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2012-11-19 16:21:13 来源: 作者:得荣·泽仁邓珠【大中小】浏览:1806次评论:0条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江河之源、生态之源、众山之源、气象哨和生命极限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为冰川缩退,江河流量减少,湖泊萎缩干枯,土地沙化、盐化和钙化,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全国全球有6大影响:一是引来水资源枯竭;二是影响全球气候;三是失去世界珍奇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领地;四是影响人类健康;五是影响世界景观格局;六是影响建构和谐社会。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12条保护建设措施:
一、重树藏民族传统的生态环保意识。
继承和弘扬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禁止杀生"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
德,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是全体公民要树立保护生态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二是不能唯一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的征服,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有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义务,承认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同处一个生命系统,人与大自然是平等的关系,即万物平等观念。
三是用生命道德来约束人们对生态环境实用主义、利已主义和自由主义行为,坚决制止在资源开发中唯利是图、杀鸡取卵的野蛮行为,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把个人或局部行为纳入整个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轨道,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道德规范。
四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动力来自个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众、三是社会、四是专家。政府对生态保护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措施得力,管理有方;民众对自然生态树立自觉保护,善待自然界,强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身的意识;社会对自然生态做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职责;专家对生态保护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管理措施和前景预测。二、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藏区划有很多自然保护区,但大都名存实亡。原因是:一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二没有实质性的保护内容,三没有保护经费,四没有强有力的管护人员和管护技术,五没有检查、监督机制。
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总的原则为: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普遍鼓励、多方参与、多渠道扶持援助,先易后难,讲究成效。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实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保得住、有成效。改变保护自然生态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相矛盾的传统观念,认清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是相互相存的道理,树立生态建设后面是财富的理念。建立生态保护区的具体策划为:
(一)每个地区根据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退化和破坏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施步骤,不宜全面开花,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推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二)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建立具有特殊性(指生态种类特殊和珍稀)、针对性和选择性的保护区。
(三)保护措施和保护内容:保护措施遵循、沿袭和借鉴藏民族神山、神水保护措施,引用现代先进的保护技术。保护内容:除了保护原有的各种动植物外,还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可以引进培植和饲养适合保护区生存发展的其他动植物,以丰富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不搞任何开发性建设。可采取多种形式的保护区:例如国家保护区、地区保护区、民间保护区、社团保护区、村寨保护区、寺院保护区、旅游景区保护区等。
(四)保护区要有专业技术的专职保护人员和保护设备,制定保护措施,建立监督监管机制。
(五)保护区的经费要有保障。经费来源可通过五个渠道筹集:一是国家拔专款,二是保护受益者共担费用,三是民间集资,四是争取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的援助,五是以保护养保护。
(六)争取将青藏高原列名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使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得到保障。三、建立原始生态文化保留区
所谓保留区,就是要保留和恢复藏民族沿袭下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生态文化原貌区。
保留区建设项目内容为:一是保留和保护原有生态,已经退化和破坏了的加以重建恢复;二是保留和保护原有人文资源,已被破坏了的加以恢复;三是原有的藏族文化尽量不受现代文化的同化融合、宣染和冲击,以保持原汁原味。尤其在衣食住行、宗教文化、建筑、习俗、语言、文字等方面保留原貌,最终目的是建设一个具有浓厚民族风味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旅游风景区,以公益性的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和手段,在它的后面能够产生长远的商机与财富,给藏区百姓创造一个就地致富奔小康的和谐家园,给人类留下一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区和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态文化观赏区。四、退人还山、生态移民、营造无人生态区
退人还山是抓住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为契机,把生活在缺土、缺水、缺粮、缺电、缺通讯、缺科教、缺医药的,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零散村寨人口迁移到沿江(指藏区江河沿岸)、沿路(沿公路)、沿坝(自然条件较好的坝区)三沿地区,建立百户以上生态移民新村。他们为了生存,只好不断向大自然索取,致使生态条件越来越差,生计资源逐年枯竭,自然灾害接连不断。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脱贫致富,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生态破坏和保护植被问题,采取退人还山、生态移民,制造无人生态区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之计。同时是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一条有
效途径。实施这个工程的总原则是:政府引导,普遍鼓励宣传动员,先易后难,讲究实效;具体措施为: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最终效果为:实现迁得出,稳得住,让生态移民得利受益,让迁出地绿起来,让濒危或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生长起来,让搬迁移民区富起来。五、青藏高原"天保工程"长期有效的实施下去
1998以来,国家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禁伐森林,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简称"天保工程"。国家的这个决策受到了江河流域乃至举国上下的衷心拥护,被认为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德政工程",不但利在当代,而且功在千秋。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天保工程没有现存的经验和模式可资借鉴,加之启动突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缺乏配套措施,在实施中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因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农民缺少造林种草管护技术等原因,退耕还林成活率不到60%,有"造林不见林"的现象;二是还林还草补助少、年限短与高原树木成材时间长的矛盾;三是体制上的财政"分灶吃饭"和摆脱贫困心切,在争项目争资金时仍然打传统的"资源优势牌"。有些地区依然付出更大的生态效益作为代价;四是有些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搞 "政绩工程"的现象。因此,天保工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讲究长远性,实效性,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得利,让江河下游地区受恩惠。天保工程要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金沙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岷江、雅砻江、大度河等重点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提高流域林草植被的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六、有效开展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
植树造林和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植树造林一是逐年开展城镇、农村、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和城镇内外的绿化工作,二是有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在荒山野地开展人工和飞机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让青山常在。人工草地是青藏高原草原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创造新的草原生产力,即是一种草地经营的高级形式,是实现高产、高级优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冬季饲草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形式。它可以改善被破坏草原或被退化草地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七、组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航空保护队
应用现代航空技术手段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有成功经验,这种保护和建设措施具有起点高、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对青藏高原峡谷地区生态环境应用先进的般空手段进行保护和建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保护建设措施。
航空保护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一是大面积的飞机播种造林和种草;二是用飞机喷撒药物,防止鼠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