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词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宾语前置: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的宾语而前置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荀子·非相》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如动词前有助动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于助动词之前。

例:“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二年》(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例:“吾谁与为亲?《庄子·齐物论》——我与哪个更亲近呢?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动词的宾语,还是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

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可以说是没有例外。

思考:我们就经常见到“如何”这个词,为什么“何”作宾语而没有前置呢?例:1、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了伤而没有死,怎么不再次打击他们呢?
2、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赵策》——我听说北方的国家都害怕昭奚恤,果真怎么样呢?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如何”这种结构形式正是“如之何”的紧缩和凝固的形式。

宾语…之‟省略了。

“何”在“如之何”的结构中,本来不是宾语,而是谓语,所以就不受这条规律的制约了。

“如何”与“何如”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但这两种形式都已成为凝固形式,其意义已不是“像什么”,而是“怎么样”、“怎样”“怎么”等。

在句子结构中也只能作为一个成分来分析,不能拆开来作为两个成分来分析。

例: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协力和互相勉励,对这个应该怎么办?同“如何”“如之何”相类似的固定结构还有“奈何”“若何”“奈之何”“若之何”。

例: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人之志,若何?《左传·僖三十三年》(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要前置
什么是否定句?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这些否定词,可以是否定副词“非、不、弗、毋、勿、未、否”,也可以是动词“无”,还可以是表示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

例:“居则曰:…不吾知也。

”《论语·先进》——平日闲居,就说,别人不知道我也。

毋吾以也。

《论语·先进》——人家不用我了。

“以”是动词,“用”的意思。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

如:
1、有事而不告我。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2、诸侯莫违我。

(《管子·封禅》)这说明从先秦开始,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已经从前置向后置发展,这种宾语前置在现代成语中有残留的痕迹。

如:时不我待(三)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焉”、“斯”等词作标志的
1、有的语法书上把“是、之、斯、焉”称作助词,我们仍看作是代词,是复指代词,其作用是用来复指前面的宾语。

例: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比较:“是”是判断词吗?译为“现在吴国是害怕了”。

“是”是前置的宾语吗?即“今吴惧是”,译为“现在吴国害怕这个”。

“今吴是惧”即“今惧吴”;“城”,用在介词结构的前面,名词活用作动词,筑城的意思。

译为:——现在害怕吴国而在郢修筑城墙。

2、如果宾语是代词,这种宾语前置多用“之”复指,而不用“是”。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3、这种格式形成的“是之谓”、“此之谓”已成为凝固形式,在文言语句中常见。

如: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

(《荀子·王霸》)在这类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前可加上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惟(唯、维)”,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例: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宣公十二年》)惟余马首是瞻。

3、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齐桓公代楚》主+宾语“是”+谓语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同上》前置宾语+标志词“是”+动语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介词“以”有“用、把、拿”等意义,则其宾语往往可以提到“以”的前面。

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古汉语的数量表示法(状谓倒序)
1.物量表示法(数量词+名词)(1)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不用量词。

例:一言以蔽之。

(2)数词先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然后再修饰或补充名词。

例:人间能得几回闻。

马三匹。

2.动量表示法:(1)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

例:骐骥[一]跃,不能十步;(2)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一、主谓倒序:谓语部分,提到主语之前,以强调、突出谓语所表达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一般说来,这种谓语是比较简单的,是不带宾语的。

二、定名(中)倒序:古代汉语中,定语后置,就是把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后置的定语,有个特殊
标志,后置的成分总是用复指代词“者”来煞尾。

三、例: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烧死淹死地人马非常多。

定语“烧溺死”后置,用“者”复指中心词“人马”。

2、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钴潭西小丘记》——那傲然突起,屈曲不平,破土而出,表现为奇形怪状的石头,几乎多得数不清。

突怒:形容石头凸起,有锋棱的样子。

偃蹇:盘曲高耸的样子。

定语后置,作用在于突出中心词,较长的定语后置,还可以使行文流利,语气舒畅,试想,如果我们把例二还原成“其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之石,殆不可数”,读起来就非常别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的几种常见格式):
1、主语+者+谓语+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2、主语+谓语+也虢,虞之表也。

《左传•僖公五年》
3、主语+谓语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
4、主语+者+谓语兵者,不详之器。

《老子》
此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格式,如”故吏者,民之本纲者也。

”《韩非子•说难二》;“夫君也者,民之川泽也。

”《国语•晋语三》;“神农、仓颉、圣人者也。

”扬雄《法言》特殊情况
1、古代汉语表否定的判断时,通常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副词“非”字。

如: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成公四年》
2、判断句用于煞尾的语气词除“也”外,尚有“耳”、“爾”等。

如:“白起,小竖子耳。


3、古汉语的判断句中有时会出现“是”字,但往往却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相当于代词“此”一样,在句中通常作主语或谓语。

如:“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
4、此外,在判断句中,有时候当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而是一件事情,且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于是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从而使意义更加明确。

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错也。

5、有时候,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省略不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是判断句,其实
仍是判断句。

如: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
6、在古汉语判断句中,常常会出现“为”字,表面上看起来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判断词“是”,但事实上,“为”在句中只是作为一般动词来使用,而非判断词。

如: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7、古汉语的判断句中,谓语前面还可加副词“乃”、“即”或语气词“维”、“惟”等,来加
强肯定意味。

如:是乃狼也。

十三经,儒家经典,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
“注”,对经书字句的注解,又称传、笺、解、章句等;“疏”,对注的注解,又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注疏:注和疏的并称,其内容关乎经籍中文字正假、语词意义、音读正讹、语法修辞,以及名物、典制、史实等。

宋人将有关十三经的宋代及宋代以前的注与疏合刊,"注疏"之称始流行。

十三经注疏有哪些?《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榖梁传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