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建构_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_暨爱民

合集下载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民族一国家建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观念。

在中国逻辑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概念不仅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角度,探讨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概念根植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古代,中国人认为天下为一家,各个民族都属于大一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过程。

从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唐朝的大一统、到清朝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融合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民不断强调民族一国家的重要性,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在中国文化中,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在中国古代,士人们不断强调“天下为公”、“民族团结”和“血脉相连”的思想,这一文化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中国的宗教思想也对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都强调和谐共生、民族团结和天下大同的思想,这些宗教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从社会角度来看,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在当代中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宪法和法律对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保障,更得益于中国人民对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坚信。

中国各族人民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民族团结和和谐共生的状态,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民族一国家建构是中国逻辑中的重要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的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逻辑将继续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增强国家认同_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_暨爱民

增强国家认同_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_暨爱民

2014年第12期总第359期民族论坛MINZU TRIBUNE No 122014No .,359General 国家作为一个政治、文化、利益的多元共同体,具有内在同质性要求。

亦谓国家与社会稳定,一则要求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和经济要素等“硬”力量的维系和保障;另则要求广大国民对国家这个政治实体的一致感和共同体感等“软”力量的支持。

于国民而言,后者即谓国家认同乃每一成员应有的内在品质,此为多民族国家社会稳定之心理基础和重要条件。

①换言之,国家认同与国家、社会稳定成正相关联,国家认同程度越高,社会越稳定,国家越安全。

当然,一旦国家认同出现危机,必然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性。

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成为我国当下民族工作中之一重要任务。

增强国家认同,须有国家与国民个体之双向用功。

然其最重要者,则在国家相关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之建设。

宏观看来,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积极回应现代民族国家制度建设需求,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权利,以增强民族地区的政治认同民主政治既反映国家政治系统之合法性,亦为国民政治认同之保障。

故在一般情况下,国家与政府应努力健全法律与制度,确立公平、正义与合理的政治制度体系,畅通各族民众的政治参与渠道,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质量,为各族人民提供充分的安全、平等和利益保障,使各民族之权益受到应有尊重和保护,从而获得各族人民对国家政治体系的支持和赞同,巩固国家政治合法性基础。

但事实上,由于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以及地域自然环境等原因,我国各民族之社会与政治地位、资源与利益分配并非一体的均衡、合理,反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族间地区间差异越来越大。

此种情状强化了各民族对国家民族政策、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消极的心理感受。

因此,基于我国民族差异的现实,加强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清除阻碍民族社会平等与公正的因素,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合理[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国家认同与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2014—GM—019)部分成果。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

民族一国家建构的中国逻辑历史逻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民族在统一的国家框架下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这种种族和国家的统一,形成了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历史逻辑。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是中国政权的基本特征,各个朝代都是在大一统的国家框架中把各民族团结在一起。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都在这一统一的国家框架下共同发展,这种历史经验对于今天中国的民族一国家建构至关重要。

在历史上,中国的统一和繁荣往往伴随着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而内乱和动荡往往伴随着各民族的分离和对立。

中国的历史逻辑告诉我们,在统一的国家框架下,各民族可以和睦共处、共同发展,而在分裂的状态下,各民族则会陷入动荡和内乱之中。

中国的历史逻辑为实现民族一国家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政治逻辑中国的政治逻辑是实现民族一国家建构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根本国情和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民族一国家的统一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团结和稳定,这与民族一国家建构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中国能够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障民族平等和团结,实现多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

这为民族一国家建构提供了政治逻辑上的保障。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决策机制也为民族一国家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制度安排,为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参与决策提供了保障,保障了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样的政治体制为中国的民族一国家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治逻辑上的支持。

文化逻辑文化是民族一国家建构的灵魂和精神纽带。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多民族文化,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实现多民族共同发展和统一建构。

中国的“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民族一国家建构的文化逻辑基础。

中华文化融合了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各种元素,是中国多民族文化共同的基石。

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理论思考

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理论思考

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理论思考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逻辑,从而揭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机理。

通过研究认为,国家认同建构起源于人的社会性存在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国家认同建构构成了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的逻辑起点,而国家建构、发展和演进却首先是国家认同建构的实践载体和根本途径。

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实质就是在国家建设、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对人们的国家情怀和爱国热忱的培育和养成。

文章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学理思考旨在通过就该论题的进一步探究,从而为国家认同建构与国家建设的实践找到并提供学理工具和学术方法。

关键词国家认同理论思考缘起内涵持续性建构路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逻辑,从而揭示国家认同建构的内在机理。

国家认同建构的缘起、内涵、持续性及内容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学理思考,试图澄清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研究上的基本逻辑思路问题,同时对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不足或者误区尝试提出科学与否的评价根据和标准。

总起来说,本文关于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学理思考旨在通过就该论题的进一步探究,从而为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与国家建设的实践找到并提供学理工具和学术方法。

一、国家认同建构问题的缘起国家认同建构,顾名思义,就是建构人们对国家的认可和同意。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所以要过国家生活,于是就有了国家认同问题。

