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命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先秦儒家的生命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生命源于天地,“天地合而万物兴焉”《礼记
郊特牲》。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能够像男女一样阴阳合和,生发出世间最伟大、最神圣的生命。
“天地氰蕴,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经系辞下》,儒家认为,天道是自然的,天地化生万物也是自然的。
天地自然演运,万物自然生成,天道成为世界万事万物的主宰。
“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经二系辞下天道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它滋生出万物,并赋予万物以各不相同的本性,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
依照这种观点,人的生命当然也源于天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礼记·礼运》。
儒家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于“气”之凝聚,聚合而生的。
生为气之聚,死为气之散,气有聚散、往来、屈伸的变化,故人有生死、寿夭的变化。
据此,他们用来说明人的生与死的变化,这是中国哲学元气本体论在生命哲学中的应用,也是中国哲学重视人生哲学的体现。
儒家指出,虽然人与万物都察气而生,但是由于“气”有清浊、明昏、全偏、厚薄、纯杂的不同,所以便有人和万物的差别由于人察清、精、明、全、厚、纯之气而生,所以人为万物之灵。
荀子在《王制》篇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观点“水火有气而无性,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生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孝经二圣治》也讲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优异于万物,超越于群生,成为宇宙中的最伟犬瑞崇高者。
天地之间最为珍贵的是人的生命二人是万物之灵,天地之心,居于天地之间的崇高地位,所以人的生命也就最为重要。
既然儒家认为人的生命是天地之间最为宝贵的,因此,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就成为儒家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
我们从先秦儒家的其他有关记载可以了解到其对生命的基本态度。
《论语二乡党》载“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马厩着火了,最先遭灾的肯定是马。
然而,孔子先问的是人受伤了没有,却根本不问及马。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的生命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
一般的财产损失当然是远远不及人生命的价值。
然而,这则事例并非就事论事,它表明了孔子珍视生命的态度。
三代以来的人牲、人殉制度是残害生命的最残忍的方式,孔子对这种残害生命的制度表达了强烈的愤慨,狠毒地咒骂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
梁惠王上骂人断子绝孙,在古代社会里是非常刻毒的,孔子连发明木俑殉葬的人都这样狠毒地咒骂,对于用活人殉葬就更不用说了。
可见人的生命在孔子心中是多么地重要。
孟子在《梁惠王上》中特地引用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孟子珍视生命的态度。
荀子对于杀生而送死的行为也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杀生而送死谓之贼。
”《荀子·礼论》《论语·述而》载“子之所慎斋、战、疾”,这三者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所以孔子才尤为谨慎重视。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也显现了其对人生命的关爱。
爱人的含义是广泛的,但却理所当然地包括要爱护人的生命。
更为可贵的是,处在那个时代的孔子提出的“爱人”是指向泛爱一切人的,包括一切阶层的人在内。
我们可以从他反对人殉、提倡“修已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出这一点。
孟子更是发扬了儒家对生命关爱思想,这突出地体现在其“仁政”学说上。
从其“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来分析,其所谓“不忍人之政”即“仁政,’,其渊源即为“不忍人之心”或说“恻隐之心”。
从孟子所言“仁政”的具体内容来看,也无一不是关注人民的生计冷暖,力图使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充分享受人生的天伦之乐与生命的欢悦。
“仁政”就是使人民“有栗如水火”,“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昏幕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圣人治天下,使有寂粟如水火。
寂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乞孟子二尽心上》。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黎民术饥不寒”,孟子如此关注民之养,其目的无疑是使人民摆脱“饥色”“饿俘”的非人状态,而其关注所依凭的价值观念,正是应“善待生命。
”反对战争,反对杀戮,珍惜人的生命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一贯主张。
孔子对生命的珍视也体现在其反对战争的思想上。
卫灵公曾向孔子请教
军旅之事,孔子颇为反感地拒绝“姐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他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其实,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弟子,何尝不懂军旅之事拒绝卫灵公,是因为孔子明白战争即意味着杀戮,意味着残杀人的生命,这正是孔子所激烈反对的。
孟子在渴见梁襄王时,梁襄王曾问孟子什么人能够统一天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二梁惠王上》。
面对频繁的战争,大量的杀戮,无数生灵涂炭,孟子出于对人类生命的关爱,提出了“仁者无敌”、以仁来统一天下的主张,对那些喜欢战争,穷兵黔武的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有人说“我善为阵,我善为战,大罪也。
”《孟子。
尽心下》“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孟子离娄上梁惠王因争夺土地,驱使民众子弟去作战,死者无数,孟子便指责他“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二尽心下孟子的反战呼吁以及其对“善战者”罪行的抨击、指责,不正显示了孟子不忍见生命受摧残而力图拯救之的种种努力吗显然,在孟子看来,相对于权力和土地,生命是更为珍贵的,决不能以人来殉土地和权力。
