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产业集群概念诠释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竞争优势、空间集聚优势、生产网络优势、学习外部知识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优势分别给予了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根植性;知识创新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面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一些区域呈现出经济衰退的现象,大量工人失业,人们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欧洲和北美几个地区经济发展却依然保持平稳,甚至继续增长,成为成功战胜衰退的”经济之星”。
这些地区有多种多样的产业,不仅包含技术先进部门,还包括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
典型区域的产业有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所谓的“第三意大利”、法国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德国图特林根的外科器械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等。
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地区也奇迹般地涌现,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在我国如台湾电脑OEM产品,广东的电子制造业、配件业、纺织业、玩具业等,浙江的纺织、小五金、机械配件、家用生活器具等行业,温州的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企业,诸暨、嵊州的打火机、鞋袜、领带,江苏的纺织品,苏州昆山市的台湾电脑厂商等,在内地我们也有如北京海滨区中关村的信息技术产业,河北清河的羊绒、辛集的皮革加工,河南许昌的假发饰品加工,商丘的钢卷尺,山东淄博的铝工业,新疆的彩棉生产加工等等,这些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以及这些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产业集群的经济现象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论诠释
当前为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是迈克尔.波特(PorterM.E.)给产业集群下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叉关联的企业和相关的企业及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
按照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
例如,它们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
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最后,许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例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
波特在其著的《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中指出,产业集群会产生集群效应,它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群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
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力的形成,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成长。
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一)根植性优势
根植性的概念来源于社会学理论,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
从社会学角度看,考察经济的行为时要注意它的社会网络结构。
这是因为,只有嵌入于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的信息和经济关系,才是经济活动者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所乐意接受的。
人们之间频繁的互动、频繁的联系纽带使得经济活动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并避免彼此陌生的人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个人关系和信任感有效地防止各种互相破坏和互相欺诈。
源于交易人之间具体关系的力量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理性的经济活动总是依赖于已有的关系而展开行动的(朱国宏,1998)。
从高新技术产业来看,新产业区的根植性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当代复杂的技术系统(例如信息、生物工程、交通、能源等系统)的建立都是扎根于当地的社会文化中,密切接近目标用户,考虑了当地原有技术的基础和联系的界面,适应了当地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因此,有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保证了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
植根本地,就是本地化,有助于形成独特的产业氛围。
这种独特的产业氛围是其他区域难以模仿的,并且依靠这种独特的本地化发展起来的地方特色产业群可以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共享知识和知识的创造,地方产业氛围可以培养身处其中的人对该种产业相关知识与创新的敏感性,尤其是对于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技艺的技术与艺术性难以严格区分,产品的优劣也源于某种特定的品味和生产者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在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高档时装业和尖端高技术产业之间具有某种相通性。
这些产业区域中,本地化知识大量以隐含经验类知识的形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技术创新通过“干中学”而传承。
根植本地也培养众多的本地企业家。
这些有技能的专家、工程师和企业家更倾向于依靠本地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因素,当本地发展起来以后,他们不容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跨国公司的核心机构仍然在母国的特定区位发展,决定商业战略的企业总部也仍然坐落在其母国的既定的地方;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一般只将生产和销售以及一小部分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移出外面,而将事关公司核心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开发功能和机构留在母国中的一些特殊区域。
(二)空间集聚的优势
马歇尔在分析产业集聚区的特征时强调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优势。
集聚区内弥漫着合作的“产业空气”,新的思想、知识、信息、工艺技术等在区内企业之间的
流动和传播速度特别快。
无论是企业在国内的研究与开发机构,还是跨国公司在国外设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都具有明显的集聚趋势。
因为,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都需要在地域上的接近,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
