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一代伟人的南水北调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道路中国梦征文”
中国梦,追寻一代伟人的南水北调梦
湖北省四湖地区防洪排涝协调领导小组原副组长易贤命
十年前,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新闻媒体宣称“50年梦想,终成现实”。
只可惜“好经”被念走了调。
历经50年,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黄河安澜”对南水北调的大谋略被篡改,“借长江水济黄”被束之高阁。
“黄河长治久安”,一代伟人的中国梦
黄河的灾害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实现黄河长治久安,是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想。
新闻媒体宣称毛主席说的一句话:“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拉开了南水北调的大幕,却不引导人们去感悟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以真知灼见启迪国人的治水智慧,是一代伟人以“借长江水济黄”的治水方略指导全国的水利工作,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可惜!实施这项世界瞩目的超大型水利工程,只重投资,不讲实效,而将一代伟人所构划的“丹江口引汉济黄、冲沙减淤济华北、沟通黄淮汉航运、发展南方水运网”的宏伟蓝图束之高阁。
十年弹指一挥间,如今举全国之力建成了穿黄隧洞工程,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河”,工程之浩大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难道全国人民都企盼和渴望“形象工程”?党的三代领导集体50年梦想“借长江水济黄”仍不见踪影,黄河“增水减淤”只得无奈苦等建设堪称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西线调水工程。
“借长江水济黄”,一代伟人的大谋略
一代伟人指点江山,“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来自治黄专家对黄河治理方略的探索,来自一千年前我们祖先修建襄汉漕渠和方城运河,进行以“沟通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航运为目标的南水北调的可贵尝试。
六十年前,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主任王化云预知了“黄河水少,将来建设西北、华北恐怕水不够用”,组织进行从通天河引长江水入黄河线路的考察,并向毛主席汇报了打算从长江借水的设想。
毛主席肯定“长远打算好”,瞩咐他“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经过与周总理、“长江王”林一山反复研究,在1958年3月中央成都会议上提出了“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的宏伟构想。
周总理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时,明确提出了“南北运河计划”。
拟由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湘桂运河构成一条南北向的西线京广运河,使之与东西向的长江航道相沟通,为我国未来的水上交通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
这次会议,党中央批准了丹江口水利枢纽作为根治汉江水患和引汉济黄的控制性工程动工兴建,为南水北调奠定基础。
同年8月,中共中央继而下发了《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强调:“全国范围
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应加速制定。
”这是党中央根据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对南水北调作出的最早的重大决策。
遵照党中央的决定,原水电部组织对引汉济黄郑州至丹江口段的引水路线进行查勘,确定引水枢纽选在陈岗,经方城缺口至燕山水库,经调节后沿线经鲁山、宝丰、郏县、禹县、新郑、郑州,在桃花峪或岗李入黄河。
原长办交通运输室构划了南方水运网的宏伟蓝图:黄河至唐白河段利用引汉总干渠;总干渠至汉水段以走唐白河线最为经济合理;唐白河口至沙洋段, 结合碾盘山水库的兴建辅以一级渠化梯级;两沙运河利用原路线取直,中间经过长湖。
新中国第一部《长江流域规划》科学论证了引汉济黄切实可行,构建又一条纵贯我国南北的重要的一条水上干线——西线京广运河值得期待。
“构建中华大水网”,优化配置水资源
1986年时任交通部长钱永昌和著名经济学家孙尚清带队考察汉江、湘江航运,提出“拯救汉江”。
在决策咨询意见中充分肯定了汉江发展航运的重大意义:“按照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从湘江可经洞庭湖、松虎河,规划中建议重新开挖的两沙运河,接汉江,形成我国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水运通路。
将来引江济汉、引汉济黄灌溉工程实现和开通湘桂运河、珠江、长江、黄河三大水系还可连通。
”1995年时任交通部长黄镇东决定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重点建设江汉航线,最直捷连接汉江与湘江。
2001年这条江汉平原新干线耗资2.84亿元基本开通,原本可发展成为我国中部北煤南运的水运主通道,彰显湖北水运的魅力。
只可惜湖北水运部门并不珍惜这项改革发展成果,至今仍被搁置而成摆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众多水利工程的兴建,黄河成了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耗水量持续增加,上世纪九十年代黄河下游连年发生断流,凸显出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1998年1月,一百六十三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土们联名呼唤“行动起来,拯救黄河!”霍有光教授建议从长湖提水到方城;李殿魁、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治黄专家开出了一剂良方:“南水北调中线在黄河以南建成与汉江水系、淮河水系平交的运河,将洪水直接调入黄河冲沙减淤、以洪治黄。
”
