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必修教案算法及其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设计初探》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版《信息技术术基础》第三章信息的加工3.4算法及其实现。通过这一节,将学生领入程序设计大门,让学生体会程序设计的乐趣,并学会用程序来解决问题。本节课内容涵盖知识点较多,程序设计过程是学习程序设计首先要了解的,学会用VB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打开、设计界面、存储、调试、运行程序等基本操作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便于为后续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做好准备。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维习惯,学会自主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现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与移动技术等学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本节是程序设计的第1课时,学生此前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没有编程基础,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综合考虑教材设置与学生实际情况,通过我校学生自己创作的VB程序作品展示入手,让学生体验计算机程序的巨大魅力,消除计算机程序的神秘感。在教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多去实践、多去探究,让他们在主动学习中理解、体验和接受,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高。课上通过例程亲身操作,引导启发学生思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程序与计算机程序;

(2)了解程序设计的过程,掌握用VB编写程序的步骤;

(3)理解对象、属性、事件的概念及设置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体验与阅读程序,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借助一个个任务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过程

(3)通过情境创设,增强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在自主学习中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3)通过编程解决问题,学生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思想,养成正确的程序设计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用VB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对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对象、属性、事件、方法的概念及在VB环境下的程序编写与调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本节课以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和探究,层层深入,分析综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

本课中采用了这条主线展开教学,一是按照“情境引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评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强烈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用电脑技术创作作品的热情,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遵循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 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式教学法,最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达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

2.软件资源──①VB6.0软件②电子文稿出示任务和帮助信息③学习资源等④学习范例⑤

评价(评价量规)

七、【课前准备】

1.提供相关素材。

2.提供操作帮助文档、学习任务单和作品评价工具

3.共享学生作品存放文件夹

4.让学生先打开VB6.0软件,并把教师机中共享的素材和帮助文档拷贝到本机的E:盘中。

八、【教学过程】

九、【教学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课堂情况给予表扬赞赏,进行简单的过程性评价。因时间关系,本节课通过展出部分学生作品,以师生共同赏析学生作品的方式进行,最后小结全班完成情况, 进一步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予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参考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提供的作品评价量规设计评价指标,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组织学生简单评价作品。

1、思想性、科学性(3分)

2、创造性、艺术性(3分)

3、技术性(4分)

•选取部分学生作品向全班展示并师生共同简单点评。

[至此,本节课学生经过探索、尝试、讨论、自学、练习、小结,已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作品的评价指标

十、【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最大的亮点是,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当今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印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在课堂讲授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素养、计算思维、思想品德素养等,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