地理的、文化的和组织的接近更便于企业之间通过人员流动、私人之间的交流等形式建立稳定和持续的关系,为组织内部及不同组织之间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准确地传递与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速度。
在这类知识含量较高的产业中,或在新产业发展初期,企业集聚更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体多数位于大公司研究与开发部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较为密集的地区,其原因正是拥有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富含大量的创新知识源,具有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
其次,绝大多数对创新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通常来自于非正式渠道,局限于相关产业的聚集地。
美国硅谷、好莱坞等地区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大批相关企业密集一地,极大地促进了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在研究产业集群的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竞争力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本身,而且取决于地理邻近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社会联系,这些社会联系会增强隐含经验类知识和编码化知识的流通,进而加强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潜力。
产业联系的地理接近对于知识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面对面的交流的质量常常受到地区社会文化的制约。
在一个信任度高的制度环境下,交易成本低,信息和知识交流通畅,企业的本地联系因此增强。
正如马歇尔的产业区,充满着“产业空气”,产业对区内的每个人都是公开的,频繁的交流和合作碰撞着创新的火花,推动着地方生产系统持续发展。
从心理因素上,地理接近可以使企业被相关企业知道与了解,从而增加合作的机会(Pacione,1983)。
有时企业对地方的归属感,对本地政府行为规范化的认同,对本地政府官员的信任和熟悉也是企业在地方建立产业联系的重要原因;以市场开拓为目的的企业进行跨国投资通常首先选择在相同文化和消费心理特征的地区。
(三)生产网络优势
产业集群并非简单的企业扎堆,而是由价值链上的相关企业组织而成的有序的同一产业供应链的集群。
供应链的集群并不要求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都汇集在一起,供应链上的某些环节完全可以处于产业集群区域之外。
只要区域内的企业控制了供应链过程,拥有供应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那些完全依附于区域的外部企业实际上也是区域供应链的一部分。
各种企业通过生产网络成员的流动性和成员之间的联系交织起来,共同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生产网络。
网络关系一般分为两类,除了公司内部的网络关系,还有公司之间的网络关系。
任何一个公司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公司都与其他公司有着密切的外部网络关系。
当然,在日益开放的全球经济中,公司的外部网络关系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边境范围内。
一个公司的对外战略联盟已不再局限于同合作伙伴
的联盟,更主要地体现为与竞争对手的联盟,联盟的数量也由单一扩展为多元,形成了所谓联盟网络,很少有公司只与一个其他公司建立联盟。
这些变化主要是竞争加剧,技术进步加快的直接结果。
除了国际战略联盟,公司间网络关系还表现为国际转包关系的盛行,转包关系实际是供应商与客商之间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服务等方面的供需关系,所有的公司,即使是高度一体化的大型跨国公司,其投入品的一部分也都取自于公司外的其他公司。
在公司的外部网络中,公司间转包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贸易关系。
转包就是指某企业通过协约,让其他的独立企业为其承担生产或加工原材料、零部件甚至最终产品的活动。
转包的优势产生表现在下承包企业生产的有效性上。
由于下承包企业一般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运行机制灵活,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也较少;专业下承包企业可以使用好的或合适的机械,以高效率生产出优质产品;下承包企业生产那些需求量不大,需求频率不高的产品比大企业更经济。
其次,对发包商来说,转包可以避免新建或扩建工厂所需要的大量投资;通过改变转包的数量来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供货的弹性程度,降低闲置富余生产能力的机会成本;可以从专业下承包商那里获得自己不能生产,或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生产的含专业化技术的高质量产品。
再次,对于下承包商来说,接受大企业的转包业务,可以进入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进入的特定市场,如果订单连续性较好,还可提高生产能力的利用率;此外,发包商以机械设备形式的投入资本,使下承包商既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又能获得技术指导。
当然,下承包商接受转包业务也就承担了发包商转移的风险,然而不能享受到全部利益,因此使它进入新产品或新市场的能力受到限制。
(四)学习与知识创新优势
创新是知识流动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上是知识的获取、消化和创造等一系列的活动。
而集群内企业的学习与知识创新正是竞争优势的真正动力和源泉。
网络环境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在集群的环境下,由于相关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企业应付不确定性的各种缓冲资源(如存货、人力资源)大为削减,产业内部细致的分工使企业专注于各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
频繁的委托和外包,有助于企业与当地供应商、客户之间结成稳定的网络协作关系。
外包不是单纯的契约,而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伙关系。
企业与供应商一道,共同解决技术问题,分享这一领域新的知识,既提高了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增强了供应商的竞争能力,新技术还有可能经由供应商外溢到竞争对手那里。
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就在这种网络中不断传播和产生。
同样地,企业与客户或顾客直接打交道,能直接分享客户的模糊知识。
来自于客户或顾客的要求、建议,常常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源泉。
此外,知识交流也很容易发生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
从企业知识学习与创新的角度看,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人们之间借助各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共享知识和交流思想。
从知识的类型上来看,明晰知识(explicitknowl-edge)容易通过文件、通信手段传播,而模糊知识(tacitknowledge)
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它不仅仅包含诀窍、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感官体验、感悟、信仰、思维模式等方面,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
知识创造中的模糊知识的共享、模糊知识向明晰知识的转化,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迅速反馈和频繁互动建立起来的,必须依赖于富裕媒介的沟通交流方式。
因而,面对面交流方式在知识创新过程中仍然具有电子邮件、信函、传真等通信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优点。
