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探索之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探索之旅
【摘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建立健全自我意识的基础,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而且要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异同点,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能帮助他们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关键词】自我;自我意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并恰当地认同他人。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一个人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由此可以理解“认识你自己!”这一镌刻在希腊特尔菲神殿上的警言之所以成为心理学知识的源头,是因为一切的心理学知识都是人类围绕了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自我而来。
一、相关的理论知识
什么是自我?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我是谁?”这不仅仅是哲学界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学界众多学者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之父威廉·詹姆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曾提出,“自我是人类心理宇宙的中心。”这句话揭示了人类心理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在他之后,更多的心理家投入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领域。
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着重研究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关系,他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它是通过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而主体我是自我动力部分,它能够认识客观现实和自己。他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活动的本体结构,它制约主体我的活动,而主体我是客体我变化发展的引导者。
美国应用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相对应的理想自我的概念。现实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各种特征的认识和对自己各种行为的看法。理想自我指的是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建构自己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标准,它引导个体达成理想中的个人自我。
二、开展自我意识探索活动
第一步,组织学生完成WAI技法的课堂活动。WAI技法是指对“我是谁”(Who am I,简称WAI)这样的问题的自问自答。因其形式是自由书写20种回答,故也称为20句子测验。告诉学生,自问自答20次:你是谁?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如果写不出来,可以
略去,继续往下写。
第二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首先,让学生在20个“我是谁”的回答中,自己统计肯定自我的个数与否定自我的个数,来分析自已的自我肯定感。如果大部分,甚至是全部是肯定自己的,那么自我肯定感较强,表现出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可能是自负和固执,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如果回答中基本上甚至全部是否定自己的,那么可以解释为存在比较严重的自我否定感,表现为严重的自卑。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上,学生自我肯定的数目较多,自我否定的数量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似乎在回避对自我价值的评判,仅仅是描述与个人有关的客观信息。笔者以为,他们在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或许是忽略了自己的缺点,或许是不愿意面对自己的缺点,所以回答的内容大部分是自我肯定或者是客观的现实状况,这与自信无关,更不可能是自负。
由于自我意识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因此,让学生对自己20个“我是谁”的回答中,按照具体内容分门归类,看看所占的比例,可以反映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以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为主,生理自我所占的比例较少。在心理自我的内容上,大部分学生非常注重自己在性格、兴趣、情绪及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例如,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是否快乐,与朋友关系是否密切等等,这反映了大学生比较关注自己的个人心理。而在社会心理的内容上,他们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社会关系中来评价自己,说明大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个体,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
三、总结学生自我意识的现状
根据WAI技法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我院大学生当前心理意识的主要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学生对自我意识普遍感到很迷茫。当笔者在课堂上问他们“你是谁?”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或者用自己的名字来回答。而我告诉他们,名字只是一个人的符号,如果去掉这个符号,你是谁?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2.大学生对自我意识感到很矛盾。他们承认自己有自卑感,但是同时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并不矛盾,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恒也。”同样,自尊与自卑也能同时相依相存。
3.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内容上,他们比较注重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说明他们越来越在乎自己的内在品质与个人想法,越来越把向外的目光更多地投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
通过自我意识的探索之旅让学生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培养他们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塑造,完善自我建立了基础,直至达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饶建华,孔华.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训教程[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