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合集下载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建立 权利法案》 1、内容: 、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英 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 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 司法权和军权以及议会所拥有的“自由” 司法权和军权以及议会所拥有的“自由”。 2、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确立了议会的主权, 确立了议会的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 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制,国王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英 国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国从而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形成了国王与议会集体统治的局面, 形成了国王与议会集体统治的局面,统治方式 从人治转向法治。 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 的发展时期,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的发展时期,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当时英国国内形势动荡不安, 当时英国国内形势动荡不安,王党分子复辟 活动猖獗,下层人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活动猖獗,下层人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资产阶 级和新贵族要稳定秩序、保护财产, 级和新贵族要稳定秩序、保护财产,就必须建立 强有力的政权。 强有力的政权。 其次, 其次,这种专制政体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 贵族的利益,它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 专政,专政的对象是王党分子和下层人民。 专政,专政的对象是王党分子和下层人民。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⑤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2)革命过程 ①革命的爆发 ②内战 ③共和国时期 ④护国政体时期 ⑤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⑥光荣革命
1、革命的爆发:1640年议会的召开和《大抗议书》 革命的爆发:1640年议会的召开和《大抗议书》 年议会的召开和 议会召开的原因: (1)议会召开的原因:查理一世为解决财政困难 (2)《大抗议书》: 大抗议书》 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 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要求 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实 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表达了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因此1640年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 因此1640年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 1640 命的序幕, 大抗议书》 命的序幕,《大抗议书》成为革命初期的一个政 治纲领。 治纲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PPT教学课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PPT教学课件

③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君主
④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20/12/10
20
11、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表明
①内阁权力增强,国王权力被逐步削弱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形成
③首相及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
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时,内阁须辞职
A①②③
(2)内阁与首相的关系: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内 阁与首相大政方针一致,共进共退。
(3)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 会负责:如果议会对政府不信任,内阁就要跨 台,集体辞职;但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 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 民的裁决。
2020/12/10
6
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 认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了至高的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2020/12/10
12
3、《权利法案》实质意义在于 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 C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 D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
2020/12/10
13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英国《权利法 案》制定的意义主要在于
女婿 D“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2020/12/10
18
9、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平等和民主 B限制王权与议会权力至上 C天赋人权与主权在民 D天赋人权与有限君主制
2020/12/10
19
10、在君主立宪制下
①议会的权力是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权力
②英国议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 展的制度保障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072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072人教PPT课件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 为国家元首,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权
• 组织形式。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 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是典型):君主不直 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 负责。
(1) 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
中央集权制度符合中国古代中国国情。依据: ①中国地域广阔;②以农耕经济为主;③有 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 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 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 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四.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①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工商业资产阶级壮大。
②结果及作用:
工业资产阶级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 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为工业 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 “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俱厉,……只 是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 障碍走,怎样消耗少,怎样发展快就怎样走 ……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1)性质不同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资本主义性质 明朝: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封建性质 (2)权力职责不同
英国:是英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内阁首相事实上 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 和领导者。
明朝: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关,是皇帝 的侍从机构,没有决策权。
(3)影响不同
英国:有利于英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德国君主立宪制 C 美国总统共和制 C 法国民主共和制

高一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高一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2)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 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答: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 逐步确立和完善。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 扩大、内阁制度完善等。 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 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 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 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
政党:两党制的形成和演变
① 辉格党与托利党: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1832年
②自由党与保守党: 1832年——20世纪初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
③保守党与工党: 20世纪初——现在
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前任工党领袖——布莱尔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
3.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 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知识链接
何谓内阁?
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 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 议决国家大事情的最高行政班子。
何谓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 议会 产生,总揽国 家 行政 权力,并向 议会 负责的一种国 家政权组织形式。
内 战
1649年 1642年
光 荣 革 命 1688年
1640年 护国主政体 1653年
1638年
时 间 斯图亚特王 朝复辟 1660年
早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是复杂 曲折的,但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 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国内):政治:改变了英国的社会性质,英 国政体由封建专制的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 经济: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世界):它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 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105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1105人教PPT课件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内阁 名义上对其负责
国王
1 、是君主制、民主制与贵族

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党 领
2 议、议会国会是家国的家权最力高中命立心法在机议关会。,