萨克森尼安观察到,在硅谷,像太阳微系统和苹果电脑这样的公司,坚持要求最重要的供应商就在跟前,因为远距离的联系不足以支持经常的往复的思想交流。
信任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它;他们面临的是多次博弈,无限次重复博弈有利于增强信任,打消彼此之间的顾虑。
为此,企业有时不得不抑制对某些短期利益的欲望。
只图短期利益会破坏这一规则,一旦这一规则被打破,整个区域就有可能面临“信誉危机”。
因此,信任不仅能保证集群企业的成本优势,降低集群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能提高集群企业对不稳定、不确定的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能力。
更重要的是,信任能体现产业集群的知识学习和创新的优势。
当代的知识学习和创新是一种社会过程,需要企业既竞争又合作的特殊文化氛围。
信任可以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和民主的交流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面对面交流信息反馈比较快,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例如,为资金流动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俱乐部,以及为区内各种主体服务的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
这种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直接促进集群内的知识学习和创新。
另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区域的调控环境的好坏,都对集群内的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起到严峻的考验作用。
总之,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就像是一种空气、一种土壤,促进企业的成长,同时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集群内,由于企业彼此会受到共性竞争的隐形压力,激励着所有企业在各个环节进行创新,由此导致增量创新、价值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综合性创新的产生,从而使产业集群成为一种特殊的创新系统,产生创新效应。
(五)学习外部知识优势
在知识日新月异、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仅依靠集群内企业间的学习已经不符合企业竞争的需要,也需要把获取外部知识资源作为企业知识技术学习的起点。
在这样一种学习模式下,外部适用知识资源的存在密度和易获取性对于企业的学习绩效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两点在企业集群环境中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
对生产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外部适用资源在地理上是高度集中的,它们围绕在企业的周围构成一个相对密度的知识场,这也意味着集群中企业具有可利用的丰富的外部知识资源,但是要把这些知识真正用于企业自身的创新还有一个获取吸收的过程,该过程同时要依赖于知识的易获取性。
而集群环境通过地理接近和社会认同两种效应满足了知识的易获取性。
正是由于集群中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而且相对更容易获取,因此集群往往被看作是适合企业进行学习和开展创新的环境。
马歇尔(1922)、克鲁格曼(1991)、波特(1998)、创新地理学者(1998)
以及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学派(1999)都不同程度地强调了这一点。
在他们看来,企业加入集群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它可以籍此获取扩散在集群中的知识资源。
集群中企业知识创新的主导途径就应是依托集群环境,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机制,从相邻的各种知识源(竞争者、客户、供应商以及公共技术部门)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创新能力。
不管集群处于何种发展层次,积极有效地获取外部知识资源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发达国家的集群而言,外部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焦点是吸收新鲜知识来冲击、更新已经较为厚实的知识基础以随时准备切换技术轨道;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来说,外部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焦点则是吸收先进知识来充实、提升原先薄弱的知识基础以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
当然,距离的疏远会加大集群中企业外向型学习和知识创新的难度,然而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这些企业为获取远距离高价值知识资源而支付的代价必然会有所降低,事实上它们同样可以有许多正式或非正式的具体学习机制来从集群之外获取学习知识创新所需的技术知识。
从正式机制来说,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寻求加入跨国公司的分包网络,可以购买世界范围内产业领先者的技术许可,可以和有竞争力的知识源组建学习联盟或者合资企业,可以和外部的大学和实验室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等等。
从非正式机制来看,集群中企业可以对行业领先者的产品进行分解研究,可以从外部招募高层次人才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
(六)规模报酬递增优势
在产业集群大规模生产中,工人可进行更加有效的分工协作,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每个人从头到尾完成每一道工序。
这种专业化带来的规模经济递增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这一优势几乎在每一个产业集群中都有所体现。
像大唐袜业的主体是大量家庭企业,从个体来讲,这些企业是缺乏竞争力的,8000家袜子生产企业,户均袜机拥有量只有8台,80%以上的企业资产总量在50万元以下。
然而,大唐及其周边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劳动分工系统,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的产业网络,各个企业分担整个袜业生产系统的不同环节,共同完成袜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过程。
在横向上以袜业为主体,化纤、印染、印刷包装多行业紧密结合,在纵向上包括以生产加工为主体,销售、运输、服务到最终的产品销售等10个环节,也即10个部门,1000家原料生产企业,400余家原料供应商,近8000家袜子生产企业,300多家缝头卷边厂,5家印染厂,100家定型厂,300家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600家袜子营销商,100家联托运服务企业。
大唐袜业从整体上形成了一种具有整合功能的网络结构,整个社区关心袜业的生产和经营,一切社会资源都围绕着袜业运转。
有些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如电脑管理、流水作业等,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采用,也就是说,这些大批量生产的工艺和技术通常是不可分割的。
在汽车制造等行业,流水线作业的成本优势就十分明显,据统计,一家汽车厂商如果年产量超过30万辆,成本就能比小规模生产大大降低。
厂商活动的大规模化会给它带来筹措资金、购买原料和半成品、销售等方面的好处。
例如,有时大厂商所需要的资金靠厂商本身的积累就可以满足,同时凭
借其规模优势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方面的便利。
在购买原料和半成品时,由于数量大,除了运输上有利,还可利用规定质量、打折扣、订立收购合同等有利条件,使生产成本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