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童话的方式学习童话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已成为共识。
笔者在开设市级公开课时,选择了一篇童话,试着用童话的方式引领学生学习童话《七颗钻石》,上出了语文课的味道,获得了认可。
所谓童话的方式,就是契合童话文体特征的方式,营造童话的情境,进行童话式表达的方式。
童话文本用童话的方式来教,有效地避免了当下语文教学泛滥的模糊阅读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走进童话的殿堂
课前展示白雪公主、快乐王子、丑小鸭、舒克和贝塔等经典童话形象,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迅速进入童话的情境。
在此基础上思考并体味童话的特点。
学生怀着温馨、愉悦的心情说出他们的认识――童话想象丰富大胆,情节曲折离奇,形象生动鲜活,语言简洁活泼,富有教育意义。
此基础上,进入本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童话――《七颗钻石》,作者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又给人以怎样的启迪?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的殿堂,感受童话的瑰丽与神奇!”
二、读出童话的味道
既然是学习童话,当然少不了“读”。
怎样才能读出童
话的味道?教者的建议是绘声绘色地读――靠我们富有表
现力的朗读把听众带进童话特定的情景中去。
方法指导如下:(1)以讲故事的语气朗读,读出轻重缓急,以吸引听众。
(2)体会朗读角色的情态、声音,给声音“化化妆”,可以适当
模仿、夸张。
为了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教者特意安排了一个男生女生“童话朗读大比拼”的活动。
男生齐读第一段,男生代表读第二段,女生代表读第三段,女生齐读第四段。
“咱们先
酝酿一下,然后或毛遂自荐或推选,男生女生分别派一名代表出战!”话音刚落,学生就兴致勃勃有声有色地朗读起来,班级里充盈着童声童趣。
男生女生比拼时,班级成了一个“童话”王国。
“老师,他普通话很标准。
但语气有些生硬,应该再亲切些!我想试试!”“老师,在读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时,要很激动,很喜悦。
否则,表现不出爱心力量的伟大!”原本一不小心就流
于形式的朗读,变成了学生们入情入境的表演。
三、体会童话的构思
《七颗钻石》的构思很妙,通过水罐的变化,歌颂爱心的伟大。
因此,教者随后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精巧的构思,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问题如下:(1)小姑娘的水罐很神奇,神奇在哪里?(2)把题目改为《神奇
的水罐》好不好?学生们智慧的火花再一次被点燃。
他们七
嘴八舌地讨论、交流。
最后,达成共识――爱心创造奇迹。
(板书:爱心创造奇迹)《神奇的水罐》与《七颗钻石》两个标题各有其妙,一个可以突出故事性,一个可以加强思想性。
四、感悟童话的精义
对爱心的歌颂,是童话的重要的主题。
《七颗钻石》如此,其他寓言故事也如此。
接着,教者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说一说从中获得的启迪。
这一学习活动旨在发掘童话的内涵,以达到涵养心灵的目的。
(板书:童话润泽心灵)
学生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各抒己见。
通过交流、谈论,学生感悟到弘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是童话的精义,进而亲近童话,喜爱童话。
五、参与童话的创作
列夫?托尔斯泰这则《七颗钻石》跟其他童话诸如《丑小鸭》、《睡美人》、《海的女儿》、《灰姑娘》等比起来显得非常简短。
尽管曲折,但还不够生动。
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创造力,为原文增加一些内容,让它更丰满,更生动。
语文课的第一要义是学习语言。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新编童话的活动从童话中来到童话中去,具有语文味,当然也
有童话味。
这是巩固新知、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很好的活动。
不过,课堂时间有限,笔者和学生商议,选第3段加以再创作。
要创作,自然要有思路点拨:(1)可以适当增加环境描写。
(2)从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较为全面地刻画小姑娘或她的母亲或过路人或小狗的形象。
(3)增加水罐涌出清澈新鲜的水流后众人的反应等情节。
笔者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个方面或一个点,进行加工创作,然后组内展示。
最后,笔者组织全班交流展示。
学生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有同学细致地刻画过路人的形象:“只见他衣衫褴褛,弯着的腰像一张弓。
他极力的昂着头,脸上刻着深深的暗黑的皱纹,乍一看像一张树皮。
他微微?q动的干裂的嘴唇上裂着血口子。
一句细弱游丝的声音,从这张干瘪的嘴里传出‘好心人,给口水喝吧’!眼里满是凄切的哀求”。
有同学丰富故事情节,续写涌出巨大水流后,山川田野得到润泽,处处生意盎然。
人们载歌载舞,鸟兽欢声笑语。
学生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
“童话是一曲动听的歌谣,悠扬在我们纯真的耳旁;童话是一汩鲜亮的清泉,滋润了我们心灵的土壤;童话是遍地绽放的小花,芬芳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本课以笔者对童话诗意的理解作结。
最后,展示一组《柳林风声》、《格林童话》、《小飞侠》、《小王子》等经典童话集封面的图片,启迪同学们走向更辽阔的童话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