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六单元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四篇精读课文、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除了《古诗三首》介绍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三处景色之外,其他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了一处景色,分别是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这些都是我国有名的景点,其山水、阴晴无不令人着迷;其丰富的物产,迷人的景色无不令我们叹为观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河山壮美。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1.认识43个字,会写51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潋滟、空蒙、西子、相宜、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望天门山》。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4.初步学会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湖光山色的美。了解西沙群岛、小兴安岭、海滨小城的物产和景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词语。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技巧。
3.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壮美河山。
17.《古诗三首》…………………………………………………………………3~4课时
18.《富饶的西沙群岛》…………………………………………………………2~3课时
19.《海滨小城》…………………………………………………………………2~3课时
20.《美丽的小兴安岭》…………………………………………………………2~3课时
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学习古诗,要引导学生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容。如《望天门山》要看到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则知道西湖在阴、晴天气中的不同风姿。品《望洞庭湖》则要看到洞庭湖的湖面风光,学习其他三篇文章,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各个地方的物产。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我国山河风光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望天门山》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
《望天门山》教案(15篇)
《望天门山》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2.会读,会背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诗中的字词。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包含的哲理。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1.以前我们学过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还能背出来吗?齐背《望庐山瀑布》。2。今天我们一起学*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
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二.简介天门山和作者李白
三.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找出诗歌里不理解的字,词。
四.教师范读课文
五.学生自学古诗
1.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互相讨论,了解诗歌的大意。
2.诗题:望天门山。望:就是观看,欣赏。望天门山:就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景色。
3.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的意思。然后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让学生通过自由诵读,结合看课文,挂图,在头脑自学形成画面,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把想象的景象画出来。
六.教师小结诗歌大意。
七.朗读指导
八.作业:
1.背诵《望天门山》
2.默写《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感悟理解古诗句的意思和意境,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部编三上语文《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端正、匀称地书写“断”“楚”等5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读出节奏,找出韵脚;借助注释,理解“天门”“楚江”的意思。
(二)采用品读、齐读、背诵等方式,感受诗中画面,感知诗歌大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拓展阅读李白的《姑孰十咏·天门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拓展阅读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解题
1.走近诗人:学生畅谈对李白的了解。
2.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望天门山。(齐读)
(2)释“望”。“望”在诗题中是什么意思?(预设:看,往远处看)连起来说说“望天门山”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
1.正确朗读。
(1)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2)方式: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检查读。
2.注意节奏。
(1)找出节奏。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教师范读第一句,引导学生找到节奏)
教师小结方法:这首诗按2/2/2/1节拍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2)多样练习。(预设:视频范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
3.发现押韵。
(1)找到韵脚。这首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读音的秘密?(将“开”“回”“来”三个字显红,引导发现押韵;“回”字古音读“huái”)
(2)学生再读古诗。
4.读出景物。
(1)圈画景物。说说李白望到了什么景物。借助插图和古诗右边的注释找一找,圈一圈。
(2)交流景物。(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3)理解景物。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天门”“青山”都指天门山,(播放图片)“楚江”“碧水”都指楚江。(播放图片)(三)想象品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
改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年月日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改动。
(精品教案)李白诗《望天门山》讲课稿
(精品教案)李白诗《望天门山》讲课稿
精心整理的李白诗《望天门山》讲课稿,希翼对大伙儿有所帮助。
大伙儿好!我讲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中的《望天门山》。下面,我将从讲目标,讲教法,讲学法和讲教学流程,讲教学反思五方面举行讲课。
1、会认“断、孤、帆”等个生字。正确认读“中断、楚江、至此回、相对、孤帆”等词语。并能联系上文明白“至此回”,重点指导书写“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经过想象,抓关键字来的办法来品读古诗。
3、背诵古诗,并能用自个儿的简单讲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明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第二学段目标中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明白: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来展开学习,经过阅读,可以从多个侧面领会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热爱祖国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本篇古诗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媚景群。
四是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
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差不多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在古诗中去感悟祖国的大好山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还有一定的难度。
部编版三年级(上)望天门山优质教案
出示第三四句中的两个动词“出”“来”,分析妙用。
(体现了作者豪迈奔放、自由洒脱的特点)
(6)课件出示动画朗读。
(7)酌情指导:“天门中断楚江开”,这个“开”字,让人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碧水东流至此回”,也可以看出来。回,江水到这里就,河道收窄了,撞到前面的山石,就形成了“回”的景象。“回”,是指转了个弯。“两岸青山相对出”也可以看出,两山雄伟险峻,隔江对峙,也很有气势。古诗大意:
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急速驶来,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因天门山的阻隔不得不在这里转向北流。
小船在汹涌的江水中急速向前,两岸的青山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急速驶来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请你说说下图所表现的是古诗《望天门山》里的哪一句。
(分析:组织学生观察图片中有哪些景物,
对照古诗内容,找出与图画相匹配的诗句。
图中有对峙的高山,一叶小舟迎着太阳,
因此对应的古诗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
小结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着你们去欣赏,去诵读。你们快去找来读读吧!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认识“亦”这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弄懂诗句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出诗情,读出诗韵,领悟诗境。
教学准备:制作有关西湖的风光课件、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部编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17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潋滟、空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
重点难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喜欢旅游吗?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天门山吗?
