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昆虫与环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的低温直接影响越冬的死亡情况
在低温到来之前,昆虫就开始作好越冬前的准备,大量地 积累脂肪和糖源,减少的含水量,降低呼吸,进入休眠或
滞育状态。
已经进入越冬状态的昆虫,冬季的低温对其杀伤力常较小, 但异常低温就有可能将其致死。 低温对昆虫的致死作用主要决定于二方面: ① 低温的强度;
② 低温持续时间。
第六节 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存在着相应的生物群落,这些生物 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彼此联系,相互依存而构成的动态系统,称为生态 系或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 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等。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 许多昆虫最适湿度接近于高湿范围,即相对湿度70~90%。 如粘虫成虫,在25℃下产卵量决定于相对湿度,90%相对 湿度下的产卵量较60%高一倍。
• 空气干旱,体内水分过度蒸发缺水,虫体没有足够的水分
形成体液,还会造成昆虫的蜕皮、羽化、展翅等不能正常 进行,严重影响昆虫的存活、生殖及发育。 • 降雨除了改变大气和土壤的湿度影响昆虫外,还对昆虫有 冲刷作用,直接杀死害虫。
(1)直接影响
昆虫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导
致昆虫发生期、发生量、取食强度等的差异; (2)间接影响 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昆虫种群的食物、天敌、
隐蔽场所等环境条件的作用间接地影响昆虫的发生。
一、温
度
昆虫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因而,温度成为对昆虫影响最大的一个因子。
等捕食蚜虫。
姬蜂
步甲
寄生:指一种或几种生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料,而被食动 物并不立即死亡的现象。 寄生性昆虫分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捻翅目和鞘 翅目中,其中以前两个目的种类较重要,如赤眼蜂、绒茧 蜂、金小蜂、寄蝇等。
小蜂
三.食虫动物
主要包括蛛形纲的蜘蛛类和捕食螨、鸟类、两栖纲中的蛙
类,它们都是很重要的捕食性动物。
②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的理化性状等。
生物因素: ①食物因子 包括寄主的种类、生长发育状况等;
②天敌因子 包括寄生性和捕食性动物、致病微生物等。
第一节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 气候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照、气流气压 等,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最大。 • 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
病毒:有细胞核多角体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
毒等,其中以前者感染昆虫种类最多,已知有粘虫、斜纹夜蛾、 棉铃虫、菜青虫等近300种昆虫可受到感染。
二.天敌昆虫
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主要存在捕食和寄生的关系。 捕食:指一种动物营自由生活,可袭击另一种动物,并将 其杀死而食之,一生可杀死多头动物的现象。这种捕食动 物称为捕食者,被捕食的动物称为猎物。如瓢虫、食蚜蝇
植物的抗虫性包括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又称植
物抗虫三机制。
不选择性:指植物由于形态、组织学上的特点和生理生化特性, 或体内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阻碍害虫趋向植物产卵或取 食,或由于植物的物候学特性,与害虫的为害期不相符合或不
完全符合,从而使植物局部或全部避免害虫的为害。
抗生性:指植物体内含有对害虫有毒的物质,害虫取食后,引 起生理失常,甚至死亡,或植物受害后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以阻止害虫的危害。 如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丙,
光强度
光强度主要影响昆虫的活动和行为,表现于昆虫的日出
性、夜出性、趋光性、背光性等。
如蝶类白天活动,而蛾类夜间活动。
光 周期
光周期主要是对昆虫的生活起一种信息作用。年生活史、 滞育、世代交替等均与光周期的变化有关。 如蚜虫,在长光照下大量产生无翅蚜,而在短光照下大 量产生有翅蚜,并进行迁移。
五、风对昆虫的影响
图6-2
温度与昆虫状态的关系
P1体液开始过冷却; P2过冷却临界点; P3体液冰点; P4死亡
(二)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适宜昆虫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昆虫的发育速率与温度 成正比,温度增高发育速度加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S” 型关系, 在高适温区或低适温区内,发育速度 均较慢; 在最适温区内,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
