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技能大赛主题班会策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暴力”猛于虎
辅导员: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网络暴力’猛于虎”。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各个角落。那大家平常都在网上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学习、购物、娱乐、关注社会热点、发表观点)
辅导员:好。看来我们的生活是没网不行啊。其实我们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主力军,不仅网络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我们的言行也会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进而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网络让我们变成了“千里眼”、“顺风耳”,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谁都可以发声的平台;但是有时候这双“千里眼”和“顺风耳”又很容易被蒙蔽,而这网络这个平台也会成为“吃人”的洪水猛兽。
一、事件报道视频回顾
辅导员:今年早些时候发生在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的老虎伤人事件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
(观看新闻报道视频)
二、事件后续发酵情况
辅导员:好的。我们看到这条新闻中关于事件的报道还是相对比较客观的,但是后来随着媒体的争相报道和网友的热烈讨论,事件的走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了解到的情况。
学生A:从一开始我就在关注这个事件的发展动态,最早的说法是当事人是因为和丈夫吵架才赌气下车,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当时网上是一边倒的叫骂声,什么“母老虎遇到了真老虎”这类的段子满天飞,比如我就转发过一篇《比老虎更可怕的是一个人对规则的蔑视》的文章,说当事人是用生命演绎"no zuo no die",并引用郭德纲的话说,“千万要远离那些不守规则的人,因为雷劈他的时候,可能会连累到你”。
学生B:我也看了这篇文章,不过后来看了网上曝光的监控视频,就感觉那情景不像是在吵架。过了一段时间才有消息辟谣说不是吵架,但网上又开始流传说当事人是“医闹”和“小三”,还有很多被“人肉”出来的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在网上流传。感觉当事人的形象已经被舆论定性为负面的形象,她一发声就引来骂声一片,不发声就又会有更多的不实消息持续发酵。
辅导员:是的。这就是网络暴力的“威力”所在,它让人进退维谷。我这里还有一段视频,是当事人为数不多的站在镜头前的一次表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观看《有请主角儿》视频)
辅导员:好的。看了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C:既然她自己都承认了是自己的主要责任,而且官方最后的责任认定结果就是当事人的全部责任。就应该让逝者安息,生者谨记,以后我们做什么事也应该遵守规矩,不能恣意妄为,这样才能不让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学生D:我觉得学生C说的道理是没错,但我了解到的事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在这个节目里预设的情景是当事人被问认为造成自己母亲死亡的主要责任在谁,而不是整个事件的主要责任在谁。当事人自己回答的本意也是觉得是自己带母亲去动物园,进而间接导致了母亲的死亡,作为女儿深感愧疚。但是节目被剪辑后一经播出就引发了舆论“一边倒”的走向,当事人由于之前没有跟媒体打交道的经验,才陷入了这样被动的境地。
学生E:我也看到有记者到这家动物园探访,发现购票过程中是会签入园协议,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很多人都不会认真看具体内容,而且猛兽区的警示标志也不够多,加上规划不合理,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以前就已经出现过游客伤亡的事件。
三、针对事件的反思
辅导员:好的。听了大家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事件的发展从最初的以讹传讹,逐渐地在向真相靠近,在向理性靠近。现在法院也在进行最终的审理定责,相信法律会给出一个公平的结论。其实回想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跟我们刚才的整个讨论过程是非常相似的,一开始有信息曝出来就会通过网络无限放大,再经过舆论的发酵错误的信息也会“三人成虎”,然后有可能再有截然相反的信息出现来推翻之前的结论。可是这样真的好吗?大家有什么看法?
学生F:我认为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发言权,而且大家对事件的持续关注也推动了事件的发展,只要最终真相大白,中间出现点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
学生G:我觉得人人都有发言权是不错,但是在发言之前也应该辨别一下是非黑白,否则不就成了火上浇油了嘛。
学生H:我觉得现在许多人在网上发表言论的时候经常用脏话,使得整个网络环境都充满了火药味,这样就不利于理性的回归。
辅导员:是的。看来大家对“网络暴力”都有自己的认识。我认为评价“网络暴力”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就是“不要因为走得远了,就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关注社会热点的本来目的是希望正义得以伸张、真相得以大白、含冤得以昭雪,而如果我们总是人云亦云地陷入一种集体非理性之中,就像这个事件中一些“网络暴力者”不探求事件的真相而“人肉”当事人的私人信息,甚至把当事人受伤的照片曝到网上,以供自己作为一种娱乐的消遣或者不良情绪的宣泄,这样不仅淹没了真宣传了假,给当事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折磨也远比身体上的伤痛更残忍。
学生I:老师,可是有些时候我们也无法辨别真伪,况且现实中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啊。
辅导员:请坐。你说的很好,就像这个事件中开始的许多谣言传出来时都是言之凿凿的样子,又有截图又有视频。但这就是网络的特点,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就像我开始所说的,网络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千里之外的信息,但它有可能是被处理过的,是不真实的。我们有可能无法辨别真伪,但我们起码不应该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者传播过于感情用事的言论。我们国家现在在大力宣扬“依法治国”,我们作为大学生更应该让法治的理性思维在网络上弘扬,多一些客观探寻少一些主观断言,多一些善意关怀少一些恶意谩骂,这样流言就会止于智者,暴力就会止于善者,我们的网络环境也会更加成熟。今天的班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