砖,券门顶端镶嵌石作门匾,上刻“北门”二字,施以红漆。
其上做成一个小型屋龛的小殿宇,檐部有斗栱示意,上出屋顶。
此处应是北门中最具观赏之处了。
东门箭楼门匾:宾阳。
箭楼门与城门平行错置4米。
满清咸丰十二年(1862年),驻守于寿州城的苗沛霖密函因安庆失陷而困守于庐州(今合肥)的太平军英王陈玉成,邀其至寿州城并图谋攻取汴京大计:“孤城独守,兵家大忌。
以英王盖世英雄,何必为这股残妖所困。
英王常云:'如得汴京,黄河以南大江以北,实可独挡一面。
’”苗沛霖,反复小人,原为凤台落拓秀才,受命督办团练,后归顺太平天国被封为奏王,但两年后旋又归降满清。
陈玉成虽已知苗沛霖倒戈,但仍寄希望于能让其重新归顺。
于是不顾部将忠告,执意从庐州率部突围北上,与苗沛霖会合。
然而,就在英王陈玉成与其他将领刚刚踏入寿州城宾阳门瓮城之时,城门前的吊桥便被撤去,藏身于瓮城中的伏兵
一拥而上,将其生擒。
陈玉成被捕后拒不投降,被处斩于河南延津西校场,年仅二十六岁。
赫赫一代英王,在力拒不敌,屈辱被擒时,破口大骂苗沛霖:“尔权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根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
那一刻在他的眼前,如这一时在我眼前的这番景象,那么高耸的城楼,那么逼仄的天空!英雄已逝,只留下荒草一蓬。
东门内东门内,几处古玩店,几处小商铺,正午阳光下,冷清寂寥。
报恩寺信步东禅寺,夕阳古塔尖。
院深藏野竹,垣矮如远山。
端坐佛含笑,颂经僧不闲。
一声清磬动,明月送人还。
——游东禅寺东禅寺即报恩寺,位于寿县城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称“报恩寺”。
据《寿州志》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夕阳古塔,矮垣野竹,那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的报恩寺已全无旧日模样,除了院内那两棵合抱的古树。
去时正是日中,僧人们斋后午睡,寺院内只有蝉声呱噪。
佛堂之上,兀自红烛一根,烛焰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