虽然儒家是如此激烈地反对战争,反对杀戮,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春秋战国这样大动荡的时代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又退而求其次,提出了“以不教民战,是谓弃民”《论语‘子路》、“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这样的要求。
《孟子“告子下当然这并不表示儒家认同战争,而是出于对人类生命的珍惜和关爱。
我们从儒家对生物的爱怜也可反观其对人类的仁爱。
《论语·述而》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对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对待人类本身。
孟子在见到梁惠王时也大谈这种仁爱思想“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应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儒家认为,具有仁爱思想是珍视一切生命的基础,恩足以及禽兽,功也应至于百姓,人类的生命更应该受到尊重。
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不仅非常重视人的生命,就痴寸身体的损伤也被视为不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也”孝经二开宗明义》。
孔子的高足曾子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学生召集起来说“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免夫小子”论语,泰伯》曾子让他的学生看自己的手足有没有损伤,一辈子小心,惟恐遭受刑戮损伤体肤,看到自己身体安然无恙,便可以从容离去了。
儒家是非常重视孝道的,但在治丧之时,也敦戒孝子不要因为父母的逝世哀痛过度而伤害自己的身体。
“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致也。
”孝经二丧亲》。
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孟子告子上》。
看来,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不仅是出于孝的观念,也是儒家出于对生命本体的关爱。
以儒家学派为代表,诸家学派对生命的珍爱与善待的态度既是中国古代神人关系演变的结果,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华夏文明的滥筋之际,几乎是鬼神主宰着世界。
《礼记二丧记》所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鬼”。
在天命鬼神决定一切的情形下,人只是神的影子,只是实现神意的世俗工具而已。
故历史上存在过大量的人祭现象,仅卜辞中记载的就有一万多人。
考古发现表明,人殉在上古时代是大量存在的。
无论是人祭还是人殉,都反映出人的地位是极端低下的,其价值也是微不足道的。
人们对人生命价值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加深的。
周朝的建立者在灭商的过程中,对民众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认识,意识到单纯地敬奉上帝,祈求神佑并不是维护自己天命的唯一手段,构成社会基础的民众也是政治活动所要围绕的中心。
因此,周公提出了“敬天保民”思想,历史上第一次把民众摆到了与上帝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这一全新的政治概念对后来的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以人本思想来代替神本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扬和光大。
春秋时期的列国纷争,政权更迭使统治阶级认识到依靠现实的民众比依靠虚幻的上天更为实际。
一些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的政治主张,如郑国的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左传二昭公十八年随国贤
臣季梁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藐国史嚣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二桓公六年》。
民众的重要性使得民众的生命更为受到重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生命价值也逐渐突显起来。
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使得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一个人的劳动不仅能维持自身的需求,而且能创造较多的剩余价值,这使得个人的生命价值逐渐受到重视。
私学兴起以后,社会上受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拥有文化知识的人逐渐增多,他们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的生命价值内涵更为丰富,生命的意义更为重要。
正是人生命价值的提高,昔日一度盛行的人殉、人祭到春秋时期开始受到质疑反对宋襄公要用人祭,司马子鱼曰“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左传。
嘻公十九年秦穆公让三个贤良的大臣殉葬,秦人就指责秦穆公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并作《黄鸟》诗来讽刺。
《礼记二檀弓下》也记载了两例反对人殉的事“陈子本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庄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己,不得己,则吾欲以二子者为之也。
’于是弗果用”另一则是“陈乾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己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牌子夹我’陈乾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这二则事例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还存在着人殉现象,但是这种残害生命的行为己经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这显然是生命意识的巨大进步。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反对人殉、珍爱生命在春秋时代己成为一种潮流。
儒家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正是对这一潮流的顺应和肯定。
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恐惧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尊生惜命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对生命的重视几乎是各家学派的一致态度。
相对于道家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儒家则更多是站在君子圣人的角度来关爱民众的生命。
儒家学派不仅重视人的生命权力,更重视人的生存权力,这正是儒家构建其仁政学说的基点之一。
·二、一先秦儒家的死亡观一一般的死亡观人总是要死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春秋时代的人们对此已是深信不疑。