国家认同建构问题本质上就是国家建构的问题。

国家认同建构的最本质特点就在于突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人这一主体。

建构对国家的认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从人的生存与社会的实际境况出发来建构国家,即是说,来建构一个特定的国家;一种情况是在特定国家业已确立的情况下建构国家认同,这就是说,特定的国家建构起来后还存在一个国家认同建构的问题。

那么,国家认同建构问题从何而来?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因而趋向于建构国家,通过国家建构来谋求和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

而这种建构国家的活动必定是从国家认同建构开始的。

国家认同的建构机理

国家认同的建构机理

国家认同的建构机理宁乐锋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下审视作为国家建设重要内容的国家认同,它在本质上内含对具体阶级阶层关系的认同。

国家认同的阶级性本质及其存在的现实性决定了国家认同建构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建构必要 性的实现有赖于国家认同的利益根基、民主保障、思想引导、他者框束、阶级归隐等所预设的国家认同具体建构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国家认同;建构;必要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7)01-0043-04任何认同的实现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具体 认同形态建构主体针对该认同形态生成的机理,选择有 针对性的具体建构路径并付诸实践的过程。

一、国家认同的建构必要性认同是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认同者 对自身归属在主观认知上的确认和在现实实践上的体 认,是认同者对自身、同类、事件、思想等做出的态度取舍 和行为选择,是认同者在情感、意志、思想、行动等方面的 承认、接纳与皈依。

在此过程中,认同者超越独立的个体 自我,完成着对“我和谁在一起?”、“我们是谁?”等 问题的回答与共同体身份的确认,实现了个体自我对某 种类型共同体的融入,同时完成着对“我们”与“他们”的界限设定,内含着对“他们”、“他者”的排斥。

认同 的达成实现了认同者对什么是好的和坏的、什么是有意 义的和重要的、什么是浅薄的和次要的、什么值得做和什 么不值得做等的价值判断的认知和接纳,并据此有了确 定性的行动趋向。

认同者对于认同什么具有一定的自主 选择权,但认同形态的根本性质并不由认同者决定,而是 由认同具体对象的本质所决定。

因此,只有阐释清楚认 同对象是什么,才能正确回答“是什么认同?”、“认同 的到底是什么?”等基础性问题,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 能解答“建构何以从根本上必须?”这一问题,而不是 对认同做符号化的解读,不是简单地将某种认同形态作 为既定的前提来加以言说。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下 审视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的必要性根基于国家的阶级性 本质及其存在的现实性。

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暨爱民

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暨爱民

“国家认同的建构与民族社会稳定研究 ” ( 11BMZ005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NECT - 12 - 0721 )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民族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 ( 10A101 ) 阶段 划”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性成果。 作者简介: 暨爱民( 1969 - ) , 男, 湖南浏阳人,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 , 博士, 研究方向: 民族政治与文 化。湖南 吉首 416000
“强化区域主义的治理方式 ” , 以此实现两种认同 [1 ] 有人认为我国边疆地区复杂 的整合。 沿此言路, 、 的地缘政治 人文背景, 以及边疆少数民族成员较 “传统和封闭 ” 为 的社会生活, 致其本民族自我认 同意识较强而加大了国家认同确立的难度, 造成 我国边疆地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不协调, 进而 影响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 危及边疆稳定。 是以 在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公民的国民意识, 保护各民 族成员公民权益的同时, 也需要民族成员作为国 家公民认同和遵守国家的多重统一性, 最终形成 ① 国家认同意识。 何明关注的重点是边疆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 建构。他肯定国家认同为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的 基础, 多数边疆民族跨国而居的情状, 在导致国家 认同与民族认同形成张力、 交错和先后排序的同 时, 也便于国家认同的比较和选择。 因此, 边疆民 , “既要重视边疆民族物质生活 族国家认同的建构 , 条件的改善, 也要重视其民族文化价值的满足 ” , “才能让边疆各民族对国家形成深信不 只有这样 [2 ] 。 疑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吴楚克等则认为, 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 家认同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有关国家属性和特性 , 的根本性问题” 尤其是我国北方跨境民族的国家 认同与国家战略稳定直接相关。 我国北方周边国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现代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建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涉及到一个国家如何在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背景下塑造共同的认同感,以促进整体的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

本文将探讨,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政治权力的角色。

政治权力在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作为国家行使政权的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来推动国家认同的建构。

例如,在教育体系中,政府可以通过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来强调国家的历史、价值观和文化传承,以此培养和巩固国家认同感。

政府还可以通过宣传和媒体来强调国家的团结和共同目标,以凝聚民众的认同和减少分裂因素。

政治权力的使用和干预,对国家认同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次,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历史和文化是国家认同建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是其独特的标志,也是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

通过回顾和研究国家的历史,可以强化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通过挖掘和传承文化传统,可以增加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促进了中国国家认同的建构,使人们对中国的认同感更加深厚。

历史和文化传承的传承和倡导,为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民众参与和社会互动的意义。

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不是单方面政府的行为,而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社会互动。

通过民众的参与,可以促进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凝聚。

例如,举办国家庆典和活动、发表国家旗帜和国歌、参与社区建设等,都可以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民众之间的社会互动也是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方式。

通过不同地域、种族、宗教的民众交流和融合,可以促进国家认同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民众的参与和社会互动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方面,对于国家认同的凝聚和和谐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是一个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