3 、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下院4 、虽然保留君主,但君主上处院于“统而
选 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举
选民 归思纳考英3:国请君结主合立国课宪王本制、P有3内哪9历几阁史个、纵特议横点会,? 之间的关系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立法权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征税权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选举权
——以上材料来自《权利法案》
英国的权力中心从 国王 转移到了 议会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和 法律 的严格限制
及时巩固
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
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
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B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并完善的?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年《权利法案》 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1721年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不懂英语的国王”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 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 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 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 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在保守党年会上表示,英国必须 面对困难的、痛苦的选择,继续执行联合政府制定的 削减开支、降低财政赤字的计划。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三欧美代觀牖立与发展第1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君丄立宪制丿英国君主立制的确咅Z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 I两党制法国共和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宪制的确"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光荣革命1. 英国议会的起源与发展: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

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

14世纪上半期,英国议会分成上、下两院,分别称贵族院和平民院。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1) 根本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及资产阶级和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新贵族形成并壮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统治。

(2) 直接原因:17世纪以来,国王詹姆士一世和其继承者查理一世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

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

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⑴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取得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2)由于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政局动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

(3) 光荣革命:①原因:国王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朝的统治,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②过程: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威廉和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③含义: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 O④实质:是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

⑤意义: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标志着革命的完成。

二、君主立宪制1. 确立:(1)标志: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o(2) 主要目的:限制王权。

(3) 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doc

第5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1.宪政传统的形成与发展(1)13世纪初,《大宪章》的签署确立了限制王权的传统。

(2)13世纪中期,议会制度形成。

(3)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逐步控制了议会的下议院。

2.经济基础: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政治前提: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开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发展: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并建立共和国。

(3)曲折: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胜利:1688年英国议会发动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对此你如何理解?提示:《大宪章》的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之下。

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历程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1)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选举权等。

(2)意义: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建立。

2.完善——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形成与发展历程①萌芽:光荣革命后,国王直辖的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②开始形成:18世纪初,形成下议院多数党控制内阁和“国王统而不治”的惯例。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完善: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原则”惯例。

④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两党制的形成。

(2)主要特点①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②若议会通过了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影响①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强。

②确保了民主政体的稳定和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讲解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讲解
(一)长期的议会传统
形成 发展 作用
13世纪(封建性)
国王
《大宪章》
14世纪
上院(贵族院)
(封建性) 下院(平民院)
限制王权
英国早期议会会场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
(一)长期的议会传统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光荣革命”
原 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 斗争焦点: 政权问题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一) 《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案》的颁布(1689年)
君主
斗争
议会 权力中心
统而不治
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
(一) 《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的颁布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 为突出的是《权力法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 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立宪君主统而不治,作为国家的象征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削弱国王的权力,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代表了历史发展 趋势 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提供了政治制度模式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和供国王使 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司法权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 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 法。 ——军 权
你能概括出内容吗?(提示:材料中限制国王哪些权利?)
《权利法案》的中心内容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ppt课件
形式任命

负 责

组多 阁数
君主
任 命
下院
选 举
组 成 议 会
(立法权)
上院
(大贵族)
选 民
司 法 独 立
(司法权)
新华网伦敦01年6月8日电 根据英国官方8日公布的消息:本次 大选共有3294名候选人参加英国议会下院 659个议席的角逐。在目前已公布的640个 选区中,工党获413个议席,保守党获165 个议席,自由党获52个议席。工党已获得 胜利,工党领袖布莱尔将连任英国首相。 保守党领袖黑格承认竞选失败,并宣布将 辞去该党领袖职务。
颁布前后国王和议会 的权力各有什么变化?
限制了王权,国王权力大大削弱, 议会权力大大增强,国家权力由国王转 移到了议会。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影响:
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 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 宪制得到确立。
有人形容说,“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 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 够做一切的事情”。 18世纪中叶英国民谣说:我的破房子在 风雨中飘摇,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 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进这所房子。
内阁是密室的意思。“光荣革命”前英 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分管 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 室开会,内阁和内阁会议由此得名。汉诺威 王朝继位后,经常不出席内阁会议,大臣们 有事就自己商量对策,然后提交国王,国王 的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内阁。 1721年,罗伯特·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 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 门的工作,内阁制度由此得以形成。 托利党和辉格党轮流组阁执政。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国王 的权力又进一步被架空,内阁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是对 议会负责。

