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旱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者是少雨,破坏作物的水分平衡,使土壤的水分不足而减产的气象灾害,是农作物生长和农民生活消费的重要限制条件,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干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有明显加重趋势。因此,充分认识干旱对农业发展的危害性影响,并探讨合理化的应对措施尤为重要,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干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异常导致干旱频繁发生。近年来我国干旱频繁发生,极端天气频发现象尤为明显,继黄淮地区冬春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三到八成,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地抗旱形势严峻。中央和地方又开展了新一轮的抗旱大会战。我国由南涝北旱变成了北旱南也旱。以前是南方局部地区季节型干旱,目前是许多地区发生持续干旱,干旱成为天气预报和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焦点和难题之一。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抗旱节水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将无疑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干旱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降水的减少。但并非全部原因。干旱形成的原因,究其仔细,也有很多具体的方面。在现代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干旱的形成,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这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就自然原因来说,可分为天文因素的影响、气流因素的变化、降水的减少和气温的升高;在社会原因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利用方式不当、缺乏储备水源以及生态退化等。这些因素或单独作用,或集束作用,或交互作用,致使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及生态系统用水明显短缺,导致该地区出现不同于正常时期的干旱现象。在干旱的一系列成因中,对于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的关系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但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和观点,可以初步判断,在持续时间和覆盖空间大尺度范围意义上的干旱事件中,自然原因是决定性因素;而在持续时间短、覆盖面小的干旱事件中,自然原因虽然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社会原因所起作用有时往往超过自然原因。目前,每当干旱来临时,有许多人盲目地抱怨,说干旱是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例如近年来南方干旱与建设三峡大坝有关等观点。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可能影响气候变化和降水变化,但这并不是影响气候变化和降水变化的直接关键因素。从生态环境的形成来看,首先是地理地形、光温和降水量多少决定了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的形成,进而形成不同的生态类型,而不是生态类型决定气候类型。干旱的发生首先是受旱地区没有形成降雨的云水条件,发生了长时间的气候干旱,才导致地面干旱缺水,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了植被的生长。气温高低和气候干湿的变化是受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和季风气候强弱变化决定的,研究全球大气环流背景下的中国季风环流变化规律,对预测中国干旱和洪涝最为关键。

4 关于干旱的影响

干旱的频繁发生与持续,会给水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经济发展、城乡人民生活以及生态与环境等带来严重影响,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损失远远超过洪涝灾害损失。我国由于处于季风气候区,易旱易涝特征明显,但从总体上来说,也是旱灾大于洪灾。

4.1 干旱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干旱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影响最为快速,也最为直接。大气降水是陆地水资源循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也是人

们可利用水资源的关键来源。干旱的发生,直接导致降水的减少甚至中止,对地表水、地下水等各种水资源都有直接或间接、短时或长时的影响。这对人们开发利用水资源来说,会形成诸多困难和挑战,如江河断流、城乡供水不足甚至中断、机井吊泵、民井干涸等。历史上,很多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核心的一点就是为了躲避干旱带来的影响与损失,体现了人们对于干旱灾害的避让。但更多的案例是人们在干旱的经历中,开发和改造天然水资源不均衡的状况。如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涝能排,旱能灌,在改造自然中顺应自然,体现了我国古代水利的高度智慧与成就。通过修塘挖渠,既增加了蓄水抗旱能力,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4。2 干旱对产业与经济的影响受干旱影响最直接的产业是农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干旱的影响十分频繁和严重。农业严重减产,夏季气温偏高,降水持续较少,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干旱灾害。干旱能使冬小麦等小春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玉米、水稻等作物的备耕和生产受到影响,对春播作物的播种以及幼苗的生长也有消极作用。农业部门预测,干旱以来,土壤的相对湿度均小于45%,粮食的产量下降,农作物严重减产。由干旱引起的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严重阻碍着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该地区是我国的主要产粮区,而同时又是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1950~1979年农田受旱面积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6.5%,旱灾粮食损失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的32.1%。由于农业是基础产业,农业的波动和下滑会以不同方式和频率传递到相关的产业链条和社会经济领域。农业生产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对农产品加工业和贸易业的影响。粮食收成的减少,一方面会导致全社会粮食供给量的不足和交易量的萎缩,另一方面,又会影响下游产业如加工业、贸易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的正常运行与增长。在虚拟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干旱造成的农业生产波动,会快速反应到股市、期市等虚拟经济体中。虚拟经济体的大幅波动,会将不利影响传递到实体经济的多个层面,诸如企业开工能力不足、居民消费能力下滑、经济增长乏力等局面。

4.3 干旱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影响干旱对城乡居民生活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严重的干旱不仅直接影响到居民正常的供水、供电,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在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市大旱中,贵州全省共89个县市,有72个县市确认受灾,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毕节市、六盘水市、遵义市等地出现居民用水困难长达几个月。除了靠消防车远距离供水外,就是紧急向有水地方修水渠引水。由于干旱,有些村庄的人们不得不饮用正常情况下无法饮用的低质水。贵州毕节的一些城镇居民,出现一个多月无水洗澡的情况,有的居民甚至跑到省会城市贵阳去洗澡。在对小水电高度依赖的供电区,由于无水发电,人们的生活用电也受到影响,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再有,由于高温少雨,许多蔬菜的种植、生长无法正常进行,部分地区的居民无菜可吃,不得不吃一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干旱对人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而且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空气干燥、高温少雨,有的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肠胃病等会在这种条件下加重。干旱对人们的生活折磨,会使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预期受到严重打击和摧残,使生活境遇艰难的人易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情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