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飞蝗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研究
摘要对东亚飞蝗的发生规律及孵化、蜕皮、羽化、取食、产卵等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东亚飞蝗发生规律生活习性
文献标识码 A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图1),别名蚂蚱、蝗虫,属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Acrididae)迁飞性杂食性害虫,是东亚和东南亚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据我国文献记载,自公元前707年至今曾发生蝗灾800多次。
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异常气候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飞蝗发生面积和频次又呈回升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东亚飞蝗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和海南岛频繁暴发;高密度蝗群由原来的点片发生扩大到多点大面积发生,密度可高达1000~5000头/m2;蝗虫的常发区由原来的80个县增加到近100个县。
防治飞蝗首先要掌握其生活习性,即必须在了解飞蝗的孵化、取食、产卵、迁飞等习性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有利时机,给以有效的消灭。
1发生规律
调查时发现,东亚飞蝗每年发生2代,均以卵在土中越冬。
越冬卵于4月底至5月上中旬孵化为夏蛹,经35~40d羽化为夏蝗,夏蝗寿命55~60d,羽化后10d交尾,交尾7d后产卵,卵期15~20d,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孵出若虫称为秋蛹,又经25~30 d羽化为秋蝗。
生活15~20d后又开始交尾产卵,9月份进入产卵盛期后开始越冬。
飞蝗喜欢栖息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或湖滩及大面积荒滩或耕作粗放的夹荒地上,特别是长有低矮芦苇、茅草或盐篙、莎草等嗜食植物的地方。
遇有干旱年份,这种荒地随天气干旱水面缩小而增大时,利于蝗虫生育,宜蝗面积增加,容易酿成蝗灾,因此每遇大旱年份,要注意防治蝗虫。
2生活习性
2.1孵化情况东亚飞蝗无真正的休眠现象,当蝗卵内胚胎发育完成后,若环境条件适宜,蝗蝻即进行孵化。
2.1.1孵化过程。
蝗蝻出卵时,卵壳破裂,其破裂的缝线无固定的位置,大致随蝗虫屈曲扭转力的大小而裂开,蝗虫未孵化时胚胎由薄的胚外膜包裹,足部皆卷曲于腹部,不能自由行动,无法爬至土表。
但在蝗蝻头部与胸节之间的颈部
有一层薄膜,称颈膜。
孵化时,体内大部分体液皆集中至颈膜附近,并将颈膜顶出构成一泡,借此颈膜的额收缩作用,将卵壳顶破。
此时幼蝻身体能作前后屈曲运动,故幼蝻能不断地伸缩,颈膜泡将土粒推去向上运动,幼蝻身体逐渐到土表。
幼蝻出土后,其中胸与前胸间的软膜向外顶出,将胚膜沿背中线向身体前后纵裂,随后幼蝻头部先脱离白膜,然后整个身体脱去白膜,故在刚孵化蝗蝻的地面上常遗留很多的白膜,即胚外膜。
白膜在胚胎期间包裹了整个身体,但触角、口器、足及尾毛等已分离出来,并非包着整个身体。
2.1.2孵化时间。
整个卵块自开始孵化至全部孵化完毕所需的时间,从观察20块卵结果,一般经过50~60min,较长的经过32h,但如果孵化期间地面遭受降雨等影响,则同一块卵的孵化期间可相差3~5d。
同一块卵因在土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各卵粒的孵化时间也有先后差别,上部的卵粒因接近土表,温度较高发育快,故先孵出,下部的卵粒落迟,孵化的次序是卵块上端的卵粒先孵化出土,然后顺次下移。
蝗卵在天气适宜时,整个白天皆可孵化,在野外未发现夜间孵化的现象。
阴天孵化较少,雨天很少发现孵化,但小雨后天气转晴,孵化比较整齐。
以11:00~13:00孵化最盛,这与地温高低有关。
2.1.3体色变化。
蝗蝻出土脱去白膜后,身体呈淡黄色,能向四周爬行,间或跳跃前进,如跳至杂草附近,即攀登植物茎叶上停留下来,其活动范围较小,限制在孵化场所附近,因此在孵化盛期可发现蝗蝻点片集中的现象。
孵化不久的蝗蝻,身体的色素不断增加,天气晴朗时,约经过0.5h大多数变为灰褐色,少数变为灰黑色。
