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政府主要是通过无偿征税来提供纯公共物品的。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其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问题。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对提供公共物品是失效的,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领域
8.试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的;另一类是由外部效应引起的。对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同时具有排他性的第一类公共物品,有征税和收费两种方式。最终选择哪种提供方式,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对具有外部效应的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有混合提供方式和公共提供方式两种,选取这类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取决于外部效应的大小,当外部效应很大时,一般采用公共提供方式,当外部效应较小时,一般采用混合共共提供方式。1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13.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文科卫事业的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1)将文科卫支出归于非生产性范畴,只有某种静态的,相对的意义,他只是说明,用于这些事业的支出不能对当年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出直接的贡献;2)从动态的,绝对的意义上说,文科卫事业的发展将不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并改善三者的结合方式;3)将文科卫支出记入非生产性一类,其实际意义,只是要求社会在安排全部国民收入的用途时,应全面考虑生产的当前需要和未来的发展的需要,让文科卫支出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并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GDP的增长,要让这一类支出的比例不断提高,甚至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15.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政府财政投资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可以极大的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
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位置,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大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和领域。
范围:政府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分类生产性投资主要是基本建设支出,还包括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等。非生产性资金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文科卫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4..试述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答: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例证。(4)财政补贴运用的限度。财政补贴既然是一种调节手段,则其使用范围及规模就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积极作用就可能趋弱,甚至出现消极作用。财政补贴既然是调节手段,就不应当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扮演主要角色。调节手段只是辅助性的。财政补贴规模急剧增大和补贴范围急剧扩展的现象,反映出的本质是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不完善和不合理,因而扭转财政补贴过多局面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经济体制。
5.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答: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4)消除“排挤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要的目的。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
响?
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归根结底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经济发展水平是分配的客观条件,而在客观条件既定的条件下,还存在通过分配进行调节的可能性。所以在不同的国家(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同的)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财政收入规模也是不同的。分配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集权和分权关系有直接的联系,比如英、法两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之所以较高,是由于政治体制倾向于集权,瑞典等北欧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之所以最高,是因为这些国家由政府包办的社会福利范围最大,而美国之所以相对较低,是因为美国为联邦制,政治体制倾向于分权,而且政府拨付的社会福利费水平较低。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直接导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当时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居民个人倾斜,而改革初期这种倾斜带有补偿性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模式是“先扣除,后分配”,实行低工资、低收入制度。当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高年份曾高达39.3%(1960年)。变化是从1979年开始的,当年,同时采取了三大措施,即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价格,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对企业减税让利。三大措施的实施对财政收入产生了巨大影响,1979年、1980年两年财政收入平均只增长1.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1980年比1978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是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此后继续实行减税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下滑。
GDP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分配体制和分配模式是由经济体制决定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体制,显然是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相称的,经济体制转换带来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实际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分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实践证明,分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问题在于,一开始步子迈得大了一些,有序性差了一些,以后在较长时期内继续减税让利,政府也曾做过一些调整,但多是临时性、非规范性措施,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直到1995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是下滑趋势。1993年中央采取整顿措施以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才相对稳定,到1996年开始停止下滑,1997年开始回升。其次,GD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以及分配秩序混乱有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明确的,即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但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革初期,对这个分配政策的贯彻不是十分有力。居民收入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主要是工资、奖金、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这部分收入特别是工资收入还处于相对平均状态;二是制度外收入,即
所谓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这部分收入的特征是透明度差,通过哪些渠道,采取哪些形式,比重有多大,情况是若明若暗。例如,大家都说通过利用价差、利率差、汇率差、投机证券、权钱交易而致富的人不少,但这些收入带有很大的隐蔽性。后一部分收入的急剧增长,是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并形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而且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的难度很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调整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必需的,但必须有缜密的整体设计,并要考虑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改革伊始以至于以后多年来对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的调整缺乏有序性,存在过急过度的弊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造成资金分散与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严重矛盾。因此,从1993年开始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整顿市场秩序、调整分配格局、适当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当时深化改革中应有的课题。
试述税收最试论。
答:简单来说,最适课税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该理论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即以何种方式、方法对应税行为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征税。
理想的最优课税理论是假定政府在建立税收制度和制定税收政策时,对纳税人的信息(包括纳税能力、偏好结构等等) 是无所不知的,而且政府具有无限的征管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对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等的了解并不完全,同时征管能力也有限。因此,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适课税理论主要对如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问题;二是寻求一组特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税;三是假定收入体系是以所得课税而非商品课税为基础的,如何确定最适累进(或累退)程度,以便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最适课税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扭曲性”税收工具是不可避免的。
(2)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经济效率的衡量标准,并讨论了如何据此标准而对经济行为主体提供刺激信号问题。
(3) 论证了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两大原则统一起来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