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反映(核算)和监督。两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反映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反映的保障。没有无核算的监督,没有无监督的核算。
会计对象: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和周转变现为资金依次经过:
1.供应过程: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用现金、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
2.生产过程: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货币资金→
生产资金(支付工资和其他费用);固定资金→生产资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3.销售过程: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出售产成品,收取货款)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即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和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①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②独立经营,自负盈亏③独立核算,有完整的账簿
体系,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法律主体就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
来不会破产。
时间,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才区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才有
必要确立会计分期。
3.会计分期: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划分为较短的等距会计期间,以便定期
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反面提供信息。
有了会计分期,出现了本期和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4.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
的经营活动。
假设等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点有相同的价值。
会计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可以采用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会计核算基础:
内容: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
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他们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会计核算方法:7个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关系:对于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要填制和审核凭证,按规定的账户,运用复式记账登记有关账簿;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
二、简答题
1.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简述其关系。
会计假设即会计基本假设,是指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和某些不确定的因素,根据客观的、正常的情况或趋势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断。会计假设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明确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会计原则的基础,也是进行会计实务的必要条件,所以又叫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基本前提。
将上述四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综合起来可知:会计要确定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和范围,采用货币为统一尺度,在持续经营条件下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对日常的经济业务记录、计算和反映,并按等距期间定期完整、及时、准确地编制出会计报表,这就构成了企业、单位开展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
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容即是会计人员应站在该会计实体的立场上,以该会计实体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主体与法人主体不能划等号。它可以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也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会计主体假设要求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所有者的活动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核算。企业的资产应视为企业本身所有,企业的负债应视为企业本身所欠,必须与所有者的私产和私债分开处理,不得混淆。总之,有了会计主体这个假设,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独立的反映出来,从而使会计信息需求者得到正确的信息并据以做出决策。
3.如何使用谨慎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也就是说,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持必要的谨慎,以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如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金;加速折旧;存货的后进先出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提各项资产资产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体现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会计确认方面,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在会计计量方面,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受益;在会计报告方面,要求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特别是报告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当然,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按照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4.权责发生制的含义是什么?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应计制,该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生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5.相关性的含义是什么?
相关性又称有用性原则,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用,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有用。这就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只有相关的会计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要的不同特点,确保企业内外各方对会计信息的相关需要。
6.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四种影响是什么?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称为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企业的经济业务纷繁复杂,对会计等式产生的影响,不外乎四种类型,而且每种类型都不会破坏资产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现举例如下:
⑴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的金额同时等额增加,等式成立。
⑵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和权益的金额同时等额减少,等式成立。
⑶经济业务发生,引起资产内部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成立。
⑷经济业务发生,引起权益内部的有关项目发生增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成立。
7.什么是会计职能?会计有哪些基本职能?
会计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客观功能。从会计的涵义中可以看出,会计有两项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核算职能也可以称为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会计核算是执行会计监督的前提,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严格、有效的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会计核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充实和发展,会计不仅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而且还具有决策、计划、控制等新的职能。它们与会计的基本职能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具有层次性结构的会计职能体系。
8.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会计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监督方法、会计预测、决策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