【学习实践】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实践】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导学案及答案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命题:殷宏完成时间:25分钟【目标导航】.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2.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重难点讲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1)概念: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有两种形式,即议会制和二元制。

英国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2)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军队总司令和宗教世袭领袖,但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居权力中心,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

③首相(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

下议院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出面组建内阁,首相领导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3)作用:①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②稳定社会秩序,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各国树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典型例题1:新课标第一网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包括()①国王“统而不治”;②内阁行使行政权;③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④内阁实际对国王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组建、职能多数集任党体命组负阁责●典型例题2:假如你是英国人,想当选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①成为英国某一政党的领袖;②要得到议会2/3议员的投票认可;③所在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④得到国王的任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真题再现】.(XX年,江苏单科,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2021年高考历史必修知识专题复习提纲: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2021年高考历史必修知识专题复习提纲: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A.经过: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社会的进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并邀请威廉三世入主英国。

历史上把这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B.影响: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形成过程:(1)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期间,内阁形成→乔治一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并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

▲特点:●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有权倒阁●内阁须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一旦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内阁成员必须全部辞职,或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理解内阁与议会间的制衡关系)(4)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选举权扩大(5)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凌驾议会之上3、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背景:邦联体制使新生的美国陷入困境2、内容:(1)实行共和制度(美国属于总统制共和制)A.含义: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B.表现:▲总统: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四年一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选举人团制度)▲议员: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演变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演变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完善演变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形成背景首先,英国有着悠久的宪政发展史,其发展过程相对平稳,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英国议会的前身,是起源于13世纪的“大会议”,它是按1215年的《大宪章》建立的。

《大宪章》的主导精神是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骑士和市民的部分利益,把王权置于封建习惯法的约束之下,由此产生了法的地位高于主权的概念。

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由僧俗大贵族参加的上院和由下级贵族与市民参加的下院。

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

虽然这一时期的议会仍然是封建性质的等级代议机构,但是种种事实表明,英国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成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代表封建势力的斯图亚特王朝斗争的政治中心。

其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斗争的必然结果。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线的有利位置,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并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15世纪末在英国开始的大规模圈地运动,使英国农村出现了很多资本主义农场和牧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形成。

由于资产阶级和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他们不再甘心忍受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

他们对君主专制统治日益不满,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

再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1688年的“光荣革命”,用和平的手段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革命后由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即玛丽和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但是,他们是根据议会的条件登上王位的,并许诺要服从议会的法律。

新的国王是由议会缔造的,没有议会,新国王不会登上王位。

这样,议会和国王的关系就完全反转了,不再是议会屈从于国王,而是国王从属于议会。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历史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1688年政变后在英国建立起来的国家政体,也称议会君主制,属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