我们从《左传》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这一点。
“子产曰人谁不死,凶人不终,命也。
”左传》昭公二年“昭子曰人谁不死,子以逐君成名,子孙不忘,不亦伤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安于曰我死而晋国宁,赵氏定,将焉用生人谁不死我死莫矣。
”《左传》定公十四年子产等人是春秋时期的著名贤人,他们的观念是很具代表性的,应该说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一般死亡观念。
是的,“人谁不死“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礼记·祭义儒家也将死。
收稿日期:2006-11-18作者简介:张英(197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2007年第2期(总第135期)理论探讨THEORETICALINVESTIGATIONNo2,2007GeneralNo135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看儒家生命价值观张英1,2(1 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80;2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哈尔滨150080)摘要:儒家把闻道、行道作为人生价值的指导原则,“朝闻道,夕死可矣。
”儒家的人生价值理想是“显身扬名”,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超越死亡。
儒家尊重生命,但不认为肉体生命具有至上性。
当维持生命和道义留存相冲突时,儒家的最终选择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道德理想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关键词: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生命价值观;三不朽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594(2007)02-0055-04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只有一次的生命是其他一切可能性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物质性的身体存在,任何事情都无所依托。
很明显,生命的存在是人生中最大的利。
然而,儒家却在明知这一经验事实的情况下,提出在生死关头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显然,这个“仁”、“义”是儒家认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它显示了儒家的生命价值取向。
一、闻道,行道:儒家的人生价值指导原则1 闻道以生,生命之途的努力方向“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先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名言。
什么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孔子看来,闻道显然是最重要的。
对此朱熹做了注解,“生死大事,仲尼云,朝闻夕死,然则道之未闻,死不得也。
不但死不得也,虽生在世,亦在鬼窟里过日。
盖其死也久矣,何必死而谓之死。
先须生得,然后死得,其所以死乃所以生者也。
故曰,未知生,焉知死,程子曰,死之道,即生是也,更无别理”(《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卷九十二生死部)。
“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阙。
须尽得这道理无欠阙,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
”(《朱子语类三十九卷》)后世儒家也以此为准,一生中为求道而不懈努力,战战兢兢地要做到生得。
但是,具体道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才算生得,却没有明确的界定。
《论语·泰伯》篇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显然儒家是把践仁作为志士仁人的人生终极目标,它不仅是一种道德信念,而且是一种人生生活方式。
我们知道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仁”的角度和“礼”的角度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和“礼”作为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人生的终极追求。
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离娄上》)“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
”(同上)荀子也讲:“礼者,所以正身也。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理则不宁。
”(《修身》)我们从孔、孟、荀的论述来看,小至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无不要求仁人志士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儒家也认识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会是不同的,因此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这样就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儒家的人生价值实现要具体落实在仁、义、礼、智、信上,它不仅是儒家的具体规范、终极追求,也是面对死亡时的首要参考。
总的来说,道是儒家所认可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准则,既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又践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2 得正而死,一生行道的最后见证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不仅追求精神的不朽,还希望能够“得其正而死”。
《礼记》中记载了曾子临终时的一段话:“吾何求哉?君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檀弓上》)儒家把“得其正而死”看做善终。
那么何谓“得其正而死”呢?孟子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尽心上》)能尽力行道而死的人,就是正命而死,而那些因犯罪遭受刑戮而死的人则是死于非命。
在儒家看来,人不仅要有美好的、有价值的人生,还要有完美的人生结局,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如同荀子所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
”(《礼论》)55
《荀子·大略》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表明了儒家的这一观念。
