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丹下健三--代代木体育馆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馆是用于游泳与跳水比赛的, 结上冰又可以进行滑冰比赛,游 泳池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活动盖 子,盖上盖子,可以在上面举行 柔道之类的比赛 。
• 悬索部分在外立面形 成屋脊,屋脊两侧面是 采光面;在馆内形成了 一条美丽新颖的光带 • 该光带内部空间的设计 为:以百页窗作为外界 面,变直射的自然光为 散射光,内部具有人工 照明以满足馆内照明的 需求
实际上没有把主缆的锚锭放在中轴 线了,而是顺时针转了一个角度, 且两边吊起的也不是半圆,是各在 端部伸出一个尖角直通主缆的锚锭, 形成最终像是两个错开的半圆。在 众多吊索的中央增加了一道圈梁, 以制造出现在这样的屋面曲线
小体育馆总的来讲它就像 是一个人在用力的拽起一 个圆环 。
背索没有直接连到主塔 上,而是从后面绕出来, 在主塔身前绕了一圈之 后连到了塔尖上。传力 路径没有大的变化,但 建筑效果却突然生动了 起来
在承受拉力最大的 两大斜坡的交界处, 把两个承重钢索分开, 减少;了钢索的负荷, 减少钢架的拉力,而 在室内没有一根支撑 物。
•
代代木体育馆是上世纪60年代现代建 筑技术进步的象征。柔性设计当时被视为 最复杂的设计,其复杂在于大跨度、大空 间,让场馆及其他设施都被统一在这个用 高张力缆索为主体的悬索屋顶结构之下, 他摆脱了当时勒· 柯布西耶推崇的柱式建筑, 被誉为划时代的建筑。
干道
步行道 入口
比赛场地
停车场 绿化
• 东西向宽敞的人行不到将两馆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巧妙的将 观众人流、车流明确的区分开,贵宾和管理人员的入口在步行道
比赛池
交通通道
操作房 观众席 服务区
练习池 更衣室
机房 储藏室
淋浴房
厕所
休息室
舞台
交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房 厕所
储藏室
休息室
厅 服务区 观众席 工作区
厨房、用餐 记分牌控制室
• 下凹的优美曲线,自然光沿着顶界面的 曲面,渐渐地散开,馆内笼罩在淡淡的 光线中,曲面顶棚向上,向中间升起, 呈现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氛。
是一个类似悬索桥的系统,它 是吊起整个巨大屋面的主要构 件,它决定了结构的尺度,它 的安全也决定了整个结构的安 全。 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的钢筋混凝 土刚性环被从主缆上伸出的众多 钢缆吊离地面,与地面形成一个 倾角,整个体育馆的基本形态就 是这样
蜘蛛网
• 采用的悬索结构来源于蜘蛛网的灵感:用 数根自然下垂的钢索牵引主体结构的各个 部位,从而托起了总面积20000多㎡的建筑。
区位分析:
在东京奥运会之前,面对人口日益膨胀的东 京,政府开始大建住宅和商用建筑,在此 基础上,丹下提出了“都市轴”理论,都 市轴理论把传统的点状市中心变成带状市 中心,在这个轴上集中了高速环状的交通 系统,而代代木体育馆就定在高速交通网 上。
排气口
排气口
• 游泳池由于没有经费设置空调, 用直径1.5m的16个喷口,使室 内空气回转流动,风速1m/s,从而 使体感温度下降(该项目获得日 本 建筑学会的特别奖).
第二体 育馆
在主馆的西南面,建 筑面积5,591 ㎡,可 以容纳4,000名观众 为篮球或拳击比赛的 场地,直径70米。
• 。
• 体育馆总面积9.1公顷,南北有近6米的高差, 由一个主馆(游泳馆)和一个附馆(篮球馆) 及办公与辅助设施组成 。 • 主馆由两个月牙凹口对四口叠在一起组成的, 像是贝壳,圆形的两端伸出两个方向相反的尖 角,是的观众出入口 。第二体育馆像是蜗牛。
• 第一体育馆建筑面 积25.396 ㎡, 15000座席, 容积16万m3,混响 时间空场3s,满场 1.9s,其跨度126m
小结:
代代木体育馆的整体钩沉、内部空间 以及结构形式,特异的外部形状价值装饰 性的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材料、功能、 结构、比例,展现出丹下健三杰出的创造 力、想象力和对日本文化的独到理解。
丹下健三—代代木体育馆分析-巅峰之作
丹 下 健 三(Kenzo Tange)简介:
• • 1913年9月4日,生于大阪 193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
•
1938-1941年,前川国南建筑事 务所
• 1949年,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 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 并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 • 1959年,东京大学工学博士 1961年,创立丹下健三城市.建筑 设计研究所
设计原则: 人与建筑应和谐共处。
• 日本常用纹 章图案—— 巴形图
• “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课题就是如何使现代建筑 在日本的现实当中生根。”
• 通过传统的灵感使日本建筑复兴具体化。
• 仿生建筑——海螺、贝壳、 海浪漩涡…
这是一个由瞬间的海浪 漩涡引发的灵感设计,其 类似海螺的独特造型给人 很强的视觉冲击。 整个设计线条没有直角 直线,流畅的线条让人想 起的是浮世绘中的海浪神 秘。
•
•
1962-1979年,哈佛大学名誉博 士,东京大学教授
1986年,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
• 2005年3月22日逝世,终年91岁。
获得普利策奖的日本建筑大师:
• • • • 1987年——丹下健三 1993年——稹文彦 1995年——安藤忠雄 2010年——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
设计的基本理念:
• “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 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 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 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 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 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 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 他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结果里 不见踪影。”
比赛场地正处于悬索结构 下凹曲面下,馆内的顶棚 也是穿孔铝板,其后填玻 璃棉,音质效果令人满 意
。
•
支撑结构柱位于一侧 的观众席后的通道处, 由于支撑柱的顶部是采 光口,自然光由此口漫 射而入,随着馆内的顶 棚自下而上逐渐螺旋般 地渐渐地明亮起来,光 线柔和而飘逸,加强了 螺丝旋形悬索构件所构 成旋形线条的顶棚所创 造的向上动势,高攀搏 击、焕发活力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