风主要对昆虫的飞翔和分布产生影响。 风的强度、风速、风向等直接影响昆虫的扩散和迁移的 频度、方向和范围。
有迁飞习性的昆虫起飞时需要有上升气流,而下降时需 要下沉气流。
第二节 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组成的复杂体系,形
成土壤特定的温湿度、通气状况、理化特性等,对生活在
(一)昆虫对温度的一般反应 昆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温区)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 育,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将受到抑制,甚至
死亡。昆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分为5个温区。
图6-1 温带地区昆虫对温度的反应与温区的划分
温度(℃) 致死高温区 50 亚致死高温区 40 高适温区 30 最适温区 20 低适温区 10 亚致死低温区 -10 致死低温区 原生质结冰,短时间内死亡 冷昏迷,代谢缓慢,死亡率增大 适温区 (有效温区) 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减慢 发育速度快,死亡率最小,生殖率最大 发育速度慢,繁殖率下降 热昏迷,死亡率增大 温 区 温度对昆虫的作用 短时间内死亡
高温对昆虫的影响
高温对昆虫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其生殖
腺的发育,常导致昆虫不育,减少昆
虫的寿命。
高温也会导致昆虫致死.
二、湿
度
环境的降水和湿度的变化,既直接影响昆虫体内水分状况,对 其种群密度起作用,也影响昆虫的食物、天敌等,间接对昆虫 的生存、发育、繁殖产生影响。 昆虫可以通过直接饮水、食物和体壁吸水等方式获得水分,仓 库害虫还具有很强的利用代谢水的能力。 昆虫也会通过排泄、体壁和气门蒸腾等丢失水分。
第四节 天敌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由于其 它生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 敌。 昆虫的天敌主要有:致病微生物、食虫昆虫、食虫
动物三大类。
一.致病微生物
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
细菌:苏云金杆菌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如BT
粉 剂等。
真菌:能感染昆虫致病的真菌约有50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 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菌、多毛菌等。
分布。
某地全年有效积温总和(日度) 世代数=———————————————— 完成一个世代的有效积温(日度) K1 = ———— K2
如果K1/K2小于1,即在该地区全年有效积温总和不能 满足该虫完成一个世代的积温,该虫在该地区可能没有分; 如果有分布,则该虫是一年发生多代,而不是多年发生一 代,也就可以预测该虫分布的北界。
通常昆虫取食嗜食的食物,其发育加快,死亡率低,生殖力 高。
研究昆虫的食性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可根据害虫食性的最
适范围,改进耕作制度和选用抗虫品种,创造不利于害虫生 长繁殖的食料条件,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二.植物的抗虫性
抗虫性:指植物具有影响昆虫为害程度的遗传特性,即 某一品种在田间存在某种害虫的条件下,其完全不受害 或很少受害,或虽受害,但有较强的补偿能力,使产量 损失减少。
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自然界中,湿度和温度总是同时存在,互相关联,综合对
昆虫起作用的。不同的温湿度组合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不 同的影响。适宜昆虫发育的温湿度有一定的组合。
温度适合湿度不适合,或湿度适合而温度不适合,对昆虫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都不利。
如蚕豆象,在25.2℃,相对湿度90%时产卵量约75粒/雌,
而在60%的相对湿度下产卵量仅为62粒/雌。
土壤中的昆虫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
约95~98%的昆虫终生或某个生长期与土壤有关系。如蝼
蛄、蟋蟀等终生生活于地下。
第三节 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每种昆虫都有其适宜的食物,适于它消化利用的食物对它就
有营养价值,能促进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反之则产生不 利的影响。