子贡问人生何时才能休息,孔子用“事君焉可息哉?”“事亲焉可息哉?”“妻子焉可息哉?”“朋友焉可息哉?”“耕焉可息哉?”一连串的反问回答了子贡的问题,指出人的一生应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事业有成,死后才能得到安息。
子贡听了之后,发出了“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的感叹。
可见,儒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是只有建立功业,显身扬名,才能得其正而死,最终得到安息。
大儒王阳明的弟子记载了他临终前的一段对话。
“明日,先生如(周)积入,久之,开目视曰:吾。
去矣。
积泣下,问何遗言。
先生微哂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倾之,瞑目而逝。
”(《王阳明年谱》《王阳明全书》第4卷,162页)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三不朽”的人物,一生行道,又能尽道而死,终得其正。
所以,临终前会如此坦然。
二、三不朽:儒家的人生价值理想1 三不朽的提出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子产说:“人谁不死,凶人不终,命也。
”(《左传·昭公二年》)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追求死而不朽就成了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
最早谈到不朽的是在《国语》中“其身殁矣,其言立于后世,此之谓死而不朽”(《晋语八》)的这句话,主要指言论给人带来的死而不朽。
而更经典的则是《左传》中对不朽的详细探讨。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的一段对话:“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
曰:‘古人有
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
宣子曰:‘昔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
鲁有先大夫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叔孙豹认为,范宣子家族世代受封只能说是世禄,而非不朽。
要立德、立功、立言,才是真正的不朽。
范宣子是从自己家族的兴旺发展看问题,叔孙豹则是从个人对社会群体的贡献和社会、人民对个人的评价看问题;范宣子是着眼于过去和当世,叔孙豹则着眼于历史和未来;范宣子是着眼于物质生活,叔孙豹则是着眼于精神的影响和不朽。
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其基本思想成为儒家进而成为中国传统生命价值观的主导思想。
具体说,“立德”,就是志于道,以身载道,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高尚的道德行为中,以出众的人格和品行成为世人的楷模。
“立功”,就是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做出突出贡献,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
“立言”,则是创一家之言,从思想上拓展人生境界,为群体生活寻找最佳方案。
儒家认为崇高之道德品格、伟大之功业、完美之诗文可以传于后世,个人的生活虽然中止了,而生命却借助于立德立功立言的中介永恒且不朽了。
也就是说,肉体生命的消亡,恰恰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开始。
此三者可传于世,就会使个体生命在人类无穷的发展中获得永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张载的“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其实正是儒家对“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价值追求的真实写照。
2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儒家面对必然降临的死亡,提出了“显身扬名”的主张。
流芳千古,不仅是对生命价值的回报,更是对死亡的一种超越。
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孝经·开宗明义》要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在儒家看来,赢得生前身后名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生前未为人所知,死后不被后世称道那真是没有什么价值了。
孔子说:“四十、五十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孟子讲:“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是乡人,是则可忧也。
”(《离娄下》)君子并不在乎日常的利害得失,却担心死后不能像舜一样使生命不朽。
与这一思想相承,孟子提出:“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梁惠王下》)君子追求以求道为目标的死而后已的使命人生,是为了获致不朽的结果,追求道正是为了追求不朽。
儒家重视的是一个人在后世留下的影响,认为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应该体现在后世,即人死之后人们对这个人的肯定和承认上。
孔子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于今称之,其斯之谓焉。
”(《论语·季氏》)伯夷叔齐的事迹,孔子、孟子是甚为赞赏的。
认为死而不朽才是最好的死亡方式。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做到死而不朽。
其方式之一,是通过子孙、家族的嗣续来达到不朽。
其方式之二,是通过重生安死来达到对死亡的超越。
其方式之三,是通过立德、立言、立功来达到不朽。
这第一种是几乎所有人都能做到,通过人们的生理行为就可以实现的,是一种大众的肯定生命留存的方式。
第二种是通过对儒家思想的体认来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大多数人只要想做就可以达到的。
第三种对人们的要求很高,也最难达到,也可以说是一种精英的价值观。
俗语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儒家“显身扬名”的愿望就是靠“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来支撑,得以“名称于世”。
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理想,就有了人生的奋斗的动力。
“三不朽”精神的实质,实际是要求人们跳出“生”的限囿,在生前就立于“死”后来观照人生,用死后的精神性、观念性的所得来促使自己放弃生前物质性诱惑的追求。
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儒家的生命价值选择1 承认肉体生命的重要性与非至上性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儒家承认人生命的重要性,“生,吾所欲也”(《孟子·告子上》),肉体生命的存在是其他一切可能性得以开展的前提。
古人亦常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白虎通义》卷五)“物莫不含神而具性,人得其秀而最灵者尔”(王夫之《正蒙注》卷九)。
这是说,天地生物无数,而唯有人为“灵”为“秀”,比万物皆贵。
所以,人要学会珍贵自我之生命,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