政治权力的使用、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倡导和民众参与的意义,都是国家认同建构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只有通过政府、民众和文化传统的综合努力,才能促进国家认同的建构和凝聚,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暨爱民;彭永庆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6)001
【摘要】国家认同因其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可分为族群、文化要素与国家政治制度要素. 依此,国家认同建构可从族群、文化和政治三个层面来理解. 从中西方古代王朝国家认同至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历史来看,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从血缘、历史传统与文化到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系统,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脉络. 实际上,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需要双重用力的综合架构,应在具体的历史情境逻辑中来理解国家认同建构.
【总页数】6页(P32-37)
【作者】暨爱民;彭永庆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相关文献】
1.历史的逻辑性与逻辑的历史性——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学基础 [J], 庄振华
2.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国家象征视角的政治学分析 [J], 殷冬水
3.国家认同如何可能?--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J], 暨爱民
4.历史影像书写与国家认同建构——以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例 [J], 何静;徐文艺
5.国家认同建构视角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述论——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为例 [J], 陈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

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引言现代国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内部凝聚力的核心之一就是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一种对国家身份、共同价值观和集体意识的认同感,能够使国家内部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保持相对稳定的秩序。

然而,国家认同的建构并非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而是经过政治角逐和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重点分析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在国家建构中的作用,并且通过举例说明这些认同是如何被操控和操作的。

一、民族认同的政治逻辑民族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认同形式。

在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往往成为国家认同的核心,并被政府用来巩固国家统一和稳定。

一方面,政府通过炮制民族历史、传统和英雄事迹等来强化民族认同感。

这种历史建构往往会有选择性地突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忽略或掩盖其他对国家认同构成挑战的历史片段。

另一方面,政府还会鼓励民众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以此来强化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种文化建构往往涉及到对民族节日、传统服饰、风俗习惯等的正面塑造和弘扬。

通过民族认同的政治建构,政府得以塑造一个团结稳定的国家形象,并使民众对国家感到归属。

然而,民族认同的政治建构往往也具有被滥用和操纵的一面。

一些政治家和领导人会通过扇动民族主义情绪来掌握权力、转移民众关注、达到政治目的。

他们往往通过制造外部敌意、宣扬种族优越性等方式来唤起民族认同,并将其转化为对特定政策和措施的支持。

这种滥用民族认同的政治逻辑不仅容易导致区域冲突和民众对立,还可能使国家陷入困境和动荡。

因此,明智地引导和管理民族认同的政治建构是现代国家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二、政治认同的政治逻辑政治认同是现代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政治认同是指对国家制度和政治价值观的认同感,能够在人民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合法性。

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政治认同往往是公民对民主制度的支持和参与的结果。

“国家认同”构成要素分析及高中阶段指标体系建议

“国家认同”构成要素分析及高中阶段指标体系建议

“国家认同”构成要素分析及高中阶段指标体系建议作者:方拥香来源:《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年第01期摘要:“国家认同”是由理性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倾向三要素构成的复杂心理系统。

高中阶段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指标应表现为认识和了解中国国情,认同和遵守国家的各项制度,认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和依恋感,确认中国公民的身份资格,捍卫国家利益,自觉将自我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关键词:国家认同;构成要素;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20)01-0075-03“国家认同”是“社会参与”领域的一级指标,旨在提高中学生的国家认同素养,以此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树立国家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

明确“国家认同”构成要素,了解各项指标的内涵与结构是实行“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前提。

一、国家认同的构成要素对“认同”的解释有:一是认为一致、相同;二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三是赞同。

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和心理上的一种趋同过程”。

“认同”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词语,强调人们的心理归属感。

芒茨爱拉特·吉博诺总结了“认同”的三个功能:其一是做出选择,其二是与他人建立起可能的关系,其三是使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

因此,认同是从心理接受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

但是这种心理归属感的形成的逻辑起点是自我的认知,是自我在对事物有清晰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心理认同,并且心理认同最终要落实在行为上才有最终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台湾学者江宜桦等指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承认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由此产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愿意为共同生活积极效力,而且在共同体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

从这意义上说,国家认同内在地包括着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行为倾向三个要素。

国家认同教育培养理性的爱国者

国家认同教育培养理性的爱国者

国家认同教育培养理性的爱国者一、本文概述二、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国家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人或群体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价值观以及政治制度的认同和归属感。

在培养理性的爱国者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与构成要素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认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些理论中,国家认同被视为个体与国家之间的一种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

这种认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归属感,而是一种深层次的、与个人自我概念紧密相关的心理状态。

文化认同:文化是构成国家认同的基石。

它包括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

通过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个体能够与国家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

历史认同:历史是一个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的记录。

了解和尊重国家的历史,能够增强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

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和重要日期等都是塑造历史认同的重要因素。

制度认同:制度认同涉及到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制度的认同。

这要求个体理解并接受国家的治理方式和社会秩序,从而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国家的认同。

价值认同:价值观念是国家认同的核心。

它包括了对国家的道德观念、公民责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认同。

通过共享的价值观念,个体能够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

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指个体对国家的归属感和情感依赖。

这种情感可能来源于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或社会环境,它是国家认同中最直接和深刻的体现。