第五节 人为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改造一个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改变耕作制度和种植制度,改变这个地区的昆虫种类 组成和数量对比,对昆虫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 二.改变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组成 引进益虫,使当地益虫种类和数量增加,使害虫数量下 降,如我国引进的澳洲瓢虫。 三.改变害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如种植抗虫品种,改变农田小气候等,使之不利于害 虫的发生与为害,甚至使害虫生活条件恶化,达到控制害虫 的目的。 四.直接杀灭害虫 人们通过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措施,可直接消灭 大量的害虫。
也称“丁布”(Dimboa),可抑制玉米螟幼虫的取食,促使
幼虫死亡。目前,许多国家已把玉米的丁布含量作为抗虫育种 的主要指标之一。
耐害性: 植物受害后表现出很强的生长能力,能很快地长出组 织补充害虫的危害,最终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如某些水稻品 种,受到一定数量的稻瘿蚊为害后,表现出更强的分蘖能力,
第六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研究昆虫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称 昆虫生态学。
研究意义
通过对昆虫生态学的研究:
揭示害虫种群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找出引起变化的主导因素;
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虫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减
轻或消灭害虫,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①气候因子 如温度、湿度、光、风、 雨等;
可补偿被害苗的损失。
抗虫性三机制在抗虫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同一种作物或品种,对某种害虫可能只有一种机制是主要的, 也可能具有几种机制;在进行抗虫育种时,应有针对性地培育 某一抗虫机制,或把多机制综合考虑。
害虫对抗性品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可能会形成新的生物
型,这时抗虫品种对新的生物型害虫将成为易感的,因此,抗 虫品种需要不断选育或更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其中C为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
将发育历期N改为发育速度V,则V=1/N,(2)式可改 为:
T=C+KV…………………(3)
利用不同温度T下观察到的某昆虫的发育速率V,就可
以通过两者的线性回归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
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1)推测当地可能发育的世代数,估计该种昆虫能否在当地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2)预测某虫下一虫态或下一世代的发生期。 如已知粘虫卵C=13.1℃,K=45.3日度,预测产卵 后平均气温为20℃,则可计算幼虫孵化期: K 45.3 N=———— = ————— = 6.56天 T-C 20-13.1 (3)控制益虫的发育进度,及时提供田间释放天敌
(三)高低温对昆虫的作用
适温区也称为有效温区。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适温范围,一般为8—40℃。在此温区内,昆虫的生命
活动都可正常进行,但其发育的速度则有所差异,所以又
可分为3个温区:高适温区、最适温区、低适温区。 发育始点温度:在低适温区内,昆虫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 降低而减慢,繁殖力也随之下降。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 低有效温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昆虫才开始发育,故称 为发育始点温度。
系才接近于呈直线关系。
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一个虫态或一个世代),需要 一定热量的积累,即发育所经过时间与该期间的平均温 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称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某发育期所要求的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常用“日度”表示。
K=NT……………………(1)
其中K——积温常数,N——发育历期,T——该期的平均温度。 K=N(T-C)………………(2)
7000~2500埃,多偏于短波光,短波光属紫外光,人的肉 眼是感觉不到的。
许多夜出性的昆虫对紫外光最敏感,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就是根据此原理设计的。黑光灯的光波在3600~4000埃之
间,广泛应用于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如频振式杀虫灯。
昼出性昆虫对光波(或颜色)也有不同的选择。如蚜虫对
黄色敏感而讨厌银灰色。
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可用温湿系数(Q)来表示:
Q=R· H/T R· H为某时期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T为某时期温度的平均值。
四、光对昆虫的影响
光照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光的波长、光强度、光照周期。 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活动、行为等。
光的波长
人的可见光区在7700~4000埃之间,而昆虫能感受
在低温到来之前,昆虫就开始作好越冬前的准备,大量地 积累脂肪和糖源,减少的含水量,降低呼吸,进入休眠或
滞育状态。
已经进入越冬状态的昆虫,冬季的低温对其杀伤力常较小, 但异常低温就有可能将其致死。 低温对昆虫的致死作用主要决定于二方面: ① 低温的强度;
② 低温持续时间。
第六节 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存在着相应的生物群落,这些生物 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彼此联系,相互依存而构成的动态系统,称为生态 系或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 系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等。
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 许多昆虫最适湿度接近于高湿范围,即相对湿度70~90%。 如粘虫成虫,在25℃下产卵量决定于相对湿度,90%相对 湿度下的产卵量较60%高一倍。
• 空气干旱,体内水分过度蒸发缺水,虫体没有足够的水分
形成体液,还会造成昆虫的蜕皮、羽化、展翅等不能正常 进行,严重影响昆虫的存活、生殖及发育。 • 降雨除了改变大气和土壤的湿度影响昆虫外,还对昆虫有 冲刷作用,直接杀死害虫。
(1)直接影响
昆虫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导
致昆虫发生期、发生量、取食强度等的差异; (2)间接影响 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昆虫种群的食物、天敌、
隐蔽场所等环境条件的作用间接地影响昆虫的发生。
一、温
度
昆虫属于变温动物,体温随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因而,温度成为对昆虫影响最大的一个因子。
等捕食蚜虫。
姬蜂
步甲
寄生:指一种或几种生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料,而被食动 物并不立即死亡的现象。 寄生性昆虫分属于膜翅目、双翅目、鳞翅目、捻翅目和鞘 翅目中,其中以前两个目的种类较重要,如赤眼蜂、绒茧 蜂、金小蜂、寄蝇等。
小蜂
三.食虫动物
主要包括蛛形纲的蜘蛛类和捕食螨、鸟类、两栖纲中的蛙
类,它们都是很重要的捕食性动物。
②土壤因子 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土壤的理化性状等。
生物因素: ①食物因子 包括寄主的种类、生长发育状况等;
②天敌因子 包括寄生性和捕食性动物、致病微生物等。
第一节 气候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 气候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降雨、光照、气流气压 等,其中以温度和湿度对昆虫的影响最大。 • 气候因子变化的影响:
病毒:有细胞核多角体病毒、细胞质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
毒等,其中以前者感染昆虫种类最多,已知有粘虫、斜纹夜蛾、 棉铃虫、菜青虫等近300种昆虫可受到感染。
二.天敌昆虫
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主要存在捕食和寄生的关系。 捕食:指一种动物营自由生活,可袭击另一种动物,并将 其杀死而食之,一生可杀死多头动物的现象。这种捕食动 物称为捕食者,被捕食的动物称为猎物。如瓢虫、食蚜蝇
植物的抗虫性包括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又称植
物抗虫三机制。
不选择性:指植物由于形态、组织学上的特点和生理生化特性, 或体内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阻碍害虫趋向植物产卵或取 食,或由于植物的物候学特性,与害虫的为害期不相符合或不
完全符合,从而使植物局部或全部避免害虫的为害。
抗生性:指植物体内含有对害虫有毒的物质,害虫取食后,引 起生理失常,甚至死亡,或植物受害后产生一些特殊的反应, 以阻止害虫的危害。 如抗玉米螟的玉米品种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丙,
光强度
光强度主要影响昆虫的活动和行为,表现于昆虫的日出
性、夜出性、趋光性、背光性等。
如蝶类白天活动,而蛾类夜间活动。
光 周期
光周期主要是对昆虫的生活起一种信息作用。年生活史、 滞育、世代交替等均与光周期的变化有关。 如蚜虫,在长光照下大量产生无翅蚜,而在短光照下大 量产生有翅蚜,并进行迁移。
五、风对昆虫的影响
图6-2
温度与昆虫状态的关系
P1体液开始过冷却; P2过冷却临界点; P3体液冰点; P4死亡
(二)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适宜昆虫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昆虫的发育速率与温度 成正比,温度增高发育速度加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S” 型关系, 在高适温区或低适温区内,发育速度 均较慢; 在最适温区内,发育速度与温度的关
