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歇后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的歇后语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北京话有大量歇后语,从来源分,一种是根据事物的情状而编成的,另一种则有“典”可据。
所谓“典”只是比喻的说法,如来源于某一民族,来源于某项民俗,来源于某历史人物及其他等等。
前一种很浅显,易于了解。
例如“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
葱茎色白,葱叶色青,豆腐色白,拌之即呈一青二白。
“青”与“清”同音,于是指“清白”、“清楚”等意用之。
又如“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马尾丝细而坚韧,穿入豆腐,怎能提起来呢!于是用以表示某人、事、物没法提了。
再如“土地爷扑蚂蚱——慌了神儿啦”。
土地爷是神仙,扑蚂蚱手忙脚乱,于是说慌了神儿啦。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冻豆腐——没法拌”。
冻豆腐不能拌着吃,“拌”与“办”同音,指事情没办法而言。
又如“炒葱——瘪啦”。
葱加热一炒,
就瘪。
于是借以说人窘了、困住了等意思。
这属于第一类。
第二类是有“典”的,有的来源于某项民俗,有的来源于少数民族,有的来源于某历史人物等等。
北京是历代古都,特别是满族入关后以北京为中心长达二百数十年,满族民俗和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及其他诸种活动在北京话中留下大量痕迹,形成与此有关的话多歇后语。
这与上述第一类不同,它不像第一类那样直接取自事物的形状,而是由“典”而生,所以不查清其年由形成的那个典故,就完全不明白该歇后语是怎样形成的,就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用这句话就影射出这个下句。
为探京俗之源,必须讲讲这类歇后语的出处。
这类歇后语不少,自然是难以尽述,兹举些例句,以窥其源。
一、奶茶铺的炕——窄长。
北京话讽刺某物过于窄长而极缺宽度时,常说“喝!这倒好!奶茶铺的炕啊!”意思是讥讽这个东西过于窄长。
首先必须讲清奶茶铺是怎么回事。
满族先世原无奶食之习。
后来谛构满族共同体时将许多蒙古族人编入满洲旗,随着收来的蒙古族人日多,以后又编成蒙古八旗。
自此,满、蒙古二族人共同生产和生活,满族人学会了吃奶茶。
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
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
于是奶茶铺的炕就以狭窄而长为突出的特征。
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歇后语。
北京最后一家关闭的奶茶铺是西城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南的“香薷轩”,停业于1940年。
二、瘸子打围——坐着喊。
北京话说人只动嘴而不动手去做为“瘸子打围”,其下文是“坐着喊”。
谓只是口中空喝,但不动手做。
这源自满族人的围猎方法。
围猎时
众人形成数层的大圈,由远及近,人与人围成由大及小的圈子。
圈子形成后,先要大声呐喊,满语有个词“嚇起伏兽”,指的就是这种呐喊。
人形成圈,被包围在圈内的兽类害怕而潜伏于草木丛中。
人多,大声喊叫,伏兽就跳跃而起,四下奔逃。
这时,人手中执弓箭刀枪而追打四散的兽类。
瘸子参加围猎,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来追打。
因此而形成这句歇后语。
把只动嘴而不动手的人比作参加打围的瘸子,只管嘴里空喊,但不实际去干。
三、上坟的羊——豁出去啦。
所谓豁出去,指的是准死无疑,这条命是豁出去了。
这源自古老的女真习俗。
女真人及其后世满族,杀猪祭天祭神,但对死者的坟墓则杀羊以祭,决不杀猪。
满人入关之初,仍守此旧俗。
直到清代中期,满族人上坟祭扫仍是牵羊到坟地,在先人坟墓前杀羊以为牺牲供品。
清末旗人生活日艰,人们无力杀羊以祭,就携带羊肉上坟,总之是坚守不用猪肉祭
祀先人坟墓。
人们说上坟的羊是有去无还,一到坟地必定丧命。