接下来分享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

17世纪的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在英国最终确立。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后来,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国王继承权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通过这些法律文献,国家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形成: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的首领为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④内阁首相的权力——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实际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立法机构得以控制行政,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2)1832年的议会改革——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作用增强。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讲解35页PPT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讲解35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剖析课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剖析课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剖析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君主立宪制的起源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意义与影响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未来展望
01
君主立宪制的起源
历史背景
封建制度的形成
英国封建制度起源于中世纪,随着土 地的封赐和贵族的崛起,封建制度逐 渐稳固。
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 机构,拥有制定、修 改和废除法律的权力 。
上议院则主要负责审 议和修改法案,对下 议院通过的法案进行 复审。
议会下议院由选举产 生,对政府进行监督 和质询。
内阁责任制
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执行议会通过的法案。
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经议会批准后 任命,共同对议会负责。
国际关系的演变
欧洲大陆国家如法国、荷 兰等国的政治制度对英国 产生了影响,促使英国寻 求更加先进的政治体制。
0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权利法案》的颁布
01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 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 了议会主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 的法律基础。
02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遵守 法律,不能违背议会的意愿,议 会有权监督政府,保障公民权利 。
未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可能会更加注重民主化改革,加强议会的权力 ,限制君主的权力。
同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也可能会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人 民的权利和利益。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文化与科学的进步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思想的解 放和科学的进步。
政治因素
01
02
03
议会制度的形成
英国议会制度起源于中世 纪,随着议会与王权的斗 争,议会逐渐成为监督王 权的重要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 未经议会同意, 自由的。 选举权 国王无权废除法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 律或停止法律的 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立法权 执行; 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 未经议会同意, 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国王不能征税 ; 弹劾或询问。 征税权 言论自由权 未经议会同意,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 为修正、加强与维护 国王不能在和平 法律起见,议会应经 时期招募或维持 常集会。 集会权 常备军 军事权 《权利法案》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大宪章》 ——有限的王权
《大宪章》内容:
国王在征税等重要事务上, 必须征求贵族同意; 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 身自由……
《大宪章》精神
法律高于王权, 国王也不得违反!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新贵族:按资本主义方式来
英国君主 英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立宪制特点 国家象征 1.国王统而不治 拥有行政权 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最高 形式任命 内阁(首相) 国王 权力象征) 行 集 2.议会主权至上 多 任 组 政 体 (实行代议制,掌 数 命 监 负 阁 握立法权,是权力 党 责 督 中心) 下院 议会 上院 3.责任内阁为核心 权力中心 贵族 选 (掌握行政大权) 拥有立法权 举 4.三制合一 行政监督权 (君主制、贵族制、 选民 军权等 民主制的混合体)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7世纪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 《大抗议书》与内战爆发
2.过程: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建处 立 死 1649年 共国 和王 国,
护国政体 1653年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授课教师:肖学 2015年3月25日
单元综述:本单元以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 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将“ 三权分立”学说首次付诸实践。 (3)法国经过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于1875年颁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1871年颁 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1742年2月沃波尔内阁失去议会信任, 被迫率内阁集体向议会辞职。 开创了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内阁应 集体向议会辞职的先例 1783年,乔治三世任命年仅21岁的小皮特 为内阁首相。议会一片哗然与嘲讽,“把 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但是血 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 举。结果他大获全胜,得到新议会的支持。
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689年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1830年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贵族 民主
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城市小资产阶级与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工业资产 阶级民主
公民 民主
两党制
“内阁制”的由来
内阁,英文“Cabinet”,愿 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国王召 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 会,商讨国家大事,这是英国现 代内阁的起源。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 《王位继承法》,由德意志的汉诺 威选帝侯继承王位,即乔治一世。 乔治一世不懂英语,也对政治不感 兴趣,经常缺席内阁会议。 1721年沃波尔被任命为英国第 一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 部门工作,内阁制形成。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曲 线 图
过 程 (
1688年
光 荣 革 命 结 束
1640~1688 )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1640年
时间
“进口”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问题: 1.概念: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2.为什么把《权利法案》的颁布,看成是英国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君主立宪制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 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原则:确立议会主权至上,限制王权。
意义: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 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3.两党制的发展
问题: 1.概念:什么责任内阁制? 2.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 3.归纳责任内阁制的运作原则? 责任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 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光荣革命” 是哪两派人发动的?后 来这两个党派演变成英国的哪两个党?现 在英国是哪两个党轮流执政?两党制又是 如何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完善的?
托利党和辉格党; 保守党和自由党; 保守党和工党。 两党竞争,有利于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延伸扩展
• 问题:有学者说,英国的政 治制度具有三大特点:连续性 、渐进性、创新性。结合所学 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上议院
下议院
今天的上院会场
今天的下议院会场
内阁 (密室) 托利党 辉格党
内阁制
保守党 自由党
责任内 阁制 保守党 工党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 2.两个趋势 3.三个转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第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与发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3.两党制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 • • 问题: 1.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2.为什么会爆发革命? 3.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经营牧场和农场的贵族群体。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詹姆斯一世
“ 君 权 神 授 ”
查理一世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7世纪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 《大抗议书》与内战爆发
开创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内阁可 以任内阁首相。
英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国家象征 拥有行政权 统而不治 运作原则: 形式任命 内阁(首相) 国王 (1)内阁由多数党上 行 集 台组阁,多数党领袖 多 任 组 政 体 出任内阁首相; 数 命 监 负 阁 (2)内阁成员与首相 党 责 督 共进退,集体对议会 下院 议会 上院 负责; 权力中心 贵族 (3)议会不信任内阁, 选 拥有立法权 举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 行政监督权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选民 军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