风主要对昆虫的飞翔和分布产生影响。 风的强度、风速、风向等直接影响昆虫的扩散和迁移的 频度、方向和范围。
有迁飞习性的昆虫起飞时需要有上升气流,而下降时需 要下沉气流。
第二节 土壤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组成的复杂体系,形
成土壤特定的温湿度、通气状况、理化特性等,对生活在
(一)昆虫对温度的一般反应 昆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温区)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 育,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将受到抑制,甚至
死亡。昆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分为5个温区。
图6-1 温带地区昆虫对温度的反应与温区的划分
温度(℃) 致死高温区 50 亚致死高温区 40 高适温区 30 最适温区 20 低适温区 10 亚致死低温区 -10 致死低温区 原生质结冰,短时间内死亡 冷昏迷,代谢缓慢,死亡率增大 适温区 (有效温区) 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减慢 发育速度快,死亡率最小,生殖率最大 发育速度慢,繁殖率下降 热昏迷,死亡率增大 温 区 温度对昆虫的作用 短时间内死亡
高温对昆虫的影响
高温对昆虫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其生殖
腺的发育,常导致昆虫不育,减少昆
虫的寿命。
高温也会导致昆虫致死.
二、湿
度
环境的降水和湿度的变化,既直接影响昆虫体内水分状况,对 其种群密度起作用,也影响昆虫的食物、天敌等,间接对昆虫 的生存、发育、繁殖产生影响。 昆虫可以通过直接饮水、食物和体壁吸水等方式获得水分,仓 库害虫还具有很强的利用代谢水的能力。 昆虫也会通过排泄、体壁和气门蒸腾等丢失水分。
第四节 天敌对昆虫的影响
昆虫的天敌: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由于其 它生物的捕食或寄生而死,这些生物称为昆虫的天 敌。 昆虫的天敌主要有:致病微生物、食虫昆虫、食虫
动物三大类。
一.致病微生物
主要有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
细菌:苏云金杆菌已在世界上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如BT
粉 剂等。
真菌:能感染昆虫致病的真菌约有500多种,比较重要的有: 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菌、多毛菌等。
分布。
某地全年有效积温总和(日度) 世代数=———————————————— 完成一个世代的有效积温(日度) K1 = ———— K2
如果K1/K2小于1,即在该地区全年有效积温总和不能 满足该虫完成一个世代的积温,该虫在该地区可能没有分; 如果有分布,则该虫是一年发生多代,而不是多年发生一 代,也就可以预测该虫分布的北界。
通常昆虫取食嗜食的食物,其发育加快,死亡率低,生殖力 高。
研究昆虫的食性和食物对昆虫的影响,可根据害虫食性的最
适范围,改进耕作制度和选用抗虫品种,创造不利于害虫生 长繁殖的食料条件,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二.植物的抗虫性
抗虫性:指植物具有影响昆虫为害程度的遗传特性,即 某一品种在田间存在某种害虫的条件下,其完全不受害 或很少受害,或虽受害,但有较强的补偿能力,使产量 损失减少。
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自然界中,湿度和温度总是同时存在,互相关联,综合对
昆虫起作用的。不同的温湿度组合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不 同的影响。适宜昆虫发育的温湿度有一定的组合。
温度适合湿度不适合,或湿度适合而温度不适合,对昆虫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都不利。
如蚕豆象,在25.2℃,相对湿度90%时产卵量约75粒/雌,
而在60%的相对湿度下产卵量仅为62粒/雌。
土壤中的昆虫的生存、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明显的影响。
约95~98%的昆虫终生或某个生长期与土壤有关系。如蝼
蛄、蟋蟀等终生生活于地下。
第三节 食物因子对昆虫的影响
一.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每种昆虫都有其适宜的食物,适于它消化利用的食物对它就
有营养价值,能促进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反之则产生不 利的影响。
第五节 人为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一.改造一个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改变耕作制度和种植制度,改变这个地区的昆虫种类 组成和数量对比,对昆虫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 二.改变一个地区的昆虫种类组成 引进益虫,使当地益虫种类和数量增加,使害虫数量下 降,如我国引进的澳洲瓢虫。 三.改变害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如种植抗虫品种,改变农田小气候等,使之不利于害 虫的发生与为害,甚至使害虫生活条件恶化,达到控制害虫 的目的。 四.直接杀灭害虫 人们通过农业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措施,可直接消灭 大量的害虫。