2.2蝗卵孵化与环境的关系在同一地区和同一季节中,因地形、方位、地面植被和土壤理化性的不同,孵化期和孵化整齐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2.2.1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高起的地区如河堤、高岗等处,排水良好,土温变化幅度大,蝗卵发育快。
相反低湿、内涝洼地蝗卵发育缓慢。
2.2.2与植被的关系。
地面植被的稀密,使土温发生差异,因而直接影响蝗卵的发育速度,其中夏蝗卵因在土中生活期短受影响较小。
越冬卵在土中的生活期长,蝗卵在不同植被下发育速度迟早不一。
在稠密植被下,因土面潮湿,平均土温低,土温振幅较小,故蝗卵发育缓慢;相反在稀疏植被下,土面较干,平均土温高,土温振幅大,因此能促进蝗卵发育。
2.2.3与耕作的关系。
农民对有卵地区的耕垦也能影响蝗卵的发育,翻耕,使蝗卵分散于不同深度的土层中,由此造成孵化不整齐的现象,前后可相差20余d。
2.3蜕皮与羽化
2.3.1蜕皮。
东亚飞蝗幼蝻共蜕皮5次,最后1次蜕皮称为羽化,幼蝻将蜕皮时,身体肥厚,体色较暗,腹部节间膜明显,行动迟缓,常静伏植物上不动,并停止取食,一般蜕皮前停食8~16h,待肠内大部分废物排除后,方开始蜕皮。
蜕皮时蝗蝻将身体倒挂在植物茎叶上,头部向地面下垂,六足的爪部紧紧钩攀在附着物上,腹部不时向下曲动。
这时身体内部的体液皆向头和胸部集中,待大部分集中后,蝗蝻头部即轻轻向腹面拗起,头部拗起若干次后,在前胸和中胸之间,体液聚集最多,薄膜不断向外突出,旧壳仍沿背中缝向前后纵裂,此纵裂一直延伸至头盖缝上两复眼间,此时头部逐渐离开旧壳而先后蜕出,然后3对足与腹部也顺次蜕离旧壳,旧壳常保留在原来的茎叶上。
刚蜕皮的蝗蝻即攀爬在茎叶上部,吸入大量空气,头和胸不断作扩张运动,并渐渐膨大至饱满,体色也逐渐加深,恢复成原有的色泽,最后柔软的体壁逐渐硬化。
以上午蜕皮的虫数最多,阴天蜕皮虫数少,雨天一般不蜕皮。
蝗蝻蜕皮后停食时间一般为4h,最长达16h左右。
2.3.2羽化。
飞蝗羽化情况大致与蜕皮相同,整个羽化过程需30~45min。
在一天中11:00前后羽化虫数最多,5:00~7:00最少,19:00~21:00较少,晴天的夜间也有羽化现象。
发育期相同的蝗蝻雄虫发育速度快,雌虫较为迟缓,故雄虫常比雌虫早2~3d。
同一卵块同一天孵化的蝗蝻,因生活条件的差异,羽化期可相差4~5d。
夏季羽化最适宜温度在25~30℃。
2.4取食
2.4.1食物种类。
飞蝗喜食芦苇、稻草、小麦等,在饥饿或被迫情况下,能食大豆、白菜、向日葵,但对甘薯、麻类及天箐等均不食。
飞蝗喜取食植物的叶部,除非在饥饿时才取食茎及根部。
2.4.2取食方式。
飞蝗口器为典型的下口式,具有坚硬的大鄂,大鄂已分化成为咬断食物的齿切和磨碎食物的齿磨2个部分,取食时身体抱持叶身,与叶平行虫体左右横轴与叶缘垂直,然后用口器自前向后逐渐取食叶肉,有时用两前足将叶片送入口中。
2.4.3停食时间。
初孵化及初蜕皮后的蝗蝻与成虫均不立即取食,在蜕皮前、羽化前的一段时间内,即生长期取食较多。
阴雨天空气湿度大,蝗虫取食少,甚至不取食。
飞蝗取食活动随温度变化而有差异,在17~36℃,温度愈高取食愈盛,当温度低于15”C或高于38℃时,蝗虫的取食活动便显著降低,以至停止取食。
2.5交尾与产卵
2.5.1交尾习性。
成虫性成熟后,活动力变强,常飞集一处互相寻找对象进行交尾,所以此时在蝗区中会发生成虫点片集中现象。
交尾有促进雌虫体内蝗卵成熟的作用,未经交尾的雌虫也能产卵,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交尾20~25次,最多可达40次以上。
每次交尾的持续时间一般为4~5h,长的可达16~18h。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及大雨天,成虫均不交尾,阴天交尾虫数也少,晴天飞蝗交尾盛期多在夜间21:00时左右至凌晨3:00以前。
2.5.2产卵习性。
雌虫在交尾后4~7d,体内卵巢已成熟,腹部明显膨大,此时身体比较笨重,不宜飞动,受惊后只作短距离飞翔。
当体内蝗卵完全成熟时,选择适宜场所产卵,卵块下端距地面的深度一般4~6cm。
飞蝗产卵孔不宜发觉,产卵后不立即离开而用后足在产卵孔附近不时踩踏,踩踏时间一般为4~5min。
成虫产卵自上午7:00至晚间22:00,产卵盛期在13:00~17:00。
产卵一般选择土质比较坚硬的地面上产卵,而在非常坚硬或过分松软的地面上很少产卵。
参考文献
[1]王华弟,徐志宏,冯志全,等,中华稻蝗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387-39l。
[2]田方文。
谭有彦,非稻区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J],中国植保导刊,2008,28(3):3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