形成这句歇后语使用范围甚广,决不仅用于豁出命去,说豁出金钱,豁出做买卖赔本及其他,都可用此语。
凡是下狠心,不顾后果,不考虑损失等等,都说“这回我是上坟的羊!”有时表现孤注一掷的心情,也用这句歇后语。
四、纸糊的驴——大嗓门儿。
北京话说人大声吼叫或话音超过正常,常用这句歇后语以示贬意。
这源自北京的“烧活”。
满族自古有焚烧衣服器物以祭死者之俗。
人死后,将死者生前的衣物和使用器械在坟墓前焚烧。
《红楼梦》写尤二姐死后,贾琏悲痛之余将二姐生前衣服包了拿出去烧,这纯系满族旧俗。
后来旗人无力烧真的衣物,于是“冥衣铺”兴起,仿真物而用纸糊成“烧活”,权当真物而焚,以祭亡人。
北京的烧活手艺极精,糊什么像什么。
糊车必有马、骡、驴,为的是拉车。
纸糊驴马只顾外观,并不管内部器官。
因此,纸糊的驴的大
长脖子就被看成大嗓。
说人嗓门儿大,吵人,用纸糊的驴很合适,因为别的东西没有那么大的嗓门儿。
纸糊的驴与真驴大小相同,其脖子就是一个大空筒子。
以其大空筒的脖子比大嗓门是很恰当的。
现在的人没见过烧活,但只要想想用纸糊个真驴大小的纸驴,其脖子必是个大空筒子。
五、锅炮鱼——干死的。
北京旗人冬季喜食一种小干鱼,用它炒胡萝卜酱,是北京旗人冬天的家常菜。
慈禧太后当政时,清宫膳食房为适应其口味,将炒胡萝卜酱列入冬季的菜单中。
人们将这种干小鱼称作锅炮鱼。
是捕捞小鱼后晒干,放在锅里干炮,炮成比枯木还干。
炒菜时将干鱼放在油内炸。
因鱼太干,炸之即酥。
北京话说某人行为或语言使别人太下不来台,语言过于生硬而使人难堪之类的意思为“干”。
“干人”一词是说给人难堪。
“干”可作动词用,例如“他这一句话真能把人‘干’死”。
针对这种场合,北
京人就用“锅炮鱼”这句歇后语,还可以这样说“锅炮鱼怎么死的?干死的!”
六、海子的鹿——愕着。
海子指北京南苑的一片湖沼和相连的沼泽地而言。
那里在清代以前就曾是皇家猎场,清代加以扩建,放养大量鹿类,以供皇室狩猎。
鹿在野生环境中,为了觅食而必须四处游动,终日终夜活动不息。
又为了逃避猛兽的杀害和猎人捕杀,必须随时随地处于精神极为紧张的状态;嗅觉、听觉、视觉和其他一切官感必须时时在发挥高度作用。
鄂伦春和鄂温克人平日狩猎活动中以猎取鹿类为最多,所以深知鹿性,关于鹿的机警和警惕性之高,有充足的认识,传说甚多,真实可信。
这确证鹿类是非常灵活机动的。
但是从东北三省将鹿捕来放在海子里养着,天长日久,鹿失去野生环境,吃草有现成的,随地可食,且无猛兽危害,也听不见猎人的枪声。
久而久之,它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终于愕在那里,呆头呆脑,动都懒得动了。
现在人们没
见过海子的鹿,但人人见过动物园里的鹿;二者相同。
“海子的鹿——愕着”这句话就这样形成了。
北京人谓无事可做,脑力体力皆不用,终日闲着,常说这句歇后语,例如“他成天没事,真是海子的鹿”,下文是“愕着”。
七、王胖子的裤腰带——稀松。
北京话指两种情形为“稀松”。
一种是说绑得松、拴得松、装得松,是实指而言。
另一种是说抓不紧、不严、不紧张、不努力等等。
这两种情形皆可用这句歇后语。
如说绑得松,可说“你怎么绑的,简直是王胖子的裤腰带”。
又如说对事抓不紧,可说“他那人办事,王胖子的裤腰带!”这两句话一是说绳绑得稀松;一是说办事抓不紧,稀松。
早就听老人说王胖子实有其人,但始终未得其详。
1966年在北京东郊郎家园见着王胖子的后人,才得知王胖子是扛粮工人,扛通过运河自南方运京的漕米。
清代南北运输靠运河漕运,北京郎
家园地处运河北终端,有些人户专扛粮米。
王胖子身高力大,膀大腰粗。
因为肚子很大,所以用不着裤腰带。
将裤子提起,粗腰大肚就把裤腰撑紧,裤腰带只虚拢而已。
王胖子出了名,他的特点构成了这句歇后语。
顺便说几句郎家园。
老北京皆知早年卖枣的吆喝“郎家园的小枣”,这种枣的核极小。
郎家园是觉罗郎球的坟地。
郎球随顺治帝入关,曾任尚书之职,入关后立即佐多罗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用兵江南,转战长江流域。
郎家园即由郎球而得名。
1966年,王胖子的后人对我说,郎家园的无核枣树只有他家院内的两棵了。
八、别净顾了吃元宵——瞧灯。
使用电灯以前,油灯和蜡烛都放在桌上或柜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移动桌柜等物,很容易将灯烛打倒碰翻。
打翻灯烛在那时是大危险事。
因为中国房子皆木结构,糊纸,灯烛一倒,极易引起火灾。
因此人们日常不断互相提醒告诫,
叫大家注意灯烛,不要弄倒,以防火灾。