在培养理性的爱国者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重视这些构成要素,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个体理解和认同国家的各个方面,从而建立起坚定的国家认同感。

这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三、理性爱国精神的培养路径在培养理性爱国者的过程中,教育是关键。

这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涵盖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应当通过历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国家自豪感和责任感。

以历史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三重维度论析

以历史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三重维度论析

以历史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三重维度论析一、历史文化建构历史文化是国家认同的核心内容,而历史记忆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再现,不仅是国家认同的组成部分,更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支持。

历史文化建构国家认同,首先体现在历史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

国家通过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向内展示历史文化的丰富底蕴,向外展示国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故宫、长城等历史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更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标识。

历史文化建构国家认同体现在历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上。

国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宣传手段,让民众了解和认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日本的和服、武士文化等被认为是日本国家认同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的宣传,促进民众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历史文化建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二、历史教育塑造三、历史政治引导历史政治是国家认同的重要方面,而历史记忆作为历史政治的重要内容,对国家认同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政治引导国家认同,首先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解读上。

国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和解读,塑造国家的历史形象,增强国家认同的价值观和归属感。

俄罗斯对古代沙皇、苏联领袖的评价和解读,塑造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形象,增强了俄罗斯国家认同。

历史政治引导国家认同体现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和宣传上。

国家通过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和政治宣传,弘扬国家的历史文化,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和传承力。

法国对拿破仑、凯旋门等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念活动,促进了对法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历史政治引导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历史记忆以三重维度作用于国家认同建构,包括历史文化建构、历史教育塑造和历史政治引导。

历史文化建构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塑造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历史政治引导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

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

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爱国主义是指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是一种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感。

爱国主义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对国家文化、历史、价值观和利益的认同。

爱国主义与国家认同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们对国家的情感依恋和认同感。

本文将从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的内涵、产生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加强和培养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的内涵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国家文化和历史传统是形成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国家文化和历史传统涵盖了国家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历史故事等多个方面,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爱国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

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对于形成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安定,也影响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责任感。

良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可以提高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促进国家的团结和发展。

3. 教育和宣传的影响。

教育和宣传是培养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让人们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和利益,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4. 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也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形成产生影响。