2.介绍天门山:天门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上的门,可见天门山——很高,很雄伟,很险峻。
读注释,看插图,初识天门山。同时读注释,理解“楚江”。
3.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游览过天门山,并写了《望天门山》。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1.自由诵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读,齐读。
3.轻声读,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诗的大意:天门山中间断裂如门,使大江得以通过。碧水东流到此,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送出来,一叶孤帆从天边驶来。)
三、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学习一、二两句。
(1)“断”字想象:在很久以前,身高万仞的山神手持一柄大斧,用力向天门山一劈,顿时山石崩飞,一座大山被劈出一条裂缝。而汹涌的楚江水由西向东奔腾而至,一下子将裂缝冲大,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景象。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一等奖4篇
《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方案8
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七言绝句诗写长江下游的名胜天门山,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李白的'古诗及诗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2.播放多媒体资源课件中的李白像,指名简介李白。
3.师:李白写诗比较喜欢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想像非常大胆,丰富,语言非常优美,李白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望天门山》。
二、初读感知,画出不理解的诗词,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望天门山”的图,让学生感知。
2.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4.读中自悟诗意。
三、品读全诗,感悟诗情。
1.指名个别读,小组诵读。
2.指导读
3.配音读
四、背诵默写古诗,拓展积累。
1.配乐背诵
2.默写古诗
3.课件出示李白描写河山的诗
结束语:今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赏析了这首古诗,并且学习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了解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17《望天门山》(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望天门山》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中的第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色。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的山形和长江的水色融为一体,壮丽的景象得到充分展现。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人李白并不陌生,之前就学过他的一些诗篇,了解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山河的诗篇。在理解古诗上可以借助注释、想象画面、字理析词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断、楚、孤、帆”四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导入: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不尽、道不完。有这么一位唐代诗人,他写下了千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仙”,他就是——(师生齐答—李白)
1.指名背诵李白的诗。
师小结:看来,孩子们会背的还真不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古诗《望天门山》。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认识诗人,回忆学过的古诗,可以为后续学习古诗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找出节奏,读好古诗。
提问:诗中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反复读几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节奏。
2.学生自由读。
3.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朗读古诗,但往往读不出节奏、韵律,因此设计了此环节,使古诗读起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第17课《古诗三首》中《望天门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里的第一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是围绕“祖国山河”这一主题。学习本单元课文,要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就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这首诗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让学生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学习《望天门山》这类写景古诗,可以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篇章页上呈现了诗歌形式的人文导语,饱含着对祖国的赞美与深情,配合表现壮美景色的插图,更能引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会写“断、楚”等五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天门山》。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能够结合诗句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教学资源准备
古诗相关插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导出诗题(约3 分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语文
三年级第17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策略
1.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5个生字,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亦”和“宜”发音相似,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在全诗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适宜”“庭院”,帮助学生巩固。
多音字“抹、磨”,可以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比如,“抹”字在“淡妆浓抹”“抹粉”中读mǒ,在“抹布”中读mā,在“转弯抹角”中读mò;“磨”字在“磨镜”“磨刀”中读mó,在“石磨”“磨盘”中读mò。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要注意易错笔画的指导。比如,“孤”字中“瓜”的竖提,可以在范写时,通过红色粉笔突出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楚”字可以和“定”比较,把下边部分的横钩写正确;“未”字的两横,要指导学生写得上短下长;要提示学生“磨”字中“广”的一撇要拉长,包住里面的部分,不要把字写成上下结构。
3.古诗欣赏
(1)通过有节奏的诵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
(2)通过对诗人生平的拓展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3)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祖国的山河之美。
三、导学任务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了解古诗大意。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教案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时,以下是一些教案设计:
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本课中的“断、开”等生字,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学生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描述诗中描绘的天门山所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深远意境。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诗人对天门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如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天门山的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诗人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和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家中或周围的自然景象,来练习和提升自己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目标方面,首要的是让学生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同时,要让学生学会细致地观察,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除此之外,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准备:
1.师生搜集李白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学过哪些李白的诗歌?诵读已学过的古诗。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李白及天门山的资料。(课件二)
3.师补充:一次,李白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吟兴。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课件三)(师生共同欣赏。)
3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交流。
二、自主合作,体验意境。
1.自读诗歌,结合诗后注释,读后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记号,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正音;读诗;提疑问。
3.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梳理出理解上的难点:中断至此回相对出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1.引导学习第一句。(课件四)
(1)理解“中断、开、至此回”。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
(3)总结学习方法:理解字词----串讲句意。
(4)指导想象水流撞击到山石上,激起回旋,形成汹涌的波涛的情景。
小结:汹涌的长江水好像是从中间推开了天门山,碧绿的江水一路奔流向前,至此撞击到岩石上,激起回旋,更显得汹涌澎湃。通过诵读
(5)自由诵读,指名朗读。表现这一壮观的景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1
《望天门山》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断、楚”13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一一(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7课《古诗三⾸》课⽂原⽂
望天门⼭
【唐】李⽩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
孤帆⼀⽚⽇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
【宋】苏轼
⽔光潋滟晴⽅好,
⼭⾊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两相和,
潭⾯⽆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翠,
⽩银盘⾥⼀青螺。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7课《古诗三⾸》教案:望天门⼭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观赏图⽚,揭⽰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河壮丽。⼤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图⽚)
2.师:⼤家知道这是哪⾥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两⼭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被叫做天门⼭,谁来说说⾃⼰看了这些图⽚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家都说了⾃⼰看了天门⼭的图⽚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李⽩也去到了天门⼭,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这⾸诗。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说课稿(一等奖)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说课稿(一等奖)
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认识文中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全诗;理解词义句意,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断、楚”13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会写“断、楚”13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唐)苏轼(宋)
天然美热爱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