再者那时没有现代化消防设备和工具,没有自来水,一发生火灾,立即酿成大祸,所以“小心火烛”是人们时刻念念的一件大事。
京俗从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为灯节,正月十五上元节为灯节正日子。
灯节期间家家悬挂花灯,儿童手执提灯,各处皆灯。
汤圆在北方称为元宵,元宵是灯节的应节食品。
因此看灯和吃元宵构成灯节两件大事,也是表现灯节的二大特征。
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别净顾了吃元宵”,意思是说还有看灯一事,不可只吃元宵不顾看灯。
老北京提醒人注意火烛时,说“别净顾了吃元宵”,下文含意是还得“看灯”。
九、外厨房的灶王爷——独坐儿。
全国各地民间皆有印制的“神码”,即木板刻印的纸神像。
北京旧日由纸店出售神码,八月十五日有月亮码儿,除夕接神有全神码儿,有财神码儿,有灶王码儿。
北京的灶王码儿有两种,一种的神
像是男女二人并坐,称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这种双人的灶王码儿是家庭供的。
神码儿上顶部印着“一家之主”。
老北京说一家中以灶王爷为最大。
另一种的神像是单人的,只有一男像,并无女像并坐。
这当然表示只有灶王爷而无灶王奶奶,也就是独身的灶王爷,并无配偶。
这种独身的灶王码儿用于外厨房和商店。
商店只有男性而无女性,一个商店自掌柜到伙计至于学徒皆为男性,所以贴这种独身无配偶的灶王码儿。
什么叫外厨房呢?原来旧日京城大户人家的厨房有内外之分。
外厨房是全府第的厨房,承制全家上下人等的膳食。
外厨房又称大厨房,地处内宅之外。
另设内厨房,亦称小厨房,位于内宅近旁。
内厨房只管府内一部分上下人的膳食。
因此可以说外厨房(大厨房)是全府的总厨房;内厨房(小厨房)是府内一部分人的厨房,是部分的厨房。
《红楼梦》中所说柳五儿之母好容易接手但终未得志的,就是荣国府的一个部分的厨房(小厨房)。
荣国府还有大厨房,否则阖府上下那样众多人口的膳食由何处备办。
由此形成一句歇后语。
凡数人相聚但只有一个座位,或众人站立而只一人有座位,或某人不谦逊而独占唯一的座位,北京话就说“喝!外厨房的灶王爷!”内含只有一个座位或一人独坐之意。
十、卖山里红的——就剩下一挂了。
北京内城的护国寺、白塔寺、隆福寺和外城的土地庙,自清代后期开庙会,每月各庙轮流有庙会,就如同集市一样,好像现在的农贸市场。
开庙会之日,百货杂陈,吃的使的穿的一概俱全,并有杂耍和戏曲棚子以及食品摊儿。
东西各庙每逢开庙日,必有几个卖山里红的人站着叫卖。
不是堆着卖,而是将山里红当做珠子那样用线穿成串,卖者脖子上挂许多串,其串的长度如同上朝穿朝服所挂的朝珠。
现在的人没看见过朝珠,就想一串长的项链儿吧。
只是比项链儿长得多,挂在脖子上,下端垂到肚脐部位。
卖者不但脖子上挂许多串,左手小
臂弯曲着,也挂着许多串;只剩下右手做动作。
其吆喝的词句甚为可笑,不论他身上臂上挂着多少串,可是喊“买山里红吧,就剩这一挂啦!”老北京称逛庙会为“上庙”。
庙会的日子,熟人路遇问候“您上哪儿克?”答称“我上庙克”。
开庙之日,庙门旁必站着卖山里红的,于是人们听惯了“就剩下这一挂”的这句话了。
由此而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卖山里红的”,下句含意是“就剩下这一挂了”。
这个“挂”字转用于衣服,中国式衣服称“大褂”、“小褂”、“马褂”等等。
现在还有“褂子”之说,例如“穿件制服褂子”,意即穿制服上衣。
还没听过“西服褂子”之说。
大概因为制服自清末就来到中国,年深日久而“华化”了;西服新来乍到,尚未风土化吧。
这句话用于嘲讽、自谦和写实。
嘲讽之意用于熟人间开玩笑,如说“大哥!今儿又穿这件出来啦!您这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说“你就剩下这一件褂子了”。
自谦之意表示自己衣服少,不是单夹皮棉纱俱全,如说
“我可比不了你,穿什么有什么。
我是卖山里红的。
”意思是只此一件褂子。
写实之意是断了钱粮季米的旗人专用的。
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北京旗人家大多典卖一空,家徒四壁,竟有用瓦片当碟子用的人家。
但旗人死要脸面,全卖光了也得剩下一件整齐衣服,到亲友家去时才穿上,回来时一出人家大门就立即脱下来包好,回家收藏以备再穿。
这就真是“卖山里红的”,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这一挂啦!”