也称“丁布”(Dimboa),可抑制玉米螟幼虫的取食,促使
幼虫死亡。目前,许多国家已把玉米的丁布含量作为抗虫育种 的主要指标之一。
耐害性: 植物受害后表现出很强的生长能力,能很快地长出组 织补充害虫的危害,最终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如某些水稻品 种,受到一定数量的稻瘿蚊为害后,表现出更强的分蘖能力,
第六章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研究昆虫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称 昆虫生态学。
研究意义
通过对昆虫生态学的研究:
揭示害虫种群的时间、空间和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
变化原因,找出引起变化的主导因素;
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虫情,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减
轻或消灭害虫,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
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①气候因子 如温度、湿度、光、风、 雨等;
可补偿被害苗的损失。
抗虫性三机制在抗虫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同一种作物或品种,对某种害虫可能只有一种机制是主要的, 也可能具有几种机制;在进行抗虫育种时,应有针对性地培育 某一抗虫机制,或把多机制综合考虑。
害虫对抗性品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可能会形成新的生物
型,这时抗虫品种对新的生物型害虫将成为易感的,因此,抗 虫品种需要不断选育或更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其中C为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
将发育历期N改为发育速度V,则V=1/N,(2)式可改 为:
T=C+KV…………………(3)
利用不同温度T下观察到的某昆虫的发育速率V,就可
以通过两者的线性回归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
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1)推测当地可能发育的世代数,估计该种昆虫能否在当地
有效积温法则的应用
(2)预测某虫下一虫态或下一世代的发生期。 如已知粘虫卵C=13.1℃,K=45.3日度,预测产卵 后平均气温为20℃,则可计算幼虫孵化期: K 45.3 N=———— = ————— = 6.56天 T-C 20-13.1 (3)控制益虫的发育进度,及时提供田间释放天敌
(三)高低温对昆虫的作用
适温区也称为有效温区。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适温范围,一般为8—40℃。在此温区内,昆虫的生命
活动都可正常进行,但其发育的速度则有所差异,所以又
可分为3个温区:高适温区、最适温区、低适温区。 发育始点温度:在低适温区内,昆虫的发育速度随着温度 降低而减慢,繁殖力也随之下降。此温区的下限,称为最 低有效温度,只有高于这一温度,昆虫才开始发育,故称 为发育始点温度。
系才接近于呈直线关系。
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某一发育阶段(一个虫态或一个世代),需要 一定热量的积累,即发育所经过时间与该期间的平均温 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称有效积温法则。
昆虫完成某发育期所要求的有效温度的总和称有效积温,
常用“日度”表示。
K=NT……………………(1)
其中K——积温常数,N——发育历期,T——该期的平均温度。 K=N(T-C)………………(2)
7000~2500埃,多偏于短波光,短波光属紫外光,人的肉 眼是感觉不到的。
许多夜出性的昆虫对紫外光最敏感,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
就是根据此原理设计的。黑光灯的光波在3600~4000埃之
间,广泛应用于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如频振式杀虫灯。
昼出性昆虫对光波(或颜色)也有不同的选择。如蚜虫对
黄色敏感而讨厌银灰色。
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可用温湿系数(Q)来表示:
Q=R· H/T R· H为某时期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T为某时期温度的平均值。
四、光对昆虫的影响
光照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光的波长、光强度、光照周期。 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活动、行为等。
光的波长
人的可见光区在7700~4000埃之间,而昆虫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