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会影响他们对国家的认同和情感依恋,也会影响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以上种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着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为了加强和培养爱国主义和国家认同,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2. 完善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总目录“全面从严治党”笔谈1、陈达云.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好选人用人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刘启春.构筑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化体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3、尹旦萍.全面从严治党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4、易新涛.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家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5、何海涛.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一体性及其践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6、苏咏喜.领导核心与党的团结统一[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专稿1、陈达云.民族院校“双一流”建设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杨胜才.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民族院校科学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部名栏)1、高永久,孔瑞,刘海兵.我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任维德.原因与对策:国内民族发展研究的若干理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郑信哲.略论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民间社团问题-以城市朝鲜族民间社团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马晓玲.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内涵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哈正利,雷振扬.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6、彭建军,柏贵喜.我国城市民族工作新常态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兰俏梅.新形势下东部城市民族问题及其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8、段超,李亚.全面推进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9、严庆,姜术容.基于人口流动产生的城市民族问题机理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0、肖克.民族政治参与行为的国家治理:政治稳定视阈下的国际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1、崔榕.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2、崔明.多元宗教生态系统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以西北民族走廊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3、陈敏荣.梁启超和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4、徐黎丽,苟长玲.论国家边疆危机的本质所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5、张燚.塑造国家认同: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宣传的历史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6、杨鲲飞.当代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价值与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7、马戎.汉语的功能转型、语言学习与内地办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8、虎有泽,尕永强.正确认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9、欧登草娃.“内高班”高考制度下部分生源流失现象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0、雷振扬.以法治思维与方法反对民族歧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1、严庆.对民族团结进步中“进步”的认知与现实价值审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2、周竞红.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3、陆平辉,杜博.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详论少数人权利保障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4、黄元珊,朱宗侠.民族立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5、刘玲.民族团结的地方法治保障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6、苏德,袁梅.凉山彝族的双语教育:现实及前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7、汤允凤,王阿舒.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学前双语教育之困境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8、孙东方,王兴军.从同化到多元:英国移民双语教育政策的变迁与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民族学研究●城市民族问题1、朱军,孙岿,杨芳芳.经济社会转型与城市民族事务的社会治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丁海江,向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路径研究——以重庆市社会工作介入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3、马艳.学校教育:城市少数民族移民社会发展的进路——以柯桥新疆少数民族移民家庭子女教育的相关调查为基础[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研究1、陈东,袁晓文.“多种信仰共存”:以藏彝走廊东缘多续藏族为中心的个案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彭丰文.两汉之际的国家认同及其历史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暨爱民,彭永庆.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王霞,何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潘洪钢.清代驻防旗人的民族关系与民族认同——以福建长乐市琴江满族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6、王力,党潇楠.察汗诺门罕旗北迁述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袁年兴,许宪隆,王迪.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研究——以长三角地区的调查数据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2、肖锐.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境况及变化趋势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1、杨军昌,杨蕴希.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对民族社会的现实教育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陈守湖.原乡视景与“地方美学”-审美现代性视域下的侗族服饰艺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范春.基于系统保护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以重庆走马民间故事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杨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张立玉.土家族典籍英译的审美损失和翻译补偿-以《摆手歌》英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6、严奇岩.崖葬与风水信仰——以贵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商世民.土家族吊脚楼视觉解析——基于莱斯特六种分析视角理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8、马静,纳日碧力戈.创世史诗中苗族社会秩序构建与地域生态文化——以《亚鲁王》文本分析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9、洪雁,邱世兵.土家族婚姻伦理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10、桂胜,陆朋.表现民俗的理解及其功能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1、萧洪恩,肖尧,侯春燕.试论起源期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的思维主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2、袁同凯,朱筱煦.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辨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3、张旭,田敏.土司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4、郭艳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能形成策略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5、肖远平,王伟杰.大健康产业背景下民族医药民俗的传承与保护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6、张丹,赖先荣,张艺.“藏彝走廊”民族医药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7、华毛措.试析东乡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8、周婷婷.彝族漆器:人与自然原生关系的文化表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9、段超,洪毅,孙炜.少数民族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文化场域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0、李然,魏晨曦.武陵山区民族特色古镇的保护与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1、何红一,王平.美国馆藏瑶族经书《麻风秘语》及其文化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2、武沐,贾陈亮.明代甘青地区土流参治下的土流矛盾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23、罗勇.明代麓川问题的形成、解决及其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24、王晓霞.“开发边疆”视角下的西北回族社会——以民国文人考察甘、宁、青地区为中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25、夏代云,牟琦,何宇阳.海南渔民《更路簿》的时代考证和文化特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6、莫代山.酉水流域摆手舞文化的和谐共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7、姜爱.民族院校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实践与展望——湖北民族学院的个案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民族经济1、李忠斌,李军.文晓国.基于产权视角下的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王鑫,李俊杰.精准扶贫:内涵、挑战及其实现路径——基于湖北武陵山片区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3、高天跃.贵州少数民族草根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民族教育1、亚里坤·买买提亚尔.新疆高校实施“青马工程”的经验与现实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徐宝华,甘永涛.贵州省仡佬族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康翠萍,田恩舜,王磊.民族院校教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对国内多所民族院校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4、李素秋.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感知实验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5、王静.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凉山彝区英语教育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林坤,黄真金.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民族与社会1、刘祖云,徐欢.澳门社会的阶层结构探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吴雪梅.生态、经济格局与乡村互动模式——对明清两湖移民社会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3、罗运洪.民族地区社会信任状况及其归因分析——以湖北某少数民族自治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民族宗教1、陈建樾.分离还是分立:台湾原住民地区的政教关系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2、许娟.基督教与傈僳族村寨的社会秩序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金刚.伊斯兰教与儒学会通三题——以明末清初“回儒”群体为中心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民族法学1、戴小明,盛义龙.自治机关自治权配置的科学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胡弘弘,郭丽萍.我国宪法文本中的“自治”——兼析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滞后 [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李涵伟.俄罗斯土著民族权利保护策略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田钒平.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决策程序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5、杨继文,姜利标.藏区治理的非司法叙事:刑事纠纷与宗教习俗[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人类学研究1、何星亮.文化人类学理论的类型及其构建方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2、台文泽.从“身体有恙”到“礼物流动”:作为交往话语生产的治疗实践——西汉水流域猫鬼神信仰的人类学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3、彭修银,梁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吴震东.记忆、经验与共同体——审美生境视域下的民族艺术与节日审美[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旅游人类学1、田敏.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以黔东南郎德苗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吴海伦.基于实践视角的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湖北省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Nelson Graburn.论中国民族旅游发展的策略[J]. 撒露莎,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4、刘安全.基于开发主体系统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分层模式与结构——以武陵山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Hans Steinüller.中国旅游业中的“忒修斯之船”[J]. 撒露莎,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6、赵桅.遗产地旅游商业化比较研究——以中国丽江古城和法国里昂老城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7、马振.昆曲旅游演艺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以上海课植园《牡丹亭》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马克思主义研究1、田辉玉,李齐.马克思“感性活动”境域中的现代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郭彩星.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对马克思发展观的深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刘从德,刘佳威,孟冰寒.“两制”共处的镜像与艺术:马列主义和平共处思想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4、吴宁,许慧,石裕东.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化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5、刘玉高,陶泽元.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观及其当代再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杨金洲,冷蓉.马克思对“类”概念的立体化建构与超越性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7、王志林,刘凯.论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与超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8、付文军.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现象的逻辑理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哲学研究1、蒋邦芹.论海德格尔之无聊与“存在与时间”的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刘澈,师远志.我可以穿过你的小区吗——科亨对诺齐克“自我所有”论的批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经济学管理学研究1、郑长德.基于包容性绿色发展视域的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减贫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潘泽江,潘昌健.西南石漠化区生计重构农户的科技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种草养羊项目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马楠.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研究——以中药材开发产业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陈志刚,郭帅.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划分与测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5、柏振忠,魏薇,李亮.西部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以四川省崇州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6、李波.连片特困高寒藏区产业结构协同测度及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蒋辉,刘兆阳.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8、王业强,胡浩,武占云.三峡城市群:现实需求与空间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9、叶云,王芊,左权.城市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城市边缘区聚落经济景观演变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F村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0、李海鹏,梅傲寒.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特殊性与特殊类型贫困问题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1、冯雪红,王玉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现状与走向述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12、段晓红.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性转移支付抑或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基于民族地区的实证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3、张启春,江朦朦.中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4、魏丽莉.双重滞后型区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分担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5、程虹,王楚,余凡.劳动技能结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6、黄承伟.习近平扶贫思想体系及其丰富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7、陈祖海.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研究——以广西锰矿资源开发的“大新模式”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8、阎占定,黄伦平.民族地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9、万兰芳,向德平.反贫困中的技术治理机制及效果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0、万良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阈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法学研究1、高轩.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行政法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吴烨.衍生品交易中风险价值的法学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施业家,吴贤静.生态红线概念规范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4、李晨星.权力视野下税收执法规范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5、陈雪萍.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之观念与继受[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6、刘仲平.论信托与我国民法典之关系及其模式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7、郑鹏程,聂长建.波斯纳“超越法律”的三维透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8、董邦俊,马君子.公安机关刑事立案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9、徐明,李梦阳.医疗纠纷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0、丁文生.刑事案件速裁程序中法官的作用及责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1、李兴锋.对合犯视角下的环境犯罪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语言文学研究●中国文学谱系1、萧晓阳.襄阳民歌与孟浩然诗歌的流丽品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廖群.上海博物馆叙事简与先秦“说体”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张艳.汉乐府《朱鹭》曲新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赵辉.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5、刘小兵.论阮籍《咏怀诗》的诗史意义——以唐人对阮籍《咏怀诗》的接受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6、石松,石麟.多角度接收与选择性释放——对明成化民间说唱词话《石郎驸马传》的文化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7、韩高年.《山海经》称“经”考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8、孙少华.从“西北来”到“东南飞”——《艳歌何尝行》、《孔雀东南飞》的文本流变与文化意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9、胡建次,李甜甜.中国古典诗学对“宋诗”之抑的消解与反思[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0、方红梅.但明伦叙事论之语符系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1、张乡里.抑黜百家”与汉代小说观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12、刘怀荣,徐盈.论顾况诗歌“以小说为诗”的艺术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3、张艳芳.神性图符的记事性与先秦仪式文学的承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4、孙华娟.衣饰与“求女”:《离骚》新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5、许继起.魏晋南北朝清商乐署考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6、俞林波.上古金文谱牒及其叙事艺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7、胡武生,何新文.玄言诗与山水诗之关系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少数民族文学1、刘为钦.论吴仕民长篇小说《铁网铜钩》的民族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2、龚举善,张鸿彬.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文化生态价值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3、叶继群.论新疆作家的生态视阈和自然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中国现当代文学1、叶立文.家国情怀与极地之思-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思想主脉[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2、侯桂新.从梁启超、周树人到胡适-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线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罗义华.郁达夫《过去》中的“过去”及其周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4、刘涛.一个学者的另一面相——由散落在民国报章中的任访秋佚文说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文学人类学1、叶舒宪,孙梦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从肯尼思·伯克到格尔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2、陈金星.《写文化》与当代民族志写作[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外国文学1、张一鸣.19世纪地质学对哈代小说创作的影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2、王海燕.文学地理学视角下的意象研究——以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班吉叙述部分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3、李杉杉.“吞噬”与“禁绝”之外的“边缘人”——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中的布尔人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语言学研究1、李敏杰.模因论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