十一、竹板儿弓——一个劲儿。
先说什么叫“劲儿”。
弓的强度以“力”计,以“力”为弓的强度的单位。
步弓“力”大,马弓“力”较小。
这个“力”,俗说“劲儿”。
满族人在关外狩猎时惯用强弓大箭,“射熊虎洞穿”。
入关后,雍正时代考核旗兵的射箭成绩,能开十力弓者仍有数万人。
满族入关前制弓以桦木为弓胎,外缠鹿筋,施加动物胶;弓力极强。
入关后,得到南方产的竹子,制弓改用竹胎。
又因得到南方的水牛角,所以用水牛角镶
在竹胎内面,不再缠鹿筋。
用竹胎镶水牛角,制成的弓秀气美观,再包以桦皮,施加彩画,更加好看。
但是这种弓的力较桦木胎缠鹿筋的弓稍差些,不过仍能达到十力。
缠筋弓靠鹿筋而增力,竹胎弓靠水牛角而增力。
自清代中期,北京制弓已不用桦木缠鹿筋,而专用竹板加水牛角。
制弓时,先将选好的竹板加工成胎,未镶水牛角时,这种竹板弓胎俗称竹板儿弓,其强度为一“力”。
俗话称弓的“力”为“劲儿”。
竹板弓的强度为“一力”,俗说“一个劲儿”。
随着加镶水牛角的薄厚、宽窄以及牛角的质地等的不同,引的力不断增加。
由此产生了这句歇后语。
北京话说人“一成不变”、“稳重”、“坚持”等为“一个劲儿”。
例如说某人沉稳而不轻易变动,心里有数,说“他那个人可是竹板儿弓”,意思是说此人稳重不轻动,拿得住劲儿。
此外还有人将“一个劲”说成“一弓劲儿”或“一功劲儿”,除表示上述沉稳持重之意外,“一功劲儿”还表示“一种劲头
儿”之意。
但这个用法不广。
作为歇后语而普遍使用的仍是“一个劲儿”。
十二、兔儿爷打架——散摊子。
现在人们脑子里关于兔的形象是儿童读物里的小白兔拔萝卜,还有兔妹妹、兔弟弟等等,早已不知兔儿爷是什么样子了。
当年的兔儿爷可真有个“爷”相。
头戴帅盔金光闪,身披银甲灿斑斑,护心宝镜明如月,四杆彩旌拥背肩。
原来兔儿爷是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将,只是三瓣红唇和竖立的两支长耳告诉人说这位爷是兔子,是兔儿爷。
早年一进农历八月,北京街头就出现兔儿爷摊子。
特别是东四、西单、鼓楼前之类的闹市,至于西四、东单、新街口、北新桥等次一级的街市,甚至更小的地方,均有人摆出兔儿爷摊子,不但吸引孩子们围观不肯离去,成年人亦多看摊购买,所以热闹异常。
过去北京人是不放过一节,七月十五莲花儿灯摊子才一收市,八月节的兔儿爷摊子又现街头。
燕都岁时借以得到多彩的点缀。
当年的兔儿爷摊子确是琳琅满目,色彩鲜艳。
兔儿爷一位一位服饰鲜美,大者高达二市尺有余,中型的一尺多,最小的三寸左右。
摊呈立体式,如阶梯形,多至十来层,摊子很大。
层层摆满,一位挨一位,大者居上位,最下陈列最小型的。
人们看着看着,不知何由而生遐念;这么多的兔儿爷团聚一处,形成一个大摊。
这要是爷与爷打起架来,众爷们岂不一哄而散,最后拆散了摊子。
于是留下“兔儿爷打架”一语,隐含下文“散摊子”。
北京话“散摊子”用处极广。
如几个人合办一事,未成而合作解体,就说“散摊子”。
又如集聚办事或集合出发,未果而散,也说散摊子。
再如某处停办、停业或撤消,人员离散,也说散摊子。
(作者:爱新觉罗·瀛生于润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