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确定“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水利部原部长汪恕诚践行“资源水利”新思路,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提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国务院批准“先期实施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西线工程先继续做好前期工作。
”
“连通江淮河汉”,引汉总干渠被篡改为纵跨四大水系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由于某些顶级水利专家的无知和偏见,不识三峡丹江口
双水源并联补偿调度的潜在优势,僵持“引汉可调水量潜在不足,难以直接向黄河流域大范围供水,对解决黄河下游水资源紧缺问题难有裨益”的缪误,对南水北调重构我国的水网布局,居然不让中线引长江出三峡之水进入黄河干流河道,连通江、淮、河、海建立起由黄河调配水量缓解黄淮海平原缺水的水网布局,而偷梁换柱变更为“汉江北去”纵跨四大水系,不济黄、不灌溉、不通航、不直接改善生态环境,对“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无作为;而举全国之力冒防洪和地质灾害的风险,采取与沿线大小近千条河流全部立交的形式,修建一条1400多公里长的地上长河,单为沿线大中城市补充水源,只置换出一部分被挤占的生态用水份额;导致耗资2000多亿元,征占50多万亩耕地,比原计划推迟4年,建设成本赶上昂贵的“海水淡化”,将造成京津水价飚升。
有人居然夸耀为“世纪调水‘重组’中国水资源”,掩饰各方争资逐利,罔顾黄河长治久安,背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黄河安澜谱写新篇章的大战略,白费新中国几代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智慧。
“双重引江入汉”,干害国家三峡受损湖北失利的蠢事
湖北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配套建设,不问三峡丹江口双库该“并联”还是“串联”?居然把丹江口水库鄂豫移民“奉献湖北”,颠倒为“湖北对南水北调的重大贡献和牺牲”,要求三峡上下双重跨流域调水,“以调抵调”应对陕西放弃引江济渭而实施“引汉济渭”。
一是“引江济汉”和“引江补引汉”,不采纳罗智华、俞澄生、霍有光、张红武、张俊华、姚文艺等专家学者真知灼见的好建议,不着力兑现水利部在2003 年全国两会期间作出的承诺:“在江汉平原开挖一条水渠,把长江干流的水引到汉江中下游,改善那里的‘水华’现象”。
明知在长江干流沙市附近,引江水入长湖,再沿汉江和唐白河逐级提水(扬程130m)到方城入引汉总干渠,实现三峡丹江口双库并联、引江与引汉双线并举,可轻而易举获得一举多得的红利;却要求举全国之力,既从三峡坝下挖新河引江水迂迥向丰水的武汉城市圈补水(“引江济汉”),又要在三峡库区搞神农溪提水(扬程超过400m)经堵河到丹江口水库向襄阳补水(“引江补汉”)。
口讲“发展是大道理,节约是大战略”,却要侵占大量民生水利投资搞重复建设,根本不把国家的钱当“钱”。
二是抓住南水北调机遇“振兴湖北水运”,居然要废弃水运改革发展成果,不着力建设以复兴历史悠久的两沙运河为一“撇”,续建、改造升级江汉航线为一“捺”的“人”字型航道,上联汉江通黄河,下立长江与湖南“四水一湖”打造的以湘江为一“杠”、洞庭湖为上面一“圈”的“q”字型航道网所开辟的城陵矶、太平口两个北上长江的出口直接对接,打造南方高等级水运网,实现周总理的遗愿;却不顾破坏耕地资源、破坏水环境,忽悠国务院批准耗资83 亿元、损毁5.5 万亩耕地,按照“全封闭式高速公路标准”全新毁地挖新河修堤,建一条长67.2 公里的全立交、全衬砌、孤立的千吨级航道,搅乱江汉平原水运网的合理布局,与汉宜“高铁”争抢货源;居然还冒充“当代中国最大的人工运河”,以建成毫无科技含量的“水利工程露天陈列馆”、“世界罕见的湖中渠”、“桥梁博物馆”、“独特的水上立交”炫耀政绩,凸显水利水运行业某些高官“浮夸与瞎指挥”的恶习。
居然有人还
把共产党政府不该干破坏资源环境的重复建设,说成“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人财物力,搞大工程建设、办大事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诠释”,甚至说成“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作为共产党员的水利技术人员能不反驳吗?
“再建引江总干渠”,实现一代伟人的南水北调梦
2007 年6 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再次强调“南水北调联通江、淮、河、海四大江河,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诚然,推进西线调水入黄也是必要的,不可推迟。
但是,一定要统筹兼顾、趋利避害、选优弃劣,先易后难,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
根据我国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的特点,
西线无疑应主要作为解决西北和华北部分
地区的黄河上中游青海、甘肃、宁夏、内蒙
古、陕西、山西六省(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
工程。
但由于西线地理位置偏辟、施工地环
境复杂、工程投资巨大,对长江上中游的负
面影响较大,肯定不宜向黄河下游补水,尤
其用于冲沙减淤。
因此,必须科学论证调整
供水范围和建设规模,促成早日开工建设。
著名水利专家张红武教授,在南水北调
中线“引汉调水穿黄不入黄、干渠全线立交
不通航”后,又建议在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线
路以东,开挖“河南运河”直达丹江口水库,
从汉江、淮河上游调洪水入黄,冲沙减淤,
改善生态环境。
他的建议既是黄河下游游荡
型河段的治理方略,又是解决黄河下游地区
长期性、区域性、资源性缺水的良策。
显然,如果推进湖北水源配套建设,采图1 引江济黄构成南北运河线路示意图
取复兴两沙运河,从长江干流沙市附近,经过长湖提水入汉江兴隆水库,再沿汉江中下游碾盘山、雅口渠化梯级逐级提水至襄阳崔家营水库,就可通过双水源补偿调度让丹江口引汉调水“多水多调、少水少调”,并且通过引江济汉开展水资源引清调度和补水济航,充分满足汉江中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再从唐河大岗坡扩挖引唐干渠三级提水到枣阳吉河水库,开挖桐柏干渠构成鄂豫运河与河南运河连接,就可构成一条长583km、输水500m3/s、连通黄淮汉三大河流航运的引江总干渠,每年调引100多亿m3长江水入黄河,推进黄河下游综合治理,投资少,综合效益大。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就有可能实现“借长江水济黄、构成南北运河”的南水北调梦,告慰一代伟人。
( 2013年5月1日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