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昆虫的生活环境
重点与难点:
在掌握生态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环境的概念和类型;各类型及各因素对昆虫生长发育、成活、繁殖和行为习性等的主要影响和作用特点;各因素对昆虫的协同作用;各因素在害虫防治上的利用;昆虫的地理分布、害虫为害带的划分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统一的整体,现代生态学称之为生物系统(biosystem)。在这些系统中,生物内在的遗传特性与环境因子作用的对立统一,决定着生物种群数量的盛衰。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的科学。
在一个特定生境中,一个物种总是由许多个体所组成,一般来说,生态学以个体作为对象,主要研究它们与生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了解物种的生存条件和地理分布同种个体在生境内占有一定空间,进行生殖、繁衍而组成种群。生态学以种群作为对象,研究种群的数量动态、空间格局,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和成灾的基本规律。
在一个生境内相互联系着的各个种群组成生物群落。生态学以生物群落为对象,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演化,从而揭示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生物群落与生境的气候、土壤及其他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生态学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获得可持续增长的生物生产力。
第一章环境因素概述
重点与难点:
理解主体和环境的划分;环境因素区分的类型;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昆虫的不同作用特点。
生物的外界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在非生物因素中主要是气候条件,即温度、湿度、降水、光、风等,此外,土壤条件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因素中主要是食物、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共生、共栖及竞争等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改变着自然面貌,因此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
第二章气候因素
重点与难点:
温度:重点掌握温区的划分,昆虫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应用与局限性,高温和低温引起昆虫死亡的原因和过程。湿度和降水:掌握昆虫获得水分与失去水分的方式和途径,不同昆虫对环境湿度要求的特点,降水与昆虫的生态关系,温湿度对昆虫的综合作用以及表达温湿关系的主要指标和生物气候图。光:着重理解辐射热,光强度,光波长,光周期对昆虫行为习性的影响,昆虫滞育与光周期的关系。风:理解风对昆虫迁移、传布的作用,风通过影响水分蒸发影响湿度而对昆虫的作用。微气候环境:理解微气候环境
的基本概念,微气候与大气候的关系,微气候环境对昆虫的影响。
一、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是发生积极生命活动的条件之一,它决定着生命过程的特点、趋向和水平。昆虫是变温动物,对保持和调节体温的能力不强,环境温度的高低变化直接对体温的高低变化发生作用。这个特点与恒温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恒温动物具有调节体温的机能,当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一定限度范围之内时,能保持恒定的体温,使体内的各种代谢过程保持协调的状态。
然而,昆虫并不是完全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的。当温度偏高时,昆虫的体温比外界温度稍低;当温度偏低时,昆虫的体温比外界温度稍高。
(一)、温区的概念
根据温度对昆虫生命活动的作用,可以把昆虫对温度适应范围划分为下列5个温区。即致死高温区;亚致死高温区;适温区;亚致死低温区;致死低温区。
(二)、适温区内温度与生长发育速度的关系
在生态学上常常应用发育历期或发育速度作为生长发育速度的指标。
1,范特-荷夫(Vant-Hoff)定律;2,罗辑斯蒂(Logistic)曲线模式;3,呼吸恒定温区;4,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5,低温引起昆虫死亡的原因。
二、温度、降水对昆虫的作用
(一)昆虫获得水分的方式
1,从食物中取得水分;2,直接饮水;3,通过体壁吸水;4,利用代谢水。
(二)昆虫水分散失的途径及对失水的控制
1,消化、排泄系统的排水;2,呼吸系统的失水;3,通过体壁失水。
(三)昆虫对环境湿度要求的特点
1,水生性昆虫;2,土栖性昆虫,3,钻蛀性昆虫;4,裸露生活的昆虫。
(四)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湿度能影响体内水分平衡,与代谢有关的繁殖、生长发育、成活率会受到外界环境湿度的影响。
(五)降水对昆虫的影响
1,降水显著提高空气湿度,从而对昆虫发生影响;2,降水影响土壤含水量,对土中生活的昆虫起着重要的作用;3,降水是某些昆虫发育的重要条件;4,冬季以雪的形式降水,在北方有利于保持土温,对土中或土面越冬的昆虫起着保护作用;5,降雨也常常成为直接杀死昆虫的一个因素;6,降雨影响昆虫的活动。
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
在不同的温、湿度组合下,昆虫的发育历期不同,死亡率也有差异;在贮粮害虫中,粮食的含水量对存活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温湿度的关系在生物气候学上常常以温湿度系数或气候图来表示。
四、光在昆虫活动中的意义
辐射热、光的强度、光的波长、光周期对昆虫行为、习性及滞育等影响
五、风对昆虫的影响
风对环境温、湿度都会发生作用,风也有助于昆虫体内水分和周围热量的散失,风对昆
虫迁移、传播的作用;暴风雨对昆虫活动的影响。
六、昆虫生态学上的微气候问题
微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章生物因素
重点与难点:
着重掌握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昆虫作用的不同特点。本节所指的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昆虫的食物和天敌。
食物:理解食性的含义,掌握食性的主要类型,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植物“抗虫三机制”的含义及其在选育抗虫品种中应用。昆虫病原微生物:了解昆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病原微生物对昆虫的作用原理及其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天敌昆虫:掌握天敌昆虫的主要类型,各类型天敌昆虫的作用特点,主要目、科中重要天敌昆虫的种类,天敌昆虫的利用现状及前景。其它天敌:了解除昆虫以外的其它节肢动物(主要是蜘蛛)、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和兽类中的昆虫天敌种类及其对昆虫的控制作用。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昆虫作用特点的差异:(1)作用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3)单方适应与相互适应的关系;(4)可控与不可控的关系。
一、食物
(一)按食物的性质来区分
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尸食性和粪食性类群。
(二)按食性专门化的不同程度来区分
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
(三)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不同食物和植物不同发育阶段对昆虫生长发育、成活率、生殖率的影响。
(四)昆虫对植物的选择性和植物对害虫的抗性
昆虫对植物的选择分为四个基本阶段:(1)产卵的选择;(2)取食的选择;(3)营养的选择;(4)特殊物质的选择。
植物的抗虫性:(1)不选择性;(2)抗生性;(3)耐害性。“抗虫性三机制”在作物选育种中的应用。
二、天敌
(一)病原生物
常见的昆虫病毒: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多角体病毒;多形体病毒;无包涵体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无芽孢杆菌;不形成伴孢晶体的芽孢杆菌;产生伴孢晶体的芽孢杆菌。真菌:昆虫的病原真菌(虫生真菌)主要包括属于藻状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中的种类。原生动物:最常见的是家蚕微粒子病,一些原生动物与昆虫共生。线虫:寄生于昆虫的线虫主要属索线虫、新线虫两个大类。
(二)天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