爱国自觉·国家认同·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探索

爱国自觉·国家认同·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探索

作者简介院杨向鹏(1983—),男,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管理。

爱国自觉·国家认同·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进路探索杨向鹏(中央财经大学,北京102206)摘要:爱国意识根源于个体内心的自觉,唤醒爱国自觉需要在尊重公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遵循个体认知的规律,发挥个人情感的力量,通过有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实现。

爱国主义教育要依照国家认同建构要素,汇聚个人爱国自觉,通过文化认同引导学生形成国家认同。

共同理想融汇了个人价值和共同追求,爱国主义教育应着力于共同理想信念的树立。

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此逻辑进路,唤起个体自觉,引导国家认同,最终教育国民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关键词:爱国自觉;国家认同;共同理想;爱国教育中图分类号:G4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2-0123-02总第506期Vol.506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2021年3月Mar.2021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爱国自觉是每个社会个体理应追求的精神境界,而对于集体和国家而言,还需要汇聚个体的爱国自觉并将之导向国家认同并追求共同理想。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是致力于唤醒个体的爱国自觉,在此基础上将之引向国家认同,并最终将共同理想确立为民众的坚定信念。

一、爱国自觉:激发个体的爱国意识爱国之情源于人内心的自觉,始于个体对家国的依恋。

这种潜在的情感,需要适当的外部因素来唤醒才能真正显露,爱国主义教育则肩负着这一使命。

(一)爱国始于自觉首先,爱国是人们的直觉反应和天然情感。

在社会生活中,当面对是否爱国的问题时,社会个体一般都会做出接近于无意识的肯定答复。

“对国家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本能而真实的身心反应,不需要经过理性的辨析与审慎的思考,它自然地流淌在人们的道德意识之中,成为直觉的一部分”[1]。

国家认同如何可能?--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国家认同如何可能?--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国家认同如何可能?--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暨爱民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国家认同因其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可从生物性要素、文化性要素和制度性要素三个层面来理解。

但在当下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要素。

实际上,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需要双重用力的综合架构,应在具体的历史情境逻辑中来理解。

从中西方古代王朝国家认同至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历史来看,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从血缘系谱、历史传统与文化到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系统,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脉络。

【总页数】8页(P11-18)
【作者】暨爱民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2
【相关文献】
1.历史的逻辑性与逻辑的历史性——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学基础 [J], 庄振华
2.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 [J], 暨爱民;彭永庆
3.历史的逻辑性与逻辑的历史性r——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学基础 [J], 庄振

4.历史的逻辑性与逻辑的历史性——论黑格尔历史哲学的逻辑学基础 [J], 庄振华;
5.历史与社会课程国家认同的内涵要素与培育路径 [J], 夏陈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1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6No.12016年1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16收稿日期:2014-09-0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认同建构与民族社会稳定研究”(11BMZ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 —12—0721);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项目(12HNYTZ19)。

作者简介:暨爱民,男,吉首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民族历史与民族政治。

①参见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学术探索》,2009年第6期;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龙耀、李娟:《西南边境跨国婚姻子女的国家认同———以广西大新县隘江村为例》,《民族研究》2007年第6期,等等。

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暨爱民,彭永庆(吉首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湖南吉首416000)摘要:国家认同因其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而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

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可分为族群、文化要素与国家政治制度要素。

依此,国家认同建构可从族群、文化和政治三个层面来理解。

从中西方古代王朝国家认同至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历史来看,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从血缘、历史传统与文化到具有现代意义的政治系统,呈现出清晰的演进脉络。

实际上,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需要双重用力的综合架构,应在具体的历史情境逻辑中来理解国家认同建构。

关键词:国家认同;认同建构;民族政治;民族社会;民族国家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 (2016)01-0032-06一般而言,国家认同反映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们对其所属国家的赞同、支持和忠诚的情感、态度与行为,对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有着重要作用。

甚至还有人认为,它已经成为国家建设本身,体现了现代国家的生命与意义[1]。

近年来,“国家认同”可能是社科与人文学界最热门的议题之一,其中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等问题成为关注重点①。

本文拟在民族政治、社会与历史的学科视野中探讨国家认同建构的基础要素、主要指向以及历史过程,以期对该问题研究能有所推进。

一、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在有关认同建构的讨论中,曼威·柯司特的观点值得注意。

他认为,(1)所有认同都是建构性的。

(2)在认同问题中,真正重要的是,“认同是如何、从何处、由谁、以及为什么而建构的”。

(3)建构认同的材料来自历史、地理、生物、生产与再生产的制度、集体记忆及个人的幻想以及权力机器及宗教启示等,但这些材料的意义却由集体认同的建构主体及其目的来决定[2]7—8。

曼威·柯司特之论提示,第一,国家认同的建构性及其过程的复杂性。

第二,建构国家认同基础性要素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既有权力和政经制度等政治性要素,又有血系、历史、地理、生物、宗教信仰等生物性与文化性要素。

第三,个人或社会群体的目的或目标、计划,决定了各类建构国家认同要素的内涵、意义及其具体的功能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要素在建构国家认同中的定位和重要性,主要由建构者的目的、意志和计划来决定。

显然,建构国家认同的要素,如国家认同的同一性基础的特质,国民身份所内涵的政治、社会权利与义务,以及历史记忆与政治期待,已尽在曼威·柯司特所言之“材料”范围内。

据此,建构国家认同的基础要素,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化与民族的要素,即人们在社会或政治生活中,用以辨识“我们”之一致以及与“他们”之相异、从而加强“我们”彼此之间一体感的依据,主要是血缘、体貌、肤色、语言、宗教信仰或习俗风尚等民族性或文化性要素。

要注意的是,这种基于民族及其文化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的国家认同,因目的和计划而对其材料的“创新安排”,显示出其明显的内在困境,那就是各民族自身认同要素(亦即建构国家认同的基本材料)本有的狭隘性和局限性,以及基于这些认同要素之上的政治认同的狭隘性和局限性———大体是以自我族类为其认同中心的。

这种情况表明,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大多囿于自我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及自然情感,彼此之间一体性社会联系不紧密、不完善甚至缺乏联系和交流。

显然,如此背景之下确立起来的国家认同,有可能走向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或种族主义的危险,成为排除“异类”、巩固主体民族优势的手段。

另一类是政治层面的制度性要素。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在其中共享具体的人际关系、公共空间及其建制,并产生了一体的感觉以及延续、维持的要求。

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并不单凭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或生物性特质来结成一个共同体,而是因为有密切的行为互动或相互期待,主要在一系列的政经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共规则上联结起来。

在由此而结成的政治共同体中,血缘谱系与文化属性并非其成员集体认同的主要依据,而强调的是政经制度、公共空间和公民共同实践政治权利的集体意志等等[3]14—15。

相较于建立在文化或民族要素基础上的国家认同,这种建立在政治法律等制度性要素基础上的国家认同显然是一种更为开放的政治体系,能有效克服共同体内“中心”与“边缘”、“主体”与“从属”之间各自因“外群偏见”而产生的排他性和歧视性。

但是,如同基于血缘与文化因素来建构国家认同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样,以政治制度、公共规则作为基础要素来建构国家认同,实践效果也并非如想象或理论预设中的那般完美,而是仍有诸多限制。

如就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观之,国家认同的建构往往显示出或多或少的暴力痕迹和政治系统不同程度的强制性操作。

如此之国家认同建构终是缘于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国家生成基础等根本性问题的完整理解,有可能造成对族群、文化因素作用的忽视而埋下国家认同危机的隐患。

尤其是在具体的国家认同建构实践中,国内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与国家政治体系并非完全相应或同步并进,以致政治制度与公共规范在其作用发挥时因与实际情形的“错位”而不能收预期之效,从而引发人们对国家政治体系的不满,国家政治合法性被削弱,引发国家认同危机。

事实上,国家认同是一个多层次多面向的概念。

相应地,国家认同的建构实践也存在着多种类型。

有的走加强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建设的道路,有的选择强调血缘和历史文化传统作用的途径,有的从国民品性、国家公德意识的精神构筑着力,还有的则是综合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式进行国家认同建构等等。

总体上,国家认同建构并非有一个固定的框架模式和道路取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及国民,可能是基于血缘或宗族谱系的认同模式,也可能是基于文化要素的认同模式,或是基于国家政治系统的认同模式[3]15。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落实到具体的国家实体上来分析,要确认选择何种道路来加强国家认同或国家认同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确实是件难事。

关于国家认同的理解,应遵循具体的历史情境逻辑。

在从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国家建构历史中检视,上述之基于“族群”、“文化”和“政治”之认同模式都先后有过明确展现。

这也说明国家认同建构在具体时空架构中的限定性。

而就当下世界之国家认同建构实际来看,确实很难说是以族群血缘谱系还是历史文化传统或政治社会经济制度某种单一因素作为国家认同的依据。

大多数国家认同的建构实践表明,它往往是以某种因素为主,同时综合其他因素而成。

从国家认同之概念或学理角度来讨论其实际形成,或许有赖于对这一概念所采取的一种解构式方法,依据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而将其分解为族群、文化和政治三个认同层面来展开[3]15,以利于我们对国家认同的建构能有一个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的把握。

首先是族群认同层面。

建构族群认同所依据的基础要素,主要来自于血缘纽带或族裔身份。

如果说血缘纽带是一种客观给定的话,那么族裔身份显然更多体现出了主观认定的属性。

也就是说,在建构国家认同时,认同主体所依据的是“我们”之间与生俱来的血缘关联,或者是某些能证明“我”与其他人同属于一个族群的自然或社会信息(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源自现实某种需要的选择)。

但实际上,如古典国家时期血缘系谱或想象族裔身份而来的国家认同,就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外群偏见,甚至有时候演变成某些“歧视性”的具体行为。

然而随着历史的演进,国家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主要基于血缘或宗族系谱因素的认同并不能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国家认同的整体结构中,其主体地位逐渐被基于其他要素的认同所取代。

其次是文化认同层面。

建构文化认同所依据的要素主要是人们共同的历史传统、语言、风俗习惯、集体记忆和宗教信仰等。

人们依据这些文化要素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形成了一致的归属感。

要注意的是,相较于族群认同所强调的血缘关系等生物性内容,文化认同的地域特点更为明显。

因为文化之生成与发展往往有赖于范围固定的土地,强调长期稳定状第36卷暨爱民,彭永庆:国家认同建构:基础要素与历史逻辑态下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过程。

所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只要是具有较长历史的国家,一般都对文化认同有着相当的强调。

在这样的国家中,人们更注重于以在共同历史中形成的共同语言、习俗和宗教等文化要素作为辨识自己与他人是否归属同一共同体的主要依据。

最后是政治认同层面。

综观当下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认同都主要建立在政治认同基础上。

所谓政治认同,简言之,即是指个体或群体对所属国家之政治系统的肯定、服从、赞同和支持。

若说古典时代的国家主要靠文化认同来维持其成员对该共同体的归属的话,那么在自近代以来民族国家中,虽然文化认同仍为构成国家认同之不可或缺的重要选项,但更多得靠政治系统尤其是合理、良善、高效的制度体系来凝聚国民对国家的向心力[3]15—17。

也就是说,在实际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人们之所以认同某个国家,并非主要因为有着相同的血缘系谱、共同的地域空间或历史与文化传统,而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在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能切实保障国民的利益和生活幸福平安。

也就是合理良善的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使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获得了广大民众自愿且持久的支持、信任和效忠,亦因此而成为其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标示。

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在制度上不能为其国民提供这些政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话,那么国民就很有可能不愿认同这个国家,这也就意味着国家政治合法性之丧失,亦即出现国家认同危机。

当然,不同的认同主体,在理解国家与建构国家认同时有着不同的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